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歷史上翁同龢被慈禧光緒合力拿下的兩朝帝師!是為什麼哪?

翁同龢, 字叔平, 號松禪, 別署均齋、瓶笙、瓶廬居士、並眉居士等, 別號天放閒人, 晚號瓶庵居士。 咸豐六年(1856)一甲一名狀元。 官至協辦大學士, 戶部尚書, 參機務。 先後任同治、光緒兩代帝師。 光緒戊戌政變, 罷官歸裡。 中國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書法藝術家。

卒後追諡文恭。 學通漢宋, 文宗桐城, 詩近江西。 書法遒勁, 天骨開張。 幼學歐、褚, 中年致力於顏真卿, 更出入蘇、米。 工詩, 間作畫, 尤以書法名世。 晚年沉浸漢隸, 為同光書法家第一。 當時的書法家對他的書法造詣之高十分敬佩。

道光十年四月二十七日(1830年5月19日), 翁同龢出生在北京城內石駙馬大街羅圈胡同寓所。

四歲時隨祖母張太夫人及母親許氏由京師回到故鄉常熟。 翁同龢自幼稟性好學, 通讀《四書》、《五經》, 並以優異成績考入常熟縣學游文書院。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應院試考中秀才;咸豐二年(1852年)應順天鄉試中舉人;咸豐六年(1856年)殿試一甲一名, 考中狀元。

(翁同龢)

1857年被授予修撰, 供職翰林院。 以後被咸豐帝破格擢為鄉試副考官, 先後典試陝西、山西。 同治四年(1865年), 翁同龢奉旨在弘德殿行走, 授讀同治帝。 光緒元年(1875年)又奉旨在毓慶宮行走, 授讀光緒帝, 前後達20餘年。 翁同龢學識淵博, 除了正常教授《四書》、《五經》等儒家必讀課外, 還特意安排了許多中外史地、科技和早期改良主義著作, 新學舊學兼顧, 中學西學結合, 循循善誘, 引導光緒帝關心現實政治, 留意中外大勢, 清除積弊, 力振綱紀。 翁同龢把他經世致用的教育思想滲透在他從政、從教的實踐活動中, 對近代教育的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堪稱近代教育的第一導師。 翁同龢的教育使光緒帝擴大了知識領域,

為以後發動維新變法運動打下了思想基礎。

同治四年(1865)十月十四日, "垂簾聽政"的慈安、慈禧兩太后諭令翁同龢為弘德殿行走, 同工部尚書倭仁、翰林院編修李鴻藻、實錄館協修徐桐負責教育年僅10歲的同治皇帝。 充任帝師, 這是朝廷對翁同龢的器重和信賴, 翁同龢非常高興, 向兩太后表示, 一定竭盡全力, 輔導皇上, 報答皇恩。

(翁同龢書法)

十月十七日, 翁同龢、倭仁和徐桐第一次進宮授讀。 天剛剛廉亮, 翁同龢就來到弘德殿候駕, 倭仁、徐桐也隨後來到。 待同治帝駕到, 翁同龢等立即向前行君臣大禮, 同治帝喊了一聲"師傅", 隨後君臣趨步進入書房。 同治帝坐兩面東, 師傅們坐東面西, 一天的授讀正式開始。

這一天首先授讀的是倭仁和徐桐, 講授的是《尚書》和《孟子》的有關章節。 膳後, 翁同龢接著講授, 他講的是《帝鑒圖說》。 此書內容更深, 但圖文並茂。 翁同龢針對同治帝年幼的特點, 深入淺出, 使同治帝聽得津津有味, 深深佩服翁同龢的學問, 翁同龢第一次授讀成功。

下面小編為您介紹一下翁同龢被慈禧光緒合力拿下的兩朝帝師!是為什麼哪?

