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河南一記者愛用歌聲寫新聞,一下子就唱紅了

我們對記者這個行業都不陌生, 他們是新聞事件的採編者和記錄者。 在河南, 有一個記者出身小夥, 卻喜歡用音樂記錄新聞事件。 從太康民工九江大橋攔車的《我的老鄉》, 到為三門峽支建煤礦透水事故而作的《奇跡》, 再到懷念故鄉的《夢淮陽》, 他被業界稱為“中國首位記者歌手”。 他叫王勇, 淮陽人。 他靠著自己的歌曲上了星光大道, 上了央視的舞臺, 但在他心裡, 無論是歌手還是記者, 都只是在忠實地記錄著生活和生命罷了。

王勇丨文

歌手是靠作品吃飯的

如同記者是靠稿子吃飯一樣

2018年的開頭, 鄭州溫度突降, 還飄起了不小的雪花, 最熱鬧的要數朋友圈了, 老的少的都在“花式”曬雪景。

但我情緒似乎也沒有太大的波動了, 雖然不至於心靜如水, 但也習慣了有事做、有飯吃、有朋友見、有錢掙的生活, 內心似乎也充滿了幸福感。 和之前任何一個農曆的年尾一樣,

不斷地應酬, 參加各種活動。

近日推出的新歌《不如遇見》在網上出奇地火, 出乎我的預料, 點擊量和下載量數位讓人吃驚, 很多朋友說這首歌為寒冷的冬天送來了溫暖, 甚至有些婚禮現場還用了這首歌當背景音樂。

因為這首歌, 我被中州大學、西亞斯學院等多所高校邀請舉辦歌迷見面會,

現場, 一個大四的女孩說, 當年他的男朋友就是抱著玫瑰花, 深情款款唱著這首歌向她求愛的。

作品受到歡迎後, 帶來直接的效果就是演出場次增加。 幾場演出中, 在各種年會和商會的演出中, 主辦單位也都點名要唱《不如遇見》, 音樂響起, 全場觀眾跟著唱了起來。

然而, 每次有經紀公司邀約演出, 我站在舞臺上, 面對那些歡呼聲和鼓掌聲, 內心還是有些不適應, 總覺得自己只是參加活動的旁觀者和記錄者, 不是在所謂的“演出”。

差不多四年了吧, 驀然回首中, 原來我已經不做記者這麼長時間了。 每當有人問題, 當記者和歌手哪個好?

我總是笑著說, 都很好。 不同的時間, 不同的存在方式,

都讓我找到了活著的樂趣。 從記者到歌手, 其實我認為自己的角色沒有改變, 還是一個記錄者。 不同的是, 記者靠文字來記錄, 而歌手, 用的是音符和聲音。

只要是用心去創作, 去演唱, 受到喜歡是自然的事情。 很多年前做記者寫稿子一樣, 用心寫出的稿子基本上都是可以得到總編輯獎的。

很多朋友戲稱我為“中國首位記者歌手”, 我也很喜歡這個稱呼, 畢竟, 記者這個職業在我過往的人生裡還是留下了很深刻的烙印。

趕上了都市報最好過的時光

過上了忙碌充實的記者生活

走進鄭州那家發行量最大的都市報之前, 我已在廣東工作、生活了6年, 有著深刻的漂泊者的體驗。

嶺南無雪, 但空氣裡充了滿浪漫。 那裡的人們工作起來非常賣力, 享受起來絲毫不含糊。 當時我是一名娛樂記者, 結識了很多香港藝人, 也因此有一些進入娛樂圈的機會, 但卻從未想過要往娛樂行業發展。

以至於多年後,我手拿話筒站在舞臺上時,偶爾會恍惚,自己怎麼徹底告別了記者生涯,成了一個歌手的?

作為河南人,鄉土情結難免重了點。2001年冬天,我告別了帶給我青春很多難忘和美好記憶的南方,回到了鄭州,陰差陽錯在在電視臺扛起了攝像機。

一段時間以後,我覺得這份稍顯“複雜”的工作並不適合我,我毅然走進了那家當時被很多人稱為最有新聞理想的都市報。

文字的確是純粹的,但純粹背後,往往是意想不到的奔波。

如果當年你看到一個並不年輕的小夥子騎著摩托車在鄭州街頭飛馳,看到什麼都好奇都要上前問一問,那極有可能是正在找選題的我。什麼窨井蓋、跳樓、車禍……都是當時的關鍵字。

某個炎熱夏天的淩晨3點,我正在床上酣睡,突然接到熱線值班電話的通知,中原路某大廈有人跳樓。我睜開惺忪的睡眼,蹬上摩托車趕緊出門。

我趕到時,跳樓者已經沒有了生命體征,我只能不停地採訪線人和目擊者,以便獲得準確詳實的資訊。剛剛把有關細節搞清楚,熱線電話又來了,棉紡路某家屬院失火了,我立即跳上摩托車“突突突”跑了。

