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1938年6月,中日之間的一次私下和平談判

1938年, 日本外相宇垣一成入閣時, 曾向近衛首相提出如下條件:“對中國開始和平交涉;一月十六日的近衛聲明(不以蔣介石為對手的聲明), 迫于必要時予以取消。 ”

令近衛文麿沒想到的是, 早在中國的辛亥革命時期, 因參加“二次革命”失敗而流亡日本的蔣介石便與宇垣一成相識, 在蔣介石看來, 那時的宇垣一成是一個能夠“理解國民黨事業”的開明的日本人。

果然, 宇垣一成收到了同樣與他友誼甚深的張群的電報。 張群時任中國國民政府國防最高會議秘書長, 電報的內容是祝賀他出任新內閣的外相。

據《宇垣一成日記》記載, 自一九三八年六月始, 他與張群在來往電報中提到了和談:

張群去電:“此次閣下就任外相實為極其重要之大事。 過去多次就東亞問題交換意見, 余確信此次閣下定能將一向抱負努力予以實現。 ”

宇垣回電:“余昔日談及想法意見, 今後定當竭盡最大努力予以實現。 ”

張群去電:“能讓我們進行和平談判嗎?如有此意, 可由汪兆銘(汪精衛, 字兆銘)或者本人出面接洽。 ”

宇垣回電:“我們期望談判。 無論如何應立即對話。 但是, 在貴國人士心目中, 一聽說張群或汪兆銘, 會當即認為是親日派巨頭, 同您或汪兆銘對話, 很容易談攏。 但是, 貴國國民會譴責這是親日派幹的, 他們賣國求榮, 反而使交涉陷於不利。 不如選定同日本關係不深的人士出任我們的談判對手。 ”

張群去電:“閣下所見甚是。 我們居於二線, 派他人出面, 我們在其後聲援。 閣下認為何人為適宜?”

宇垣回電:“作為我個人意見而言, 派遣孔祥熙先生如何?”

六月二十二日, 日軍波田支隊向馬當要塞全力攻擊時, 孔祥熙的代表, 其機要秘書喬輔三, 與宇垣一成的代表, 即日本駐香港總領事中村豐一, 兩人在香港會面了。

親愛的朋友, 如您喜歡本文, 請關注大鵬微信公眾號“大鵬說書(帳號dapengshuoshu)。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