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複盤2017年的國產劇市場,我們總結出了這五大現象

剛剛過去的2017年, 是國產劇爆款頻出的一年, 也是優質網劇攻城掠地的一年。

據騰訊娛樂統計, 2017年省級衛視黃金檔和周播劇場共播出132部電視劇, 較前年減少55部。 網劇全年上線213部, 總數較去年減少43部。

回望這一年, 會發現國產劇似乎經歷了一個“欲揚先抑”的過程。 上半年, 雖然湧現出了《人民的名義》、《白鹿原》等優質電視劇, 但“劇本抄襲”、“摳圖演戲”、“濫用替身”等行業亂象頻頻被曝光, 不斷透支著觀眾對國產劇的信任。

到了下半年, 國產劇終於不再醜聞纏身, 而是開始“憑本事說話”了。 《那年花開月正圓》、《白夜追凶》、《虎嘯龍吟》等多部國產佳作的接連播出, 讓觀眾大呼過癮。 不知不覺間, “霸屏”的演員從流量明星變成了老戲骨, 演技高低開始成為觀眾津津樂道的話題。

也正是這半年, 以《白夜追凶》、《無證之罪》、《河神》為代表的網劇, 彰顯出了超乎觀眾預期的高品質。 這些網劇不但攬下了高流量和高口碑,

甚至已經成功出海, 讓不少傳統電視劇都只能望而興歎。 回顧過去的一年, 國產劇市場有哪些新的變化, 又存在哪些問題呢?

直擊2017年國產劇市場五大現象

剛剛過去的2017年, 共有132部電視劇和213部網劇和觀眾見面。 其中既有《人民的名義》、《白鹿原》、《白夜追凶》這類高口碑劇集, 也不乏《我的前半生》、《歡樂頌2》、《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這類話題度高的劇集。 回顧過去的一年, 文創資訊總結出了2017年國產劇市場的五大現象——

1、國產電視劇收視回溫, 現象級爆款頻出

相較於2016年國產劇的收視平平, 2017年的電視劇市場整體收視回溫, 湧現出了不少爆款之作。 其中, 《人民的名義》和《那年花開月正圓》口碑收視雙豐收, 平均收視率都超過了2%,

豆瓣評分也都超過了7分。

2017年的國產電視劇中, 《人民的名義》最受矚目。 這部劇以大尺度的反腐劇情, 擊中了社會的痛點, 滿足了觀眾對貪腐內幕的獵奇心理。 最終, 這部劇斬獲了3.661的平均收視率, 網播量超過了260億次, 豆瓣評分高達8.3分, 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現象級爆款。

《那年花開月正圓》則向觀眾證明, “大女主”題材的電視劇並沒有過時。 這部電視劇雖然沒有完全跳出“大女主戲”的固有套路, 但確實彰顯出了女性的獨立精神, 引發了女性觀眾的共鳴。 再加上電視劇本身製作精良、演技線上、細節到位, 最終拿下2.564%的平均收視率和7.2分的豆瓣評分。

除了這兩部電視劇, 去年還湧現出了不少黑馬之作。 沒有熱門IP、豪華卡司助陣的《因為遇見你》, 以1.931%的收視率成為年度收視季軍。 《我的前半生》、《歡樂頌2》、《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等劇, 雖然爭議不斷, 但勝在話題性十足, 最終也收穫了不俗的收視表現。

2、古裝劇聲勢大不如前, 現實題材劇收視回溫

回看2017年的電視劇收視榜單, 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霸屏多年的古裝劇聲勢大不如前,

現實題材電視劇卻出現了回春的勢頭。

從收視榜單可以看出, 進入收視率前10名的古裝劇只有三部, 《楚喬傳》、《孤芳不自賞》和《三生三世十裡桃花》。 即便是這三部古裝劇, 也在收視率飆升的同時飽受觀眾非議。 《三生三世》被指原著抄襲, 《孤芳不自賞》被指“摳圖表演”, 《楚喬傳》被指濫用替身。 從豆瓣評分來看, 除了《三生三世》超過了6分, 其他兩部電視劇的口碑都不到及格線。

