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全球區域戰事與股票指數淺析

1991 年 12 月 25 日, 蘇聯解體, 冷戰宣告結束, 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 軍事力量獨步全球。

冷戰結束以來, 為維護其霸權, 美國在世界範圍內多次挑起局部戰爭,

這些戰爭雖然爆發地點、戰爭物件各不相同, 但均對股票市場尤其是軍工股市場造成了較大影響。 我們將對冷戰以來美國歷次戰爭進行深入研究, 剖析其對美國股市的影響及背後機制。

冷戰以後美國的戰爭按時間順序分別為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空襲敘利亞。

這五場戰爭又可以分為兩類, 第一類以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空襲敘利亞為代表, 這類戰爭不以推翻政權為第一目標, 所以持續時間較短;第二類以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為代表, 戰爭以推翻政權為第一目標, 所以在主要軍事行動結束後, 仍需要進行長期的治安戰, 持續時間長。

冷戰以後, 俄羅斯也進行過幾次戰爭, 但規模較小, 持續時間也較短。

下載本文完整報告, 請在PC端訪問樂晴智庫網站: www.767stock.com

我們將1990年以來標普500指數與標普500航空航太與國防工業指數(S5AEROIndex)進行比較, 可以看出總體上行業指數與市場指數走勢一致, 但在部分時期有較大偏差。

為了方便觀察市場指數和行業指數走勢的差異, 我們將S5AEROX與SP500做商, 並將兩者的比值繪製如下, 可以看出美國對外戰爭確實對軍工指數相對市場指數走勢造成了較為顯著的影響。

我們從短期及長期兩個角度考察上述戰爭對於市場指數以及軍工指數的影響。 長期角度, 戰爭強化了市場對軍工股基本面的預期。

短期角度, 戰前局勢惡化會增加發生戰爭的可能性, 軍工指數可能受戰爭預期催化波段上漲, 同時投資風險增加, 市場避險情緒升溫, 導致資本外流, 石油、黃金等避險產品價格提高;

但是戰爭一旦爆發,

關於戰爭的不確定性就會消除, 戰前的預期逐步落地, 避險產品價格出現回檔, 同時資本回流, 避險情緒降溫, 這個過程可能會出現股價大幅波動。

從長期角度來看, 我們發現1990年以來美國國防開支與戰爭以及軍工板塊走勢高度相關。 可以看出:

1) 由於冷戰結束,美國國防支出增速放緩,甚至出現負增長,期間海灣戰爭和科索沃戰爭均沒有對國防支出造成太大影響;

2) 2001年由於911恐怖襲擊以及接踵而至的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美國國防開支再次出現高增長,同時占聯邦財政支出比例也出現提高;

3) 在長期的反恐戰爭中,雖然2008年次貸危機導致國防支出增速放緩,但是占比仍維持一個較高水準;

4) 2012年以後,由於伊拉克戰爭的結束,美國國防支出再次出現負增長,同時占比迅速回落,之後美國空襲敘利亞並沒有對這一趨勢產生根本改變。

海灣戰爭

海灣戰爭的背景及進程

海灣戰爭軍事行動發生於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此時蘇聯尚未解體,冷戰尚未結束。但由於蘇聯入侵阿富汗的失敗,國力遭到嚴重削弱,國際局勢實際上已經開始由兩極向一超多強轉變,所以海灣戰爭也被稱為冷戰結束後的第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

海灣戰爭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由1990年8月1日開始至1991年1月16日,在此期間美國積極進行戰爭的政治軍事準備;第二階段由1月17日至2月28日,是實際進行軍事打擊的時間。

本次戰爭成為了美軍展示資訊化裝備的舞臺。空襲期間,F15、F117等多款新銳戰機表現優異,重創了伊拉克的防空和指揮系統,挫傷了伊拉克軍隊的士氣,為後續地面進攻打下基礎;面對伊軍飛毛腿導彈反擊,愛國者導彈組成了聯軍的一道屏障;陸戰階段,阿帕奇直升機成為伊拉克裝甲部隊的夢魘。

海灣戰爭的短期影響

海灣戰爭爆發於美股企穩上漲的牛市環境中,戰爭期間標普航太國防指數、標普500指數以及部分新興市場指數漲幅較為明顯。

戰爭當日,標普500指數上漲3.7%,在1個多月的戰爭期間上漲11.9%,戰爭結束後仍緩慢上行。戰爭對軍工股的提振效果尤為明顯,開戰當日,標普航太國防指數大幅上漲4.6%。

此外,戰爭對於香港、日本等新興市場股市刺激作用也較為明顯,恒生指數、日經225指數在開戰當日以及開戰期間都有較為明顯漲幅。

戰爭爆發前以避險情緒主導,黃金、原油漲幅較大。在戰爭爆發前,市場恐慌指數(VIX)大幅上升,資本外流導致日元升值,黃金作為作為避險產品價格也快速上漲,這一趨勢在聯合國678號決議最後期限的1月15日達到頂峰。

原油價格對於產油區戰爭反應強烈,WTI原油期貨結算價在開戰前1個月上漲18.3%。

戰爭爆發後,預期兌現、不確定性消除,黃金、原油價格回歸理性。1月15日過後,戰爭幾乎確定爆發,市場不確定性快速下降,VIX指數直線下滑,出於對美國軍事實力的信心,資金開始向美國回流,日元開始貶值。1月17日戰爭爆發,WTI原油期貨結算價當日下跌33%,黃金現價當日下跌6%。

受戰爭爆發刺激,美股典型軍工企業股價上漲明顯。1991年1月初,或受避險情緒影響,雷神、諾格、波音三家軍工上市公司股價短暫走低;在撤軍最後期限的1月15日股價開始反轉,並震盪走高;在2月15日薩達姆宣佈有條件撤軍後股價有所回檔;24日聯軍開始地面攻擊後再次走出一波小行情。

三家公司中,軍工業務占比較高的雷神和諾格走勢好於更偏民品業務的波音公司。

科索沃戰爭

科索沃戰爭的背景及進程

科索沃位於巴爾幹半島上,12世紀起便是塞爾維亞王國的一部分,冷戰期間屬於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在鐵托死後,南斯拉夫民族主義興起,1992年更是分裂為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克羅埃西亞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共和國、馬其頓共和國和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納共和國五個國家,其中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南聯盟)繼承了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主體。

