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內鬥頻頻,子母公司各執一詞,究竟誰在說謊?

2018-01-14 央視交易時間

點擊上方「央視交易時間」快速關注!

華測檢測, 2009年在創業板上市之後, 公司業績突飛猛進, 八年間營收翻了5倍以上, 已成為國內最大的民用綜合性檢測服務機構。 但最近, 華測檢測卻因為公司持續發生的內鬥問題而頻頻登上媒體的頭條, 內鬥的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華測檢測內鬥上演全武行 子公司總經理回應資產轉移

2017年12月18日, A股上市公司華測檢測發佈公告稱, 其控股子公司杭州華測瑞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建將母公司委派的財務負責人王燕強制休假, 強繳其電腦、財務章等。 同時還發現陳建有轉換辦公場地、轉移公司財產的嫌疑, 華測檢測故存在被轉移資產的風險。 隨後, 12月20號華測瑞歐迅速在官網做出反擊, 在否認了華測檢測多項指責的同時, 爆料華測檢測副總裁等曾帶領數十位不明身份人員強行進入瑞歐公司,

毆打陳建。

杭州華測瑞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建:我被按倒在這個椅子上, 限制人身自由。 我跟他說周璐怎麼回事, 我們好好聊一聊。 周璐說, 怎麼聊?完了之後命令這幾個, 他帶來的所謂的我也不知道, 不明身份的社會人員, 搜我的身。 把我的眼鏡摘掉, 把我的卡、把我很多的個人物品、公司的物品, 保險櫃全部都拿走。

陳建告訴記者, 周璐等人的直接目的是搶奪公司運營所需的證照材料, 而華測檢測方面則表示, 拿回瑞歐的材料和管理權是正常維權。 最終, 周璐等人沒有找到財務章, 卻在陳建的電腦裡, 發現了陳建轉移公司財產的多項計畫、證據。

華測檢測認證集團副總裁 周璐:在陳健的工作電腦當中, 我們發現有一個檔, 叫做乾坤大挪移的秘笈這樣一份檔。 這份文件裡邊, 還是比較有章法地寫出來了對於公司的資產, 對於公司的無形資產, 對於公司的客戶, 對於公司的這些工作人員是如何分步驟進行轉移的。

在周璐提供的材料當中, 有浙江瑞歐等多家公司的註冊資訊, 其中浙江瑞歐不僅與華測瑞歐名字相似, 註冊地址又剛好在華測瑞歐樓下。 2017年8月, 浙江瑞歐還提交了六個商標的註冊申請, 而這些商標在華測瑞歐的官網和宣傳上隨處可見。 與此同時, 周璐提供的材料中還包括兩份股權代持協定,

顯示陳建委託他人代持浙江瑞歐和杭州凱脈連橫的股份。

杭州華測瑞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建:浙江瑞歐, 我不知情。 如果我對這個回應什麼的話, 我接下來會用法律的手段來解決。

記者:沒有簽署所謂的股權代理協定?

杭州華測瑞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建:這個我覺得這些事情自有法律來判斷, 因為電腦都被他搶走了, 這個我就說不清楚了, 電腦搶走以後可以做很多事情的。

子公司變“香餑餑” 股權之爭成內鬥導火索

根據華測檢測的公告, 2011年至2016年, 華測瑞歐的總資產由600多萬增長到了3800余萬, 從投資收益的角度看, 這算是一筆非常成功的投資。

根據公告,自2011年6月並購起,華測檢測持股華測瑞歐51%,為控股股東,占華測瑞歐董事會五席中的三席,另外兩名董事為公司創始人丁勇和魏文峰,分別持股25%、20%,兩人隨後離職創業,成為公司自然人股東。2017年1月12日,華測瑞歐召開董事會和股東會,會上總經理陳建提出了管理團隊股權激勵方案,方案中華測檢測持股比例被稀釋到了30%多,這遭到了華測檢測的直接否決。華測檢測對於瑞歐的股權激勵另有建議。

華測檢測認證集團董秘 陳硯:我曾經跟陳建提出來一個方案,如果現在的管理團隊,能從其他的小股東手裡面獲得一部分股權的話,我們可以考慮在未來對他手裡面,已經從其他小股東那裡獲得的股權,用相同的方式,以約定的倍數這種方式來回購。

