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中國民俗之東北民俗 東北地區主要是滿族和闖關東的漢族人

今天說一下東北喪葬的民風民俗, 在東北地區, 喪葬民俗大同小異。 東北地區主要是滿族和闖關東的漢族人, 喪葬民俗屬於滿漢融合之特殊民風民俗。 主要講述東北喪葬中靈幡的含義與製作。

靈幡, 又稱為“寶幡幢蓋”, 在東北喪葬民俗中, 佔據重要地位。 從靈幡的製作上, 可以辨識亡人是男性還是女性, 有兒無兒, 有女無女, 有沒有兒子短壽等等, 還可以看出亡人的配偶是否離世。 出殯時, 由亡人後人執幡, 走在靈前引路, 這是出殯出靈時重要的標誌, 孝子打出靈幡後, 兩層含義, 一是亡人啟程上路, 入土為安;二是孝子指引亡人不要迷路, 平安歸西。 然而, 在由誰執幡方面, 也有嚴格要求。 這就是中國幾千年來, 等級制度的體現。 靈幡由白紙做成, 是東北喪葬過程中, 重要的剪紙內容, 靈幡的製作當然也有特殊要求, 並不是千篇一律, 什麼樣的亡人做什麼樣的幡。

製作靈幡是操辦指導喪葬民俗“陰陽先生”的工作內容之一, 也是顯現陰陽先生水準的標誌。

一、製作工具。 靈幡是用剪子剪出來的, 屬於喪葬民俗剪子藝術。 剪子有特殊要求, 上栓紅布條, 紅色在中國古代以及易學中, 有收煞, 擋煞之涵義。 在現代東北市里婚嫁習俗中,

仍有例子, 結婚時, 要把新房社區內的下水井蓋上紅紙。 如果製作工具剪子不小心落在喪屬家裡, 也稱東主, 陰陽先生不可以去取。 因為陰陽先生到東家是操辦喪葬, 如果二次登門, 在民俗裡會認為還會有喪事。

二、鎖鏈幡。 靈幡裡面上懸六道鎖鏈幡,

意為帶領亡之人去西方仙界, 六道鎖鏈幡, 也有押送亡人之含義, 防止亡人貪戀世上繁華, 想念兒女, 不願離去。 中國古代有塵歸塵, 土歸土, 亡者升天活者安, 祈願亡人早托生的觀念, 認為世上千般, 皆有定數, 不能有私心。 所以六道鎖鏈幡也有六道輪回的寓意。

三、蓮花頂。 蓮花頂是靈幡的支撐點, 蓮花瓣分別代表八個方向, 也反映易學中的八卦圖形。 幡頂採用蓮花瓣形狀, 也反映兒女希望父親或母親得道成仙, 保佑子孫後代的美好願望。 幡頂下懸六道鎖鏈幡和三道主幡, 稱為寶幡, 無兒無女者, 僅使用寶幡, 又稱為絕戶幡。 三道主幡, 中間那道, 民間講究頗多。 這也是考驗陰陽先生的一個標誌。 中間那道幡, 男剪圓形, 女為方形, 即天圓地方。 男剪圓形, 為單數, 即剪九個圓, 女剪方形, 為雙數, 即剪十個方。 這是男單女雙, 反映封建社會, 男子地位是高於女子的。

四、主幡。主幡一共三道,其左右兩道幡,分別書寫:“金童前引路,玉女送西方”,接引亡人含義。另外靈幡寫法,也是相當講究的,採用十二宮神寫法。十二宮神分別是長生,沐浴,冠帶,臨官,帝旺,衰,病,死,墓,絕,胎,養。靈幡寫法口訣,即生旺死絕,也有稱生旺墓絕。男幡字數應趕在“生”字上,女幡字數趕在“旺”字上,便是吉利。靈幡在民俗專業領域稱為“寶幡幢蓋”,三道主幡下方均剪有六角花圖案和大錢圖案,稱為花開富貴。最下方,男剪剪頭,女剪凹口,男女幡合到一起即為正方形,體現男女互相融合。