2017年並非沒有高口碑的古裝電視劇,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就是其中一部。 然而, 這部劇的平均收視率不足1%, 收視表現不及預期。 或許正因為如此, 下半年播出的下半部《虎嘯龍吟》, 乾脆選擇在網路上播出了。

古裝劇聲勢漸弱的同時,現實題材電視劇卻在悄然崛起。2017年,《人民的名義》、《歡樂頌2》、《我的前半生》等劇先後火爆螢屏,打破了近三年古裝劇“壟斷”螢屏的局面。這些現實題材的電視劇,分別擊中了官員貪腐、婚外戀、直男癌等社會痛點,很容易引發觀眾的共鳴。

不過,現實題材的電視劇也出現了品質良莠不齊的現象。就去年來看,除了《人民的名義》口碑流量雙豐收,《歡樂頌2》、《我的前半生》等劇都引發了不小的爭議,被部分觀眾質疑其“劇情狗血、三觀不正”,口碑表現都不及預期。

3、網劇口碑流量雙豐收,對電視劇構成威脅

2017年的網劇市場,可以說是口碑流量雙豐收。以《白夜追凶》、《河神》、《無證之罪》為代表的優質網劇,徹底顛覆了網劇“粗製濫造”的印象。在豆瓣上,這三部網劇的評分都超過了8分。

不僅是口碑,2017年網劇播放量的漲勢也十分明顯。在這一年,網播量前十位的網劇,播放量全部超過了20億次。其中,《熱血長安》、《白夜追凶》等四部網劇播放量超過了40億,《熱血長安》兩季的播放量已經超過了100億次。

雖然奪下網播量冠軍的是《熱血長安》,但不得不承認的是,《白夜追凶》才是2017年最具影響力的網劇。無論從劇情、演技還是製作水準來看,這部網劇的品質都跟電視劇不相上下,甚至已經超越了不少電視劇。在豆瓣上,《白夜追凶》的評分高達9.0分,超越了《白鹿原》成為去年評分最高的國產劇,評分人數高達18.5萬人,可見該劇的影響力。

不僅如此,《白夜追凶》、《河神》和《無證之罪》三部網劇的海外發行權已被Netflix買下,未來將通過Netflix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無論是網劇品質的提高,網播量的增長,還是優質網劇的成功出海,或許都能夠說明——曾處於“觀劇鄙視鏈”下游的網劇,已經呈現出了逆襲之勢,未來很可能會威脅到傳統電視劇的地位。

4、顏值讓位演技,老戲骨迎來出頭天

前幾年的國產劇市場,最受關注的是人氣明星主演的電視劇。就拿2016年的收視榜單來說,排名靠前的《親愛的翻譯官》、《麻雀》、《解密》,都是人氣明星挑大樑,卻也都因為他們不夠成熟的演技遭到了觀眾的詬病。

2017年,《人民的名義》、《我的前半生》、《白夜追凶》等劇的先後走紅,傳遞出了一個讓觀眾驚喜的信號——顏值已經給演技讓位,老戲骨終於迎來了出頭天。

具體來看,《人民的名義》的爆紅,讓吳剛、許亞軍、張志堅等演技精湛的老戲骨進入了大眾視野,“達康書記”的同款表情包全網亂飛。《我的前半生》捧紅了“前夫哥”雷佳音,《軍師聯盟》讓所有觀眾都見識到了“曹操”於和偉的演技,《白夜追凶》更是讓主演潘粵明迎來了事業上的“第二春”。

也有一些老戲骨,不僅貢獻了精湛的演技,還身體力行地推動了精品劇的製作。張嘉譯擔任《白鹿原》的藝術總監,吳秀波則成為了《軍師聯盟》和《虎嘯龍吟》的戲劇監製。果靜林不僅是《生逢燦爛的日子》的編劇,還是該劇的藝術總監。這些由老戲骨把控的電視劇,製作品質都受到了觀眾的認可。尤其是《白鹿原》,豆瓣評分高達8.8分,超過55%的評分觀眾都給出了五星好評。

