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海信海爾稱雄黑白電,背後原因何在?

[釘科技述評]青島的兩家家電企業, 2017年業績突出。 據中怡康報導, 海信電器已連續14年位居國內彩電市場榜首。 與此同時, 在白電市場海爾也戰績彪炳。 據歐睿國際資料顯示, 海爾不僅以10.5%的品牌份額奪得全球9連冠, 還分別以17.3%、14.6%、20.6%、13.5%的份額, 拿下冰箱、洗衣機、冷櫃、酒櫃四個品類在全球範圍內品牌份額的NO.1。 釘科技認為, 海信海爾連續多年稱雄黑白電市場, 主要有三點原因。

其一, 品牌驅動力十足。

目前中國家電企業走向全球市場已成必然趨勢, 同時中國家電企業似乎已經明白, 只有打出自己的品牌, 才是開拓市場、佔領市場的最有力武器之一, 也唯有如此, 才能真正站在產業價值鏈的上游位置。

以海爾為例, 即使在短期內得不到創匯利潤, 還始終堅持自主創牌, 提升全球的品牌知名度。 目前, 其整合了海爾、紐西蘭Fisher & Paykel、卡薩帝、統帥、日本AQUA等品牌, 形成了“世界第一家電品牌集群”,

品牌驅動力十足。

“世界第一家電品牌集群”的建立, 讓海爾實現了從單一品牌的全球化到多品牌全球化, 以及由單一品牌覆蓋全球市場, 到多品牌協同滿足全球市場不同需求的躍升。 如今, 海爾海外收入自主品牌占比接近100%, 在全球160個國家和地區均是自主品牌。

與海爾相似, 海信在全球市場的發展中, 也十分注重品牌建設。 在海外市場開拓中, 海信堅持自主創牌, 通過持續的品牌建設, 提升海信品牌對市場的影響力。 2017年, 海信收購了東芝電視業務, 進一步提升海信品牌知名度。

與很多國內企業以OEM出口方式為主不同, 海信連續多年在海外市場建設海信品牌基地, 在全球主要國家都擁有銷售管道、銷售機構以及銷售和服務人員,

海信電視在海外市場的自主品牌收入大約占全部電視出口收入的60%, 並且海信電視在南非和澳洲已經佔據市場第一的位置, 美國及歐洲市場也呈現高速增長態勢, 在日本市場, 海信電視也是本土品牌之外市場份額最大的品牌。

綜上, 在開拓國外市場上, 海爾海信均堅持自主創牌, 同時在不失時機的情況下, 通過投資並購擴大品牌版圖, 提升自主品牌的影響力。

其二, 技術驅動力更強勁。

要搶佔國外市場, 僅品牌知名度是遠遠不夠的, 還要有強大的技術做支撐。

以海信為例, 通過自主研發的畫質技術ULED、鐳射電視等, 實現了技術驅動持久增長的目標。

在全球頂級黑科技薈萃的美國CES展上, 海信自主研發的1000Zone超畫質電視U9,

摘得CES2018“全球年度最佳顯示技術金獎”。 海信通過在液晶背光顯示技術上10多年的執著創新, 終於實現了高達1056個獨立背光分區和4096級精細調光的重大技術突破, 使U9電視呈現出普通電視難以表現的層次、細節和景深感。

ULED畫質技術作為海信電視獨有的撒手鐧, 其動態背光分區技術在業內一直引以為傲。 海信自主研發的Hi-view Pro畫質引擎晶片可以精准把控每一幀畫面的亮度, 使電視畫面主體部分的光影效果表現更為出色 。 在大尺度高端電視, 海信還力推鐳射電視, 並推出了尺寸涵蓋80-150寸的無屏4K鐳射電視, 滿足使用者對大屏電視的全場景需求。

此外, 除了鍛造產品核心技術外, 先進的技術體系也可能讓品牌處於有利地位。 以海爾為例, 在今年CES上, 海爾推出了一站式智慧成套解決方案, 打破了智慧家居難聯通、被動服務的局限, 從而讓家庭中多品牌、多品類的產品實現互通互聯。 海爾一站式智慧成套解決方案的推出, 在解決這一世界性難題的同時, 也樹立了中國品牌智慧家庭行業全球領跑者的角色。

綜上,自主技術配合先進的技術體系,進一步提高了產品核心競爭力,建立了強大的競爭壁壘。

其三,市場驅動力十足。

除了品牌、技術驅動外,兩大巨頭的市場驅動力也很強勁。釘科技認為,市場動力十足與兩大巨頭具備全球化視野,並加速全球化佈局有關。

一方面通過海外並購,加快全球化市場的步伐。海信通過收購東芝電視業務,整合雙方技術資源,並借助東芝品牌知名度,擴大了海信的海外市場份額同時,海爾也通過收購美國通用電氣家電業務,在提升品牌度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類似的並購、合作案例,在海爾海信身上還有很多。

另一方面建立全球研發基地,讓全球化戰略本土化落地。海爾始終堅持“三位一體”的本土化模式,並且率先在美國、德國、紐西蘭、日本、墨西哥、韓國、印度和中國建立了10個研發中心,打造了“10+N”研發體系,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海信在這方面也有類似的佈局。

目前,海信已經在海外建有17家分公司實施本土化經營,覆蓋歐洲、美洲、非洲、中東及東南亞等地市場;海外建有3個生產基地實施區域化生產,產品遠銷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全球設立12個研發機構,面向全球引進高端人才,提升技術和產品研發能力。

從海爾海信的發展軌跡可以看出,唯有努力提升自主品牌、核心技術、管道市場的綜合能力,才能站在中國乃至全球市場之巔。(釘科技原創,轉載務必注明出處,圖片來自網路)

綜上,自主技術配合先進的技術體系,進一步提高了產品核心競爭力,建立了強大的競爭壁壘。

其三,市場驅動力十足。

除了品牌、技術驅動外,兩大巨頭的市場驅動力也很強勁。釘科技認為,市場動力十足與兩大巨頭具備全球化視野,並加速全球化佈局有關。

一方面通過海外並購,加快全球化市場的步伐。海信通過收購東芝電視業務,整合雙方技術資源,並借助東芝品牌知名度,擴大了海信的海外市場份額同時,海爾也通過收購美國通用電氣家電業務,在提升品牌度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類似的並購、合作案例,在海爾海信身上還有很多。

另一方面建立全球研發基地,讓全球化戰略本土化落地。海爾始終堅持“三位一體”的本土化模式,並且率先在美國、德國、紐西蘭、日本、墨西哥、韓國、印度和中國建立了10個研發中心,打造了“10+N”研發體系,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海信在這方面也有類似的佈局。

目前,海信已經在海外建有17家分公司實施本土化經營,覆蓋歐洲、美洲、非洲、中東及東南亞等地市場;海外建有3個生產基地實施區域化生產,產品遠銷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全球設立12個研發機構,面向全球引進高端人才,提升技術和產品研發能力。

從海爾海信的發展軌跡可以看出,唯有努力提升自主品牌、核心技術、管道市場的綜合能力,才能站在中國乃至全球市場之巔。(釘科技原創,轉載務必注明出處,圖片來自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