搞明白火災的來龍去脈以及人員傷亡後,熱線電話再次響起,須水一家醫院門口發生一起重大車禍。我一路向西,直奔須水。

車禍現場十分慘烈,一輛麵包車撞在了立交橋的石墩上,車上五個人中,有兩個人已經死亡,其他三人重傷。為了採訪120人員,我又跟著救護車到了醫院。

一夜三個突發事件,採訪完畢,東方已是魚肚白。

報社採用的是打分記報酬,同事都戲稱自己是“掙工分的人”。一夜三個時間,給我掙了不少工分。

我走上了央視“星光大道”的舞臺

但我始終感覺自己還是個記錄生命的記者

其實,和音樂結緣,也不是突發奇想。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哥哥經常騎著自行車到鄰村看電影,有個電影插曲叫《牡丹之歌》,聽了多遍就會唱了。

在廣州時,我利用了一些閒置時間接受了音樂訓練。從發聲到節奏、音準、音色,再到和絃、作曲,雖然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成績,不過好在受到了系統的指點。音樂好歹緩解了我的鄉愁。

2007年,河南太康農民老謝和老王,在開車收廢品的車走過九江大橋的時候,突然發現前面的橋斷了。兩人下車不顧危險,攔住後面的車,避免了更多的人傷亡。

兩個人的事蹟被南方媒體報導後,當時的河南媒體也跟進報導,不知道出於一種嘗試的心理,還是兩個收破爛的河南老鄉的舉動觸動了寫歌的激情。

一時激動,連夜寫下了一首歌,並掏錢製作成了歌曲,歌名叫《我的老鄉》。

這首歌的流傳超乎了我的想像,一年後,廣東九江大橋發生了令人震撼的一幕場景:30多個河南人,手拉著手,在九江大橋上,一起大聲地唱著《我的老鄉》,歌聲引來路人駐足旁觀,而唱歌的老鄉們,個個淚流滿面。

從此,我開始嘗試用歌來記錄大事。從《奇跡——為三門峽支建煤礦透水事故而作》到《輕輕呼喚你的名字——獻給2008感動中國人物》,一個新的稱謂給了我——中國首位記者歌手,這讓我有點不適應,可能全國堅持用原創歌曲來表達新聞事件和新聞人物的記者不多,也算是一種褒獎吧。

我的家鄉是北方水城,淮陽。身處異鄉,有時看到一輛掛豫P牌照的車就想跟著,和開車的人打招呼。

幾年前,我領了一個題:寫一首關於家鄉的歌曲,方便大家宣傳家鄉。這個題我領了很久,沒有動筆,總有種“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的意思。

在廣東漂泊的日子裡,我經常夢回故鄉,經過投入的醞釀,終於有了——“時常在夢裡,聞到荷花香,龍湖的水呀耳邊淌,醒來已是淚兩行,夢到了爹和娘,太昊陵去燒香,如今我身在遠方,思鄉淚濕衣裳,采一朵蓮啊帶走我憂傷,淮陽啊淮陽在心頭蕩漾,龍湖的水啊和我一起唱,同享人間好時光......”

很多外省朋友聽後邀請我去采風,幫他們也創作出《夢XX》,而我不再“做夢”,思鄉才是創作的源泉,其他地方,硬寫也寫不出來這個“味”。

後來,帶著《夢淮陽》,我走上了央視“星光大道”的舞臺,似乎成了“全能音樂人”,但我始終感覺自己沒有擺脫記者的身份,自己還是在忠實地記錄著生活和生命。

幾年的時間,我的足跡踏遍祖國大地,一直在路上,從未辜負好時光。一路走,一路唱,總有一首在心上。

(圖片來源於網路)

作者簡介

王勇,男,祖籍河南淮陽。曾供職於羊城晚報、南方電視臺、深圳特區報、大河報等多家主流媒體。兩年前轉身成為全能音樂人和主持人,創作演唱作品《夢淮陽》獲得全國旅遊歌曲大賽金獎。

豫記,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糧!

以至於多年後,我手拿話筒站在舞臺上時,偶爾會恍惚,自己怎麼徹底告別了記者生涯,成了一個歌手的?