由於巴爾幹半島民族問題複雜,在外部勢力干預下,波黑爆發了塞爾維亞族、克羅埃西亞族和穆斯林民族之間的戰爭,南聯盟由於採取強硬措施支持波黑塞族被指責為“種族清洗”。

1992年5月30日聯合國757號決議,決定對南聯盟實施全面制裁。1995年8月,北約悍然干預波黑內戰,大規模空襲波黑塞族,雖然在《代頓和平協議》簽署後,波黑內戰基本平息,但南聯盟與西方的矛盾仍在,未來科索沃戰爭的種子已然埋下。

1996年“科索沃解放軍”成立,阿爾巴尼亞族人開始採用暴力手段開展分裂運動,南聯盟總統米洛舍維奇鐵腕鎮壓分裂分子,科索沃危機的出現給了西方介入前南地區的藉口,雙方矛盾逐漸激化,最終演變為科索沃戰爭。

科索沃戰爭期間,北約在軍事實力上佔有絕對優勢,雖然南聯盟依託地利人和進行了頑強抵抗,給北約軍隊帶來了一定損失,但仍在78天的轟炸後從科索沃撤軍。

在科索沃戰爭期間,美軍空襲中國駐南使館,中美兩國關係驟然惡化。

在這場戰爭中,美國僅依靠空襲便戰勝南聯盟。

美軍裝備上和海灣戰爭區別不大,但由於戰略不同導致戰爭進程出現較大區別,具體表現在:

1) 由於沒有出動地面部隊,戰前準備和戰後撤離時間較海灣戰爭大大縮短,但是戰爭持續時間卻有所延長;

2) 由於缺乏地面部隊配合,在面對南聯盟這樣一個比伊拉克弱小的多的國家時,聯軍損失包括F117在內共61架作戰飛機,而南聯盟大量武器裝備在戰後得以保留;

3) 美軍精確打擊受到嚴峻考驗,戰爭造成南聯盟超過2000名平民死亡,6000名平民受傷,中國駐南使館也被美軍轟炸,這對美國國際形象造成嚴重打擊。

科索沃戰爭的短期影響

科索沃戰爭爆發于美股牛市行情環境中,戰爭期間標普航太國防指數、標普500指數以及部分新興市場指數漲幅也較為明顯。

戰爭當日,標普500指數上漲1.7%,在兩個多月的戰爭期間上漲2%,戰爭結束後1個月上漲8%。戰爭對軍工股的拉抬效果也比較明顯,開戰當日,標普航太國防指數大幅上漲1.1%,整個戰爭期間上漲13.6%。

此外,戰爭對於香港、日本等新興市場股市以及歐洲股市刺激作用也較為明顯,恒生指數、日經225指數、彭博歐洲500指數在開戰當日以及開戰期間都有較為明顯漲幅。

與海灣戰爭類似,科索沃戰爭短期影響仍受避險情緒主導。具體表現為:

1) 趨勢上與海灣戰爭類似,避險情緒集中爆發在最後通牒的3月19日至空襲開始的3月24日之間,股指下跌,VIX走高,日元升值,戰爭開始後資金向美國回流,日元貶值;

2) 科索沃戰爭規模不及海灣戰爭,各指標趨勢不如海灣戰爭明顯;

3) 科索沃戰爭中,美軍進展不如海灣戰爭順利,尤其是5月7日空襲中國駐南使館,導致市場避險情緒再次出現一個小高峰。

戰爭爆發前後,美元指數走強,黃金價格處於下行週期,戰爭引發的避險情緒短期對黃金價格有一定影響,但不能改變金價下行趨勢。

美國通過科索沃戰爭加快了其對亞非油氣資源區域的滲透,鞏固了美國霸權體系下的中亞石油通道的控制權,因此原油價格對戰爭反應依然強烈。

WTI原油期貨結算價在戰前一月雖上漲近30%,開戰當日預期落地,但卻未像海灣戰爭那樣出現大幅回檔,僅回檔1%,主要是由於當時油價的主要決定因素來自石油輸出國組織的集體限產,相較於這個主要因素,戰爭對市場的影響有限。

科索沃戰爭對軍工股仍有較強刺激作用。1999年3月19日,美國下達最後通牒之後,美股主要軍工企業股價有所下滑,一二輪空襲期間股價止跌,但上漲勢頭並不明顯,第三輪規模最大的空襲開始後,軍工股才開始大幅上漲。

5月7日美國空襲中國駐南使館,美國軍工股走出一個小低谷。6月9日南聯盟軍撤離科索沃,美國軍工股出現回檔。民品業務占比較大的波音公司股價漲幅仍弱於其他三家。

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

兩場戰爭的背景及進程

在911恐襲之後,反恐成為美國對外戰爭的主流,美國相繼發動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由於這兩場戰爭在特徵上十分相似,而且時間上高度重疊,因此我們將這兩場戰爭放在一起討論。

在反恐戰爭以前,美國對外戰爭主要謀求敵對政府在核心利益上讓步,不會直接推翻敵政權,海灣戰爭後薩達姆政權的統治仍然維持了十餘年,米洛舍維奇也是在戰後通過選舉下臺。

因此當地社會結構仍然保持完整,社會秩序沒有大的破壞,戰後美國並不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維持當地治安。

但是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這兩場戰爭,美國核心訴求就是推翻塔利班和薩達姆政權,戰爭徹底破壞了兩國原有的社會秩序,這一方面導致美國扶持的政權長時間難以有效施行統治,另一方面權力真空也給恐怖組織的滋生提供了沃土。

這兩方面都導致美國難以從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泥潭中脫身,使這兩場戰爭成為美國曠日持久的噩夢。

基地組織原為蘇聯入侵阿富汗期間,美國為削弱蘇聯,在阿富汗扶植的伊斯蘭教軍事組織,創始人為本·拉登。

在蘇聯撤退之後,基地組織反而開始對美國等“腐敗政權”發起恐怖襲擊,先後製造1998年美國駐肯亞大使館爆炸案、2000年“科爾”號驅逐艦襲擊案等多次恐怖襲擊。

2001年9月11日,基地組織對美國發動恐怖襲擊,襲擊造成世貿中心雙子塔倒塌,五角大樓局部受損,一共有2996人遇難,經濟損失達2000億美元,這是阿富汗戰爭的直接導火索。

“911”事件之後,美國認為是塔利班政權庇護了基地組織,因此於2001年10月7月發動了對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和基地組織的阿富汗戰爭。