5、先網後臺的模式進化,網台鬥爭趨向白熱化

2015年,《蜀山戰紀》以季播收費模式打破了電視劇先台後網的慣例,“先網後臺”的播放模式開始進入觀眾的視野。2017年上半年,《雲巔之上》、《狐狸的夏天》等6部電視劇以“先網後臺”的方式,登上了二三線衛視的黃金檔。

從2017年上半年開始,“先網後臺”的模式開始從二三線衛視向一線衛視蔓延。其中,《外科風雲》被視為一線衛視“先網後臺”的起點。該劇在騰訊視頻採用會員搶先看的播出模式,上線時間僅比衛視播放時間晚半個小時。《軍師聯盟》播出時,也是在優酷率先上線,19個半小時後才在江蘇衛視和安徽衛視播出。

到了下半年,頭部網劇似乎已經不再滿足於“先網後臺”,它們甚至不想帶電視臺玩了。下半年播出的《河神》、《春風十裡,不如你》、《白夜追凶》等多部網劇,都採用了“只網不台”的形式。而《軒轅劍之漢之雲》,在開播之初宣佈將採用“半台全網”的播出方式,最後18集只在愛奇藝播出,但最終仍然在電視臺播出了大結局。

從“先網後臺”到“只網不台”,再到嘗試“半網全台”,每一次台網聯動模式的升級,都能感到視頻網站的步步緊逼。對於電視臺來說,“先網後臺”雖然能夠讓電視劇的影響力上升,卻會折損電視劇的收視率。《外科風雲》、《軍師聯盟》這兩部製作精良的大劇,平均收視率均沒有突破1%,這跟“先網後臺”的模式脫不開關係。

但從長遠來看,隨著視頻網站的內容越來越豐富,優質自製劇越來越多,視頻網站將越來越有自主權,對電視臺產生“威脅”是大勢所趨。從某種程度來說,這也是一件好事。為爭奪話語權,視頻網站將發力製作更多的優質內容,繼續改善觀看體驗。而視頻網站的日益強大,也會促使電視臺求新求變,以免被視頻網站拉下馬。

2017年的國產劇市場存在哪些問題?

剛剛過去的一年中,雖然國產劇整體收視回暖,也不乏《白夜追凶》、《人民的名義》等現象級爆款。但我們也不得不注意到,在國產劇市場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背後,仍然存在著不少隱憂。文創資訊認為,2017年的國產劇市場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收視與口碑倒掛的現象仍然存在

在國產電視劇中一直存在著一種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收視與口碑倒掛——口碑越差,收視率越高。2016年的收視榜單中,位居收視榜前四名的《羋月傳》、《親愛的翻譯官》、《麻雀》、《解密》,口碑都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現象,某種程度上印證了這個說法。

2017年,《人民的名義》和《那年花開月正圓》終於打破了這個魔咒,成為了收視與口碑兼得的爆款之作。但除了這兩部劇,位居收視率排行榜前列的國產劇,仍然陷入了收視與口碑倒掛的窘境。

在豆瓣上,除了《我的前半生》和《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的豆瓣評分勉強過了及格線,其他六部電視劇的口碑都只能用“撲街”二字來形容。《孤芳不自賞》由於“摳圖表演”的爆料,豆瓣評分跌到了3.1分。《楚喬傳》注水情節過多,也消磨掉了觀眾的好感,豆瓣評分僅為5.0。而《因為遇見你》、《歡樂頌2》等劇的口碑撲街,跟劇情的狗血脫不開關係。

這種收視與口碑倒掛的現象,折射出了中國觀眾觀劇口味的娛樂化傾向。《歡樂頌2》、《因為遇見你》等劇能夠斬獲高收視,正是因為這些電視劇擁有強劇情、娛樂性強,能夠吸引觀眾一直看下去。相較之下,題材嚴肅的《白鹿原》,就很難得到電視主力觀眾的青睞。