1898年6月15日, 舊曆清光緒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七日, 為當朝帝師、協辦大學士兼戶部尚書翁同龢68歲生日。 淩晨一時許, 京城開始下起了小雨, 漸漸地越下越大, 年邁的翁大人以為是個好兆頭, 喜而不寐。 晨起, 鄭重其事叩頭如儀, 然後乘轎子入宮上班, 批閱各地報來的奏摺, 治事如常。 翁師傅萬萬想不到他的政治生涯竟然在這一天戛然而止。

早朝時, 翁同龢如同往常一樣與各位大臣準備進入會議大廳, 突然宮中主管宣佈翁同龢暫時不要進來。 各位大臣進去後, 翁同龢感到事情似乎有點不對頭, 遂獨坐看雨, 隨手將一些看過未看過的奏摺等檔五匣整理出來交給蘇拉英海。

大約一個小時後,同人退,宮中太監向翁同龢宣讀朱諭:

協辦大學士翁同龢近來辦事多不允協,以致眾論不服,屢經有人參奏,且每于召對時,諮詢事件任意可否,喜怒見於詞色,漸露攬權狂悖情狀,斷難勝任樞機之任。本應察明究辦,予以重懲,姑念其毓慶宮行走有年,不忍遽加嚴譴,翁同龢著即開缺回籍,以示保全。欽此。

(慈禧太后)

其實,早在4月28日安徽布政史於蔭霖的奏摺中就已提出過政府改組的方案,他向朝廷推薦了徐相國徐桐、閩浙總督邊寶泉、四川總督李秉衡、湖廣總督張之洞及湖南巡撫陳寶箴等所謂“五賢”。當時一般輿論公認徐桐為“守舊黨魁”,是主持清議的重要人物;邊寶泉與李鴻章矛盾極深,不談洋務,不坐輪船;只有張之洞、陳寶箴為講究西學、力圖中國富強的新人物。這些推薦雖並不完全可行,但肯定引起了清廷最高當局的注意。

與此同時,鑒於恭親王奕病情不斷加重,翁同龢的勢力不斷膨脹,大學士徐桐在楊銳與喬樹楠等人影響下,於4月底建議光緒帝調張之洞入京取代翁同龢主持政府,以削弱翁同龢的勢力和影響。徐桐的奏摺引起了光緒帝的重視,但他猶豫難定,調張之洞進京加強政府固然是個好主意,但以張取代他的恩師翁同龢,至少在此時光緒帝還下不了決心。於是光緒帝將徐桐的奏摺轉呈慈禧太后,請太后定奪。慈禧太后經過一番慎重考慮,特別是考慮到病重中的恭親王奕的一系列忠告,使她很容易就接受了徐桐的建議,決定召張之洞來京陛見,準備以張之洞取代翁同龢。5月7日,張之洞奉命乘船離開武昌,15日抵達上海,準備從那裡直接趕往北京。

徐桐的建議和慈禧太后的決定以及張之洞的行蹤都被翁同龢所獲悉,翁同龢當然不願就此讓出他的軍機大臣、總理衙門大臣及戶部尚書等職務,更不願意由張之洞來取代他。於是,敏感的翁同龢與張蔭桓密謀,以沙市發生教案尚未妥善處理為由,阻止張之洞入京陛見。

由張之洞取代翁同龢,從表面上看是徐桐推薦,實際上當恭親王奕病重期間,恭親王在向慈禧太后和光緒帝分析朝中人事格局時就已提出這一主張。他當時明確告訴太后與皇上,朝中內外重臣可以信賴並在將來可以擔當重任的只有李鴻章、榮祿、張之洞和裕祿等幾個人,而李鴻章由於最近幾年承擔甲午戰敗的“原罪”,一時尚不能讓他負更多的責任,否則輿論上、民意上都很難協調。剩下的首選當然在張之洞與榮祿之間。

(光緒帝)

翁同龢設計破壞了慈禧太后和光緒帝調張之洞入京的計畫,但他實際上已無力阻止改組政府的既定方針,而他自己一系列愚蠢舉動自以為高明,而實際效果卻與他的主觀願望相反,只是在無意中又樹立更多的對立面而已。6月8日,剛剛料理完恭親王奕後事並對將要進行的改革略有佈局的慈禧太后召見慶親王奕劻、總理衙門大臣榮祿、軍機大臣剛毅等皇族成員,商討一些重大問題。這幾個皇族出身的大臣平時就看不慣翁同龢仗勢欺人的做派,對於翁最近一連串的異常舉動更覺得有必要向太后報告。於是他們藉口皇上最近在一些問題上似乎也太大膽,有意將矛頭引向皇上的師傅翁同龢身上。