華測瑞歐的第二大股東丁勇告訴記者,2016年夏天開始,華測檢測就盯上了公司其他股東手上的股權,卻對自己的持股比例咬得很緊。丁勇和另一位股東並沒有堅決表態不願受讓,但雙方一直談不攏。

杭州華測瑞歐科技有限公司股東 丁勇:因為利益決定了一切,買的人永遠都是希望要便宜一點,賣的人都希望高。實際上華測借著這個事情的機會,它要把它運作成是謀求100%的這個權利和100%收益的這樣一件事。

華測檢測認證集團董秘 陳硯:幾個自然人股東他們表現出來的,其實我覺得不是一個商業化的思維方式。他們的期望不是一個等價的競爭,而是如果我們要買他們手裡面的股份,我們應該要出比較高的價錢。

子公司強辭母公司委派財務負責人?誰在說謊?

如果說股權激勵方案的分歧是本次事件的導火索,那麼根據華測檢測的公告,其委派的財務人員王燕的停職一事,則進一步激化了雙方的矛盾。

杭州華測瑞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建:王燕是2014年的時候應聘到瑞歐,做財務經理的這個崗位。

杭州華測瑞歐科技有限公司前財務經理 王燕:從法律上來說,我是只跟瑞歐公司簽訂了勞動合同,然後華測並沒有給我發任何的委派文件。當然如果從原本的來說,我原本是在蘇州華測任職。

陳建表示,王燕曾於2016年11月開始多次連續曠工,警告無效後只能停職。而王燕則表示,缺席的原因是華策集團曾委派她前去另一家全資子公司杭州華安查帳,對此陳建至始至終清楚,且多次表示支持,不存在礦工說法。

記者:陳建很支持你去華安?

杭州華測瑞歐科技有限公司前財務經理 王燕:他的意思是我個人提升對他也是有好處的,所以他很支持。然後再有就是我每次去華安,都會跟陳建報備申請。

記者:他有沒有就是說多次地跟你口頭或者通過什麼形式跟你說你不要去了?

杭州華測瑞歐科技有限公司前財務經理 王燕:並沒有。

杭州華測瑞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建:我不支持,我非常不支持這樣的行為,從心底到行動都沒有支持這樣的行為。我口頭跟她說過幾次,我說你不要去碰瑞歐無關的事情。

除此之外,雙方對於1月13號當天收回證照過程的描述也迥然不同。華測瑞歐分管人力資源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當天他與王燕、陳建三人就其曠工停職等情況進行了溝通,王燕主動交回了財務相關手續等。

杭州華測瑞歐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總監 黃金宏:氣氛應該還是比較融洽,談完以後她馬上就帶我到她辦公室裡去,就是把她工作的相關的一些章,這些東西交給我了。

記者:她主動帶您去的?這邊有沒有強制她?

杭州華測瑞歐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總監 黃金宏:沒有,這個絕對沒有。因為我們談得都非常融洽,而且她也對公司,對她這個處理,其實她還表示感謝。

杭州華測瑞歐科技有限公司前財務經理 王燕:肯定是不太情願的,但是你想想那個陳建,然後黃金宏,張斌三個男的在旁邊,我沒有辦法。

華測檢測財報數據存疑 快速並購埋管理隱患?

華測瑞歐方面告訴記者,母公司華測檢測的2016年年報中,關於華測瑞歐部分的資料並未經過瑞歐指定的會計事務所審計,就直接進行了發佈。華測檢測年報中,華測瑞歐的營業收入及淨利潤都比瑞歐最終審計得出金額少了幾十萬。

杭州華測瑞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建:當時我們的海外公司愛爾蘭公司,它的審計工作需要海外的會計,進行進一步確認,時間流程可能比較長。當時華測比較著急,他們沒有等到我們愛爾蘭的最後確認。

對此華測檢測表示,其年報中關於瑞歐部分的資料是從集團財務系統中得出,經過其指定會計事務所統一審核,瑞歐後來提供的資料可能因事務所審計標準不同及匯率等因素影響出現偏差。

