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浦東科技企業在“中國芯”領域獲重大突破!中國每年花千億進口局面將改變!

編輯 | 魯琳 美編 | 阿理

摘要

推進積體電路產業和資訊產業自主、安全、高速發展是新時期我國一系列強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 我國積體電路市場全球占比仍然較小, 而且每年仍需高額進口積體電路產品, 尤其是普遍應用於PC、伺服器等領域的高端通用CPU晶片, 仍幾乎全部依賴進口。 我國每年要花費巨額資金進口積體電路, 2017年全年進口積體電路達2500億美元。 通用CPU作為積體電路產業中市場需求最大的產品之一, 與其相關的進口也在550-600億美元。

在中國積體電路產業長期且大規模依賴進口的背景下,

自身晶片技術的研發便顯得更加重要。 近期, 浦東張江的一家科技企業在“中國芯”( 注:由中國自主研發並生產製造的電腦處理晶片)領域獲重大突破, 有望打破中國在通用CPU領域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

“中國芯”已達同期國際主流通用處理器性能水準

由上海兆芯積體電路有限公司研發的兆芯開先KX-5000系列新品, 是兆芯第一款採用SOC(系統級晶片)設計的通用CPU, 同時也是國內第一款支援雙通道DDR4記憶體的國產通用CPU, 其187平方毫米面積大小的晶片裡總共有21億個電晶體, 裡面可集成最多八顆CPU核心以及顯示核心, 標誌著我國在先進安全自主可控CPU產品領域取得新突破!

目前國內唯一可完全替代國外同類型產品的國產自主CPU 面世

我國半導體產業發展起步相對較晚, 晶片的製造工藝, 尤其是高端通用CPU、大CPU相關製造工藝, 落後國際整體水準2-3代。

上海兆芯研發的KX-5000系列處理器採用28nm工藝, 應用了全新的微架構設計, 核心架構、核心間架構等方面均大幅改進, 並且晶片集成度更高, CPU、記憶體控制器、GPU(圖形處理器)、PCIE控制器等都集成在一個晶片上, 快取記憶體空間更大, 這使得處理器內部資料交換更加高效, 晶片整體性能經測試較上一代產品提升140%。

基於開先KX-5000系列處理器的整機, 不論在Windows 10神州網信政府版還是中科方德桌面作業系統環境下,

均可在流暢運行辦公應用的同時, 實現多屏輸出及流暢播放4K超高清視頻, 達到同期國際主流通用處理器性能水準。 換句話說, 兆芯此次研發的新的自主處理器在性能、體驗上等, 與國際主流CPU幾乎沒有差別!

據瞭解, 上海兆芯是一家專注於研發生產國產自主可控X86架構核心處理品晶片的公司。

經過四年的探索創新, 上海兆芯不僅實現了國產通用處理器的自主設計研發, 先後成功推出了四代通用CPU, 而且在各應用環節均取得不俗成績。

推動國產CPU產業發展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發展的領域之一, 需要全產業鏈的協同努力。 兆芯KX-5000系列處理器的出現, 不僅推動了國家資訊產業發展, 還提升了國產晶片的市場競爭力。 此外, 其還完善了國產處理器的生態系統, 為協同產業夥伴加速國產自主可控晶片及整機的推廣應用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