但也因為過度追求娛樂化,這些電視劇很難斬獲高口碑,因而會出現收視率與口碑倒掛的現象。其實,從《人民的名義》可以看出,一部電視劇的深度和可看性其實並不衝突,關鍵在於製作團隊要回歸初心,認真打磨劇本,不能在泛娛樂化的大潮中隨波逐流。

2、電視劇行業亂象頻出

在過去的一年,電視劇行業的種種亂象頻頻被曝光。尤其在上半年,“摳圖演戲”、“濫用替身”、“劇本抄襲”、“收視率造假”等行業亂象接連被爆,讓觀眾對國產劇的信任在一時之間降到了冰點。

說起來似乎有些誇張,但去年關於影視行業的各種爆料的確能夠令觀眾“三觀盡碎”。更令人震驚的是,著名編劇宋方金在橫店臥底實錄中的爆料——有些“小鮮肉”不用背臺詞,也不用跟對手搭戲,只要拍攝幾個“面部表情”,其他的就可以交給替身去拍了。

到了2017年下半年,多部爆款國產劇的接連出現,讓一度失望的觀眾重新回到了電視螢屏前,重拾對國產劇的信心。而在遭遇曝光之後,種種電視劇行業亂象似乎也有“偃旗息鼓”的趨勢。但這些行業亂象到底有沒有得到根治,觀眾仍然不得而知。如果這些行業亂象僅僅是被優質作品暫時掩蓋了,未來仍將成為危害電視劇行業的一大隱憂。

3、電視劇越拍越長,暴力剪輯影響劇集品質

2017年,省級衛視黃金檔和周播劇場共播出132部電視劇,較去年減少55部。雖說播出的電視劇減少了,電視劇的集數卻是越來越長了。《思美人》78集,《白鹿原》77集,《那年花開月正圓》74集,《楚喬傳》67集,都是去年典型的長劇代表。

然而,電視劇越來越長,並不代表著品質越來越好。除了《白鹿原》等故事時間跨度長的電視劇,大部分的電視劇其實並不需要那麼多的集數才能講清楚故事。由於電視劇的製作成本居高不下,製片方為了攤薄成本,只能拉長劇集。

也有製片方反映,拉長劇集並非本意,而是資方的要求。《海上牧雲記》的導演曹盾就曾無奈表示,原本只想拍成40集。在資方的要求下,“不得不往裡頭玩兒命地灌水”,於是變成了現在的75集……

為了拉長劇集,不少熱播劇都施展出了“注水大法”。就拿《海上牧雲記》來說,劇中一言不合就回憶,一回憶就要把當時的情節重新播放一遍。比如,大端皇帝牧雲勤劍指銀容一幕,牧雲笙拔出天子劍一幕,都在劇中“回憶”了無數次。這種顯而易見的注水情節,很容易引發觀眾的反感。

除了製片方的“注水”,電視臺為了延長熱播劇的播出週期,增加廣告的曝光,也會給熱播劇進行注水。前段時間播出的《獵場》就深受其害,從第九集開始,每集的時長從52分鐘變成了30-40分鐘,而且前六分鐘都是重複上一集的內容,活生生把該劇從52集拉長到了58集。而《我的!體育老師》也被觀眾吐槽,電視播出版比網路版多了不少注水情節。

無論是製片方的注水,還是電視臺的暴力剪輯行為,都會損害電視劇的品質。如果放任這種現象存在,只會讓電視劇的品質越來越低劣,收視率也難以保證,最終陷入惡性循環。

4、口碑劇宣傳力度不足,導致收視撲街

回顧2017年的國產劇,會發現不少高口碑的作品都因為宣發力度不足,最終難以斬獲高收視。就拿《白鹿原》來說,這部電視劇是去年豆瓣評分最高的電視劇,平均收視率僅為0.873%。除了《白鹿原》題材嚴肅,導致受眾面受限之外,宣發力度不足也是重要的原因。

