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三種模式看農資O2O崛起

文/ 朱婧 徐玲玲

導讀

到目前為止, 在農資電商領域大致有三種商業模式:一是農資企業自建線上電子商務平臺, 為農資需求者提供農資, 如中國購肥網、龍燈商城等;二是農資企業依託綜合電商平臺, 為農資需求者提供農資, 如阿裡、京東等都在做農資頻道;三是農資企業採用線上線下結合, 線上倚靠專業農資電商, 線下通過工作站或服務站, 為農資需求者提供農資和技術支援, 如雲農場、農一網等。 由於農資電商的運作模式還在不斷更新發展, 本文選取三家典型企業進行分析。

案例

龍燈商城

京東農資

京東農資是京東集團2015年上線的一款農資服務平臺, 京東挑選品質上乘、價格公道的正品農資產品, 農資需求者在京東商城下單後, 可通過京東高效快速的物流配送系統, 享受送貨上門的服務, 京東農資還為農資需求者提供相應的金融服務, 如分期付款、保險等。 京東農資還通過建立縣級服務中心的形式, 説明消費者進行下單服務, 招聘鄉村推廣員並對其進行指導培訓, 同時對京東平臺進行宣傳。 京東農資的這種商業模式為“農資企業+協力廠商電商+農資需求者”, 採用該商業模式的農資企業都已經有了自己成熟的電商平臺, 通常採取會員制, 目標消費者定位在散戶、種糧大戶、農村合作社等。

“農資企業+協力廠商電商+農資需求者”商業模式的運作流程大致為:成熟的電商企業通過自身的知名度,

吸引農資企業入駐與其進行合作, 電商企業再通過建構兩級運作模式——縣級營運中心、村級服務站, 或者同已經建成的資訊服務站建立合作夥伴關係, 農資需求者可到服務站自提農資, 且可獲得操作指導及售後等服務;農資需求者也可以根據自身需求直接在平臺上面下單, 平臺通過自營物流或協力廠商物流實現農資產品的配送。 在整個體系中, 電商平臺負責訂單處理以及物流等服務, 通過收取一定的廣告費、網頁流量、網上支付和物流實現盈利;縣級營運中心、村級服務站以及資訊服務站主要是為農資需求者提供技術支援,
也可以為農資需求者提供代購服務, 即服務站墊付農資費用, 待農資產品到貨並取得農資需求者滿意後再付款, 這種方式迎合了傳統農民現金交易的習慣, 且容易取得農民的信任, 對農資電商提高市場佔有率方面有很大的幫助;農資企業通過電商平臺的宣傳與推廣, 可以大大增加銷量, 實現盈利。

農一網

農一網由中國農藥發展與應用協會發起, 為了保障農資產品的品質, 與全國領先的200名農資企業建構合作夥伴關係, 致力於打造全國優秀品牌。 農一網的商業模式為“農資企業+專業農資電商+工作站、服務站+農資需求者”, 這種模式的主體涵蓋多家農資企業(大型創建+小型加盟)、專業農資電商平臺、工作站及植保資訊服務站、農資需求者(散戶、農村合作社、種糧大戶等),

其中為農資需求者提供技術支援和服務的是縣級工作站及村級植保資訊化服務站。

“農資企業+專業農資電商+工作站、服務站+農資需求者”商業模式的運作流程大致為:農資需求者通過在電商平臺上瞭解並訂購農資產品, 可以選擇物流配送和到工作站、服務站自提兩種形式獲得農資產品, 該模式最吸引農資需求者的是引入了植保專家的服務, 若在使用過程中出現技術上的問題, 可線上進行專家諮詢, 也可線下詢問植保資訊服務站, 實地勘察後提供技術支撐。 這種方式能夠使農資需求者以低價獲得優質產品與服務, 使農資企業準確預測市場需求,