作為河南人,鄉土情結難免重了點。2001年冬天,我告別了帶給我青春很多難忘和美好記憶的南方,回到了鄭州,陰差陽錯在在電視臺扛起了攝像機。

一段時間以後,我覺得這份稍顯“複雜”的工作並不適合我,我毅然走進了那家當時被很多人稱為最有新聞理想的都市報。

文字的確是純粹的,但純粹背後,往往是意想不到的奔波。

如果當年你看到一個並不年輕的小夥子騎著摩托車在鄭州街頭飛馳,看到什麼都好奇都要上前問一問,那極有可能是正在找選題的我。什麼窨井蓋、跳樓、車禍……都是當時的關鍵字。

某個炎熱夏天的淩晨3點,我正在床上酣睡,突然接到熱線值班電話的通知,中原路某大廈有人跳樓。我睜開惺忪的睡眼,蹬上摩托車趕緊出門。

我趕到時,跳樓者已經沒有了生命體征,我只能不停地採訪線人和目擊者,以便獲得準確詳實的資訊。剛剛把有關細節搞清楚,熱線電話又來了,棉紡路某家屬院失火了,我立即跳上摩托車“突突突”跑了。

搞明白火災的來龍去脈以及人員傷亡後,熱線電話再次響起,須水一家醫院門口發生一起重大車禍。我一路向西,直奔須水。

車禍現場十分慘烈,一輛麵包車撞在了立交橋的石墩上,車上五個人中,有兩個人已經死亡,其他三人重傷。為了採訪120人員,我又跟著救護車到了醫院。

一夜三個突發事件,採訪完畢,東方已是魚肚白。

報社採用的是打分記報酬,同事都戲稱自己是“掙工分的人”。一夜三個時間,給我掙了不少工分。

我走上了央視“星光大道”的舞臺

但我始終感覺自己還是個記錄生命的記者

其實,和音樂結緣,也不是突發奇想。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哥哥經常騎著自行車到鄰村看電影,有個電影插曲叫《牡丹之歌》,聽了多遍就會唱了。

在廣州時,我利用了一些閒置時間接受了音樂訓練。從發聲到節奏、音準、音色,再到和絃、作曲,雖然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成績,不過好在受到了系統的指點。音樂好歹緩解了我的鄉愁。

2007年,河南太康農民老謝和老王,在開車收廢品的車走過九江大橋的時候,突然發現前面的橋斷了。兩人下車不顧危險,攔住後面的車,避免了更多的人傷亡。

兩個人的事蹟被南方媒體報導後,當時的河南媒體也跟進報導,不知道出於一種嘗試的心理,還是兩個收破爛的河南老鄉的舉動觸動了寫歌的激情。

一時激動,連夜寫下了一首歌,並掏錢製作成了歌曲,歌名叫《我的老鄉》。

這首歌的流傳超乎了我的想像,一年後,廣東九江大橋發生了令人震撼的一幕場景:30多個河南人,手拉著手,在九江大橋上,一起大聲地唱著《我的老鄉》,歌聲引來路人駐足旁觀,而唱歌的老鄉們,個個淚流滿面。

從此,我開始嘗試用歌來記錄大事。從《奇跡——為三門峽支建煤礦透水事故而作》到《輕輕呼喚你的名字——獻給2008感動中國人物》,一個新的稱謂給了我——中國首位記者歌手,這讓我有點不適應,可能全國堅持用原創歌曲來表達新聞事件和新聞人物的記者不多,也算是一種褒獎吧。

我的家鄉是北方水城,淮陽。身處異鄉,有時看到一輛掛豫P牌照的車就想跟著,和開車的人打招呼。

幾年前,我領了一個題:寫一首關於家鄉的歌曲,方便大家宣傳家鄉。這個題我領了很久,沒有動筆,總有種“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的意思。

在廣東漂泊的日子裡,我經常夢回故鄉,經過投入的醞釀,終於有了——“時常在夢裡,聞到荷花香,龍湖的水呀耳邊淌,醒來已是淚兩行,夢到了爹和娘,太昊陵去燒香,如今我身在遠方,思鄉淚濕衣裳,采一朵蓮啊帶走我憂傷,淮陽啊淮陽在心頭蕩漾,龍湖的水啊和我一起唱,同享人間好時光......”

很多外省朋友聽後邀請我去采風,幫他們也創作出《夢XX》,而我不再“做夢”,思鄉才是創作的源泉,其他地方,硬寫也寫不出來這個“味”。

後來,帶著《夢淮陽》,我走上了央視“星光大道”的舞臺,似乎成了“全能音樂人”,但我始終感覺自己沒有擺脫記者的身份,自己還是在忠實地記錄著生活和生命。

幾年的時間,我的足跡踏遍祖國大地,一直在路上,從未辜負好時光。一路走,一路唱,總有一首在心上。

(圖片來源於網路)

作者簡介

王勇,男,祖籍河南淮陽。曾供職於羊城晚報、南方電視臺、深圳特區報、大河報等多家主流媒體。兩年前轉身成為全能音樂人和主持人,創作演唱作品《夢淮陽》獲得全國旅遊歌曲大賽金獎。

豫記,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