回想《白鹿原》的播出過程,除了“停播風雲”引發了高關注度,該劇的宣傳攻勢幾乎都沒有激起多大水花。除了“曾經停播”,這部劇讓普通觀眾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劇中的油潑面了。但這碗油潑面只是引得“吃貨們”垂涎欲滴,卻很難引發觀眾的追劇熱情。

《軍師聯盟》和《虎嘯龍吟》也同樣存在宣傳力度不足的問題。這部劇開播之初,很快因為時間線混亂、與真實歷史不符,以及“洗白”司馬懿遭到了觀眾的質疑,影響了該劇前期的收視表現。隨著劇情的推進,圍繞該劇的爭議越來越少,但話題熱度也跟著降低了。

尤其是下半年的《虎嘯龍吟》,劇情、節奏和演技相比上半部毫不遜色,但卻沒激起多少水花。回想該劇的宣傳手段,除了諸葛亮飾演者王洛勇的一段英文版《出師表》刷爆網路,其他宣傳手段都沒能引發觀眾的追劇熱情。實際上,這部劇的宣傳點很多,曹睿的“變態式”演技,曹睿和辟邪這對CP,甚至“女裝大佬”司馬懿,都可以作為該劇的宣傳點。

反觀去年的熱播劇,要麼是熱門IP改編,人氣明星主演,比如《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和《楚喬傳》。要麼具有極強的話題性,能夠切中現實痛點,比如《我的前半生》、《歡樂頌2》等。但即便是這些自帶話題的電視劇,也有著強大的宣發攻勢。

總體來看,2017年的國產劇市場可以說是喜憂參半,喜的是電視劇爆款不斷,網劇也彰顯出了超乎預期的高品質。憂的是電視劇行業亂象頻出,不少收視高的劇集口碑撲街,高口碑的電視劇卻難以斬獲相應的高收視。對於國產劇創作者來說,如何在泛娛樂化的浪潮中保持清醒,堅持精品劇的創作,又如何通過有效的宣發策略,讓高品質的劇集走進大眾視野,是他們在2018年不得不思考的幾個問題。

作者 | 文創資訊記者 任珊

本文為“文創資訊”原創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文創資訊(http://news.vsochina.com)

古裝劇聲勢漸弱的同時,現實題材電視劇卻在悄然崛起。2017年,《人民的名義》、《歡樂頌2》、《我的前半生》等劇先後火爆螢屏,打破了近三年古裝劇“壟斷”螢屏的局面。這些現實題材的電視劇,分別擊中了官員貪腐、婚外戀、直男癌等社會痛點,很容易引發觀眾的共鳴。

不過,現實題材的電視劇也出現了品質良莠不齊的現象。就去年來看,除了《人民的名義》口碑流量雙豐收,《歡樂頌2》、《我的前半生》等劇都引發了不小的爭議,被部分觀眾質疑其“劇情狗血、三觀不正”,口碑表現都不及預期。

3、網劇口碑流量雙豐收,對電視劇構成威脅

2017年的網劇市場,可以說是口碑流量雙豐收。以《白夜追凶》、《河神》、《無證之罪》為代表的優質網劇,徹底顛覆了網劇“粗製濫造”的印象。在豆瓣上,這三部網劇的評分都超過了8分。

不僅是口碑,2017年網劇播放量的漲勢也十分明顯。在這一年,網播量前十位的網劇,播放量全部超過了20億次。其中,《熱血長安》、《白夜追凶》等四部網劇播放量超過了40億,《熱血長安》兩季的播放量已經超過了100億次。

雖然奪下網播量冠軍的是《熱血長安》,但不得不承認的是,《白夜追凶》才是2017年最具影響力的網劇。無論從劇情、演技還是製作水準來看,這部網劇的品質都跟電視劇不相上下,甚至已經超越了不少電視劇。在豆瓣上,《白夜追凶》的評分高達9.0分,超越了《白鹿原》成為去年評分最高的國產劇,評分人數高達18.5萬人,可見該劇的影響力。