雖然戰爭很快便推翻了塔利班政權在全國的統治,但是由於阿富汗地形複雜山脈眾多,而且塔利班和基地組織具備一定的群眾基礎,因此在戰爭爆發後的十餘年間,美軍對這兩個組織的清剿一直沒有完成。

在攻擊阿富汗的同時,美國於2003年3月20日,以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暗中支持恐怖分子為由,發起了對伊拉克的戰爭。

本次戰爭是90年代的海灣戰爭的延續,旨在徹底剷除薩達姆政權。伊拉克戰爭暴露了和阿富汗戰爭類似的問題,雖然美軍在戰爭初期進展順利,4月15日便宣佈主要戰爭結束,但隨後便陷入了漫長的治安戰,整場戰爭,美國共有4491名軍人死亡,戰爭開支高達7630億美元。

2011年12月14日,美國總統宣佈伊拉克戰爭正式結束,2014年12月29日,奧巴馬宣佈阿富汗戰爭正式結束,但據美國國防部下屬的人力資料中心公佈最新季報,截至2017年9月30日,駐阿富汗美軍人數仍有15300人,駐伊拉克人數則為8900人。

在這兩場戰爭中,美國並沒有實現消滅恐怖組織的戰略目的,相反由於不正確的軍事打擊,使得恐怖主義開始向全球蔓延,並最終導致了ISIS的崛起。

兩場戰爭的短期影響

阿富汗戰爭爆發於美股指數下行的熊市區間,戰爭標普500指數影響較小,但對標普航太國防指數刺激作用明顯。戰前的避險情緒明顯影響黃金價格,由於戰前油價處於下行通道,戰爭剛開始爆發前後對油價影響不明顯,但隨著戰爭的進行,2010年底油價開始反彈。

伊拉克戰爭爆發於美股指數氣溫回升的牛市區間,戰爭爆發前一周標普500指數上漲8.68%,標普航太國防指數上漲3.95%,戰爭爆發當日標普500指數小幅上漲0.19%,標普航太國防指數大幅上漲4.64%。

戰前的避險情緒對黃金價格影響不明顯,在戰前的一周,原油價格上漲近20%,戰爭爆發後,由於世界經濟在2003~2004年增長強勁,需求拉動推升油價持續走高。

兩次戰爭爆發初期,避險情緒依然明顯。

從VIX、黃金現貨價等指標的變化中,我們可以看出:

1) 2001年,由於“911”事件,美國市場出現一次大的避險情緒,但在後續半個月時間內逐步平復;

2) 在鄰近10月7日,美國市場關於是否會對阿富汗進行報復式打擊的不確定性增強,避險情緒高漲,VIX指數上升,阿富汗戰爭爆發後避險情緒結束,資金流回美國,標普500指數走高;

3) 戰爭帶來的避險情緒要小於“911”事件本身,主要是由於市場對戰爭的預期更充分,反映在指標上就是振幅小於“911”事件造成相關指標的振幅;

4) 2003年3月11日,伊拉克強迫聯合國中止美國的U2間諜飛機在其境內協助武器核查員執行偵察任務,市場將其視作伊拉克戰爭即將來臨的信號,導致當天避險情緒高漲,隨後避險情緒有所緩解;

5) 在美國下達最後通牒(2003年3月17日)至戰爭爆發(2003年3月20日)內,再次出現一波明顯的避險情緒。

兩場戰爭的長期影響

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持續時間長,對基本面影響較大。和之前的戰爭不同,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持續時間長,導致美國軍費開支在冷戰後再次出現了近十年的高速增長,且在戰爭爆發後至次貸危機前,美軍裝備採購費用占軍費比例占比有所提升,美國軍工行業基本面好轉。

兩次戰爭爆發後,美軍軍費占比開始提升。冷戰以後美國國防開支占GDP的比例由接近5%下降至不到3%,但在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爆發後,美國軍費占比開始攀升,2010年達到4.67%,接近冷戰末期水準。

戰爭導致全球安全形勢惡化,全球主要國家軍費均出現一定幅度增長。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也終結了美國冷戰後十年的軍費低增長,同時美國的反恐戰爭並不是美國一國的戰爭,英法等北約成員國直接參與了戰爭,此外十年的戰爭也導致全球安全形勢惡化,在這十年中主要國家軍費均出現一定幅度增長。

在軍費預算細項上,在次貸危機前採購費用占比不斷上升,但在次貸危機後迅速下降至戰前水準,並維持至戰後。

由於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中,武器裝備的科技含量不斷提升,採購費用占比也從戰前的19%上升至危機前的25%;次貸危機後軍費開支增速出現收縮,但戰爭中日常作訓和維護費用仍必須保證必要的增長,因此採購費用被大幅削減,占比也驟降至20%,並大致維持這一比例直至戰後。

具體到裝備採購費用,自2001年阿富汗戰爭爆發開始至次貸危機以前,美軍裝備採購預算增速在20%左右,2007年採購預算達1650億美元,是1999年的三倍。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裝備採購預算出現大幅下滑,維持在約1300億美元左右。

2011至2014年間,由於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的相繼結束,裝備採購費用開始下滑,2014年達到約900億美元的低點,但仍是戰前的1.5倍,此後裝備採購費用基本維持5%-10%的正常增長速度。

阿富汗戰爭期間,標普500指數上漲97%,標普航空航太與國防指數上漲270%,漲幅幾乎是標普500指數的3倍,雷神、通用動力、洛克希德、諾斯羅普•格魯曼、波音等主要美國軍工股份別上漲204%、196%、298%、210%、261%;伊拉克戰爭結束時,美股尚未走出次貸危機的陰霾,伊拉克戰爭期間標普500和標普航空航太與國防指數漲幅基本相當,若以伊拉克戰爭開始到阿富汗戰爭結束為區間,標普500指數上漲139%,標普航空航太與國防指數上漲322%。

可以看出美國軍工企業股價走勢和軍費預算及裝備採購預算高度相關,充分說明了反恐戰爭以來美國軍工股相對市場平均水準的優異表現,主要原因是戰爭帶來的軍費開支增長,以及相應的裝備採購費用增多。

