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多家P2P平臺遭“淘汰”,投資人如何避免踩雷?

在網貸行業監管措施的強力推進下, 一些平臺因為無力衝刺合規、按時完成備案, 已倒在了新年的鐘聲裡。

網貸之家的一份報告預計, 到2018年底, 網貸行業運營平臺數量可能只剩800家左右。 而截至2017年12月底, 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為1931家。 這意味著, 網貸之家的預測如果成真, 今年將有超過一半的總計1000多家平臺在備案路上被淘汰出局。

綜合實力強、信披透明度高、合規程度領先的平臺進行分散投資。

合規難, 平臺清盤

2018年新年前後, 多家網貸平臺接連宣佈了或逾期或清盤的消息。 在各地備案細則已出或者將出的背景下, 這些問題平臺不僅使得部分投資者利益受損, 更引起了投資者對網貸平臺合規前景的擔憂。

據媒體報導, 手投網官網公佈的辦公地址已經人去樓空。 此外, 國家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顯示, 手投網已於2017年12月28日被相關部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元旦過後, 成立於2013年的幫友貸于1月3日在官網上發佈公告稱, 由於競爭激烈, 運營成本高, 合規難, 平臺已於2017年12月27日良性清盤, 平臺會通過電話通知所有投資人制定還款計畫, 1月3日下午將正式關閉投標管道, 停止發標。

兩家宣佈清盤的網貸平臺均提到了“合規難”這一清盤原因。 一位元資深的互聯網金融觀察者告訴記者, 在當下階段, 網貸平臺暴露出來的問題越來越多, 之前不算違規的業務但現在被政策叫停了, 這些業務的共同之處是它們有著很大的風險。 所以, 當平臺“砍掉”違規業務開始清理存量的時候, 風險慢慢地就暴露出來, 這叫風險反噬。

提現難, 止步存管

在備案的主流大軍之外, 除了預感合規太難而宣佈清盤的平臺外,

一些平臺積極衝刺備案, 卻因自身運營出現危機而止步于存管這一重要步驟。

1月2日, 深圳網貸平臺大豐收金融發佈逾期通告, 因逾期最終導致投資人提現困難, 據瞭解, 大豐收金融即將上線上海銀行存管系統。

目前, 銀行存管對於已存續的網貸平臺是備案的前置條件。 是網貸備案的一道重要門檻, 如小寶金融就早已上線了華興銀行存管, 目前的風向是:未存管就別備案, 存管是備案的“標配”。

投資難, 全面考察

據悉, 由於網貸平臺整改進程尚未完成, 預計2018年網貸行業運營平臺數仍將進一步下降, 具體下降速度取決於備案及合規情況, 從目前資訊估測, 2018年底或將跌至800家左右。

在此情況下, 網貸行業的投資已經到了優中選優方能避免踩雷的時刻了。 那麼投資者應該如何進行自己的投資呢?小寶金融認為, 投資者應該根據平臺情況與自身情況進行全面的考察。

重點要看網貸平臺的業務模式和資產端、借款人的情況, 這就要求平臺做好資訊披露,

未來資訊披露透明的平臺更值得投資人青睞。 ”

時下各地區網貸平臺均處在合規備案前的深度調整期, 投資人在選擇平臺的時候, 可以關注平臺的實際合規進展。 事實上, 很多有志於從事網貸業務的平臺是在認真地做合規調整, 衝刺備案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