對於慶親王等幾個人的用意慈禧太后似乎也很清楚,她指責這幾位皇族出身的大臣為什麼不負起自己應該負 的責任,為什麼不在一些最為要緊的地方上設法阻止?奕劻等人同聲回答道:皇上天性,無人敢攔。而剛毅做得更過分,伏地痛苦,聲稱奴才曾經向皇上委婉表達過類似阻止意見,但從不被接受,反而屢遭皇上斥責。

慈禧太后沉思良久,又問道,皇上之所以敢如此做法,難道是他一個人在進行嗎?皇上應該和你們幾個大臣商量才是啊?榮祿、剛毅聞聽此言立即奏道:要說是皇上不和我們商量是事實,但說是他一個人的主意則未必,皇上所做的這些事情幾乎都是他的師傅翁同龢在出主意,一切只有翁同龢能承皇上意旨。剛毅又憑藉自己特殊身份向太后哭鬧,希望太后能夠出面勸阻皇上的一些做法。太后答道:現在時機尚不成熟,俟到時候,我自有辦法。

(翁同龢和慈禧)

太后的辦法是什麼?很簡單,就是堅決將翁同龢剔除出去,她在尋找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6月10日,經過連日來秘密協商,光緒帝與慈禧太后已就將要進行的改革和人事佈局達成一致。這一天,光緒帝作出兩項重要佈局,一是宣佈補授總理衙門大臣兼兵部尚書榮祿為協辦大學士,並負責管理戶部。補授榮祿為協辦大學士,是將榮祿的地位提拔到與翁同龢一樣高;負責管理戶部,便在實際上剝奪了戶部尚書翁同龢的權力。同時調補剛毅為協辦大學士,任兵部尚書;補授崇禮為刑部尚書。所有這些舉措實際上都是一個趨向,即在張之洞暫時無法入京替代翁同龢的情況下,只能退而求其次,以榮祿、剛毅、崇禮等皇族成員暫時加入政府,接管權力,這已很明顯預示著政府正在改組,只是不希望這種改組震動太大,故而先任命榮祿接管翁同龢的權力,然後再尋找機會免去翁的職務。這種權力交接的運作模式在政治實踐中屢見不鮮。

二是為了穩住翁同龢,不至於在權力交接的過程中出現意外麻煩,光緒帝命令翁同龢草擬《明定國是詔》。一切都在風平浪靜中進行著。

6月11日一大早,光緒帝辭別慈禧太后返回皇宮,他宣讀了翁同龢代為草擬的《明定國是詔》,標誌著維新變法運動正式開始。

榮祿以大學士身份兼管戶部,只是處置翁同龢過程中的緊急措施,至於由誰來接替恭親王奕及翁同龢兩人留下的職務,清廷最高決策者仍在考慮。有一種建議是由慶親王奕劻和榮祿主持內閣事務,前者彌補恭親王逝世後遺留的空缺,後者代替張之洞取代翁同龢。對於這個方案,首先的反對似乎來自榮祿本人,他認為按照大清王朝兩百年慣例,在政府高層及中央各部中,滿漢官員從來都是取平衡態勢,慶親王接替恭親王已成事實,而接替翁同龢的,最好還是循慣例找一個漢人官員更為合適。

(翁同龢雕像)

在當時有名望且有能力替代翁同龢的漢族官員中,李鴻章有能力、有名望,但最近實在有點背時,很難讓他立即走上前臺,取代翁同龢;張之洞有能力、有名望,本來也是主持內閣的最佳人選,但在翁同龢的阻止下未能及時來京陛見,而棘手的沙市教案似乎也只有張之洞繼續留在湖廣總督任上方可放心。李鴻章、張之洞之外,漢族出身的高官可供選擇入主內閣的人選委實不多,剩下有名望、有能力的只有時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王文韶。於是,清廷最高當局決策者經過周密協商,決定調王文韶加入內閣,取代翁同龢;調榮祿接替王文韶,出任負責拱衛京師、權力甚重的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清廷新的權力佈局至此終於完成,只待宣佈。權重位尊的翁同龢終於像赫德所描述的那樣,在一場“閃電”中被擊倒。