美軍空襲敘利亞

美軍空襲敘利亞的背景及進程

在阿富汗戰爭以及伊拉克戰爭後,美國認識到陷入戰爭泥潭會給國家經濟帶來巨大負擔。在之後利比亞、敘利亞等數次危機中,美國在使用武力上表現的克制得多。

具體到敘利亞危機,雖然美國在政治上堅持要求阿薩德下臺,但是直接使用武力的僅有2017年4月7日空襲敘利亞機場一次,此外還有協助反政府武裝和庫爾德人武裝打擊ISIS,對政府軍造成的“誤傷”。

美軍空襲敘利亞的直接導火索是阿薩德政府有使用化學武器的嫌疑。

2017年4月4日,親反對派的“敘利亞人權觀察”指控阿薩德政府使用戰機空投化學武器,造成至少58人死亡,敘利亞軍方出面否認;4月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強烈譴責阿薩德政府,稱其已越過紅線;4月7日(美國時間4月6日)美國通過地中海區域的兩艘驅逐艦,向敘利亞一處空軍基地發動了空襲,空襲使用了59枚“戰斧”導彈,造成敘利亞5人死亡,7人受傷。

此次空襲和美國以往的戰爭有很大區別。

1) 在目的上,本次打擊更多的是特朗普為了緩解國內政治壓力,美國不僅沒有軍事推翻阿薩德政權的後續動作,甚至其敘利亞政策也沒有因本次空襲而發生根本性改變;

2) 在程度上,本次空襲是一次懲罰性打擊,沒有對敘利亞造成特別嚴重的損失;

3) 在時間上,本次空襲十分突然,從化武疑雲到譴責再到發起攻擊,只有僅僅不到三天時間,而且收尾迅速,沒有後續軍事動作。

敘利亞空襲的短期影響

由於空襲事件突發性較大,且影響程度有限,空襲當日標普500指數漲跌不明顯,但標普航太國防指數空襲當日上漲0.88%,反應較為明顯。

對市場影響方面,我們考察事件前後一周相關指標。結論與之前類似,市場避險情緒集中在特朗普發出強烈譴責的4月5日,在空襲後市場避險情緒平復。

俄羅斯近年來發動的對外戰爭

相較於美國,俄羅斯近年來發動的對外戰爭規模不大,且對外部的影響有限。

第二次車臣戰爭背景及其短期影響

1997年1月27日,馬斯哈多夫當選車臣總統,車臣更名為“車臣伊奇凱裡共和國”,以獨立國家自居,並在意識形態和地緣政治方面迅速與伊斯蘭世界接軌。在中東部分石油產出國的支援下,車臣“瓦哈比”派勢力空前擴張,俄羅斯北高加索地區分裂情緒高漲,裡海石油運輸線路亦遭威脅,俄羅斯經濟命脈懸於一線。

1999年8月7日,車臣叛軍在巴薩耶夫的率領下入侵達吉斯坦;9月,俄羅斯各地接連發生針對軍人、軍人家屬甚至平民的爆炸襲擊。

1999年10月1日,在新總理普京的直接部署下,俄軍進擊北高加索地區,第二次車臣戰爭爆發。

第二次車臣戰爭對外影響有限,對內影響較大。對外方面,第二次車臣戰爭對美國、歐洲、日本、中國等市場影響不大,戰前避險因素對原油價格產生一定影響,但對黃金價格影響不明顯;對內方面,第二次車臣戰爭穩定國內局勢與投資者信心,為俄股企穩回升奠定了一定基礎。

俄格戰爭背景及其短期影響

2004年1月,格魯吉亞親歐美的總統薩卡什維利大選獲勝,格魯吉亞積極推進加入北約的進程,並得到美國等國家的支持,與俄羅斯關係惡化。

當年北約東擴納入了7個前華約成員國,2008年試圖再納入烏克蘭、格魯吉亞,進一步壓縮俄羅斯戰略空間與縱深,受到俄羅斯警覺與反對。2008年8月8日至18日,格魯吉亞和俄羅斯為了爭奪南奧塞梯的控制權,促使格魯吉亞戰爭爆發。

俄格戰爭使俄羅斯與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國家關係緊張,戰爭短期對美國股市有明顯刺激作用。

由於戰爭爆發後可以預見到未來俄羅斯在出口方面將會受到北約組織國家制裁,將嚴重損害俄羅斯經濟增長,加之戰爭爆發前三個月俄羅斯RTS指數已下跌16%,市場較為悲觀,戰爭當日RTS指數大跌6.5%。戰爭爆發後,原油價格大幅下滑,盧布大幅貶值,俄羅斯經濟受到重挫。

對歷史回顧的總結

通過比較分析冷戰結束後美國、俄羅斯發動的歷次大規模的戰爭及武裝衝突對資本市場的影響,我們發現,長期戰爭持續期間強國軍工股相對市場指數漲幅明顯,短期戰爭前後市場通常波動較大。具體表現如下:

1、在持續進行的長期戰爭期間(通常以年計),強國軍工股股價相對市場指數漲幅較大。

美國發動的以推翻他國政權為首要目標的長期戰爭,例如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會使軍費預算及軍費中武器裝備採購預算明顯提高,美國軍工上市企業訂單因此增加,行業基本面好轉,股價相對市場指數漲幅較大。

阿富汗戰爭期間,標普500指數上漲97%,標普航空航太與國防指數上漲270%,漲幅幾乎是標普500指數的3倍,雷神、通用動力、洛克希德、諾斯羅普•格魯曼、波音等主要美國軍工股份別上漲204%、196%、298%、210%、261%;

伊拉克戰爭結束時,美股尚未走出次貸危機的陰霾,伊拉克戰爭期間標普500和標普航空航太與國防指數漲幅基本相當,若以伊拉克戰爭開始到阿富汗戰爭結束為區間,標普500指數上漲139%,標普航空航太與國防指數上漲322%。

2、對於短期戰爭(通常以月計),通常在戰爭爆發前,黃金、原油漲幅較大、非開戰區域的新興市場股票及貨幣等避險產品也會有一定漲幅,但隨著戰爭的爆發黃金、原油的價格大概率出現回檔。

由於冷戰結束,美國國防支出增速放緩,海灣戰爭和科索沃戰爭這類短期戰爭均沒有對基本面(國防支出)造成太大影響,我們主要考慮其短期情緒影響。

通常在戰爭爆發前受避險情緒影響,黃金、原油漲幅較大,非開戰區域的新興市場股票及貨幣會有一定漲幅;戰爭爆發後,預期兌現、不確定性消除,黃金、原油價格回歸理性,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是最好的例證。

