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10.3億港幣!佛造像&珠寶&現當代藝術聯合打造超級戰隊

保利瀚海除了瓷器字畫, 也徵集竹雕木雕佛像等, 以及珠寶手錶等貴重精品, 歡迎藏友有需要聯繫。

本公司專業承接徵集北京保利瀚海2018年春拍藏品, 美國繆斯拍賣藏品, 必須經過我們和保利的初審複審, 要求明清官窯精品, 字畫古籍。

提前說幾點, 徵集只徵集明清官窯, 字畫古籍等精品

送的就是你知道那個保利瀚海, 不會忽悠你送亂七八糟的香港保利香港瀚海之類的

需要經過我們和保利瀚海的初審才行

有較低費用, 無流拍費, 無鑒定費, 送不進去全額退款。

本人不代表我個人送, 是代表我們公司送,

有正規資質合同, 如果不放心, 歡迎去警察局備案。

別自己不能送就聲稱所有人都不能送, 謝謝。 有想瞭解詳情, 歡迎關注小編會回復

對於本次保利香港五周年秋拍來說, 昨天的藏家表現實在太給力, 五大專場妥妥破了10億港幣。

保利香港五周年慶典秋拍現場

在最後的尤倫斯男爵藏金器專場結束後, 保利香港拍賣董事趙旭用了兩個“非常”總結全天心情, “非常振奮”“非常給力”, 前者是指保利香港的全體團隊, 後者指的是各地前來支持的藏家朋友。

“今日表現最為突出的是現當代藝術、永樂佛造像以及珠寶板塊,

我們之前注明的高標拍品全部以高價成交, 出現了兩個過億拍品, 此前備受矚目的明永樂銅鎏金大威德金剛最終是1.3216億港幣成交, 另外一件8.26克拉深彩藍色鑽石配鑽石戒指的成交價達到1.2036億港幣。 這是保利香港五年來拍的最好的一場, 顯示出市場愈加成熟。 這個10.3億港幣的戰績也是保利香港五周年的開門紅。 ”趙旭談到。

review 昨日的成績單:

現當代藝術專場成交額為2.8億港幣, 其中, 趙無極在公開市場中首次曝光的大尺幅豎幅作品《24.03.59-31.12.59》6136萬港幣成交, 摘得本場桂冠;

重要藏家珍藏永樂宮廷造像11件拍品一舉斬獲白手套, 成交額達到3.24億港幣。 明永樂銅鎏金大威德金剛最終以1.12億港幣落槌, 加傭金以1.3216億港幣成交,

成為當日最高成交拍品;

璀璨珠寶專場此次推出多件珍稀珠寶, 有7件達千萬港幣以上成交, 成交額達到3.2億港幣;

尤倫斯男爵藏中國重要金器專場8件拍品, 成交額達到1980萬港幣;

中國古董珍玩專場成交額達到8387萬港幣。 商代青銅斝以680萬港幣起拍, 在激烈爭奪下最終以1400萬港幣落槌, 加傭金1652萬港幣成交, 遠超估價;

加上10月1日的國酒茅臺及環球佳釀專場, 兩日的成交總額達到10.6億港幣!

10月2日, 保利香港五周年秋拍五大專場TOP一覽

保利香港拍賣執行董事張益修表示:“保利香港秋拍第二天多個專場創下拍賣紀錄, 再次進一步見證了保利香港在過去五年來持續積極開發不同的專題與主題形式, 以藝術史的梳理作為拍賣主軸,

為藏家呈現更為豐富與不同層面的藝術類型。 此次不同主題的專場為市場呈現新穎的藝術精品, 再一次確立了保利香港對藏家的深入理解。 ”

