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網貸合規壓力之下,P2P平臺退出潮或將來臨

去年下半年以來, 各類網貸監管政策密集出臺。 在強監管的大背景下, 一批達不到備案標準, 無力衝刺合規的網貸平臺, 在元旦前後主動宣佈清盤。 網貸合規的壓力已經開始顯現。

去年12月26日, 北京網貸平臺手投網宣佈清盤。 手投網稱, 由於平臺的單筆標的額面臨合規壓力, 經公司研究決定, 清盤處理平臺的存量債權, 具體清盤方式為:2018年2月份, 提取投資人待收總額的30%, 3月份提取投資人待收總額的30%, 餘下40%則在4月份提取。

每日金融在國家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上看到, 手投網已被列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 另據北京媒體報導, 手投網辦公室也已人去樓空。 業內普遍認為, 手投網清盤, 拉開了今年網貸平臺退出的序幕。

1月3日, 秦皇島網貸平臺幫友貸發佈公告稱, 鑒於合規難、競爭激烈、運營成本高等因素, 平臺計畫良性退出, 正式關閉投標管道, 停止發標,

並開始與所有投資人溝通還款計畫。

每日金融發現, 成立於2013年的幫友貸, 在其官網顯著位置還打出了泰康人壽戰略合作夥伴等字樣。 幫友貸客服在回復媒體詢問時表示, 公告中提及的還款計畫屬於正常清算程式, 歡迎投資人前往秦皇島溝通。

上述兩家網貸平臺的清盤聲明中, 都提到了合規難。 此外, 運營困難、銀行存管屬地化等因素, 也讓一些平臺不得不退出。

比如, 深圳網貸平臺大豐收金融1月2日發佈公告稱, 由於公司股東無法及時提供周轉資金, 導致平臺運營較困難.......投資人可隨時查看公司的不動產登記情況, 平臺將盡最大程度保護投資人的資金安全.......

此消息一出, 大豐收金融上線銀行存管系統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

因為就在上個月, 上海銀行曾表示, 將下線不合規平臺的銀行存管系統, 簽約未上線的平臺則直接不予合作。 公開資料顯示, 大豐收金融即將上線的銀行存管系統, 恰好就是上海銀行。

我們知道, 對平臺來說, 銀行存管是網貸備案的標配, 也是前置條件, 如果連銀行存管都做不了的話, 這類平臺完成合規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還有人認為, 現在上海銀行這頭一開, 其他銀行再跟進的話, 將會影響更多平臺的備案前景。

最近兩周, 多地強制執行的銀行存管屬地化政策, 也讓不少網貸平臺難以合規。 比如, 重慶金融辦上周發佈的《關於進一步落實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整改要求的通知》中就明確表示, 網貸機構需選擇已通過網貸資金存管業務測評的在渝銀行進行存管, 並要求在今年1月份內, 實現業務在存管銀行辦理、資金在存管帳戶流轉。

“時間緊、任務重”, 重慶某網貸平臺負責人陳強(化名)接受每日金融採訪時表示, 目前市金融辦已開始對銀行進行測評,

只有通過測評的在渝銀行才能開展存管業務, “我們現在能做的, 也只有等一等、看一看, 隨時聽從主管部門的指揮”。

就在重慶金融辦出臺《通知》的前幾天, 上海金融辦也否認了將取消網貸資金銀行存管屬地化政策的說法, 表示不僅不會取消, 還會更加嚴格執行。 “上海作為國內網貸行業的發達地區, 他們的一舉一動, 都是行業的風向標, 如果上海的政策執行到位, 其他金融辦可能會跟進效仿”, 陳強認為。

網貸之家資料顯示, 截至到去年12月31日, 國內正常在運營的網貸平臺數量只有1931家, 全年有減無增。 業內普遍認為, 隨著互金風險整頓工作的加強, 今年的平臺數量還將進一步下降。 自今年1月份以來, 多家平臺接連宣佈清盤的消息, 則可能讓一部分心中有數的平臺主動退出。

然而,就在平臺數量極速減少的同時,網貸投資人數卻在大幅度增加。網貸之家資料顯示,去年全國網貸投資人數量超過1700萬,預計到今年年底,將上升到2100萬。看來,平臺接連關門的消息也沒有降低網貸投資人的熱情。在這種情況下,網貸投資人又該如何保護好自己的權益?

“要做好全方面的考察”,資深網貸投資人黃受才認為,現在網貸投資已經到了優中選優方能避免踩雷的時候了,就今年來說,投資人應該隨時關注所投平臺的合規進展和資訊披露情況,“資訊披露越透明,就越值得投資人信賴”。

不過他也表示,合規不是萬能的,合規只是說這個平臺已達標,被允許開展網貸業務,投資人更要關注每家平臺的公司背景、運營資料、風控水準和線上輿情等整體情況。

“做好充分瞭解,再根據資金實力和風險偏好,選擇優質平臺分散投資,做到心中有數,保持良好心態,才是投資之道”。

則可能讓一部分心中有數的平臺主動退出。

然而,就在平臺數量極速減少的同時,網貸投資人數卻在大幅度增加。網貸之家資料顯示,去年全國網貸投資人數量超過1700萬,預計到今年年底,將上升到2100萬。看來,平臺接連關門的消息也沒有降低網貸投資人的熱情。在這種情況下,網貸投資人又該如何保護好自己的權益?

“要做好全方面的考察”,資深網貸投資人黃受才認為,現在網貸投資已經到了優中選優方能避免踩雷的時候了,就今年來說,投資人應該隨時關注所投平臺的合規進展和資訊披露情況,“資訊披露越透明,就越值得投資人信賴”。

不過他也表示,合規不是萬能的,合規只是說這個平臺已達標,被允許開展網貸業務,投資人更要關注每家平臺的公司背景、運營資料、風控水準和線上輿情等整體情況。

“做好充分瞭解,再根據資金實力和風險偏好,選擇優質平臺分散投資,做到心中有數,保持良好心態,才是投資之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