五、幢。此圖為靈幡“幢”的部分,代表兒子,即亡人有兒子才有幢,亡人沒有兒子,就沒有這個部分。另外還應剪上八卦乾坤,男剪乾,女剪坤,這是完整的八卦金錢蓮花幡。幢是靈幡的核心部分,佛教中也有幢幡一說。幢由一張正方形白紙剪成,在裁剪過程中,白紙正面朝下,反面朝上,裁剪完成,翻過來扣在寶幡上面,“翻”和“幡”字音相同,是語音雙關,這是中國漢字的獨到之處。

六、天花寶蓋。天花寶蓋代表女兒,即亡人即亡人有女兒才有蓋,亡人沒有女兒,就沒有這個部分。同樣,男幡蓋為圓形,女幡蓋為方形。寶蓋中間為大錢圖案,表示亡人後人,有天降之財。寶蓋四周配有四朵花圖案,花朵代表女兒。寶蓋最外邊剪流蘇圖案,這是中華民族吉祥的象徵。

七、龍頭銜幡杆。龍頭銜幡杆用高粱杆上纏白穂兒。白穂兒代表孝的含義,如果夫妻二人,只去世一人,白穂兒只纏高粱杆的一半,代表亡人兒女只盡了一半的孝,還有剩下的一半孝沒有盡全;如果夫妻二人,都去世的,白穂兒除最下邊不纏,其餘纏滿,最下邊餘留一個手抓高粱杆的地方,民間稱為“一把抓”,即兒女對父母的孝道盡全了,抓全了。如果亡人在去世之前,他的兒子中,有夭折或短壽之人,在纏白穂兒時,要餘留一小段,代表他這個兒子沒有為他盡孝。長房短壽,則在高粱杆較上方餘留,次房短壽,則在中間部位餘留,小房短壽,則在稍下方餘留。高粱杆纏完白穂後,在頂端折兩下,並用麻繩栓住,折成龍頭形狀,這與古代皇帝的儀仗有異曲同工之處,現在道教裡。做法事,仍在使用“龍頭銜幡杆”的道家幡。

在東北現代喪葬習俗中,靈幡仍在使用,有著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但是,隨著歷史的推移,靈幡的製作,已經變得極其簡化,而且失去了本來的樣貌,這樣的情況在城市裡普遍存在,而在農村則是偶發現象。城市殯儀館的靈幡多為印刷,帆布製作,失去原來的剪紙藝術文化。

究其原因有三,其一為家庭結構的變化,計劃生育政策實施以來,現在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家庭,隨著思想的開放,出現了一些丁克家庭,衝破了中國幾千年來傳宗接代的思想,這就導致靈幡的製作並不都是全面的,按照靈幡製作的要求,什麼樣的人用什麼樣的幡;其二為傳承方式的失誤,在經濟不發達的年代,人們的觀念還比較束縛,知識共用的理念比較薄弱,所以,陰陽先生的手藝基本上都是家傳,不向外界透露,基本還以農業為主,陰陽先生是額外收入,屬於兼職範圍內的專職專業人員,而在物欲橫流的今日,陰陽先生成了主要的牟利手段,而且收入不菲,一些人並非家傳,而半路出家,導致學藝不精,不能製作靈幡或對製作要求不精通;其三為民俗觀念的淡化,一些陰陽先生,為了節省時間,放棄製作靈幡,使用市面售賣的帆布印刷靈幡,而一些在東北生活的居民,也對喪葬民俗一無所知,不能很好地監督陰陽先生,多方因素導致了靈幡逐漸弱化,原本的紙制靈幡逐漸走出民俗。這種狀況在農村地區,基本上是不存在的,農村的習俗相對傳統正規,有嚴格的程式,除非是特殊情況,不能實現嚴格的程式,簡化某部分或一個細節。

四、主幡。主幡一共三道,其左右兩道幡,分別書寫:“金童前引路,玉女送西方”,接引亡人含義。另外靈幡寫法,也是相當講究的,採用十二宮神寫法。十二宮神分別是長生,沐浴,冠帶,臨官,帝旺,衰,病,死,墓,絕,胎,養。靈幡寫法口訣,即生旺死絕,也有稱生旺墓絕。男幡字數應趕在“生”字上,女幡字數趕在“旺”字上,便是吉利。靈幡在民俗專業領域稱為“寶幡幢蓋”,三道主幡下方均剪有六角花圖案和大錢圖案,稱為花開富貴。最下方,男剪剪頭,女剪凹口,男女幡合到一起即為正方形,體現男女互相融合。

