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簡直了,看得我聽不到心跳

“她十分的甜美, 甜美到要把她吃掉。 ”

2017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上, 一部題材駭人聽聞的紀錄片, 獲得了地平線單元評審團特別獎。

《食人錄》,

主角是臭名昭著的食人魔王——佐川一政。 歷史上唯一一人, 坐實殺人罪行, 卻陰差陽錯而最終逃脫法律制裁。

話至於此, 小十君還是要提醒各位:

《食人錄》原片因其特殊的拍攝手法和題材, 含有大量刺激性內容, 可能引起身心不適, 請謹慎觀看。 (我們將儘量避免截取血腥畫面)

作為各類變態殺人狂榜單的常客, 佐川一政之聞名於世, 大半在於他至今仍是自由身的緣故。 而關於他犯案經過, 網上已有大量詳細資料, 這裡只簡單做個回顧:

1977年, 自幼體弱多病且發育不良的佐川一政, 決定去法國巴黎留學,

攻讀比較文學專業。

自幼就對人體有著非同一般性趣的他, 對身材樣貌與自己有著天壤之別的白種女性, 仿佛天神一般希冀。

時隔不過數年, 即將畢業的佐川一政, 向傾慕已久的荷蘭女同學告白, 但得到的只是婉拒。

於是他反手一槍將其射殺, 隨後被一股無法抑制的食人渴望佔據了身心。

從臀部開始, 一點一點將受害人蠶食。

在他後來出版的食人題材小說《彌霧》中, 也顯出對彼時情景的迷戀:

“我終於吃到了美麗白種女人的肉, 沒有比它更好吃的東西了。 它無色無味, 進入到我的嘴裡像化掉的河豚肉一般。 ”

毫無殺人經驗的佐川一政,必須面對屍體逐漸腐爛的問題。在“享用”了屍體兩天之後,他將其切割成塊,裝進行李箱準備棄之。

但叫計程車運屍和驚慌失措把行李箱扔在路邊等愚蠢行徑,也讓佐川一政很快被捕,他隨即坦白了一切罪行,但聲稱自己精神有問題。

而因為一點小小的翻譯偏差,佐川一政被誤判送進了精神病院。三年後,他的父親聘請律師,將其引渡回日本,繼續在精神病院居住。

接下來,便是最戲劇化的一幕:他身處的松沢病院,建立起一支臨時研究組,八位精神病學專家一致認定佐川一政擁有刑事責任能力。但就在和法國警方溝通時,卻吃了閉門羹。

法國的法律,不允許將沒有被起訴者的資料外流,而沒有那些資料,也就意味著沒有足夠證據支持起訴佐川一政。

所以,在這種極其偶然的情況下,佐川一政被無罪釋放。

理所當然,大大小小媒體蜂擁而至,或震驚或好奇,每個人都在試圖挖掘與消費作為食人者的佐川一政。

隨後,他連續出版近二十本書,包括小說漫畫與詩集,親自出演四部A片,成為知名美食雜誌專欄作者,不可不謂“鴻途似錦”。

但在《食人錄》拍攝時,曾經大名鼎鼎的佐川一政,如今已是半癱在床的老人,與他的弟弟住在東京郊區。

這時,哈佛感官人類學實驗室的兩位導演,卡斯坦因·泰勒與維瑞娜·帕拉韋爾找上了他們。

這兩位導演所奉行的創作理念,來自“真實電影”運動,他們以人類學的視角切入紀錄片製作,捕捉瑣碎而未知的一切,讓紀錄片從對事實的簡單臨摹,成為可以重現體驗的媒介,充滿自然與曖昧的現實質感。

而所用手法,即是——“液態影像”。既然稱為液態,顧名思義,他們試圖賦予整個觀影過程一種液體的質感,讓原本二維的畫面同時具備流動、包裹、滲透這三重特性。

所以有別于傳統紀錄片形式,《食人錄》並非採用全景還原的方式,回溯當年案發經過,也沒有長篇累牘對於佐川一政的採訪與跟蹤,而是兄弟二人的幾段零星對話,窺伺其複雜表像下的真實心理。