永樂佛造像的燃點

時隔11年, 永樂宮廷造像市場重回巔峰。

歷經長達十餘年的不懈收藏所得的11件(組)永樂宮廷造像, 此次在保利香港五周年秋拍全部易手新主。 數量豐富、類別繁多、級別極高, 堪稱2006年香港蘇富比秋拍推出的《佛華普照—Speelman收藏重要明初鎏金銅佛》之後, 最為宏大的一批永樂宮廷造像的集體亮相。

明永樂年間, 曾先後冊封噶舉派、薩迦派和格魯派三大教派的宗教領袖為三大法王:噶舉派的大寶法王、薩迦派的大乘法王和格魯派的大慈法王。 此次保利香港秋拍中, 勝樂金剛、吉祥喜金剛、大威德金剛對應的正是此三大教派。 三尊佛像不僅具有明代宮廷造像共有的文化藝術價值,而且以獨特的題材與造型顯示了特殊的歷史、藝術、工藝和宗教文化價值。

三位拍賣師輪番主持此次的專場拍賣

清凈廣嚴——重要藏家珍藏永樂宮廷造像 拍賣現場

而且這三尊珍品佛像就出自於2006年的蘇富比秋拍。明永樂銅鎏金大威德金剛以4000萬港幣起拍,現場買家直接叫價9000萬港幣,最終以1.12億港幣落槌,加傭金以1.3216億港幣成交(拍前估價:HKD 50,000,000-70,000,000),成為當日最高成交拍品。本尊佛像在2006年的成交價為4100萬港幣。

明永樂 銅鎏金大威德金剛,成交價:1.3216億港幣

大威德金剛局部

據稱,現存單尊的明代宮廷大威德金剛像唯此一尊,西藏布達拉宮也藏有一尊,但配有壇城,是壇城的一部分,由此足見其珍貴稀有的程度。另外,此像在造型上還有一個獨特之處,那就是在其左右腿之間安設了兩個小型坐像,這是後代大威德金剛像上少見的特點,體現了明代大威德像獨特的造像儀軌和藝術特徵。

此外,現存明代宮廷造像中唯一的一尊勝樂金剛像以200萬起拍,5300萬落槌,6254萬港幣成交,位居第二;最後一件喜金剛在現存的明代宮廷造像中四尊之一,此像共有八個頭、十六隻手,並擁抱明妃,是喜金剛最圓滿、最標準的一種形象,造型之複雜僅次於大威德金剛像。這件明永樂銅鎏金吉祥喜金剛以2500萬起拍,4700萬落槌,5546萬港幣成交,位居第三。那麼,對比2006年的1266.4萬港幣、1860萬港幣,11年後的今天,這樣的價格幾乎是過去的三倍。

明永樂 銅鎏金勝樂金剛,成交價:6254萬港幣

明永樂 銅鎏金吉祥喜金剛,成交價:5546萬港幣

此次的“清凈廣嚴——重要藏家珍藏永樂宮廷造像”來源於同一藏家傾情提供,最終11件拍品全部成交,其中有9件拍品超最高估價,成交額高達3.24億港幣。

明代永樂和宣德兩朝宮廷製作的藏式佛像,稱之為“永宣宮廷造像”或“永宣造像”。因為造像存世並不多,能夠在市場流通的更加稀少,所以這些佛像一直是是藏家們的夢寐以求的珍貴藏品。

發掘東方美:翡翠也是High Fashion

在昨日的五大專場中,珠寶專場攬金最多。154件精品上拍,最終成交額達3.2億港幣。值得一提的是,有7件珠寶逾千萬港幣成交。

珠寶專場的確不辜負“璀璨”一詞,早在開拍前保利就預告了此次數件堪稱博物館級的珍品珠寶。保利珠寶尚品部總監于文浩看來,能夠在拍賣中徵集到並且推出這些頂級奢侈品本身就是非常難得的,同時也具有實驗性。

緬甸天然“帝王綠”翡翠蛋面配鑽石項鍊及耳環套裝 拍賣現場

對於璀璨珠寶,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卡地亞、蒂芙尼等精緻切割的閃亮鑽石,而現在,您也不妨去關注一下這些代表東方美的頂級翡翠。

