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邁克爾·傑克遜、奧巴馬都是他的粉絲,他被評為20世紀最受歡迎的藝術家,沒有之一!

諾曼·洛克威爾《祈禱》(Saying Grace), 1951年

他從16歲開始畫畫, 一畫就是66年;他無意使自己的作品成為美術館珍藏的巨作, 卻是美國第一位成立個人專屬博物館的畫家;他一生創作過4000多幅作品,
卻並未因為高產而影響品質, 其作品《禱告》(Saying Grace)曾在蘇富比拍賣會上拍得4600多萬美元。

這位藝術家就是美國20世紀早期的重要畫家及插畫家諾曼·洛克威爾(Norman Rockwell)。 他的作品橫跨商業宣傳與愛國宣傳領域, 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藝術財富, 而他本人曾被《紐約時報》譽為“本世紀最受歡迎的藝術家”。

藝術家諾曼·洛克威爾(Norman Rockwell)

時代記錄者

洛克威爾曾經說過:“對我而言, 美國人生活中的日常瑣事, 都是藝術性豐富的題材。 男孩子在空地上撲打蒼蠅, 女孩子在房前的臺階上玩牌, 老人在黃昏裡漫步回家, 這些景象都能撩起我的情感。 ”在他筆下, 這些充滿生命力和故事感的小人物共同構成了巨大的美國夢。

諾曼·洛克威爾《Going and Coming》, 1947年

洛克威爾1894年出生於美國紐約, 既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緊張混亂, 也曾在小鎮上體驗過平靜安逸的生活。

因此他的作品極富生活氣息和時代印記, 是對整個美國歷史進程的階段記錄。

諾曼·洛克威爾《The Facts of Life》

他從16歲就開始為雜誌《Boys' Life》製作插畫, 而最著名的還是從22歲開始為《星期六晚郵報》雜誌封面製作的作品。 1916年5月20日, 他在《星期六晚郵報》上刊登了第一幅作品《Boy with Baby Carriage》,

正式拉開了他為該報創作封面插圖的序幕。

諾曼·洛克威爾《Retribution》, 1920年

諾曼·洛克威爾《But wait til next week》,1920年

在300多幅為《星期六晚郵報》創作的封面插圖裡,洛克威爾生動地描繪了20世紀美國的發展與變遷。倘若歷史學家要研究美國20世紀的時代大事和風土人情,洛克威爾的封面插圖絕對是不容錯過的重要史料。

諾曼·洛克威爾《Spring Tonic》,1936年

從炎炎夏日的赤足男孩,到踏上月球的太空人;從慵懶的小鎮店面,到摩天大樓辦公室;從五彩的童話故事書,到閃亮的電視螢幕……洛克威爾的作品,既有反映小市民普通生活情景的題材,也有諸如世界大戰、美蘇冷戰、美國經濟蕭條與種族問題此類的題材,甚至還包括歷屆總統、電影明星等題材。

諾曼·洛克威爾《Rosie the Riveter》,1943年

2011年,展覽“斯蒂芬·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和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藏美國重要畫家諾曼·洛克威爾(Norman Rockwell)畫展”在華盛頓史密森尼美國藝術博物館(Smithsonian American Art Museum)展出。這兩位看著洛克威爾在《星期六晚郵報》上的作品長大的著名電影導演用畫面展開敘事方式,向洛克威爾致敬。

諾曼·洛克威爾《三人自畫像》(Triple Self-Portrait),1960年

商業插畫家

洛克威爾的每位封面人物都極具個人性格色彩,無論是哪種題材下的主人公,從外貌到衣著、從表情到動作,都充滿著生機與活力。

諾曼·洛克威爾《Teacher’s Birthday》,1956年

無論是那個紅發小孩,還是垮著肩頭回憶童年的西部硬漢,都是真實生活在洛克威爾周圍的人。他的妻子、兒子、理髮師、雜貨店夥計都有可能成為他的雜誌封面人物。

諾曼·洛克威爾《Boy and Girl gazing at the Moon》,1926年

在許多藝術評論中,都將洛克威爾稱為插畫家,而非藝術家或者畫家。他的作品也被一些評論家認為過於甜膩,被視為矯揉造作並且僅停留在物質表面。但洛克威爾本人並不在意,相反,他更喜歡稱自己為插畫家。

諾曼·洛克威爾《A Pilgrim's Progress》,1921年

一方面,作為情感豐沛的創作者,洛克威爾將熱情和耐心都傾注於繪畫當中,而他本人最喜歡的題材就是坦然純真的孩子。他曾經說過:“我不知道自己到底畫了多少個孩子……我猜,大概有幾千個吧!可是我依然樂此不疲。”