華測檢測認證集團董秘 陳硯:我們出的年報其實是我們的審計師事務所做的。

深圳大學金融研究所所長 國世平:如果子公司根本沒有看,你就從它一個平臺上,拿到它的資料來,這至少是非常不合格的。那麼這樣做的話會誤導投資者。

此外,在華測檢測的2017半年報中,雖指出其因糾紛等原因暫時無法取得瑞歐公司的報表,但卻仍然標注了瑞歐的營收等情況。然而實際情況是,瑞歐部分的資料只是華測檢測根據其內部統一財務系統得到的瑞歐1.2月份財務資料,並非瑞歐半年財務資料。華測檢測的半年報中對此並未明確指出。

深圳大學金融研究所所長 國世平:瑞歐它已經把這個資訊平臺都關了,那你公佈再把它拉進來,這個東西是非常荒唐的,非常可笑的。如果你覺得它的報表,根本不可能了,你就把它剔除掉,不應該把它拿進來,拿進來就是違規。

華測瑞歐的失控不禁讓人質疑華測檢測對於子公司的管理能力。記者發現,華測檢測在2017年的半年報中將88家子公司納入並表,2016年底的營業收入達到16.52億元。

華測檢測認證集團董秘 陳硯:我們所有的並購,都沒有跨行業的並購。相對來講,其實這些並購的標的,體量占我們整體的比例是比較小的。那這些年華測的發展以及它的增長,絕大部分還是來自於我們內生性增長。

陳硯表示,由於華測檢測所處行業的特殊性,外延式擴張成為其發展的一種重要戰略手段。而在華測檢測2017半年報所提及的88家子公司中,大部分是集團自己成立的子公司,僅有24家是其上市後並購而來,且都是屬行業內的並購。2017上半年,這20餘家並購子公司給集團帶來的營收占比約為18%,公司發展目前仍以內生為主。

根據公告,自2011年6月並購起,華測檢測持股華測瑞歐51%,為控股股東,占華測瑞歐董事會五席中的三席,另外兩名董事為公司創始人丁勇和魏文峰,分別持股25%、20%,兩人隨後離職創業,成為公司自然人股東。2017年1月12日,華測瑞歐召開董事會和股東會,會上總經理陳建提出了管理團隊股權激勵方案,方案中華測檢測持股比例被稀釋到了30%多,這遭到了華測檢測的直接否決。華測檢測對於瑞歐的股權激勵另有建議。

華測檢測認證集團董秘 陳硯:我曾經跟陳建提出來一個方案,如果現在的管理團隊,能從其他的小股東手裡面獲得一部分股權的話,我們可以考慮在未來對他手裡面,已經從其他小股東那裡獲得的股權,用相同的方式,以約定的倍數這種方式來回購。

華測瑞歐的第二大股東丁勇告訴記者,2016年夏天開始,華測檢測就盯上了公司其他股東手上的股權,卻對自己的持股比例咬得很緊。丁勇和另一位股東並沒有堅決表態不願受讓,但雙方一直談不攏。

杭州華測瑞歐科技有限公司股東 丁勇:因為利益決定了一切,買的人永遠都是希望要便宜一點,賣的人都希望高。實際上華測借著這個事情的機會,它要把它運作成是謀求100%的這個權利和100%收益的這樣一件事。

華測檢測認證集團董秘 陳硯:幾個自然人股東他們表現出來的,其實我覺得不是一個商業化的思維方式。他們的期望不是一個等價的競爭,而是如果我們要買他們手裡面的股份,我們應該要出比較高的價錢。

子公司強辭母公司委派財務負責人?誰在說謊?

如果說股權激勵方案的分歧是本次事件的導火索,那麼根據華測檢測的公告,其委派的財務人員王燕的停職一事,則進一步激化了雙方的矛盾。

杭州華測瑞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建:王燕是2014年的時候應聘到瑞歐,做財務經理的這個崗位。

杭州華測瑞歐科技有限公司前財務經理 王燕:從法律上來說,我是只跟瑞歐公司簽訂了勞動合同,然後華測並沒有給我發任何的委派文件。當然如果從原本的來說,我原本是在蘇州華測任職。

陳建表示,王燕曾於2016年11月開始多次連續曠工,警告無效後只能停職。而王燕則表示,缺席的原因是華策集團曾委派她前去另一家全資子公司杭州華安查帳,對此陳建至始至終清楚,且多次表示支持,不存在礦工說法。

記者:陳建很支持你去華安?