一說到翡翠,有人就覺得很土,為什麼是這樣?“西方鑽石與東方翡翠其實代表的是不同的東西方審美。翡翠我們一直在堅持推廣,逐漸越來越有方向感。把翡翠推廣為國際化的珠寶,讓外國人認知和認可翡翠的價值,比如說一克拉是多少錢,淨度、顏色之類的標準。但對於現在,這樣的標準還沒有辦法達到國際化,這就是為什麼翡翠前兩年暴漲的原因。”在於文浩所帶領的珠寶尚品部門團隊的努力下,翡翠已經成為珠寶專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更加注重收藏級的翡翠推廣。

瑰麗璀璨 8.26克拉深彩藍色鑽石配鑽石戒指,成交價:1.2036億港幣

珍稀絕倫 緬甸天然“帝王綠”翡翠蛋面配鑽石項鍊及耳環套裝,成交價:7080萬港幣

此次的珠寶專場中,這7件千萬港幣以上成交的拍品,其中有3件就出自“緬甸天然翡翠”。

8.26克拉深彩藍色鑽石配鑽石戒指以諮詢價的形式上拍,9000萬港幣起拍,1.02億港幣落槌,加傭金1.2036億港幣成交,拔得本場頭籌。緬甸天然“帝王綠”翡翠蛋面配鑽石項鍊及耳環套裝以6000萬港幣落槌,加傭金7080萬港幣成交;另一件緬甸天然翡翠珠配鑽石頸鏈最終成交價達4720萬港幣,位列本場第二、三位。

珍罕卓絕 緬甸天然翡翠珠配鑽石頸鏈,成交價:4720萬港幣

“珠寶尚品的拍賣是第一要美,第二要稀有,第三要持久性。更加注重的是性價比和稀缺性,具備這兩類的才會作為我們拍賣標的的考慮,寶石的品質和級別是基礎,我希望是大家買到每一件作品都是認識到作品的價值,有些值得收藏作為資產配置的考慮也是有意義的。房子、車、股票等,現在可能頂級收藏的寶石也是一個類別,價值濃縮度非常高,就好像過去的猶太人就是靠寶石來保證自己的財產隨時轉移的,體積很小,易於保管,隱私性強。另外也是可以世代相傳。”于文浩進一步談到。

東方大師趙無極PK“塗鴉王”巴斯基亞

作為保利香港第二日的首場拍賣,現當代藝術專場最讓人期待的當屬趙無極與巴斯基亞這場對決。

巴斯基亞VS趙無極

嗯,結果是趙大師勝

當然,兩位的確都是很本我的畫家,在藝術上達到的境界堪稱一流。旅法大師趙無極因為筆觸有力、富有韻律感和光感的新的繪畫空間,被稱為"西方現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巴斯基亞作為美國戰後藝術的代表人物以其獨特標誌──三角皇冠表明身份,清晰反映其為人熟悉的街頭塗鴉角色“SAMO”。

而在今年的春拍中,兩人也是各自獲得了個人的新記錄。香港佳士得春拍中,趙無極《29.09.64》以1.5億港元成交;5月的紐約蘇富比拍賣上,日本藏家前澤友作更是豪擲1億1,050萬美元(約8.62億港幣)競得巴斯基亞1982年所作《無題》,讓這個塗鴉王火爆了朋友圈。

巴斯基亞《無題》1982年作

2017年紐約蘇富比春拍以110,487,500美元(約8.6億港元)成交

 趙無極《29.09.64》1964年作

2017佳士得香港春拍以1.5億港元成交

趙無極最為現當代藝術板塊的老將,對於大家來說都不陌生。此次的上拍的趙無極《24.03.59-31.12.59》創作於1959年,正是他在脫離甲骨文的字形符號向著“內在東方”更加抽象的狀態進發期。1960年法蘭西畫廊在巴黎為趙無極舉辦個展就曾展出,而後在幾位私人藏家手中遞藏將近60年的時間,從未在公開市場中曝光,是本年度保利從歐洲藏家手中徵集到的。

