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乾隆臨《聖教序》,你覺得怎麼樣?

乾隆的書法從學習趙孟頫, 心慕手追, 身體力行。 遊覽名勝每到一處, 作詩紀勝, 禦書刻石, 其書圓潤秀髮, 在宮中、禦園、名勝古跡、寺廟等幾乎到處可見其墨蹟, 至今海內乾隆禦碑甚多, 其擅書之名流傳普遍。 今天給大家帶來乾隆臨摹集王羲之作品《聖教序》, 如下:

乾隆皇帝, 即清高宗(1711一1799), 愛新覺羅弘曆, 世宗四子。 清代皇帝, 1735一1795年在位。 繼位後, 先後討平西北、西南, 抗擊廓爾喀入侵, 拒絕英使馬戛爾尼的無理要求, 鼓勵墾荒, 頒佈禁書令, 迭興文字獄, 開四庫全書館, 編纂《續三通》《皇朝三通》等。

乾隆自幼就接受漢族傳統文化教育, 四書五經, 詩詞歌賦, 書法繪畫, 無一不精, 文化修養很高, 執政後也十分重視文化建設, “稽古右文, 崇儒興學”。 他對於書法的嗜好和宣導,

比之祖父康熙更勝一籌, 歷經數年, 刻意搜求歷代書法名品, 御覽、御批、欽定多部傳世藏帖, 集我國歷代書法藝術之大成, 特建“淳化軒”藏《淳化閣帖》, 一時帖學之風大熾。

大學士梁詩正等贊乾隆曰:“皇上性契義爻, 學貫倉史, 每于萬機之暇, 深探八法之微。 寶翰所垂, 雲章霞采, 鳳翥龍騰。 綜百氏而集其成, 追二王而得其粹。 又複品鑒精嚴, 研究周悉, 于諸家工拙真贗, 如明鏡之照, 纖毫莫遁其形。 仰識聖天子好古勤求, 嘉惠來學, 甄陶萬世之心, 有加無已。 ”

從他的書法作品中可以發現,書學起步仍是康熙時流行的宮廷書法,後在承學各家中選定趙孟頫豐圓肥潤的書法。從存世的乾隆書跡看,他的字字體稍長,楷書中多有行書的筆意,行書中又往往夾雜著草書的韻味,點畫圓潤均勻,結體婉轉流暢,缺少變化和韻味,並無明顯的成就,這或許體現出一代天子的氣度,評者稱其“雖有承平之象,終少雄武之風”。

其作品因其特殊性一直得到了收藏家的關注。

廠家直供毛筆9支套裝送筆簾 ¥138 購買

從他的書法作品中可以發現,書學起步仍是康熙時流行的宮廷書法,後在承學各家中選定趙孟頫豐圓肥潤的書法。從存世的乾隆書跡看,他的字字體稍長,楷書中多有行書的筆意,行書中又往往夾雜著草書的韻味,點畫圓潤均勻,結體婉轉流暢,缺少變化和韻味,並無明顯的成就,這或許體現出一代天子的氣度,評者稱其“雖有承平之象,終少雄武之風”。

其作品因其特殊性一直得到了收藏家的關注。

廠家直供毛筆9支套裝送筆簾 ¥138 購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