不僅如此,《白夜追凶》、《河神》和《無證之罪》三部網劇的海外發行權已被Netflix買下,未來將通過Netflix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無論是網劇品質的提高,網播量的增長,還是優質網劇的成功出海,或許都能夠說明——曾處於“觀劇鄙視鏈”下游的網劇,已經呈現出了逆襲之勢,未來很可能會威脅到傳統電視劇的地位。

4、顏值讓位演技,老戲骨迎來出頭天

前幾年的國產劇市場,最受關注的是人氣明星主演的電視劇。就拿2016年的收視榜單來說,排名靠前的《親愛的翻譯官》、《麻雀》、《解密》,都是人氣明星挑大樑,卻也都因為他們不夠成熟的演技遭到了觀眾的詬病。

2017年,《人民的名義》、《我的前半生》、《白夜追凶》等劇的先後走紅,傳遞出了一個讓觀眾驚喜的信號——顏值已經給演技讓位,老戲骨終於迎來了出頭天。

具體來看,《人民的名義》的爆紅,讓吳剛、許亞軍、張志堅等演技精湛的老戲骨進入了大眾視野,“達康書記”的同款表情包全網亂飛。《我的前半生》捧紅了“前夫哥”雷佳音,《軍師聯盟》讓所有觀眾都見識到了“曹操”於和偉的演技,《白夜追凶》更是讓主演潘粵明迎來了事業上的“第二春”。

也有一些老戲骨,不僅貢獻了精湛的演技,還身體力行地推動了精品劇的製作。張嘉譯擔任《白鹿原》的藝術總監,吳秀波則成為了《軍師聯盟》和《虎嘯龍吟》的戲劇監製。果靜林不僅是《生逢燦爛的日子》的編劇,還是該劇的藝術總監。這些由老戲骨把控的電視劇,製作品質都受到了觀眾的認可。尤其是《白鹿原》,豆瓣評分高達8.8分,超過55%的評分觀眾都給出了五星好評。

5、先網後臺的模式進化,網台鬥爭趨向白熱化

2015年,《蜀山戰紀》以季播收費模式打破了電視劇先台後網的慣例,“先網後臺”的播放模式開始進入觀眾的視野。2017年上半年,《雲巔之上》、《狐狸的夏天》等6部電視劇以“先網後臺”的方式,登上了二三線衛視的黃金檔。

從2017年上半年開始,“先網後臺”的模式開始從二三線衛視向一線衛視蔓延。其中,《外科風雲》被視為一線衛視“先網後臺”的起點。該劇在騰訊視頻採用會員搶先看的播出模式,上線時間僅比衛視播放時間晚半個小時。《軍師聯盟》播出時,也是在優酷率先上線,19個半小時後才在江蘇衛視和安徽衛視播出。

到了下半年,頭部網劇似乎已經不再滿足於“先網後臺”,它們甚至不想帶電視臺玩了。下半年播出的《河神》、《春風十裡,不如你》、《白夜追凶》等多部網劇,都採用了“只網不台”的形式。而《軒轅劍之漢之雲》,在開播之初宣佈將採用“半台全網”的播出方式,最後18集只在愛奇藝播出,但最終仍然在電視臺播出了大結局。

從“先網後臺”到“只網不台”,再到嘗試“半網全台”,每一次台網聯動模式的升級,都能感到視頻網站的步步緊逼。對於電視臺來說,“先網後臺”雖然能夠讓電視劇的影響力上升,卻會折損電視劇的收視率。《外科風雲》、《軍師聯盟》這兩部製作精良的大劇,平均收視率均沒有突破1%,這跟“先網後臺”的模式脫不開關係。

但從長遠來看,隨著視頻網站的內容越來越豐富,優質自製劇越來越多,視頻網站將越來越有自主權,對電視臺產生“威脅”是大勢所趨。從某種程度來說,這也是一件好事。為爭奪話語權,視頻網站將發力製作更多的優質內容,繼續改善觀看體驗。而視頻網站的日益強大,也會促使電視臺求新求變,以免被視頻網站拉下馬。

2017年的國產劇市場存在哪些問題?