提升對管道的控制, 實現雙贏。

分析

通過對三家典型農資企業的商業模式探析, 可以歸納出以下四點普遍存在的問題:第一, 物流水平不夠高。 如種子類農資產品在運輸環節需要嚴管溫濕度, 目前物流水平很難達到要求;第二, 資金投入大且耗時。 我國目前約有60萬個行政村, 需要大量的資金和長時間的推廣來建立和發展工作站或服務站;第三, 已有的農資電商模式不能夠滿足農資需求者的特定需要。 由於地域廣闊, 造成南北、東西的氣候環境有較大的差異, 使得種植產品的品種、數量等明顯不同, 這也是已有農資電商模式很難良性成長的瓶頸之一;第四, 已有工作站或服務站服務不健全, 目前大多停留在代買和代賣階段, 但是農資電商想要更好地發展離不開農資產品安全性以及售後技術服務的保障。

新型農資O2O模式

為了有效解決上述共性問題,本文提出農資O2O電商新模式,即線上線下協同發展的“農資企業+電商平臺+物流商+農民合作社+農資需求者”模式(如圖)。

運作主體包括農資企業、物流商、電商企業、農民合作社(線下實體店)、電商農資需求者等。其中電商企業採取建立電商平臺的形式,達到提供線上支付和溝通服務的目的。

新型農資O2O發展策略

農資O2O模式如一架橋梁,高效地連通著眾多農資需求者和線下實體企業,例如農資生產企業、物流企業、農資技術服務企業等。為了進一步實現線上線下協同的新型農資O2O模式的可持續運作,本文提出以下發展策略。

1保障農資產品品質實現線上線下融合

大型農資企業應該推進農資品質追溯系統的建設,實施對農資產品的即時全流程監控,確保農資產品不出現品質問題;對於小型的農資企業來說,可以與大型農資企業合作,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對於已經成熟的電商企業,應該嚴控入駐平臺的農資企業的產品品質。儘管目前農資產品能夠採用線上交易的方式,但農資企業要關注產品的屬性,線上交易適合標準化產品,但線下交易適合差異化產品。電商平臺在吸引新的農資企業加入平臺的同時要注重維護成熟穩定的農資企業,實行多級管理,通過協調各主體的內外部關係,實現農資O2O模式的崛起。

2大力發展物聯網技術實現“互聯網+農資”

現代農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物聯網技術,致力於發展農業互聯網服務類的企業逐漸興起,該類企業通過採用規範、智慧、高效的水肥一體化技術來為大田和經濟作物服務,實現灌溉的節約化和施肥的精准化。與此同時,農資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共同研究“智慧種植”及“智慧灌溉”的處理辦法,提供完整的應對辦法和一站式服務。加快“互聯網+農資”進程,改進農資物聯網應用,改善農資品質追溯系統,建立物聯網大資料用戶端,增強行業協會經濟運行監測,讓物聯網技術能夠在企業研發、生產、監督管理及服務中得到更廣泛的推廣和應用。

3學習先進經營理念共建綜合性農業服務平臺

國外優秀的經營理念有助於我國傳統農資企業的轉型,實現“農資+農業資訊化”的商業模式。利用各種媒體大力宣傳推廣農資平臺,吸引更多知名度高、實力強的農資、農機、農技、農服等企業與電商平臺建立合作夥伴關係。農資企業一旦有了高效快速的物流配送體系、被大眾認可的產品品牌,就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打破行銷的空間界限,還可以通過培養農戶網上購物消費習慣以及統籌物流配送的方式來完善農資產品O2O電商平臺,建構具備綜合化、標準化的農業服務平臺。

4健全互動機制促進各主體的合作

健全農資O2O模式的互動機制,實現農資企業、電商平臺、工作站、服務站、農資需求者之間的無縫即時互動,提升農資需求者的產品體驗,有利於農資O2O模式的長久發展。除此之外,為了進一步消除農資需求者的不信任及顧慮,可以讓其參觀瞭解已建成的工作站、服務站,加深農資需求者全面瞭解O2O模式的程度。農資企業在對O2O的建設上還缺乏經驗,還需要進一步提高與改進,所以這就需要各方面利益群體的緊密合作,各主體共用資料,根據電商平臺回饋的資料,預測市場需求,合理進行資源配置,進而實現精細化及產業化的監督管理。■

