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指尖上的藝術 玉扳指

“快馬飛生耳後風, 浮麋數肋中無空。 漫言刻玉占佳兆, 發羽抨弦屢此同。 ”這是身為九五之尊的乾隆皇帝詠贊玉扳指的一首禦詩, 終身愛玉的他, 對扳指情有獨鍾

原歸於滿族特有的首飾——扳指與戒指, 雖非九鼎大呂, 但就其根由與文明微妙論, 則頗值得涵泳玩味。

扳指亦指“板指”, 又稱“班指” 或“梆指”。 為滿族男人套于右手大拇指上之短管狀飾物。 考其源, 出於有用而始制此物。 滿族八旗子弟於弱冠前, 按例要到本旗弓房操練拉弓 , 拉弓時佩帶扳指, 藉以維護手指並可減少手指運動量, 故昔年之八旗子弟對此物甚為重視,

人手一枚, 因而成習。 初時因重有用, 巨細扳指皆選韌澀材料製造。 其寬窄肥瘦紛歧, 因人而異, 以便套帶。

本是輔佐習武的扳指, 因為滿漢兩族廣大男人的欣羡與效顰, 竟使之成為一種極為時髦的佩飾品, 上自皇帝與王公大臣, 下至滿漢各旗子弟及富商巨賈,

雖尊卑不同而皆喜佩帶。

玉扳指的規範, 主要從兩個方面考慮。 一是要看扳指的材料, 二是要看扳指的工藝。 和田玉扳指的保養底子和玉鐲的保養差不多, 將手洗潔淨, 常常把玩是最好的維護方法。 不管是何種扳指, 磕碰是大忌,

所以佩帶時一定要防止這種情況發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