在現場,這幅趙無極《24.03.59-31.12.59》以3500萬港幣起拍,經過場內買家與電話委託的激烈競價後,最終以5200萬港幣落槌,加傭金6136萬港幣易手新主。(拍前估價:HKD 40,000,000-60,000,000)

趙無極《24.03.59-31.12.59》,成交價:6136萬港幣

此幅畫中以少見的縱向大尺幅進行創作,尺幅與構圖令人聯想起中國傳統繪畫的立軸形式,彷若中國山水畫中層層相疊的巍然山勢與縹緲雲氣。黑色與白色筆觸的交錯對比創造出豐富的層次和強烈的視覺衝擊力,更以此暗示了光源的意象與空間的流動感。

在巴斯基亞創作的廣泛主題中,人像無疑是他最具代表性的題材。在隨後進行拍賣中,巴斯基亞1984年所作《無題》則是以2600萬港幣起拍,3750萬港幣落槌,最終4425萬港幣成交,居本場第三位。

巴斯基亞童年時因車禍受到重傷,在醫院的休養期間內母親送給他《格雷的解剖學》一書,當時的經歷與書中解剖圖片對他產生深刻影響,也反映在《無題》中對於人物軀體的分析與刻畫,紅色與藍色線條似乎分別代表動脈與靜脈血管,同時象徵了血液的流動,人物腹部中央的黑色圓圈上覆以白色顏色彷彿填補,也許是他當時切除脾臟而遺留在身上的傷口癒合,藝術家在作品中傳達了自身的童年回憶和經驗。

“此次現當代藝術專場的拍場表現結果我們都還是滿意的。趙無極、巴斯基亞、吳冠中這三件代表性作品均以高價成交,再次體現亞洲藝術市場的穩健成長。趙無極和巴斯基亞是在目前的現當代藝術市場中是具有領先地位的,我們在前期的準備中做了很多學術上的梳理,當然希望在最後的市場結果上發揮最大的價值。”中國及亞洲現當代藝術部主管余箐憫在拍賣結束後說。

吳冠中《坦尚尼亞大瀑布》,成交價:5369萬港幣

 吳冠中《桂林》,成交價:1770萬港幣

本次專場拍賣中,吳冠中小專題也都表現不俗,6件作品全部成交。其中,吳冠中70年代市場中僅見最大尺幅之作,也是其藝術生涯中唯一一次為了國家外交而創作的《坦尚尼亞大瀑布》以2600萬起拍,階梯加價至4000萬,最後4550王港幣落槌,5369萬港幣成交,位居本場第二高價拍品;吳冠中《桂林》以1300萬起拍,成交價為1770萬港幣,居本場第四。

此外,保利香港此次彙集一系列中國油畫史重要開拓者的代表作,包含有李超士、汪亞塵、張充仁、余本、胡善余、劉汝禮、沙耆等。經過系統性的梳理研究,再現中國油畫現代史發展進程,提供觀者百年來現代藝術與西化浪潮的重要線索。

張充仁 《春郊放牧》 油彩 纖維板 成交價:413萬港幣

周碧初 1941年作 《百合花》 油彩 畫布 成交價:129.8萬港幣

其中,現代中國雕塑藝術奠基者張充仁的油畫創作《春郊放牧》以70萬起拍,最終達到350萬港幣落槌,413萬港幣成交,遠超130萬港幣的最高估價。周碧初 《百合花》 以110萬港幣落槌, 129.8萬港幣成交。

