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漢朝時有一人太厲害,直接逼的劉備一家賣草鞋,差點活生生餓死了

中國有一句古話:“時勢造英雄”。 確實, 在過去的歷史中, 很多我們所熟悉的人物, 都是身處亂世之中, 而其中最為典型也是現在的人們最為熟悉的亂世大概就是東漢末期。 也許是受書籍《三國演義》的影響, 這一時期的很多人, 我們當代的人都耳熟能詳。

更有甚者, 將其中的一些人當做自己的信仰, 例如, 關羽在歷史中本來是蜀漢的一員大將, 卻因在小說中義薄雲天的形象而被現在的人們視為義氣的象徵。 也許, 小說在描寫時會帶有一點誇張奇幻的色彩, 但是, 不可否認的是歷史上確實是有這些人存在的。

而今天, 我們所要說的就是這其中的一位人物——劉備。

從血脈上來算的話, 劉備是正兒八經的皇室宗親, 但是,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 他在沒有發跡之前, 不過是個賣草鞋的。 按理來說, 雖然, 劉備和皇室的血緣隔得是有些遠, 但還不至於到他這裡就淪落到去賣草鞋的地步,

那麼, 究竟發生了什麼, 讓劉備淪落至此呢?

這還要從歷史中找原因。

西漢最開始的時候, 施行的制度對諸侯的約束並不大, 因此, 諸侯在自己的地盤上的權利還是很大的。 權力大了, 野心也就開始膨脹起來。 有時候人就是這樣, 你給一寸, 他就想進一尺, 西漢的諸侯就是這樣, 雖然, 有很大的權利, 但是, 誰不想成為那個權利最大的人呢?

於是, 西漢的諸侯就在漢景帝時期發動了叛亂, 史稱“七國之亂”。

景帝三年(前154), 漢景帝採用晁錯的《削藩策》, 先後下詔削奪楚、趙等諸侯國的封地。 這時吳王劉濞就聯合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辟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等劉姓宗室諸侯王, 以“清君側”為名發動叛亂。

“七國之亂”的平定, 標誌著西漢諸侯王勢力的威脅基本被清除, 中央集權得到鞏固和加強。 雖然, 後來這叛亂被平定了, 但是, 也給國家造成不小的影響, 對皇帝的影響也挺大的。 到了漢武帝時期的時候, 皇帝沒有再忍下去, 直接實施了一系列打擊諸侯的政策,

旨在:加強自身權力, 削弱各地諸侯。

實施了這些個政策之後, 漢武帝覺得還是不行, 自己的權力好像還不夠集中, 而且, 國家的諸侯好像太多了一點, 於是, 他又找了個藉口, 免去了很多人爵位, 而劉備的先祖就在其中(劉備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 《典略》則稱:劉備是臨邑侯枝屬)。 在一些書籍中有說到過關于劉備的出身, 其中就提到了其先祖是如何失去自己的爵位。

“酎金”, 這就是“失侯”的原因。

酎金從字面上來解釋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 但是, 在西漢它的意義就比較大了, 甚至, 還有關於它的法令出臺。 那麼, 西漢時期的“酎金”究竟是指什麼呢?

其實, 它就是西漢諸侯在祭祀時隨同酎酒所獻的黃金, 諸侯們進貢黃金的多少, 則是要按封地人口數來算的。 這樣的祭祀活動是每年都有的, 所以, 這酎金也算是一個削弱諸侯的藉口吧。 此外, 這酎金的大小、顏色等方面都有規定, 一旦不和, 就直接削縣免國, 十分嚴重。

本來呢, 這祭祀老祖宗的事情沒人願意造假, 也不敢造假,但是,獻酎金這活動可以人為操控的空間太大了。只要皇帝有心,想削幾個人的爵位就削幾個人的爵位,而劉備的先祖很不幸就撞上了這麼一位有心的皇帝——漢武帝。

元鼎五年,是西漢諸侯的一場噩夢。

因為所獻黃金出了問題,漢武帝大怒,一氣之下,免去了半數諸侯的爵位。事實的真相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達成了他的願望,權力得到了集中,諸侯們也沒有辦法再掀起多大的浪花。這場奪爵之戰後,諸侯的境地每況愈下,不但只能在封地上吃稅收,還沒有了參與政治的機會。最終,再加上“推恩令”的實施,諸侯的地盤越來越小,也就成不了什麼氣候了。