換句話說,《食人錄》這部人類學視角下的紀錄片,提供給觀眾的是一種極特殊的體驗——極近距離,且幾無保留地描摹精神變態者的內在。

首先即是“包裹感”,相當特異與超前。

整部電影幾乎沒有一個開放鏡頭,大量的特寫與近景,將視野框定在逼仄的空間內。手、臉、眼是導演最常表露的部分。這些看起來毫無美感的畫面,透露出一種壓抑隱忍的瘋狂內在。

最多出現的鏡頭就是佐川一政的臉,這張令人不快的面龐時隱時現,時而充滿獸欲,時而又虛弱萎靡,仿佛在兩種極端間不斷跳躍。

其次,便是“流動性”。

《食人錄》獨特的運鏡與場面調度,讓人物若隱若現出現在鏡頭前,或是直接佔據景框邊界,或是游離於螢幕一角。

罕有的幾句對白,卻總是避免與任何運動畫面同時出現,生怕干擾觀眾的解讀。大段大段的靜默與三言兩語的閃現,構成整部電影的主要內容。

細微的面部表情,往往是一個人無法掩飾的真實流露。即使是對佐川一政毫無認知的觀眾,看過開頭幾分鐘對話寥寥無幾的影像後,都會對這個鏡頭裡的男人,產生一種摻雜著厭惡與疑惑的複雜情感。

而這種事實昭然卻又回避下判斷的矛盾,似乎正是導演的意圖所在。

最後一點,就是“流動”。

這裡的流動性,指的是意指內涵的不確定與時刻處於變化中。與通常意義上的人物紀錄片不同,《食人錄》的作者並未嘗試去解釋與判斷佐川一政的病態緣由。

他們刻意回避答案,藉此激發觀眾的想像力,他的瘋狂行徑是極端戀物癖的寫照亦或基因天性所致?都是觀眾似可接近卻又無法真正觸碰的現實。

在《食人錄》中間,有一段佐川一政給弟弟看漫畫的場景。書中記錄著佐川一政從殺人到食人的身心變化,他將自己的形象畫成橘黃色的小惡魔,內容充滿癲狂與一種隱秘的脆弱。

但更為有趣的,是弟弟的反應。隨著漫畫的一頁頁進展,內容也愈發離奇,弟弟的言談話語中,羡慕與回避的情緒也展露無遺。

弟弟對內容深感震驚,而哥哥則時而羞澀時而興奮,如果拋去其本身的獵奇性不談,他們的表現與常人並無二致。

兄弟二人都深知彼此實是同路人,只是弟弟缺乏足夠勇氣,所以只能依靠延續數十年的自虐獲得快感。

要說之前電影的影像還遮遮掩掩,曖昧不明,到了展現弟弟自虐的橋段,卻是毫不避諱的直白,令人不由自主懷疑,基因遺傳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決定人性圓缺。

但更深意義上,兩位導演的此行此舉可以說是一種反抗,直接針對某些樸素卻愚蠢的觀念——避免面對令人不悅的非道德行為。

在他們看來,這種回避似是對真實的褻瀆,拒絕嚴肅面對與試圖理解他人的行為,只是簡單貼上令人作嘔的標籤,是懦弱的選擇。

“心理變態需要理由嗎?”“他就是精神病而已啦。”如果習慣了這樣評斷,對人性的理解將永遠停留在幼稚園水準,與真實漸行漸遠。

真實本身即是意義所在,而無關於其是否令人生厭。

而在電影的結尾部分,佐川一政迎來一位久未謀面的“女性友人”,她照顧他,安慰他,給他講述關於食人僵屍的故事。

全片中難得的舒緩畫面,也是佐川一政罕見地表現出平常人的一面。

以上三層處理,凝匯出《食人錄》的液態質感,攝影機以一種曖昧且變化的感知方式,輕撫著食人魔佐川一政及其身邊之人。就如同人性之紛繁複雜永遠處於變化之中,沒有明確的定論與終局,好似全然處於流動中的如水畫面。

