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蘇軾最有禪意的一首送別詩,後兩句直接引自佛教經典

在宋詞文化史上, 蘇軾的地位無需贅言。 尤其是他的宋詞, 獨開豪放詞派, 拓展了宋詞的境界, 乃是文壇巨擘之大家手筆。

蘇軾身上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

佛儒道在其身上都有印記。 尤其是在他仕途受挫之時, 佛教思維對於其的影響非常之大。 而在蘇軾的一首送別詩當中, 禪意濃厚, 而且後兩句直接引自佛教經典。

且看:

送行無酒亦無錢, 勸爾一杯菩薩泉。

何處低頭不見我?四方同此水中天。

這首詩的題目是《武昌酌菩薩泉送王子立》, 是一首風味別具、充滿禪味的送別詩。 菩薩泉在武昌寒溪, 王子立既是蘇轍的女婿, 又是蘇軾的弟子, 深得蘇軾的喜愛。

開篇兩句寫詩人送行的場景, “送行無酒亦無錢, 勸爾一杯菩薩泉”, 因自己囊中沒錢買酒, 便酌取一杯菩薩泉送給對方。 詩人雖然此時非常落魄, 但是內心卻依然曠達。 取一杯菩薩泉相送, 較之有酒, 反而有過之而無不及。 畢竟, 這裡所表達的, 是蘇軾對於王子立的美好祝願。

詩的末兩句, “何處低頭不見我?四方同此水中天”, 意思是泉水能夠照人, 這裡的泉水能夠照人, 別處的泉水又何嘗不能照人?所以說是何處低頭, 照不見我, 四方同時, 水中之天。 這其實是佛教導諸菩薩修習水觀的活用, 正如《楞嚴經》所說:“有佛出世, 名為水天, 教諸菩薩, 修習水觀, 入三摩地。 ”何謂三摩地?三摩地就是心不散亂, 入於定境, 也就是入於禪的境界。 在這裡表達的是對於王子立的美好祝願。

蘇軾的一生極盡坎坷。 雖然少年成名, 但是因為烏台詩案等, 導致其仕途一再受挫。 不過幸運的是, 這樣的詞人留給我們的, 是更多的詩詞經典, 裡面所滲透的人生哲理, 在今日依然能夠博得大多數人的共鳴。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 請聯繫作者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