草間彌生《南瓜》,成交價:1357萬港幣

草間彌生《 富士山(QPWE)》成交價:826萬港幣

此次保利香港還徵集到一件草間彌生最大“南瓜”雕塑(175×180×190cm),現場以800萬港幣起拍,1150萬港幣落槌,加傭金1357萬港幣成交。(拍前估價:HKD 9,000,000-15,000,000)另外兩件草間彌生的作品,《 富士山(QPWE)》、《圓點和圓點(QASTOL)》分別以700萬、450萬港幣落槌,進入現當代藝術專場的前十。

北魏 金冠及金配飾 (一組) 金、玻璃 局部

尤倫斯最後的系列珍藏——重要金器專場的8件拍賣最終的成交為1980萬港幣。其中兩組北魏金飾上拍,其中一組北魏金冠及金配飾以估價待詢形式上拍,現場1500萬港幣落槌,加傭金1770萬港幣成交。

這組飾物初次見錄是在戴浩石(Jean-Paul Desroches)策劃的展覽圖錄中,展覽名為《亞洲的草原》,它先是於2000年在巴賽隆納展出,同年又巡展至巴黎的吉美博物館,後又在2001年在馬德里展出(《亞洲的草原:從亞歷山大大帝到成吉思汗》,國家博物館聯盟和凱克薩基金會主辦,第153頁)。

北魏 金冠及金配飾 (一組) 局部

本組金飾中的一部份分別為頭飾、頸飾以及腰帶飾,在敦煌浮雕內可尋得眾多類似參考。其頭頂飾上的棕櫚與卷葉紋與大同附近出土的北魏時期石柱基部上的裝飾非常相似;組飾中,諸多人物騎馬圖案體現了遊牧文化的特徵,也顯現波斯-薩珊藝術的風貌。頸飾中所描繪的馬具,在聖彼德堡冬宮中所展出的鎏銀盤中亦有出現,同套器具上還刻著名的伊朗薩珊國王沙普爾二世騎射的場景。

“尤倫斯男爵藏中國重要金器專場” Top3

No.1 北魏 金冠及金配飾 (一組),成交價:1770萬港幣

請點No.2 龍紋碟形飾 (一對),成交價:88.5萬港幣

No.3 嵌珍珠金鐲,成交價:55.46萬港幣

10月3日,保利香港五周年秋拍第三日,據說還有5個億港幣等著收~精彩繼續

三尊佛像不僅具有明代宮廷造像共有的文化藝術價值,而且以獨特的題材與造型顯示了特殊的歷史、藝術、工藝和宗教文化價值。

三位拍賣師輪番主持此次的專場拍賣

清凈廣嚴——重要藏家珍藏永樂宮廷造像 拍賣現場

而且這三尊珍品佛像就出自於2006年的蘇富比秋拍。明永樂銅鎏金大威德金剛以4000萬港幣起拍,現場買家直接叫價9000萬港幣,最終以1.12億港幣落槌,加傭金以1.3216億港幣成交(拍前估價:HKD 50,000,000-70,000,000),成為當日最高成交拍品。本尊佛像在2006年的成交價為4100萬港幣。

明永樂 銅鎏金大威德金剛,成交價:1.3216億港幣

大威德金剛局部

據稱,現存單尊的明代宮廷大威德金剛像唯此一尊,西藏布達拉宮也藏有一尊,但配有壇城,是壇城的一部分,由此足見其珍貴稀有的程度。另外,此像在造型上還有一個獨特之處,那就是在其左右腿之間安設了兩個小型坐像,這是後代大威德金剛像上少見的特點,體現了明代大威德像獨特的造像儀軌和藝術特徵。

此外,現存明代宮廷造像中唯一的一尊勝樂金剛像以200萬起拍,5300萬落槌,6254萬港幣成交,位居第二;最後一件喜金剛在現存的明代宮廷造像中四尊之一,此像共有八個頭、十六隻手,並擁抱明妃,是喜金剛最圓滿、最標準的一種形象,造型之複雜僅次於大威德金剛像。這件明永樂銅鎏金吉祥喜金剛以2500萬起拍,4700萬落槌,5546萬港幣成交,位居第三。那麼,對比2006年的1266.4萬港幣、1860萬港幣,11年後的今天,這樣的價格幾乎是過去的三倍。