諾曼·洛克威爾《Outside The Principal's Office》

諾曼·洛克威爾《Little boy writing a letter》,1920年

邁克爾·傑克遜作為洛克威爾的“粉絲”,收藏了不少他的作品,其中就有著名的作品《禁止游泳》,並於1981年在畫框上留下了自己的簽名。

諾曼·洛克威爾《No Swimming》,1921年

童子軍題材則是洛克威爾筆下兒童題材的重要部分,自從成為美國童子軍《少年生活》的美術指導,洛克威爾一生為美國童子軍畫了500多幅作品,有“童子軍藝術家”之稱。

另一方面,作為商業插畫家,洛克威爾的作品在商業上也大獲成功。他曾為包括《湯姆歷險記》在內的40本書畫過插圖,並定期為美國童軍的年曆提供插畫,知名畫作則被出版製作為各種各樣的紀念品,如書簽、目錄、海報、郵票、撲克牌和真人玩偶等。

諾曼·洛克威爾《對鏡女孩》(Girl at Mirror),1954年

而在洛克威爾逝世後的21世紀,他的作品同樣留存著巨大的收藏價值。在2013年的蘇富比拍賣上,其作品《祈禱》(Saying Grace)拍得4600萬美元,創造了一個新的美國藝術家作品拍賣紀錄。

諾曼·洛克威爾《步行至教堂》(Walking To Church),1953年

諾曼·洛克威爾《愛說閒話的人》(The Gossips),1948年

美國精神

作為商業插畫家,洛克威爾取得了非常耀眼的商業成就,但他最大的成就卻是在繪畫中傳達出來的美國精神。他的一生跨越了美國史上最多變化的時代,而他的作品不僅寫實地記錄了當時美國人民的生活,也傳達了人們追求自由、民主、平等、博愛的精神。

諾曼·洛克威爾《四大自由》(The Four Freedoms),1943年

二戰時,洛克威爾在七個月內完成了《四大自由》的系列畫作,發表在1943年的《星期六晚郵報》上。此系列畫作源于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全球人權演說:“人有四種自由,分別是言論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匱乏的自由、免于恐懼的自由。”

諾曼·洛克威爾《四大自由》(The Four Freedoms),1943年

除了自由之外,洛克威爾在晚年還創作了以種族平等為題材的作品。例如,《我們共視的難題》(The Problem We All Live With)以廢除入學的種族岐視為主要題材,畫出了一個非裔小女孩被白人聯邦員警保護去上學,經過了一個有種族岐視者標語的塗鴉和被砸碎的蕃茄。

諾曼·洛克威爾《我們共視的難題》(The Problem We All Live With),1964年

2011年,時任美國總統的奧巴馬出面向諾曼·洛克威爾博物館借出這幅畫作,並在白宮展出。而諾曼·洛克威爾博物館館長Laurie Norton Moffatt則表示:“白宮提出借諾曼·洛克威爾這幅最為重要的作品,對此我們感到非常榮幸。總所周知,現在這幅作品已然成了象徵著公民權利的重要標誌”。

諾曼·洛克威爾《Thanksgiving Mother and Son Peeling Potatoes》,1945年

1977年,洛克威爾獲得了美國公民的最高榮譽——總統自由獎章(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第二年在家中逝世,享年84歲。他用持久的創作熱情和細膩的筆觸為美國當代生活留下了豐富記錄,也向世界傳遞著美國精神,這或許就是讓奧巴馬、邁克爾·傑克遜、斯皮爾伯格等一眾人都成為洛克威爾“粉絲”的原因。

諾曼·洛克威爾《The Connoiseur》,1962年

精彩回顧:

20件頂級紅點設計大獎作品,讓你的生活更美好!

他用紙造房子,居然拿了建築界的奧斯卡獎!

這個被寫入了西方現當代藝術史的亞洲流派,為何被分了家?

[編輯、文/胡新苑]

諾曼·洛克威爾《But wait til next week》,1920年

在300多幅為《星期六晚郵報》創作的封面插圖裡,洛克威爾生動地描繪了20世紀美國的發展與變遷。倘若歷史學家要研究美國20世紀的時代大事和風土人情,洛克威爾的封面插圖絕對是不容錯過的重要史料。

諾曼·洛克威爾《Spring Tonic》,1936年

從炎炎夏日的赤足男孩,到踏上月球的太空人;從慵懶的小鎮店面,到摩天大樓辦公室;從五彩的童話故事書,到閃亮的電視螢幕……洛克威爾的作品,既有反映小市民普通生活情景的題材,也有諸如世界大戰、美蘇冷戰、美國經濟蕭條與種族問題此類的題材,甚至還包括歷屆總統、電影明星等題材。

諾曼·洛克威爾《Rosie the Riveter》,1943年

2011年,展覽“斯蒂芬·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和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藏美國重要畫家諾曼·洛克威爾(Norman Rockwell)畫展”在華盛頓史密森尼美國藝術博物館(Smithsonian American Art Museum)展出。這兩位看著洛克威爾在《星期六晚郵報》上的作品長大的著名電影導演用畫面展開敘事方式,向洛克威爾致敬。

