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天上人間老闆200億進駐A股,借殼方股價暴跌,股民直呼“廢物”!

1月10日晚間, 宇順電子披露了重組進展, 擬對價200億元收購成都潤運100%股權。 按照初步方案, 該交易實施後, 宇順電子實際控制人將由中植系掌門人解直錕變更為覃輝。

公告內容

天上人間——覃輝

1968年, 覃輝生於四川達縣一個普通家庭。 1989年畢業後, 覃輝帶著妻子南下。 公開資料顯示, 覃輝曾在航天部五院的一個下屬單位工作了不到一年, 之後曾廣州三菱公司和香港一家公司任職。

1991年, 23歲的覃輝離開職場, 趕上了第一批下海經商的潮流。 僅僅三年後, 他成立了卓京商貿公司, 據傳在鐵礦石進出口生意中賺了不少錢, 這也成為日後鼎鼎大名的“卓京系”前身。

不過, 覃輝最主要的發跡場所和顯赫的生意來自娛樂業——“天上人間”夜總會。 90年代初期, “天上人間”當時由一家名為長泰歌舞廳的公司經營, 但規模較小, 格局與經營特點也與現在有所差異。

1995年, 覃輝買下了京城著名娛樂場所“天上人間”夜總會。

覃輝接手“天上人間”後, 對夜總會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要讓‘天上人間’變成北京最好的娛樂場所。 ”“天上人間”鼎盛時充滿奢靡之氣, 美女雲集, 貴胄出沒, 被稱作京城最著名的銷金窟, 聞名業界, 據說在那個年月裡進一趟“天上人間”消費都不低於5000元。

天上人間舊址

“天上人間”給覃輝帶來的絕不僅僅是現金流, 更有大量的關係和機會。 覃輝借這一交際場, 結交了大量權勢人物、銀行行長和社會名流, 而集結於此的一批模特和美女, 招之即來, 揮之則去, 為其日後的“事業”巧妙助力。

2005年, 覃輝內憂外患下, 退出了天上人間的生意, 將其賣掉解決燃眉之急。 無奈的是, 儘管覃輝和其星美集團發聲明撇清與天上人間的關係, 但他卻永遠無法擺脫“天上人間”這個標籤。

殼股宇順電子——前世今生

宇順電子2009年上市, 至2015年12月8日, 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均為魏連速。 2015年12月8日, 魏連速將所持3.49%的股份以1.63億元的價格轉讓給中植融雲, 同時將所持有的10.48%股份的表決權委託給中植融雲行使。 自此, 中植融雲擁有了宇順電子13.97%的表決權, 晉級控股股東, 解直錕成為實際控制人。 (此後中植系開始掌控宇順電子)

在中植系實際控制期間, 宇順電子還在2015年年報中大額計提資產減值, 主要為雅視科技未能實現業績承諾造成的商譽減值,

使公司在2015年“一次性”虧完, 從而有利於2016年度業績的改善。 加之上述多項舉措, 宇順電子在2016年度成功扭虧。

自此, 宇順電子已經成為了一個乾淨的“殼資源”, 此番與星美控股的交易, 極有可能構成“借殼”。 中植系“買殼—清殼—賣殼”的路徑較為清晰。 不過, 中植系也並未完全離去, 此番交易後持股比例僅僅低於星美方面, 仍將是宇順電子重要的股東。

借殼方——星美控股簡析

據宇順電子公告披露,星美控股2016年、2017年1—9月營業收入分別為26.5億元、24.6億元,淨利潤分別為6.6億元、6億元。星美控股2017年半年報顯示,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06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0.9%,毛利率達34.3%。

目前,星美控股的絕大部分營業收入來自於電影院放映等業務。據藝恩資料,星美影院2017年實現票房18億元,票房市場占比4.67%,在全國影投公司中排名第4。星美控股2017年半年報顯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星美集團在中國主要城市擁有318家影院,2010塊銀幕,相比2016年同期有顯著增長。

股民直呼股票——“廢物”

目前距離宇順電子重組成功有3大困難:

1、在公告中也披露交易可能無法完成的風險,重要一點便是VIE結構。

持有成都潤運43.03%股權的星美聖典,是由星美控股的全資子公司通過協議控制(VIE架構)。宇順電子錶示,為了滿足A股資本市場要求,需要解除上述協定控制架構,目前具體方案未最後確定並獲香港監管部門認可,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2.借殼觸發IPO審核標準

宇順電子當前總市值36億元左右,和成都潤運的體量有較大差距,加之實際控制人將發生變更,觸發“借殼”是大概率事件。由於“借殼”的標準趨同於IPO,在監管趨嚴的背景下,該交易將會經歷更為嚴格的審查。

3.覃輝前期A股玩物——*ST聖萊如何了結

早在2015年7月,*ST聖萊(時名:聖萊達)當時的控股股東愛普爾(香港)電器有限公司將所持15.63%的股份轉讓給了深圳市洲際通商投資有限公司。這一交易使得*ST聖萊第二大股東寧波金陽光電熱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金陽光”)變更為第一大股東,金陽光正是星美控股覃輝旗下公司。由此,*ST聖萊的實際控制人由楊寧恩變更為覃輝。

*ST聖萊現在的情況不太好,除了業績不佳外,也多次被證監會立案調查。2016年初,*ST聖萊被立案調查。該案在2017年3月結案,證監會認為公司及相關人員的違法行為輕微並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後果,免於處罰。但之後不久,*ST聖萊又因為涉嫌信披違規而再度被證監會立案,目前仍在調查之中。

A股股民非常聰明,此次重組絕對困難重重,A股僅僅一個漲停,股價已經重新跌回到低位。

股民直接稱之為“廢物”,重組都玩不轉!

借殼方——星美控股簡析

據宇順電子公告披露,星美控股2016年、2017年1—9月營業收入分別為26.5億元、24.6億元,淨利潤分別為6.6億元、6億元。星美控股2017年半年報顯示,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06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0.9%,毛利率達34.3%。

目前,星美控股的絕大部分營業收入來自於電影院放映等業務。據藝恩資料,星美影院2017年實現票房18億元,票房市場占比4.67%,在全國影投公司中排名第4。星美控股2017年半年報顯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星美集團在中國主要城市擁有318家影院,2010塊銀幕,相比2016年同期有顯著增長。

股民直呼股票——“廢物”

目前距離宇順電子重組成功有3大困難:

1、在公告中也披露交易可能無法完成的風險,重要一點便是VIE結構。

持有成都潤運43.03%股權的星美聖典,是由星美控股的全資子公司通過協議控制(VIE架構)。宇順電子錶示,為了滿足A股資本市場要求,需要解除上述協定控制架構,目前具體方案未最後確定並獲香港監管部門認可,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2.借殼觸發IPO審核標準

宇順電子當前總市值36億元左右,和成都潤運的體量有較大差距,加之實際控制人將發生變更,觸發“借殼”是大概率事件。由於“借殼”的標準趨同於IPO,在監管趨嚴的背景下,該交易將會經歷更為嚴格的審查。

3.覃輝前期A股玩物——*ST聖萊如何了結

早在2015年7月,*ST聖萊(時名:聖萊達)當時的控股股東愛普爾(香港)電器有限公司將所持15.63%的股份轉讓給了深圳市洲際通商投資有限公司。這一交易使得*ST聖萊第二大股東寧波金陽光電熱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金陽光”)變更為第一大股東,金陽光正是星美控股覃輝旗下公司。由此,*ST聖萊的實際控制人由楊寧恩變更為覃輝。

*ST聖萊現在的情況不太好,除了業績不佳外,也多次被證監會立案調查。2016年初,*ST聖萊被立案調查。該案在2017年3月結案,證監會認為公司及相關人員的違法行為輕微並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後果,免於處罰。但之後不久,*ST聖萊又因為涉嫌信披違規而再度被證監會立案,目前仍在調查之中。

A股股民非常聰明,此次重組絕對困難重重,A股僅僅一個漲停,股價已經重新跌回到低位。

股民直接稱之為“廢物”,重組都玩不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