明永樂 銅鎏金勝樂金剛,成交價:6254萬港幣

明永樂 銅鎏金吉祥喜金剛,成交價:5546萬港幣

此次的“清凈廣嚴——重要藏家珍藏永樂宮廷造像”來源於同一藏家傾情提供,最終11件拍品全部成交,其中有9件拍品超最高估價,成交額高達3.24億港幣。

明代永樂和宣德兩朝宮廷製作的藏式佛像,稱之為“永宣宮廷造像”或“永宣造像”。因為造像存世並不多,能夠在市場流通的更加稀少,所以這些佛像一直是是藏家們的夢寐以求的珍貴藏品。

發掘東方美:翡翠也是High Fashion

在昨日的五大專場中,珠寶專場攬金最多。154件精品上拍,最終成交額達3.2億港幣。值得一提的是,有7件珠寶逾千萬港幣成交。

珠寶專場的確不辜負“璀璨”一詞,早在開拍前保利就預告了此次數件堪稱博物館級的珍品珠寶。保利珠寶尚品部總監于文浩看來,能夠在拍賣中徵集到並且推出這些頂級奢侈品本身就是非常難得的,同時也具有實驗性。

緬甸天然“帝王綠”翡翠蛋面配鑽石項鍊及耳環套裝 拍賣現場

對於璀璨珠寶,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卡地亞、蒂芙尼等精緻切割的閃亮鑽石,而現在,您也不妨去關注一下這些代表東方美的頂級翡翠。

一說到翡翠,有人就覺得很土,為什麼是這樣?“西方鑽石與東方翡翠其實代表的是不同的東西方審美。翡翠我們一直在堅持推廣,逐漸越來越有方向感。把翡翠推廣為國際化的珠寶,讓外國人認知和認可翡翠的價值,比如說一克拉是多少錢,淨度、顏色之類的標準。但對於現在,這樣的標準還沒有辦法達到國際化,這就是為什麼翡翠前兩年暴漲的原因。”在於文浩所帶領的珠寶尚品部門團隊的努力下,翡翠已經成為珠寶專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更加注重收藏級的翡翠推廣。

瑰麗璀璨 8.26克拉深彩藍色鑽石配鑽石戒指,成交價:1.2036億港幣

珍稀絕倫 緬甸天然“帝王綠”翡翠蛋面配鑽石項鍊及耳環套裝,成交價:7080萬港幣

此次的珠寶專場中,這7件千萬港幣以上成交的拍品,其中有3件就出自“緬甸天然翡翠”。

8.26克拉深彩藍色鑽石配鑽石戒指以諮詢價的形式上拍,9000萬港幣起拍,1.02億港幣落槌,加傭金1.2036億港幣成交,拔得本場頭籌。緬甸天然“帝王綠”翡翠蛋面配鑽石項鍊及耳環套裝以6000萬港幣落槌,加傭金7080萬港幣成交;另一件緬甸天然翡翠珠配鑽石頸鏈最終成交價達4720萬港幣,位列本場第二、三位。

珍罕卓絕 緬甸天然翡翠珠配鑽石頸鏈,成交價:4720萬港幣

“珠寶尚品的拍賣是第一要美,第二要稀有,第三要持久性。更加注重的是性價比和稀缺性,具備這兩類的才會作為我們拍賣標的的考慮,寶石的品質和級別是基礎,我希望是大家買到每一件作品都是認識到作品的價值,有些值得收藏作為資產配置的考慮也是有意義的。房子、車、股票等,現在可能頂級收藏的寶石也是一個類別,價值濃縮度非常高,就好像過去的猶太人就是靠寶石來保證自己的財產隨時轉移的,體積很小,易於保管,隱私性強。另外也是可以世代相傳。”于文浩進一步談到。