諾曼·洛克威爾《三人自畫像》(Triple Self-Portrait),1960年

商業插畫家

洛克威爾的每位封面人物都極具個人性格色彩,無論是哪種題材下的主人公,從外貌到衣著、從表情到動作,都充滿著生機與活力。

諾曼·洛克威爾《Teacher’s Birthday》,1956年

無論是那個紅發小孩,還是垮著肩頭回憶童年的西部硬漢,都是真實生活在洛克威爾周圍的人。他的妻子、兒子、理髮師、雜貨店夥計都有可能成為他的雜誌封面人物。

諾曼·洛克威爾《Boy and Girl gazing at the Moon》,1926年

在許多藝術評論中,都將洛克威爾稱為插畫家,而非藝術家或者畫家。他的作品也被一些評論家認為過於甜膩,被視為矯揉造作並且僅停留在物質表面。但洛克威爾本人並不在意,相反,他更喜歡稱自己為插畫家。

諾曼·洛克威爾《A Pilgrim's Progress》,1921年

一方面,作為情感豐沛的創作者,洛克威爾將熱情和耐心都傾注於繪畫當中,而他本人最喜歡的題材就是坦然純真的孩子。他曾經說過:“我不知道自己到底畫了多少個孩子……我猜,大概有幾千個吧!可是我依然樂此不疲。”

諾曼·洛克威爾《Outside The Principal's Office》

諾曼·洛克威爾《Little boy writing a letter》,1920年

邁克爾·傑克遜作為洛克威爾的“粉絲”,收藏了不少他的作品,其中就有著名的作品《禁止游泳》,並於1981年在畫框上留下了自己的簽名。

諾曼·洛克威爾《No Swimming》,1921年

童子軍題材則是洛克威爾筆下兒童題材的重要部分,自從成為美國童子軍《少年生活》的美術指導,洛克威爾一生為美國童子軍畫了500多幅作品,有“童子軍藝術家”之稱。

另一方面,作為商業插畫家,洛克威爾的作品在商業上也大獲成功。他曾為包括《湯姆歷險記》在內的40本書畫過插圖,並定期為美國童軍的年曆提供插畫,知名畫作則被出版製作為各種各樣的紀念品,如書簽、目錄、海報、郵票、撲克牌和真人玩偶等。

諾曼·洛克威爾《對鏡女孩》(Girl at Mirror),1954年

而在洛克威爾逝世後的21世紀,他的作品同樣留存著巨大的收藏價值。在2013年的蘇富比拍賣上,其作品《祈禱》(Saying Grace)拍得4600萬美元,創造了一個新的美國藝術家作品拍賣紀錄。

諾曼·洛克威爾《步行至教堂》(Walking To Church),1953年

諾曼·洛克威爾《愛說閒話的人》(The Gossips),1948年

美國精神

作為商業插畫家,洛克威爾取得了非常耀眼的商業成就,但他最大的成就卻是在繪畫中傳達出來的美國精神。他的一生跨越了美國史上最多變化的時代,而他的作品不僅寫實地記錄了當時美國人民的生活,也傳達了人們追求自由、民主、平等、博愛的精神。

諾曼·洛克威爾《四大自由》(The Four Freedoms),1943年

二戰時,洛克威爾在七個月內完成了《四大自由》的系列畫作,發表在1943年的《星期六晚郵報》上。此系列畫作源于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全球人權演說:“人有四種自由,分別是言論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匱乏的自由、免于恐懼的自由。”

諾曼·洛克威爾《四大自由》(The Four Freedoms),1943年

除了自由之外,洛克威爾在晚年還創作了以種族平等為題材的作品。例如,《我們共視的難題》(The Problem We All Live With)以廢除入學的種族岐視為主要題材,畫出了一個非裔小女孩被白人聯邦員警保護去上學,經過了一個有種族岐視者標語的塗鴉和被砸碎的蕃茄。

諾曼·洛克威爾《我們共視的難題》(The Problem We All Live With),1964年

2011年,時任美國總統的奧巴馬出面向諾曼·洛克威爾博物館借出這幅畫作,並在白宮展出。而諾曼·洛克威爾博物館館長Laurie Norton Moffatt則表示:“白宮提出借諾曼·洛克威爾這幅最為重要的作品,對此我們感到非常榮幸。總所周知,現在這幅作品已然成了象徵著公民權利的重要標誌”。

諾曼·洛克威爾《Thanksgiving Mother and Son Peeling Potatoes》,1945年

1977年,洛克威爾獲得了美國公民的最高榮譽——總統自由獎章(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第二年在家中逝世,享年84歲。他用持久的創作熱情和細膩的筆觸為美國當代生活留下了豐富記錄,也向世界傳遞著美國精神,這或許就是讓奧巴馬、邁克爾·傑克遜、斯皮爾伯格等一眾人都成為洛克威爾“粉絲”的原因。

諾曼·洛克威爾《The Connoiseur》,1962年

精彩回顧:

20件頂級紅點設計大獎作品,讓你的生活更美好!

他用紙造房子,居然拿了建築界的奧斯卡獎!

這個被寫入了西方現當代藝術史的亞洲流派,為何被分了家?

[編輯、文/胡新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