3、戰爭短期對於強國的市場指數及軍工指數有明顯的拉抬作用,對於弱國市場的影響通常較為悲觀。

美國作為強國,主動發動對外戰爭的勝負沒有懸念,因此近年來其發動的歷次戰爭短期內都對美國市場指數及軍工指數有一定拉抬作用。

俄羅斯發動的俄格戰爭以及克裡米亞事件雖然作戰雙方的勝負沒有懸念,但由於國際社會陣營的原因,上述事件都觸及到了北約組織國家的利益,投資者預期到事件的發生將使俄羅斯面臨經濟制裁,於是戰爭前俄羅斯RTS指數出現較大幅度下跌。

4、市場風險偏好上行時,戰爭對市場指數影響較為顯著;無論市場風險偏好是上行還是下行,戰爭或周邊局勢衝突均會對軍工指數產生一定影響。

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伊拉克戰爭發生在美股牛市行情中,戰爭對於標普500指數均產生明顯影響;阿富汗戰爭發生在熊市行情中,對標普500指數影響較小。近年來美國發動的歷次戰爭均對軍工指數有明顯影響。獲取本文完整報告請百度搜索“樂晴智庫”。

點擊下方“瞭解更多”,獲得更多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可以看出:

1) 由於冷戰結束,美國國防支出增速放緩,甚至出現負增長,期間海灣戰爭和科索沃戰爭均沒有對國防支出造成太大影響;

2) 2001年由於911恐怖襲擊以及接踵而至的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美國國防開支再次出現高增長,同時占聯邦財政支出比例也出現提高;

3) 在長期的反恐戰爭中,雖然2008年次貸危機導致國防支出增速放緩,但是占比仍維持一個較高水準;

4) 2012年以後,由於伊拉克戰爭的結束,美國國防支出再次出現負增長,同時占比迅速回落,之後美國空襲敘利亞並沒有對這一趨勢產生根本改變。

海灣戰爭

海灣戰爭的背景及進程

海灣戰爭軍事行動發生於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此時蘇聯尚未解體,冷戰尚未結束。但由於蘇聯入侵阿富汗的失敗,國力遭到嚴重削弱,國際局勢實際上已經開始由兩極向一超多強轉變,所以海灣戰爭也被稱為冷戰結束後的第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

海灣戰爭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由1990年8月1日開始至1991年1月16日,在此期間美國積極進行戰爭的政治軍事準備;第二階段由1月17日至2月28日,是實際進行軍事打擊的時間。

本次戰爭成為了美軍展示資訊化裝備的舞臺。空襲期間,F15、F117等多款新銳戰機表現優異,重創了伊拉克的防空和指揮系統,挫傷了伊拉克軍隊的士氣,為後續地面進攻打下基礎;面對伊軍飛毛腿導彈反擊,愛國者導彈組成了聯軍的一道屏障;陸戰階段,阿帕奇直升機成為伊拉克裝甲部隊的夢魘。

海灣戰爭的短期影響

海灣戰爭爆發於美股企穩上漲的牛市環境中,戰爭期間標普航太國防指數、標普500指數以及部分新興市場指數漲幅較為明顯。

戰爭當日,標普500指數上漲3.7%,在1個多月的戰爭期間上漲11.9%,戰爭結束後仍緩慢上行。戰爭對軍工股的提振效果尤為明顯,開戰當日,標普航太國防指數大幅上漲4.6%。

此外,戰爭對於香港、日本等新興市場股市刺激作用也較為明顯,恒生指數、日經225指數在開戰當日以及開戰期間都有較為明顯漲幅。

戰爭爆發前以避險情緒主導,黃金、原油漲幅較大。在戰爭爆發前,市場恐慌指數(VIX)大幅上升,資本外流導致日元升值,黃金作為作為避險產品價格也快速上漲,這一趨勢在聯合國678號決議最後期限的1月15日達到頂峰。

原油價格對於產油區戰爭反應強烈,WTI原油期貨結算價在開戰前1個月上漲18.3%。

戰爭爆發後,預期兌現、不確定性消除,黃金、原油價格回歸理性。1月15日過後,戰爭幾乎確定爆發,市場不確定性快速下降,VIX指數直線下滑,出於對美國軍事實力的信心,資金開始向美國回流,日元開始貶值。1月17日戰爭爆發,WTI原油期貨結算價當日下跌33%,黃金現價當日下跌6%。

受戰爭爆發刺激,美股典型軍工企業股價上漲明顯。1991年1月初,或受避險情緒影響,雷神、諾格、波音三家軍工上市公司股價短暫走低;在撤軍最後期限的1月15日股價開始反轉,並震盪走高;在2月15日薩達姆宣佈有條件撤軍後股價有所回檔;24日聯軍開始地面攻擊後再次走出一波小行情。

三家公司中,軍工業務占比較高的雷神和諾格走勢好於更偏民品業務的波音公司。

科索沃戰爭

科索沃戰爭的背景及進程

科索沃位於巴爾幹半島上,12世紀起便是塞爾維亞王國的一部分,冷戰期間屬於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在鐵托死後,南斯拉夫民族主義興起,1992年更是分裂為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克羅埃西亞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共和國、馬其頓共和國和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納共和國五個國家,其中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南聯盟)繼承了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主體。

由於巴爾幹半島民族問題複雜,在外部勢力干預下,波黑爆發了塞爾維亞族、克羅埃西亞族和穆斯林民族之間的戰爭,南聯盟由於採取強硬措施支持波黑塞族被指責為“種族清洗”。

1992年5月30日聯合國757號決議,決定對南聯盟實施全面制裁。1995年8月,北約悍然干預波黑內戰,大規模空襲波黑塞族,雖然在《代頓和平協議》簽署後,波黑內戰基本平息,但南聯盟與西方的矛盾仍在,未來科索沃戰爭的種子已然埋下。

1996年“科索沃解放軍”成立,阿爾巴尼亞族人開始採用暴力手段開展分裂運動,南聯盟總統米洛舍維奇鐵腕鎮壓分裂分子,科索沃危機的出現給了西方介入前南地區的藉口,雙方矛盾逐漸激化,最終演變為科索沃戰爭。

科索沃戰爭期間,北約在軍事實力上佔有絕對優勢,雖然南聯盟依託地利人和進行了頑強抵抗,給北約軍隊帶來了一定損失,但仍在78天的轟炸後從科索沃撤軍。

在科索沃戰爭期間,美軍空襲中國駐南使館,中美兩國關係驟然惡化。

在這場戰爭中,美國僅依靠空襲便戰勝南聯盟。

美軍裝備上和海灣戰爭區別不大,但由於戰略不同導致戰爭進程出現較大區別,具體表現在:

1) 由於沒有出動地面部隊,戰前準備和戰後撤離時間較海灣戰爭大大縮短,但是戰爭持續時間卻有所延長;

2) 由於缺乏地面部隊配合,在面對南聯盟這樣一個比伊拉克弱小的多的國家時,聯軍損失包括F117在內共61架作戰飛機,而南聯盟大量武器裝備在戰後得以保留;

3) 美軍精確打擊受到嚴峻考驗,戰爭造成南聯盟超過2000名平民死亡,6000名平民受傷,中國駐南使館也被美軍轟炸,這對美國國際形象造成嚴重打擊。

科索沃戰爭的短期影響

科索沃戰爭爆發于美股牛市行情環境中,戰爭期間標普航太國防指數、標普500指數以及部分新興市場指數漲幅也較為明顯。

戰爭當日,標普500指數上漲1.7%,在兩個多月的戰爭期間上漲2%,戰爭結束後1個月上漲8%。戰爭對軍工股的拉抬效果也比較明顯,開戰當日,標普航太國防指數大幅上漲1.1%,整個戰爭期間上漲13.6%。

此外,戰爭對於香港、日本等新興市場股市以及歐洲股市刺激作用也較為明顯,恒生指數、日經225指數、彭博歐洲500指數在開戰當日以及開戰期間都有較為明顯漲幅。

與海灣戰爭類似,科索沃戰爭短期影響仍受避險情緒主導。具體表現為:

1) 趨勢上與海灣戰爭類似,避險情緒集中爆發在最後通牒的3月19日至空襲開始的3月24日之間,股指下跌,VIX走高,日元升值,戰爭開始後資金向美國回流,日元貶值;

2) 科索沃戰爭規模不及海灣戰爭,各指標趨勢不如海灣戰爭明顯;

3) 科索沃戰爭中,美軍進展不如海灣戰爭順利,尤其是5月7日空襲中國駐南使館,導致市場避險情緒再次出現一個小高峰。

戰爭爆發前後,美元指數走強,黃金價格處於下行週期,戰爭引發的避險情緒短期對黃金價格有一定影響,但不能改變金價下行趨勢。

美國通過科索沃戰爭加快了其對亞非油氣資源區域的滲透,鞏固了美國霸權體系下的中亞石油通道的控制權,因此原油價格對戰爭反應依然強烈。

WTI原油期貨結算價在戰前一月雖上漲近30%,開戰當日預期落地,但卻未像海灣戰爭那樣出現大幅回檔,僅回檔1%,主要是由於當時油價的主要決定因素來自石油輸出國組織的集體限產,相較於這個主要因素,戰爭對市場的影響有限。

科索沃戰爭對軍工股仍有較強刺激作用。1999年3月19日,美國下達最後通牒之後,美股主要軍工企業股價有所下滑,一二輪空襲期間股價止跌,但上漲勢頭並不明顯,第三輪規模最大的空襲開始後,軍工股才開始大幅上漲。

5月7日美國空襲中國駐南使館,美國軍工股走出一個小低谷。6月9日南聯盟軍撤離科索沃,美國軍工股出現回檔。民品業務占比較大的波音公司股價漲幅仍弱於其他三家。

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

兩場戰爭的背景及進程

在911恐襲之後,反恐成為美國對外戰爭的主流,美國相繼發動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由於這兩場戰爭在特徵上十分相似,而且時間上高度重疊,因此我們將這兩場戰爭放在一起討論。

在反恐戰爭以前,美國對外戰爭主要謀求敵對政府在核心利益上讓步,不會直接推翻敵政權,海灣戰爭後薩達姆政權的統治仍然維持了十餘年,米洛舍維奇也是在戰後通過選舉下臺。

因此當地社會結構仍然保持完整,社會秩序沒有大的破壞,戰後美國並不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維持當地治安。

但是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這兩場戰爭,美國核心訴求就是推翻塔利班和薩達姆政權,戰爭徹底破壞了兩國原有的社會秩序,這一方面導致美國扶持的政權長時間難以有效施行統治,另一方面權力真空也給恐怖組織的滋生提供了沃土。

這兩方面都導致美國難以從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泥潭中脫身,使這兩場戰爭成為美國曠日持久的噩夢。

基地組織原為蘇聯入侵阿富汗期間,美國為削弱蘇聯,在阿富汗扶植的伊斯蘭教軍事組織,創始人為本·拉登。

在蘇聯撤退之後,基地組織反而開始對美國等“腐敗政權”發起恐怖襲擊,先後製造1998年美國駐肯亞大使館爆炸案、2000年“科爾”號驅逐艦襲擊案等多次恐怖襲擊。

2001年9月11日,基地組織對美國發動恐怖襲擊,襲擊造成世貿中心雙子塔倒塌,五角大樓局部受損,一共有2996人遇難,經濟損失達2000億美元,這是阿富汗戰爭的直接導火索。

“911”事件之後,美國認為是塔利班政權庇護了基地組織,因此於2001年10月7月發動了對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和基地組織的阿富汗戰爭。

雖然戰爭很快便推翻了塔利班政權在全國的統治,但是由於阿富汗地形複雜山脈眾多,而且塔利班和基地組織具備一定的群眾基礎,因此在戰爭爆發後的十餘年間,美軍對這兩個組織的清剿一直沒有完成。

在攻擊阿富汗的同時,美國於2003年3月20日,以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暗中支持恐怖分子為由,發起了對伊拉克的戰爭。

本次戰爭是90年代的海灣戰爭的延續,旨在徹底剷除薩達姆政權。伊拉克戰爭暴露了和阿富汗戰爭類似的問題,雖然美軍在戰爭初期進展順利,4月15日便宣佈主要戰爭結束,但隨後便陷入了漫長的治安戰,整場戰爭,美國共有4491名軍人死亡,戰爭開支高達7630億美元。

2011年12月14日,美國總統宣佈伊拉克戰爭正式結束,2014年12月29日,奧巴馬宣佈阿富汗戰爭正式結束,但據美國國防部下屬的人力資料中心公佈最新季報,截至2017年9月30日,駐阿富汗美軍人數仍有15300人,駐伊拉克人數則為8900人。