6月15日一大早,光緒帝在早朝時宣佈了這一系列的人事變動,政府改組後的基本框架至此終於露出端倪,這也為後來改革方案的全面推展提供了前提條件,當然也為一百天后的政局變動埋下了伏筆。

(歷史悠久的)

大約一個小時後,同人退,宮中太監向翁同龢宣讀朱諭:

協辦大學士翁同龢近來辦事多不允協,以致眾論不服,屢經有人參奏,且每于召對時,諮詢事件任意可否,喜怒見於詞色,漸露攬權狂悖情狀,斷難勝任樞機之任。本應察明究辦,予以重懲,姑念其毓慶宮行走有年,不忍遽加嚴譴,翁同龢著即開缺回籍,以示保全。欽此。

(慈禧太后)

其實,早在4月28日安徽布政史於蔭霖的奏摺中就已提出過政府改組的方案,他向朝廷推薦了徐相國徐桐、閩浙總督邊寶泉、四川總督李秉衡、湖廣總督張之洞及湖南巡撫陳寶箴等所謂“五賢”。當時一般輿論公認徐桐為“守舊黨魁”,是主持清議的重要人物;邊寶泉與李鴻章矛盾極深,不談洋務,不坐輪船;只有張之洞、陳寶箴為講究西學、力圖中國富強的新人物。這些推薦雖並不完全可行,但肯定引起了清廷最高當局的注意。

與此同時,鑒於恭親王奕病情不斷加重,翁同龢的勢力不斷膨脹,大學士徐桐在楊銳與喬樹楠等人影響下,於4月底建議光緒帝調張之洞入京取代翁同龢主持政府,以削弱翁同龢的勢力和影響。徐桐的奏摺引起了光緒帝的重視,但他猶豫難定,調張之洞進京加強政府固然是個好主意,但以張取代他的恩師翁同龢,至少在此時光緒帝還下不了決心。於是光緒帝將徐桐的奏摺轉呈慈禧太后,請太后定奪。慈禧太后經過一番慎重考慮,特別是考慮到病重中的恭親王奕的一系列忠告,使她很容易就接受了徐桐的建議,決定召張之洞來京陛見,準備以張之洞取代翁同龢。5月7日,張之洞奉命乘船離開武昌,15日抵達上海,準備從那裡直接趕往北京。

徐桐的建議和慈禧太后的決定以及張之洞的行蹤都被翁同龢所獲悉,翁同龢當然不願就此讓出他的軍機大臣、總理衙門大臣及戶部尚書等職務,更不願意由張之洞來取代他。於是,敏感的翁同龢與張蔭桓密謀,以沙市發生教案尚未妥善處理為由,阻止張之洞入京陛見。

由張之洞取代翁同龢,從表面上看是徐桐推薦,實際上當恭親王奕病重期間,恭親王在向慈禧太后和光緒帝分析朝中人事格局時就已提出這一主張。他當時明確告訴太后與皇上,朝中內外重臣可以信賴並在將來可以擔當重任的只有李鴻章、榮祿、張之洞和裕祿等幾個人,而李鴻章由於最近幾年承擔甲午戰敗的“原罪”,一時尚不能讓他負更多的責任,否則輿論上、民意上都很難協調。剩下的首選當然在張之洞與榮祿之間。

(光緒帝)

翁同龢設計破壞了慈禧太后和光緒帝調張之洞入京的計畫,但他實際上已無力阻止改組政府的既定方針,而他自己一系列愚蠢舉動自以為高明,而實際效果卻與他的主觀願望相反,只是在無意中又樹立更多的對立面而已。6月8日,剛剛料理完恭親王奕後事並對將要進行的改革略有佈局的慈禧太后召見慶親王奕劻、總理衙門大臣榮祿、軍機大臣剛毅等皇族成員,商討一些重大問題。這幾個皇族出身的大臣平時就看不慣翁同龢仗勢欺人的做派,對於翁最近一連串的異常舉動更覺得有必要向太后報告。於是他們藉口皇上最近在一些問題上似乎也太大膽,有意將矛頭引向皇上的師傅翁同龢身上。