東方大師趙無極PK“塗鴉王”巴斯基亞

作為保利香港第二日的首場拍賣,現當代藝術專場最讓人期待的當屬趙無極與巴斯基亞這場對決。

巴斯基亞VS趙無極

嗯,結果是趙大師勝

當然,兩位的確都是很本我的畫家,在藝術上達到的境界堪稱一流。旅法大師趙無極因為筆觸有力、富有韻律感和光感的新的繪畫空間,被稱為"西方現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巴斯基亞作為美國戰後藝術的代表人物以其獨特標誌──三角皇冠表明身份,清晰反映其為人熟悉的街頭塗鴉角色“SAMO”。

而在今年的春拍中,兩人也是各自獲得了個人的新記錄。香港佳士得春拍中,趙無極《29.09.64》以1.5億港元成交;5月的紐約蘇富比拍賣上,日本藏家前澤友作更是豪擲1億1,050萬美元(約8.62億港幣)競得巴斯基亞1982年所作《無題》,讓這個塗鴉王火爆了朋友圈。

巴斯基亞《無題》1982年作

2017年紐約蘇富比春拍以110,487,500美元(約8.6億港元)成交

 趙無極《29.09.64》1964年作

2017佳士得香港春拍以1.5億港元成交

趙無極最為現當代藝術板塊的老將,對於大家來說都不陌生。此次的上拍的趙無極《24.03.59-31.12.59》創作於1959年,正是他在脫離甲骨文的字形符號向著“內在東方”更加抽象的狀態進發期。1960年法蘭西畫廊在巴黎為趙無極舉辦個展就曾展出,而後在幾位私人藏家手中遞藏將近60年的時間,從未在公開市場中曝光,是本年度保利從歐洲藏家手中徵集到的。

在現場,這幅趙無極《24.03.59-31.12.59》以3500萬港幣起拍,經過場內買家與電話委託的激烈競價後,最終以5200萬港幣落槌,加傭金6136萬港幣易手新主。(拍前估價:HKD 40,000,000-60,000,000)

趙無極《24.03.59-31.12.59》,成交價:6136萬港幣

此幅畫中以少見的縱向大尺幅進行創作,尺幅與構圖令人聯想起中國傳統繪畫的立軸形式,彷若中國山水畫中層層相疊的巍然山勢與縹緲雲氣。黑色與白色筆觸的交錯對比創造出豐富的層次和強烈的視覺衝擊力,更以此暗示了光源的意象與空間的流動感。

在巴斯基亞創作的廣泛主題中,人像無疑是他最具代表性的題材。在隨後進行拍賣中,巴斯基亞1984年所作《無題》則是以2600萬港幣起拍,3750萬港幣落槌,最終4425萬港幣成交,居本場第三位。

巴斯基亞童年時因車禍受到重傷,在醫院的休養期間內母親送給他《格雷的解剖學》一書,當時的經歷與書中解剖圖片對他產生深刻影響,也反映在《無題》中對於人物軀體的分析與刻畫,紅色與藍色線條似乎分別代表動脈與靜脈血管,同時象徵了血液的流動,人物腹部中央的黑色圓圈上覆以白色顏色彷彿填補,也許是他當時切除脾臟而遺留在身上的傷口癒合,藝術家在作品中傳達了自身的童年回憶和經驗。

“此次現當代藝術專場的拍場表現結果我們都還是滿意的。趙無極、巴斯基亞、吳冠中這三件代表性作品均以高價成交,再次體現亞洲藝術市場的穩健成長。趙無極和巴斯基亞是在目前的現當代藝術市場中是具有領先地位的,我們在前期的準備中做了很多學術上的梳理,當然希望在最後的市場結果上發揮最大的價值。”中國及亞洲現當代藝術部主管余箐憫在拍賣結束後說。