作者單位 哈爾濱商業大學管理學院

但是農資電商想要更好地發展離不開農資產品安全性以及售後技術服務的保障。

新型農資O2O模式

為了有效解決上述共性問題,本文提出農資O2O電商新模式,即線上線下協同發展的“農資企業+電商平臺+物流商+農民合作社+農資需求者”模式(如圖)。

運作主體包括農資企業、物流商、電商企業、農民合作社(線下實體店)、電商農資需求者等。其中電商企業採取建立電商平臺的形式,達到提供線上支付和溝通服務的目的。

新型農資O2O發展策略

農資O2O模式如一架橋梁,高效地連通著眾多農資需求者和線下實體企業,例如農資生產企業、物流企業、農資技術服務企業等。為了進一步實現線上線下協同的新型農資O2O模式的可持續運作,本文提出以下發展策略。

1保障農資產品品質實現線上線下融合

大型農資企業應該推進農資品質追溯系統的建設,實施對農資產品的即時全流程監控,確保農資產品不出現品質問題;對於小型的農資企業來說,可以與大型農資企業合作,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對於已經成熟的電商企業,應該嚴控入駐平臺的農資企業的產品品質。儘管目前農資產品能夠採用線上交易的方式,但農資企業要關注產品的屬性,線上交易適合標準化產品,但線下交易適合差異化產品。電商平臺在吸引新的農資企業加入平臺的同時要注重維護成熟穩定的農資企業,實行多級管理,通過協調各主體的內外部關係,實現農資O2O模式的崛起。

2大力發展物聯網技術實現“互聯網+農資”

現代農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物聯網技術,致力於發展農業互聯網服務類的企業逐漸興起,該類企業通過採用規範、智慧、高效的水肥一體化技術來為大田和經濟作物服務,實現灌溉的節約化和施肥的精准化。與此同時,農資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共同研究“智慧種植”及“智慧灌溉”的處理辦法,提供完整的應對辦法和一站式服務。加快“互聯網+農資”進程,改進農資物聯網應用,改善農資品質追溯系統,建立物聯網大資料用戶端,增強行業協會經濟運行監測,讓物聯網技術能夠在企業研發、生產、監督管理及服務中得到更廣泛的推廣和應用。

3學習先進經營理念共建綜合性農業服務平臺

國外優秀的經營理念有助於我國傳統農資企業的轉型,實現“農資+農業資訊化”的商業模式。利用各種媒體大力宣傳推廣農資平臺,吸引更多知名度高、實力強的農資、農機、農技、農服等企業與電商平臺建立合作夥伴關係。農資企業一旦有了高效快速的物流配送體系、被大眾認可的產品品牌,就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打破行銷的空間界限,還可以通過培養農戶網上購物消費習慣以及統籌物流配送的方式來完善農資產品O2O電商平臺,建構具備綜合化、標準化的農業服務平臺。

4健全互動機制促進各主體的合作

健全農資O2O模式的互動機制,實現農資企業、電商平臺、工作站、服務站、農資需求者之間的無縫即時互動,提升農資需求者的產品體驗,有利於農資O2O模式的長久發展。除此之外,為了進一步消除農資需求者的不信任及顧慮,可以讓其參觀瞭解已建成的工作站、服務站,加深農資需求者全面瞭解O2O模式的程度。農資企業在對O2O的建設上還缺乏經驗,還需要進一步提高與改進,所以這就需要各方面利益群體的緊密合作,各主體共用資料,根據電商平臺回饋的資料,預測市場需求,合理進行資源配置,進而實現精細化及產業化的監督管理。■

作者單位 哈爾濱商業大學管理學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