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最後的深情,是守你的骨灰過餘生丨行思錄

百字觀:百年紀念, 再現立體蕭珊

作為巴金先生的夫人, 巴老曾在《懷念蕭珊》中說:“她是我的生命的一部分, 她的骨灰裡有我的淚和血。

”在《再憶蕭珊》中說:“她不會離開我, 也從未離開我。 ”近日, “蕭珊百年誕辰紀念展”在上海市武康路113號巴金故居開幕。 據瞭解, 本次展覽中除了她和家人生活點滴的珍貴歷史照片外, 還有巴老《懷念蕭珊》的手稿, 能使觀眾從中看到一個真實立體的蕭珊。

善德注:她的骨灰一直放在巴金的臥室裡

原名陳蘊珍, 浙江省寧波市鄞縣(今鄞州區)人。 1936年至上海, 入愛國女子中學讀書, 同年始認識巴金。 那時, 蕭珊只有十幾歲, 還是個中學生。 彼時的巴金, 由於出版了奠定他中國文學大師地位的巨著《家》, 早已成為文壇上名噪一時的風雲人物。 因為在見面之前, 蕭珊已經給巴金寫過許多信, 且他們通信達大半年之久;所以, 此次見面, 便成為了兩人長達八年的戀愛之始。 對於這次見面, 蕭乾曾經說:“巴金寫戀愛, 然而不談戀愛。 ”因為年輕的女學生蕭珊是他的崇拜者, 是她主動給巴金寫信, 約他跟自己見面的, 且, 她一輩子稱巴金為“巴先生”。

1942年, 由於抗戰吃緊, 巴金的一些同事先後離開了當時共同工作的桂林文化生活出版社,

這使巴金頓感悲寂。 體貼入微的蕭珊不等大學畢業, 就來到了巴金身邊, 說:“你不要難過, 我不會離開你, 我說過在你身邊的。 ”1944年5月1日, 巴金在桂林灕江東岸, 借了朋友的一間木板房當新房, 他們沒有添置一絲一棉、一凳一桌, 只有巴金4歲時與母親的合影, 作為祖傳的珍貴家產。 也沒有什麼可安排的, 只委託弟弟李濟生以雙方家長名義, 向親友印發了一張旅行結婚的“通知”。 第二年, 他們生下了女兒李小林, 5年後, 又添了兒子李小棠。 此後的二十多年中, 他們相親相愛, 相濡以沫, 從未吵過一次架, 紅過一次臉。

1972年7月底, 一生中事事處處保護丈夫, 自己卻遍償生活之苦的蕭珊患了直腸癌。 手術前,

蕭珊對巴金說:“看來, 我們要分別了!”巴金用手輕輕地捂住蕭珊的嘴巴, 低下了頭, 肝膽欲裂。 1972年8月13日中午, 蕭珊與世長辭, 她在臨終前一直念著巴金的名字。 蕭珊故去後, 她的骨灰一直放在巴金的臥室裡, 巴金的床頭放著蕭珊的譯作, 巴金時常對著這些物品出神。

巴金與夫人蕭珊戀愛八年, 相守一生, 生前身後, 均沒傳過一次緋聞。 2005年10月17日, 巴金在上海華東醫院逝世, 享年101歲。 第二年, 根據巴金的遺願, 他和妻子蕭珊的骨灰被撒入上海長興島附近的東海。 他們投奔大海的懷抱, 亦重回彼此的懷抱。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從此, 再沒有什麼能將他們分開……所以有人說:雖然蕭珊沒能看到巴金人生最後的輝煌, 然而她卻是天下最幸福的女人,

因為偉大的巴金自始至終只愛她一個人。 並通過筆下的《懷念蕭珊》、《再憶蕭珊》、《一雙美麗的眼睛》等文章, 使這位善良的東方女子的形象永遠銘刻在千千萬萬讀者心裡。 ( 圖源網路)

編者:車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