吳冠中《坦尚尼亞大瀑布》,成交價:5369萬港幣

 吳冠中《桂林》,成交價:1770萬港幣

本次專場拍賣中,吳冠中小專題也都表現不俗,6件作品全部成交。其中,吳冠中70年代市場中僅見最大尺幅之作,也是其藝術生涯中唯一一次為了國家外交而創作的《坦尚尼亞大瀑布》以2600萬起拍,階梯加價至4000萬,最後4550王港幣落槌,5369萬港幣成交,位居本場第二高價拍品;吳冠中《桂林》以1300萬起拍,成交價為1770萬港幣,居本場第四。

此外,保利香港此次彙集一系列中國油畫史重要開拓者的代表作,包含有李超士、汪亞塵、張充仁、余本、胡善余、劉汝禮、沙耆等。經過系統性的梳理研究,再現中國油畫現代史發展進程,提供觀者百年來現代藝術與西化浪潮的重要線索。

張充仁 《春郊放牧》 油彩 纖維板 成交價:413萬港幣

周碧初 1941年作 《百合花》 油彩 畫布 成交價:129.8萬港幣

其中,現代中國雕塑藝術奠基者張充仁的油畫創作《春郊放牧》以70萬起拍,最終達到350萬港幣落槌,413萬港幣成交,遠超130萬港幣的最高估價。周碧初 《百合花》 以110萬港幣落槌, 129.8萬港幣成交。

草間彌生《南瓜》,成交價:1357萬港幣

草間彌生《 富士山(QPWE)》成交價:826萬港幣

此次保利香港還徵集到一件草間彌生最大“南瓜”雕塑(175×180×190cm),現場以800萬港幣起拍,1150萬港幣落槌,加傭金1357萬港幣成交。(拍前估價:HKD 9,000,000-15,000,000)另外兩件草間彌生的作品,《 富士山(QPWE)》、《圓點和圓點(QASTOL)》分別以700萬、450萬港幣落槌,進入現當代藝術專場的前十。

北魏 金冠及金配飾 (一組) 金、玻璃 局部

尤倫斯最後的系列珍藏——重要金器專場的8件拍賣最終的成交為1980萬港幣。其中兩組北魏金飾上拍,其中一組北魏金冠及金配飾以估價待詢形式上拍,現場1500萬港幣落槌,加傭金1770萬港幣成交。

這組飾物初次見錄是在戴浩石(Jean-Paul Desroches)策劃的展覽圖錄中,展覽名為《亞洲的草原》,它先是於2000年在巴賽隆納展出,同年又巡展至巴黎的吉美博物館,後又在2001年在馬德里展出(《亞洲的草原:從亞歷山大大帝到成吉思汗》,國家博物館聯盟和凱克薩基金會主辦,第153頁)。

北魏 金冠及金配飾 (一組) 局部

本組金飾中的一部份分別為頭飾、頸飾以及腰帶飾,在敦煌浮雕內可尋得眾多類似參考。其頭頂飾上的棕櫚與卷葉紋與大同附近出土的北魏時期石柱基部上的裝飾非常相似;組飾中,諸多人物騎馬圖案體現了遊牧文化的特徵,也顯現波斯-薩珊藝術的風貌。頸飾中所描繪的馬具,在聖彼德堡冬宮中所展出的鎏銀盤中亦有出現,同套器具上還刻著名的伊朗薩珊國王沙普爾二世騎射的場景。

“尤倫斯男爵藏中國重要金器專場” Top3

No.1 北魏 金冠及金配飾 (一組),成交價:1770萬港幣

請點No.2 龍紋碟形飾 (一對),成交價:88.5萬港幣

No.3 嵌珍珠金鐲,成交價:55.46萬港幣

10月3日,保利香港五周年秋拍第三日,據說還有5個億港幣等著收~精彩繼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