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任莊扇鼓儺戲:全國獨一無二村民竭力搶救

莊扇鼓儺戲, 是山西省曲沃縣任莊村民“遵行儺禮, 禳瘟逐疫, 祈福祛災”于每年仲春進行的一項古老的祀神活動。

任莊扇鼓儺戲據考證形成於北宋, 《曲沃縣誌》記載, 北宋許孝恭利用在汴京主管宮中儀仗、梨園教場之便, 把一些年事已高的老藝人請回故里, 教族人演習宮廷中的常設禮儀 “儺禮”, 並以本族系成員設壇祭祀, 從事表演扇鼓儺戲。 戲中奉請的神, 除儒、釋、道三教外, 還有各類俗神。 唐、宋時, 曲沃凡有社的地方都設壇, 設壇必獻祭, 獻祭必演儺戲。

古時任莊村每年元宵節都要舉辦一次扇鼓儺戲表演活動。

每次活動一般要經歷議定、擺壇和表演三個階段。

“議定”在年前臘月初八進行, 過去由鄉約、族長、神頭和社首參加, 鄉約是召集人, 族長是決策者。 會後, 分別進行各項必要的準確工作。 例如:負責擺壇的在年前必須把有關家戶籌備桌椅和供品的件數、承擔者落實下來。 臘月二十三後, “神頭”如召集“十二神家”集中排練。 佈置妥當之後, 於來年正月初十, 由鄉約、族長驗收, 不足之處加以完善。

“擺壇”是扇鼓儺戲活動中的重要環節。 任莊擺的是“八卦壇”, 以水、土、火、木、金為“五行”與“天干”對應起來, 取《宋史·樂四》:“兩儀既判, 八卦肇分, 氣盈而動, 八風行焉”之理, 用三十六張方桌擺成“八卦壇”。

整個“表演”活動需要進行三天。 第一天(正月十四)主要進行,

遊走、入壇、請神、收災活動, 這一天完全是以酬神為中心的儺禮活動。 入壇“請神”, 是由“十二神家”分別奉請以後土聖母娘娘和水神龍王為主的各方神祇, 上自玉皇大帝、王母娘娘, 下至當境城隍、本宅土地, 遠自三皇五帝, 近至當今皇上, 內至元始天尊, 外至萬萬諸佛, 真是宇宙之內, 六合之中的諸神全都請遍。 請諸神就是想借助他們的神力為桑梓禳瘟逐疫, 保佑人夀年豐。 第二天(正月十五)演唱《下神》《添神》《吹風》《打倉》和 《攀道》, 第三天演唱 《猜謎》《採桑》和 《坐後土》最後是送娘娘。 演完《坐後土》之後, 由“十二神家”先把後土娘娘的神位, 從北壇最高層的鬥內請下來, 送到村當中鼇山上, 請後土聖母娘娘上鼇山觀燈火, 再回壇內把各方神位收起來,
連同各色紙旗、紙花、錫箔、香表、板枝等一起焚化。 晚上是放焰火, 直到午夜, 重新組織好鑼鼓、扇鼓和花鼓, 由“十二神家”中的第一位, 用柳鬥端上後土聖母娘娘的神位, 走在最前面, 鼓樂喧天, 把娘娘送至龍山腳下, 停止鼓樂, 全體跪焚神位, 叩頭之後, 立即返回, 任何人不准有響聲, 不准向後看, 以免帶回災難, 整個表演, 至此結束。

表演了幾千年的扇鼓儺戲在近代的社會動盪、戰亂、變遷中曾經停止。 《扇鼓神譜》發現於1986年, 這是儺戲傳承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 至此村裡的一些老藝人又開始組織人員進行扇鼓儺戲表演。 經鑒定, 《扇鼓神譜》為宣統元年許文炳手抄本, 現珍藏于山西省任莊村許世旺家中。 原件長17.5釐米、寬18.5釐米,

單頁雙折、麻紙無格、紙稔裝訂、毛筆豎寫。 手抄原本現存21頁、42面, 約8000餘定, 詳細記錄了12折儺戲的演唱內容, 封面書寫 “扇鼓神譜”四字, 扉頁豎寫“遵行儺禮, 禳瘟逐疫”八字。 時任中國戲劇家協會藝術研究室主任、中國儺戲研究專家曲六乙審定後說:“這是一份全國獨一無二的文化遺產, 是一件無價之寶, 要竭盡全力搶救”。 目前, 中國儺戲研究學會正聯合全國8省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對任莊扇鼓儺戲的搶救、保護、挖掘、整理, 對於研究中華民族的古儺文化是很有價值的, 體現了先民趨吉避凶、追求幸福的強烈願望。 對其進行科學考察, 不僅能夠探知原始儺禮的歷史本相, 增加對其歷史的認知, 而且對豐富當地的群眾文化生活,

促進旅遊事業的發展, 都具有重要意義, 同時也對帶動其他民間優秀文化遺產的繼承和發展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2006年, 曲沃扇鼓儺戲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1年, 淩鳳英、許世旺、單如恭被確定為省級非遺專案曲沃扇鼓儺戲代表性傳承人。 (馬建軍攝影報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