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此地傳說藏著太平天國寶藏,村民為此裝了鐵門,可沒幾天就被砸開

在貴州凱裡西郊的翁堤村, 這裡分佈著眾多的溶洞。 在這些溶洞中比較有名的當屬“甘冬康最”溶洞, 其洞口甚為隱蔽, 寬約6米, 高約3米, 洞內主道進深13000多米, 平均寬3米, 除了主道, 還有5條次道, 洞內面積約70000平方米。 這裡面曾有一個“古代兵工廠”, 而且還傳說藏著太平天國的寶藏哩。

在2016年11月2日, 當地文物部門曾派遣考察組對溶洞群, 特別是煉硝遺址進行了考察。 考察組認真細緻的查看了“古代兵工廠”——煉硝池遺址, 認為洞內煉硝池是用來煉製軍用火藥, 最遲應屬清代, 煉硝池有數百個之多, 數目驚人, 實屬罕見。 據當地村民說, 在清朝同治十一年, 張秀眉率領的苗族起義軍和太平天國起義軍餘部, 就在這個叫“甘冬康最”的溶洞內, 利用溶洞豐富的硝土資源煉硝製作火藥抗擊清軍。

那麼寶藏傳說是怎麼回事呢?據村裡人說, 在太平天國余部來到翁堤村後, 有一天, 人們看到7人馬幫趕著七匹馬, 進了深山老林, 馬上馱著很多物品。 這些人馬進山后, 全部消失, 再也沒有出現過。 直到70年代, 有村民在一個溶洞內發現了7個人頭骨。 於是村民們有理由認為寶藏就被藏在溶洞內。 後來, 又有村民在溶洞裡撿到了一個玉石製成的煙斗,

於是溶洞藏著寶藏的傳說就不脛而走了。

翁堤村溶洞群和寶藏的傳說被傳開後, 一時之間吸引了很多的尋寶人。 據村民稱, 經常有外地牌照小客車停靠山洞周圍, 宣稱是做測量。 村民因此在溶洞中安裝了大鐵門, 以防溶洞被破壞。

但是, 沒多久村民巡查時發現門鎖早已被砸壞, 洞中也有挖掘的痕跡, 地上有新打碎的瓷片。 針對此種情況, 文物部門考察組呼籲, 任何人撿拾到文物, 必須上交國家, 不得占為己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