剛剛過去的一年中,雖然國產劇整體收視回暖,也不乏《白夜追凶》、《人民的名義》等現象級爆款。但我們也不得不注意到,在國產劇市場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背後,仍然存在著不少隱憂。文創資訊認為,2017年的國產劇市場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收視與口碑倒掛的現象仍然存在

在國產電視劇中一直存在著一種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收視與口碑倒掛——口碑越差,收視率越高。2016年的收視榜單中,位居收視榜前四名的《羋月傳》、《親愛的翻譯官》、《麻雀》、《解密》,口碑都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現象,某種程度上印證了這個說法。

2017年,《人民的名義》和《那年花開月正圓》終於打破了這個魔咒,成為了收視與口碑兼得的爆款之作。但除了這兩部劇,位居收視率排行榜前列的國產劇,仍然陷入了收視與口碑倒掛的窘境。

在豆瓣上,除了《我的前半生》和《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的豆瓣評分勉強過了及格線,其他六部電視劇的口碑都只能用“撲街”二字來形容。《孤芳不自賞》由於“摳圖表演”的爆料,豆瓣評分跌到了3.1分。《楚喬傳》注水情節過多,也消磨掉了觀眾的好感,豆瓣評分僅為5.0。而《因為遇見你》、《歡樂頌2》等劇的口碑撲街,跟劇情的狗血脫不開關係。

這種收視與口碑倒掛的現象,折射出了中國觀眾觀劇口味的娛樂化傾向。《歡樂頌2》、《因為遇見你》等劇能夠斬獲高收視,正是因為這些電視劇擁有強劇情、娛樂性強,能夠吸引觀眾一直看下去。相較之下,題材嚴肅的《白鹿原》,就很難得到電視主力觀眾的青睞。

但也因為過度追求娛樂化,這些電視劇很難斬獲高口碑,因而會出現收視率與口碑倒掛的現象。其實,從《人民的名義》可以看出,一部電視劇的深度和可看性其實並不衝突,關鍵在於製作團隊要回歸初心,認真打磨劇本,不能在泛娛樂化的大潮中隨波逐流。

2、電視劇行業亂象頻出

在過去的一年,電視劇行業的種種亂象頻頻被曝光。尤其在上半年,“摳圖演戲”、“濫用替身”、“劇本抄襲”、“收視率造假”等行業亂象接連被爆,讓觀眾對國產劇的信任在一時之間降到了冰點。

說起來似乎有些誇張,但去年關於影視行業的各種爆料的確能夠令觀眾“三觀盡碎”。更令人震驚的是,著名編劇宋方金在橫店臥底實錄中的爆料——有些“小鮮肉”不用背臺詞,也不用跟對手搭戲,只要拍攝幾個“面部表情”,其他的就可以交給替身去拍了。

到了2017年下半年,多部爆款國產劇的接連出現,讓一度失望的觀眾重新回到了電視螢屏前,重拾對國產劇的信心。而在遭遇曝光之後,種種電視劇行業亂象似乎也有“偃旗息鼓”的趨勢。但這些行業亂象到底有沒有得到根治,觀眾仍然不得而知。如果這些行業亂象僅僅是被優質作品暫時掩蓋了,未來仍將成為危害電視劇行業的一大隱憂。

3、電視劇越拍越長,暴力剪輯影響劇集品質

2017年,省級衛視黃金檔和周播劇場共播出132部電視劇,較去年減少55部。雖說播出的電視劇減少了,電視劇的集數卻是越來越長了。《思美人》78集,《白鹿原》77集,《那年花開月正圓》74集,《楚喬傳》67集,都是去年典型的長劇代表。

然而,電視劇越來越長,並不代表著品質越來越好。除了《白鹿原》等故事時間跨度長的電視劇,大部分的電視劇其實並不需要那麼多的集數才能講清楚故事。由於電視劇的製作成本居高不下,製片方為了攤薄成本,只能拉長劇集。