東漢的皇帝對諸侯也沒有太好,畢竟權力還是握在自己手中最好。

東漢的諸侯待在自己的封地上只需要吃喝玩樂睡,他們不用管如何治理自己的封地,也不需要參與政治鬥爭,這樣,他們安心的吃著閑飯,皇帝也就放心了。東漢的諸侯地位都是如此了,更何況,劉備這個西漢過來的皇室後人,他父親劉弘的官職又不高,去世得還早,所以,再怎麼不甘心,也只能是為了生活,少年劉備也只能與母親以織席販履為業。

這裡關於劉備還有一個故事,那就是劉備家屋舍東南角籬上有一桑樹高有五丈於,從遠處看上去就好像車蓋一樣,來往的人都覺得這棵樹長得不像凡間之物,認為此家必出貴人。劉備小時候與同宗小孩在樹下玩樂,指著桑樹說:“我將來一定會乘坐這樣的羽葆蓋車。”劉備叔父劉子敬說:“你不要亂說話,讓我們一家遭滅門之罪。”

不過,我們的劉皇叔雖然身處在這樣的環境中,但是,上天也沒有虧待他,生在不太平的年代,是禍亦是福。對於劉備來說,這是一件幸事。雖然,淪落到賣草鞋的地步,但是,人家揭竿而起也算是名正言順。對於現在的人來說,僅憑著皇室宗親和仁義這兩點就能獲得一大票人的支持是不可思議的,但是,那時候的人就看中這個,這也算是劉備生逢其時吧。

參考資料:

『《典略》、《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二·先主傳第二》、《漢朝中央集權制的發展》』

也不敢造假,但是,獻酎金這活動可以人為操控的空間太大了。只要皇帝有心,想削幾個人的爵位就削幾個人的爵位,而劉備的先祖很不幸就撞上了這麼一位有心的皇帝——漢武帝。

元鼎五年,是西漢諸侯的一場噩夢。

因為所獻黃金出了問題,漢武帝大怒,一氣之下,免去了半數諸侯的爵位。事實的真相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達成了他的願望,權力得到了集中,諸侯們也沒有辦法再掀起多大的浪花。這場奪爵之戰後,諸侯的境地每況愈下,不但只能在封地上吃稅收,還沒有了參與政治的機會。最終,再加上“推恩令”的實施,諸侯的地盤越來越小,也就成不了什麼氣候了。

東漢的皇帝對諸侯也沒有太好,畢竟權力還是握在自己手中最好。

東漢的諸侯待在自己的封地上只需要吃喝玩樂睡,他們不用管如何治理自己的封地,也不需要參與政治鬥爭,這樣,他們安心的吃著閑飯,皇帝也就放心了。東漢的諸侯地位都是如此了,更何況,劉備這個西漢過來的皇室後人,他父親劉弘的官職又不高,去世得還早,所以,再怎麼不甘心,也只能是為了生活,少年劉備也只能與母親以織席販履為業。

這裡關於劉備還有一個故事,那就是劉備家屋舍東南角籬上有一桑樹高有五丈於,從遠處看上去就好像車蓋一樣,來往的人都覺得這棵樹長得不像凡間之物,認為此家必出貴人。劉備小時候與同宗小孩在樹下玩樂,指著桑樹說:“我將來一定會乘坐這樣的羽葆蓋車。”劉備叔父劉子敬說:“你不要亂說話,讓我們一家遭滅門之罪。”

不過,我們的劉皇叔雖然身處在這樣的環境中,但是,上天也沒有虧待他,生在不太平的年代,是禍亦是福。對於劉備來說,這是一件幸事。雖然,淪落到賣草鞋的地步,但是,人家揭竿而起也算是名正言順。對於現在的人來說,僅憑著皇室宗親和仁義這兩點就能獲得一大票人的支持是不可思議的,但是,那時候的人就看中這個,這也算是劉備生逢其時吧。

參考資料:

『《典略》、《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二·先主傳第二》、《漢朝中央集權制的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