由此,無論是片中麻木的食人魔臉龐,還是受困與鎖死的視角,這些視覺上的特殊處理,不僅是簡單的新鮮體驗,而是一種對固化經驗,對篤定認知的瓦解。

由此可見,《食人錄》這種頗具先鋒意味的紀錄片存在,絕非為了滿足某些人的獵奇心理,也不在於顛覆觀眾對佐川一政的印象。

而是在刷新你我對於“瘋狂”一詞的原有觀點外,從另個角度,揭露了一種更為駭人的事實:

我們每個人都有成為佐川一政的可能。

本文為第十放映室原創(weixin:dsfysweixin),如需轉載請聯繫。

毫無殺人經驗的佐川一政,必須面對屍體逐漸腐爛的問題。在“享用”了屍體兩天之後,他將其切割成塊,裝進行李箱準備棄之。

但叫計程車運屍和驚慌失措把行李箱扔在路邊等愚蠢行徑,也讓佐川一政很快被捕,他隨即坦白了一切罪行,但聲稱自己精神有問題。

而因為一點小小的翻譯偏差,佐川一政被誤判送進了精神病院。三年後,他的父親聘請律師,將其引渡回日本,繼續在精神病院居住。

接下來,便是最戲劇化的一幕:他身處的松沢病院,建立起一支臨時研究組,八位精神病學專家一致認定佐川一政擁有刑事責任能力。但就在和法國警方溝通時,卻吃了閉門羹。

法國的法律,不允許將沒有被起訴者的資料外流,而沒有那些資料,也就意味著沒有足夠證據支持起訴佐川一政。

所以,在這種極其偶然的情況下,佐川一政被無罪釋放。

理所當然,大大小小媒體蜂擁而至,或震驚或好奇,每個人都在試圖挖掘與消費作為食人者的佐川一政。

隨後,他連續出版近二十本書,包括小說漫畫與詩集,親自出演四部A片,成為知名美食雜誌專欄作者,不可不謂“鴻途似錦”。

但在《食人錄》拍攝時,曾經大名鼎鼎的佐川一政,如今已是半癱在床的老人,與他的弟弟住在東京郊區。

這時,哈佛感官人類學實驗室的兩位導演,卡斯坦因·泰勒與維瑞娜·帕拉韋爾找上了他們。

這兩位導演所奉行的創作理念,來自“真實電影”運動,他們以人類學的視角切入紀錄片製作,捕捉瑣碎而未知的一切,讓紀錄片從對事實的簡單臨摹,成為可以重現體驗的媒介,充滿自然與曖昧的現實質感。

而所用手法,即是——“液態影像”。既然稱為液態,顧名思義,他們試圖賦予整個觀影過程一種液體的質感,讓原本二維的畫面同時具備流動、包裹、滲透這三重特性。

所以有別于傳統紀錄片形式,《食人錄》並非採用全景還原的方式,回溯當年案發經過,也沒有長篇累牘對於佐川一政的採訪與跟蹤,而是兄弟二人的幾段零星對話,窺伺其複雜表像下的真實心理。

換句話說,《食人錄》這部人類學視角下的紀錄片,提供給觀眾的是一種極特殊的體驗——極近距離,且幾無保留地描摹精神變態者的內在。

首先即是“包裹感”,相當特異與超前。

整部電影幾乎沒有一個開放鏡頭,大量的特寫與近景,將視野框定在逼仄的空間內。手、臉、眼是導演最常表露的部分。這些看起來毫無美感的畫面,透露出一種壓抑隱忍的瘋狂內在。

