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房子不是用來炒的,但是房地產股可以,這個板塊後市有戲!

昨天, 上證指數再度以紅盤報收, 指數實現9連陽, 元旦以來已上漲超百點, 大有從“慢牛”向“快牛”切換的架勢。 其中房地產板的爆發無疑是2018年頭的最大亮點, 整個板塊在近兩周時間已經累計上漲超過6%, 龍頭泰禾集團由於10天近100%的漲幅暫時被關進了小黑屋。

遙想2016年各種地王頻出, 於是在年底的經濟會議上,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被提出, 房地產市場的一時陷入冰點, 各地房市量價齊跌。

不過, 在2017年底的經濟會議上, 並未再度提及“抑制房地產泡沫”。

既然高層都不提及“泡沫”二字, 於是, 部分地區的房市政策隨之發生了變化。 先是去年鄭州放寬人才的購房限制, 重慶上調個人新購房產房產稅的起征點, 南京放寬特定人才的限購條件, 再到上週五蘭州取消部分偏遠地區的限購政策, 且本週一就開始實施。

這些政策對於真正個人的住房需求,

總體還是保護的, 這不由讓人想到了我國宏觀經濟調控中的一個著名提法“ 調結構 ”, 不是一刀切, 而是有保有壓。 這對於近期房地產股的回暖, 是一個很大的消息面上的刺激。

除了消息面, 從基本面上看, 可以發現目前房地產股的市盈率雖然算不上歷史最低, 但是也處於歷史的相對低位, 對比 2015 年時候的 30 倍, 眼下不到20倍的市盈率顯然是具有估值修復的空間的。

下圖是過去十年申萬房地產指數的市盈率變動。

此外, 最新公佈的2017年房地產銷售資料也大超市場預期, 碧桂園、萬科、恒大三家龍頭房企銷售額均突破5000億元, 主流房企銷售額增速均在50%以上, 2017年銷售額500億元以上的房企數量較2016年更是增加了15家。 從資料中還可以發現一個現象, 就是房地產市場行業的集中度開始提高, 且未來有進一步提升的可能。

從技術面上看, 短期連續上漲造成乖離率較大, 不排除回檔的可能, 但只要不跌破前期的低點, 那麼只要能繼續延續一浪高於一浪的格局去表現, 房地產依然還有向上的空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