在這兩場戰爭中,美國並沒有實現消滅恐怖組織的戰略目的,相反由於不正確的軍事打擊,使得恐怖主義開始向全球蔓延,並最終導致了ISIS的崛起。

兩場戰爭的短期影響

阿富汗戰爭爆發於美股指數下行的熊市區間,戰爭標普500指數影響較小,但對標普航太國防指數刺激作用明顯。戰前的避險情緒明顯影響黃金價格,由於戰前油價處於下行通道,戰爭剛開始爆發前後對油價影響不明顯,但隨著戰爭的進行,2010年底油價開始反彈。

伊拉克戰爭爆發於美股指數氣溫回升的牛市區間,戰爭爆發前一周標普500指數上漲8.68%,標普航太國防指數上漲3.95%,戰爭爆發當日標普500指數小幅上漲0.19%,標普航太國防指數大幅上漲4.64%。

戰前的避險情緒對黃金價格影響不明顯,在戰前的一周,原油價格上漲近20%,戰爭爆發後,由於世界經濟在2003~2004年增長強勁,需求拉動推升油價持續走高。

兩次戰爭爆發初期,避險情緒依然明顯。

從VIX、黃金現貨價等指標的變化中,我們可以看出:

1) 2001年,由於“911”事件,美國市場出現一次大的避險情緒,但在後續半個月時間內逐步平復;

2) 在鄰近10月7日,美國市場關於是否會對阿富汗進行報復式打擊的不確定性增強,避險情緒高漲,VIX指數上升,阿富汗戰爭爆發後避險情緒結束,資金流回美國,標普500指數走高;

3) 戰爭帶來的避險情緒要小於“911”事件本身,主要是由於市場對戰爭的預期更充分,反映在指標上就是振幅小於“911”事件造成相關指標的振幅;

4) 2003年3月11日,伊拉克強迫聯合國中止美國的U2間諜飛機在其境內協助武器核查員執行偵察任務,市場將其視作伊拉克戰爭即將來臨的信號,導致當天避險情緒高漲,隨後避險情緒有所緩解;

5) 在美國下達最後通牒(2003年3月17日)至戰爭爆發(2003年3月20日)內,再次出現一波明顯的避險情緒。

兩場戰爭的長期影響

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持續時間長,對基本面影響較大。和之前的戰爭不同,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持續時間長,導致美國軍費開支在冷戰後再次出現了近十年的高速增長,且在戰爭爆發後至次貸危機前,美軍裝備採購費用占軍費比例占比有所提升,美國軍工行業基本面好轉。

兩次戰爭爆發後,美軍軍費占比開始提升。冷戰以後美國國防開支占GDP的比例由接近5%下降至不到3%,但在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爆發後,美國軍費占比開始攀升,2010年達到4.67%,接近冷戰末期水準。

戰爭導致全球安全形勢惡化,全球主要國家軍費均出現一定幅度增長。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也終結了美國冷戰後十年的軍費低增長,同時美國的反恐戰爭並不是美國一國的戰爭,英法等北約成員國直接參與了戰爭,此外十年的戰爭也導致全球安全形勢惡化,在這十年中主要國家軍費均出現一定幅度增長。

在軍費預算細項上,在次貸危機前採購費用占比不斷上升,但在次貸危機後迅速下降至戰前水準,並維持至戰後。

由於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中,武器裝備的科技含量不斷提升,採購費用占比也從戰前的19%上升至危機前的25%;次貸危機後軍費開支增速出現收縮,但戰爭中日常作訓和維護費用仍必須保證必要的增長,因此採購費用被大幅削減,占比也驟降至20%,並大致維持這一比例直至戰後。

具體到裝備採購費用,自2001年阿富汗戰爭爆發開始至次貸危機以前,美軍裝備採購預算增速在20%左右,2007年採購預算達1650億美元,是1999年的三倍。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裝備採購預算出現大幅下滑,維持在約1300億美元左右。

2011至2014年間,由於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的相繼結束,裝備採購費用開始下滑,2014年達到約900億美元的低點,但仍是戰前的1.5倍,此後裝備採購費用基本維持5%-10%的正常增長速度。

阿富汗戰爭期間,標普500指數上漲97%,標普航空航太與國防指數上漲270%,漲幅幾乎是標普500指數的3倍,雷神、通用動力、洛克希德、諾斯羅普•格魯曼、波音等主要美國軍工股份別上漲204%、196%、298%、210%、261%;伊拉克戰爭結束時,美股尚未走出次貸危機的陰霾,伊拉克戰爭期間標普500和標普航空航太與國防指數漲幅基本相當,若以伊拉克戰爭開始到阿富汗戰爭結束為區間,標普500指數上漲139%,標普航空航太與國防指數上漲322%。

可以看出美國軍工企業股價走勢和軍費預算及裝備採購預算高度相關,充分說明了反恐戰爭以來美國軍工股相對市場平均水準的優異表現,主要原因是戰爭帶來的軍費開支增長,以及相應的裝備採購費用增多。

美軍空襲敘利亞

美軍空襲敘利亞的背景及進程

在阿富汗戰爭以及伊拉克戰爭後,美國認識到陷入戰爭泥潭會給國家經濟帶來巨大負擔。在之後利比亞、敘利亞等數次危機中,美國在使用武力上表現的克制得多。

具體到敘利亞危機,雖然美國在政治上堅持要求阿薩德下臺,但是直接使用武力的僅有2017年4月7日空襲敘利亞機場一次,此外還有協助反政府武裝和庫爾德人武裝打擊ISIS,對政府軍造成的“誤傷”。

美軍空襲敘利亞的直接導火索是阿薩德政府有使用化學武器的嫌疑。

2017年4月4日,親反對派的“敘利亞人權觀察”指控阿薩德政府使用戰機空投化學武器,造成至少58人死亡,敘利亞軍方出面否認;4月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強烈譴責阿薩德政府,稱其已越過紅線;4月7日(美國時間4月6日)美國通過地中海區域的兩艘驅逐艦,向敘利亞一處空軍基地發動了空襲,空襲使用了59枚“戰斧”導彈,造成敘利亞5人死亡,7人受傷。

此次空襲和美國以往的戰爭有很大區別。

1) 在目的上,本次打擊更多的是特朗普為了緩解國內政治壓力,美國不僅沒有軍事推翻阿薩德政權的後續動作,甚至其敘利亞政策也沒有因本次空襲而發生根本性改變;