杭州華測瑞歐科技有限公司前財務經理 王燕:他的意思是我個人提升對他也是有好處的,所以他很支持。然後再有就是我每次去華安,都會跟陳建報備申請。

記者:他有沒有就是說多次地跟你口頭或者通過什麼形式跟你說你不要去了?

杭州華測瑞歐科技有限公司前財務經理 王燕:並沒有。

杭州華測瑞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建:我不支持,我非常不支持這樣的行為,從心底到行動都沒有支持這樣的行為。我口頭跟她說過幾次,我說你不要去碰瑞歐無關的事情。

除此之外,雙方對於1月13號當天收回證照過程的描述也迥然不同。華測瑞歐分管人力資源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當天他與王燕、陳建三人就其曠工停職等情況進行了溝通,王燕主動交回了財務相關手續等。

杭州華測瑞歐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總監 黃金宏:氣氛應該還是比較融洽,談完以後她馬上就帶我到她辦公室裡去,就是把她工作的相關的一些章,這些東西交給我了。

記者:她主動帶您去的?這邊有沒有強制她?

杭州華測瑞歐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總監 黃金宏:沒有,這個絕對沒有。因為我們談得都非常融洽,而且她也對公司,對她這個處理,其實她還表示感謝。

杭州華測瑞歐科技有限公司前財務經理 王燕:肯定是不太情願的,但是你想想那個陳建,然後黃金宏,張斌三個男的在旁邊,我沒有辦法。

華測檢測財報數據存疑 快速並購埋管理隱患?

華測瑞歐方面告訴記者,母公司華測檢測的2016年年報中,關於華測瑞歐部分的資料並未經過瑞歐指定的會計事務所審計,就直接進行了發佈。華測檢測年報中,華測瑞歐的營業收入及淨利潤都比瑞歐最終審計得出金額少了幾十萬。

杭州華測瑞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建:當時我們的海外公司愛爾蘭公司,它的審計工作需要海外的會計,進行進一步確認,時間流程可能比較長。當時華測比較著急,他們沒有等到我們愛爾蘭的最後確認。

對此華測檢測表示,其年報中關於瑞歐部分的資料是從集團財務系統中得出,經過其指定會計事務所統一審核,瑞歐後來提供的資料可能因事務所審計標準不同及匯率等因素影響出現偏差。

華測檢測認證集團董秘 陳硯:我們出的年報其實是我們的審計師事務所做的。

深圳大學金融研究所所長 國世平:如果子公司根本沒有看,你就從它一個平臺上,拿到它的資料來,這至少是非常不合格的。那麼這樣做的話會誤導投資者。

此外,在華測檢測的2017半年報中,雖指出其因糾紛等原因暫時無法取得瑞歐公司的報表,但卻仍然標注了瑞歐的營收等情況。然而實際情況是,瑞歐部分的資料只是華測檢測根據其內部統一財務系統得到的瑞歐1.2月份財務資料,並非瑞歐半年財務資料。華測檢測的半年報中對此並未明確指出。

深圳大學金融研究所所長 國世平:瑞歐它已經把這個資訊平臺都關了,那你公佈再把它拉進來,這個東西是非常荒唐的,非常可笑的。如果你覺得它的報表,根本不可能了,你就把它剔除掉,不應該把它拿進來,拿進來就是違規。

華測瑞歐的失控不禁讓人質疑華測檢測對於子公司的管理能力。記者發現,華測檢測在2017年的半年報中將88家子公司納入並表,2016年底的營業收入達到16.52億元。

華測檢測認證集團董秘 陳硯:我們所有的並購,都沒有跨行業的並購。相對來講,其實這些並購的標的,體量占我們整體的比例是比較小的。那這些年華測的發展以及它的增長,絕大部分還是來自於我們內生性增長。

陳硯表示,由於華測檢測所處行業的特殊性,外延式擴張成為其發展的一種重要戰略手段。而在華測檢測2017半年報所提及的88家子公司中,大部分是集團自己成立的子公司,僅有24家是其上市後並購而來,且都是屬行業內的並購。2017上半年,這20餘家並購子公司給集團帶來的營收占比約為18%,公司發展目前仍以內生為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