五、幢。此圖為靈幡“幢”的部分,代表兒子,即亡人有兒子才有幢,亡人沒有兒子,就沒有這個部分。另外還應剪上八卦乾坤,男剪乾,女剪坤,這是完整的八卦金錢蓮花幡。幢是靈幡的核心部分,佛教中也有幢幡一說。幢由一張正方形白紙剪成,在裁剪過程中,白紙正面朝下,反面朝上,裁剪完成,翻過來扣在寶幡上面,“翻”和“幡”字音相同,是語音雙關,這是中國漢字的獨到之處。

六、天花寶蓋。天花寶蓋代表女兒,即亡人即亡人有女兒才有蓋,亡人沒有女兒,就沒有這個部分。同樣,男幡蓋為圓形,女幡蓋為方形。寶蓋中間為大錢圖案,表示亡人後人,有天降之財。寶蓋四周配有四朵花圖案,花朵代表女兒。寶蓋最外邊剪流蘇圖案,這是中華民族吉祥的象徵。

七、龍頭銜幡杆。龍頭銜幡杆用高粱杆上纏白穂兒。白穂兒代表孝的含義,如果夫妻二人,只去世一人,白穂兒只纏高粱杆的一半,代表亡人兒女只盡了一半的孝,還有剩下的一半孝沒有盡全;如果夫妻二人,都去世的,白穂兒除最下邊不纏,其餘纏滿,最下邊餘留一個手抓高粱杆的地方,民間稱為“一把抓”,即兒女對父母的孝道盡全了,抓全了。如果亡人在去世之前,他的兒子中,有夭折或短壽之人,在纏白穂兒時,要餘留一小段,代表他這個兒子沒有為他盡孝。長房短壽,則在高粱杆較上方餘留,次房短壽,則在中間部位餘留,小房短壽,則在稍下方餘留。高粱杆纏完白穂後,在頂端折兩下,並用麻繩栓住,折成龍頭形狀,這與古代皇帝的儀仗有異曲同工之處,現在道教裡。做法事,仍在使用“龍頭銜幡杆”的道家幡。

在東北現代喪葬習俗中,靈幡仍在使用,有著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但是,隨著歷史的推移,靈幡的製作,已經變得極其簡化,而且失去了本來的樣貌,這樣的情況在城市裡普遍存在,而在農村則是偶發現象。城市殯儀館的靈幡多為印刷,帆布製作,失去原來的剪紙藝術文化。

究其原因有三,其一為家庭結構的變化,計劃生育政策實施以來,現在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家庭,隨著思想的開放,出現了一些丁克家庭,衝破了中國幾千年來傳宗接代的思想,這就導致靈幡的製作並不都是全面的,按照靈幡製作的要求,什麼樣的人用什麼樣的幡;其二為傳承方式的失誤,在經濟不發達的年代,人們的觀念還比較束縛,知識共用的理念比較薄弱,所以,陰陽先生的手藝基本上都是家傳,不向外界透露,基本還以農業為主,陰陽先生是額外收入,屬於兼職範圍內的專職專業人員,而在物欲橫流的今日,陰陽先生成了主要的牟利手段,而且收入不菲,一些人並非家傳,而半路出家,導致學藝不精,不能製作靈幡或對製作要求不精通;其三為民俗觀念的淡化,一些陰陽先生,為了節省時間,放棄製作靈幡,使用市面售賣的帆布印刷靈幡,而一些在東北生活的居民,也對喪葬民俗一無所知,不能很好地監督陰陽先生,多方因素導致了靈幡逐漸弱化,原本的紙制靈幡逐漸走出民俗。這種狀況在農村地區,基本上是不存在的,農村的習俗相對傳統正規,有嚴格的程式,除非是特殊情況,不能實現嚴格的程式,簡化某部分或一個細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