最多出現的鏡頭就是佐川一政的臉,這張令人不快的面龐時隱時現,時而充滿獸欲,時而又虛弱萎靡,仿佛在兩種極端間不斷跳躍。

其次,便是“流動性”。

《食人錄》獨特的運鏡與場面調度,讓人物若隱若現出現在鏡頭前,或是直接佔據景框邊界,或是游離於螢幕一角。

罕有的幾句對白,卻總是避免與任何運動畫面同時出現,生怕干擾觀眾的解讀。大段大段的靜默與三言兩語的閃現,構成整部電影的主要內容。

細微的面部表情,往往是一個人無法掩飾的真實流露。即使是對佐川一政毫無認知的觀眾,看過開頭幾分鐘對話寥寥無幾的影像後,都會對這個鏡頭裡的男人,產生一種摻雜著厭惡與疑惑的複雜情感。

而這種事實昭然卻又回避下判斷的矛盾,似乎正是導演的意圖所在。

最後一點,就是“流動”。

這裡的流動性,指的是意指內涵的不確定與時刻處於變化中。與通常意義上的人物紀錄片不同,《食人錄》的作者並未嘗試去解釋與判斷佐川一政的病態緣由。

他們刻意回避答案,藉此激發觀眾的想像力,他的瘋狂行徑是極端戀物癖的寫照亦或基因天性所致?都是觀眾似可接近卻又無法真正觸碰的現實。

在《食人錄》中間,有一段佐川一政給弟弟看漫畫的場景。書中記錄著佐川一政從殺人到食人的身心變化,他將自己的形象畫成橘黃色的小惡魔,內容充滿癲狂與一種隱秘的脆弱。

但更為有趣的,是弟弟的反應。隨著漫畫的一頁頁進展,內容也愈發離奇,弟弟的言談話語中,羡慕與回避的情緒也展露無遺。

弟弟對內容深感震驚,而哥哥則時而羞澀時而興奮,如果拋去其本身的獵奇性不談,他們的表現與常人並無二致。

兄弟二人都深知彼此實是同路人,只是弟弟缺乏足夠勇氣,所以只能依靠延續數十年的自虐獲得快感。

要說之前電影的影像還遮遮掩掩,曖昧不明,到了展現弟弟自虐的橋段,卻是毫不避諱的直白,令人不由自主懷疑,基因遺傳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決定人性圓缺。

但更深意義上,兩位導演的此行此舉可以說是一種反抗,直接針對某些樸素卻愚蠢的觀念——避免面對令人不悅的非道德行為。

在他們看來,這種回避似是對真實的褻瀆,拒絕嚴肅面對與試圖理解他人的行為,只是簡單貼上令人作嘔的標籤,是懦弱的選擇。

“心理變態需要理由嗎?”“他就是精神病而已啦。”如果習慣了這樣評斷,對人性的理解將永遠停留在幼稚園水準,與真實漸行漸遠。

真實本身即是意義所在,而無關於其是否令人生厭。

而在電影的結尾部分,佐川一政迎來一位久未謀面的“女性友人”,她照顧他,安慰他,給他講述關於食人僵屍的故事。

全片中難得的舒緩畫面,也是佐川一政罕見地表現出平常人的一面。

以上三層處理,凝匯出《食人錄》的液態質感,攝影機以一種曖昧且變化的感知方式,輕撫著食人魔佐川一政及其身邊之人。就如同人性之紛繁複雜永遠處於變化之中,沒有明確的定論與終局,好似全然處於流動中的如水畫面。

由此,無論是片中麻木的食人魔臉龐,還是受困與鎖死的視角,這些視覺上的特殊處理,不僅是簡單的新鮮體驗,而是一種對固化經驗,對篤定認知的瓦解。

由此可見,《食人錄》這種頗具先鋒意味的紀錄片存在,絕非為了滿足某些人的獵奇心理,也不在於顛覆觀眾對佐川一政的印象。

而是在刷新你我對於“瘋狂”一詞的原有觀點外,從另個角度,揭露了一種更為駭人的事實:

我們每個人都有成為佐川一政的可能。

本文為第十放映室原創(weixin:dsfysweixin),如需轉載請聯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