對於慶親王等幾個人的用意慈禧太后似乎也很清楚,她指責這幾位皇族出身的大臣為什麼不負起自己應該負 的責任,為什麼不在一些最為要緊的地方上設法阻止?奕劻等人同聲回答道:皇上天性,無人敢攔。而剛毅做得更過分,伏地痛苦,聲稱奴才曾經向皇上委婉表達過類似阻止意見,但從不被接受,反而屢遭皇上斥責。

慈禧太后沉思良久,又問道,皇上之所以敢如此做法,難道是他一個人在進行嗎?皇上應該和你們幾個大臣商量才是啊?榮祿、剛毅聞聽此言立即奏道:要說是皇上不和我們商量是事實,但說是他一個人的主意則未必,皇上所做的這些事情幾乎都是他的師傅翁同龢在出主意,一切只有翁同龢能承皇上意旨。剛毅又憑藉自己特殊身份向太后哭鬧,希望太后能夠出面勸阻皇上的一些做法。太后答道:現在時機尚不成熟,俟到時候,我自有辦法。

(翁同龢和慈禧)

太后的辦法是什麼?很簡單,就是堅決將翁同龢剔除出去,她在尋找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6月10日,經過連日來秘密協商,光緒帝與慈禧太后已就將要進行的改革和人事佈局達成一致。這一天,光緒帝作出兩項重要佈局,一是宣佈補授總理衙門大臣兼兵部尚書榮祿為協辦大學士,並負責管理戶部。補授榮祿為協辦大學士,是將榮祿的地位提拔到與翁同龢一樣高;負責管理戶部,便在實際上剝奪了戶部尚書翁同龢的權力。同時調補剛毅為協辦大學士,任兵部尚書;補授崇禮為刑部尚書。所有這些舉措實際上都是一個趨向,即在張之洞暫時無法入京替代翁同龢的情況下,只能退而求其次,以榮祿、剛毅、崇禮等皇族成員暫時加入政府,接管權力,這已很明顯預示著政府正在改組,只是不希望這種改組震動太大,故而先任命榮祿接管翁同龢的權力,然後再尋找機會免去翁的職務。這種權力交接的運作模式在政治實踐中屢見不鮮。

二是為了穩住翁同龢,不至於在權力交接的過程中出現意外麻煩,光緒帝命令翁同龢草擬《明定國是詔》。一切都在風平浪靜中進行著。

6月11日一大早,光緒帝辭別慈禧太后返回皇宮,他宣讀了翁同龢代為草擬的《明定國是詔》,標誌著維新變法運動正式開始。

榮祿以大學士身份兼管戶部,只是處置翁同龢過程中的緊急措施,至於由誰來接替恭親王奕及翁同龢兩人留下的職務,清廷最高決策者仍在考慮。有一種建議是由慶親王奕劻和榮祿主持內閣事務,前者彌補恭親王逝世後遺留的空缺,後者代替張之洞取代翁同龢。對於這個方案,首先的反對似乎來自榮祿本人,他認為按照大清王朝兩百年慣例,在政府高層及中央各部中,滿漢官員從來都是取平衡態勢,慶親王接替恭親王已成事實,而接替翁同龢的,最好還是循慣例找一個漢人官員更為合適。

(翁同龢雕像)

在當時有名望且有能力替代翁同龢的漢族官員中,李鴻章有能力、有名望,但最近實在有點背時,很難讓他立即走上前臺,取代翁同龢;張之洞有能力、有名望,本來也是主持內閣的最佳人選,但在翁同龢的阻止下未能及時來京陛見,而棘手的沙市教案似乎也只有張之洞繼續留在湖廣總督任上方可放心。李鴻章、張之洞之外,漢族出身的高官可供選擇入主內閣的人選委實不多,剩下有名望、有能力的只有時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王文韶。於是,清廷最高當局決策者經過周密協商,決定調王文韶加入內閣,取代翁同龢;調榮祿接替王文韶,出任負責拱衛京師、權力甚重的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清廷新的權力佈局至此終於完成,只待宣佈。權重位尊的翁同龢終於像赫德所描述的那樣,在一場“閃電”中被擊倒。

6月15日一大早,光緒帝在早朝時宣佈了這一系列的人事變動,政府改組後的基本框架至此終於露出端倪,這也為後來改革方案的全面推展提供了前提條件,當然也為一百天后的政局變動埋下了伏筆。

(歷史悠久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