也有製片方反映,拉長劇集並非本意,而是資方的要求。《海上牧雲記》的導演曹盾就曾無奈表示,原本只想拍成40集。在資方的要求下,“不得不往裡頭玩兒命地灌水”,於是變成了現在的75集……

為了拉長劇集,不少熱播劇都施展出了“注水大法”。就拿《海上牧雲記》來說,劇中一言不合就回憶,一回憶就要把當時的情節重新播放一遍。比如,大端皇帝牧雲勤劍指銀容一幕,牧雲笙拔出天子劍一幕,都在劇中“回憶”了無數次。這種顯而易見的注水情節,很容易引發觀眾的反感。

除了製片方的“注水”,電視臺為了延長熱播劇的播出週期,增加廣告的曝光,也會給熱播劇進行注水。前段時間播出的《獵場》就深受其害,從第九集開始,每集的時長從52分鐘變成了30-40分鐘,而且前六分鐘都是重複上一集的內容,活生生把該劇從52集拉長到了58集。而《我的!體育老師》也被觀眾吐槽,電視播出版比網路版多了不少注水情節。

無論是製片方的注水,還是電視臺的暴力剪輯行為,都會損害電視劇的品質。如果放任這種現象存在,只會讓電視劇的品質越來越低劣,收視率也難以保證,最終陷入惡性循環。

4、口碑劇宣傳力度不足,導致收視撲街

回顧2017年的國產劇,會發現不少高口碑的作品都因為宣發力度不足,最終難以斬獲高收視。就拿《白鹿原》來說,這部電視劇是去年豆瓣評分最高的電視劇,平均收視率僅為0.873%。除了《白鹿原》題材嚴肅,導致受眾面受限之外,宣發力度不足也是重要的原因。

回想《白鹿原》的播出過程,除了“停播風雲”引發了高關注度,該劇的宣傳攻勢幾乎都沒有激起多大水花。除了“曾經停播”,這部劇讓普通觀眾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劇中的油潑面了。但這碗油潑面只是引得“吃貨們”垂涎欲滴,卻很難引發觀眾的追劇熱情。

《軍師聯盟》和《虎嘯龍吟》也同樣存在宣傳力度不足的問題。這部劇開播之初,很快因為時間線混亂、與真實歷史不符,以及“洗白”司馬懿遭到了觀眾的質疑,影響了該劇前期的收視表現。隨著劇情的推進,圍繞該劇的爭議越來越少,但話題熱度也跟著降低了。

尤其是下半年的《虎嘯龍吟》,劇情、節奏和演技相比上半部毫不遜色,但卻沒激起多少水花。回想該劇的宣傳手段,除了諸葛亮飾演者王洛勇的一段英文版《出師表》刷爆網路,其他宣傳手段都沒能引發觀眾的追劇熱情。實際上,這部劇的宣傳點很多,曹睿的“變態式”演技,曹睿和辟邪這對CP,甚至“女裝大佬”司馬懿,都可以作為該劇的宣傳點。

反觀去年的熱播劇,要麼是熱門IP改編,人氣明星主演,比如《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和《楚喬傳》。要麼具有極強的話題性,能夠切中現實痛點,比如《我的前半生》、《歡樂頌2》等。但即便是這些自帶話題的電視劇,也有著強大的宣發攻勢。

總體來看,2017年的國產劇市場可以說是喜憂參半,喜的是電視劇爆款不斷,網劇也彰顯出了超乎預期的高品質。憂的是電視劇行業亂象頻出,不少收視高的劇集口碑撲街,高口碑的電視劇卻難以斬獲相應的高收視。對於國產劇創作者來說,如何在泛娛樂化的浪潮中保持清醒,堅持精品劇的創作,又如何通過有效的宣發策略,讓高品質的劇集走進大眾視野,是他們在2018年不得不思考的幾個問題。

作者 | 文創資訊記者 任珊

本文為“文創資訊”原創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文創資訊(http://news.vsochina.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