2) 在程度上,本次空襲是一次懲罰性打擊,沒有對敘利亞造成特別嚴重的損失;

3) 在時間上,本次空襲十分突然,從化武疑雲到譴責再到發起攻擊,只有僅僅不到三天時間,而且收尾迅速,沒有後續軍事動作。

敘利亞空襲的短期影響

由於空襲事件突發性較大,且影響程度有限,空襲當日標普500指數漲跌不明顯,但標普航太國防指數空襲當日上漲0.88%,反應較為明顯。

對市場影響方面,我們考察事件前後一周相關指標。結論與之前類似,市場避險情緒集中在特朗普發出強烈譴責的4月5日,在空襲後市場避險情緒平復。

俄羅斯近年來發動的對外戰爭

相較於美國,俄羅斯近年來發動的對外戰爭規模不大,且對外部的影響有限。

第二次車臣戰爭背景及其短期影響

1997年1月27日,馬斯哈多夫當選車臣總統,車臣更名為“車臣伊奇凱裡共和國”,以獨立國家自居,並在意識形態和地緣政治方面迅速與伊斯蘭世界接軌。在中東部分石油產出國的支援下,車臣“瓦哈比”派勢力空前擴張,俄羅斯北高加索地區分裂情緒高漲,裡海石油運輸線路亦遭威脅,俄羅斯經濟命脈懸於一線。

1999年8月7日,車臣叛軍在巴薩耶夫的率領下入侵達吉斯坦;9月,俄羅斯各地接連發生針對軍人、軍人家屬甚至平民的爆炸襲擊。

1999年10月1日,在新總理普京的直接部署下,俄軍進擊北高加索地區,第二次車臣戰爭爆發。

第二次車臣戰爭對外影響有限,對內影響較大。對外方面,第二次車臣戰爭對美國、歐洲、日本、中國等市場影響不大,戰前避險因素對原油價格產生一定影響,但對黃金價格影響不明顯;對內方面,第二次車臣戰爭穩定國內局勢與投資者信心,為俄股企穩回升奠定了一定基礎。

俄格戰爭背景及其短期影響

2004年1月,格魯吉亞親歐美的總統薩卡什維利大選獲勝,格魯吉亞積極推進加入北約的進程,並得到美國等國家的支持,與俄羅斯關係惡化。

當年北約東擴納入了7個前華約成員國,2008年試圖再納入烏克蘭、格魯吉亞,進一步壓縮俄羅斯戰略空間與縱深,受到俄羅斯警覺與反對。2008年8月8日至18日,格魯吉亞和俄羅斯為了爭奪南奧塞梯的控制權,促使格魯吉亞戰爭爆發。

俄格戰爭使俄羅斯與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國家關係緊張,戰爭短期對美國股市有明顯刺激作用。

由於戰爭爆發後可以預見到未來俄羅斯在出口方面將會受到北約組織國家制裁,將嚴重損害俄羅斯經濟增長,加之戰爭爆發前三個月俄羅斯RTS指數已下跌16%,市場較為悲觀,戰爭當日RTS指數大跌6.5%。戰爭爆發後,原油價格大幅下滑,盧布大幅貶值,俄羅斯經濟受到重挫。

對歷史回顧的總結

通過比較分析冷戰結束後美國、俄羅斯發動的歷次大規模的戰爭及武裝衝突對資本市場的影響,我們發現,長期戰爭持續期間強國軍工股相對市場指數漲幅明顯,短期戰爭前後市場通常波動較大。具體表現如下:

1、在持續進行的長期戰爭期間(通常以年計),強國軍工股股價相對市場指數漲幅較大。

美國發動的以推翻他國政權為首要目標的長期戰爭,例如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會使軍費預算及軍費中武器裝備採購預算明顯提高,美國軍工上市企業訂單因此增加,行業基本面好轉,股價相對市場指數漲幅較大。

阿富汗戰爭期間,標普500指數上漲97%,標普航空航太與國防指數上漲270%,漲幅幾乎是標普500指數的3倍,雷神、通用動力、洛克希德、諾斯羅普•格魯曼、波音等主要美國軍工股份別上漲204%、196%、298%、210%、261%;

伊拉克戰爭結束時,美股尚未走出次貸危機的陰霾,伊拉克戰爭期間標普500和標普航空航太與國防指數漲幅基本相當,若以伊拉克戰爭開始到阿富汗戰爭結束為區間,標普500指數上漲139%,標普航空航太與國防指數上漲322%。

2、對於短期戰爭(通常以月計),通常在戰爭爆發前,黃金、原油漲幅較大、非開戰區域的新興市場股票及貨幣等避險產品也會有一定漲幅,但隨著戰爭的爆發黃金、原油的價格大概率出現回檔。

由於冷戰結束,美國國防支出增速放緩,海灣戰爭和科索沃戰爭這類短期戰爭均沒有對基本面(國防支出)造成太大影響,我們主要考慮其短期情緒影響。

通常在戰爭爆發前受避險情緒影響,黃金、原油漲幅較大,非開戰區域的新興市場股票及貨幣會有一定漲幅;戰爭爆發後,預期兌現、不確定性消除,黃金、原油價格回歸理性,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是最好的例證。

3、戰爭短期對於強國的市場指數及軍工指數有明顯的拉抬作用,對於弱國市場的影響通常較為悲觀。

美國作為強國,主動發動對外戰爭的勝負沒有懸念,因此近年來其發動的歷次戰爭短期內都對美國市場指數及軍工指數有一定拉抬作用。

俄羅斯發動的俄格戰爭以及克裡米亞事件雖然作戰雙方的勝負沒有懸念,但由於國際社會陣營的原因,上述事件都觸及到了北約組織國家的利益,投資者預期到事件的發生將使俄羅斯面臨經濟制裁,於是戰爭前俄羅斯RTS指數出現較大幅度下跌。

4、市場風險偏好上行時,戰爭對市場指數影響較為顯著;無論市場風險偏好是上行還是下行,戰爭或周邊局勢衝突均會對軍工指數產生一定影響。

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伊拉克戰爭發生在美股牛市行情中,戰爭對於標普500指數均產生明顯影響;阿富汗戰爭發生在熊市行情中,對標普500指數影響較小。近年來美國發動的歷次戰爭均對軍工指數有明顯影響。獲取本文完整報告請百度搜索“樂晴智庫”。

點擊下方“瞭解更多”,獲得更多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