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國零售額或首超美國,看實體零售如何突圍?

繼2016年中國網上零售市場規模穩居世界第一後, 2018年, 中國零售或將刷新歷史記錄。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11日報導, 2018年, 中國零售額有望首次趕上甚至超過美國, 這是中國崛起成為經濟超級大國的又一例證。

這一論斷來源於日本瑞穗銀行提供的資料, 資料顯示, 2018年中國零售額可能達到5.8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8萬億元), 而在十年前, 這一數字僅為美國的四分之一。

中新社發 李勝利 攝

事實上, 中國零售的亮眼表現, 不僅得益於網路零售的快速發展, 實體零售增長回暖也功不可沒。

商務部11日指出, 2017年是中國零售業近五年來首次全面回暖, 2018年中國的實體零售回暖趨勢將增強。

相較之下, 美國零售業卻正在遭遇“關店潮”。 據研究公司Fung Global Retail & Technology(FGRT)的資料跟蹤顯示, 到2017年為止, 全美已經有6985家零售業店面關閉。

中國實體零售如何突圍?

儘管美國耶誕節期間的零售額增速為2011年以來最快,

但實體零售行業的寒冬似乎已經到來。

美國著名連鎖百貨巨頭西爾斯表示, 將在2018年關閉100多家百貨商店。 與此同時, 美國零售巨頭梅西百貨也宣佈了關閉78家門店的計畫, 並裁員5000人, 以應對商場流量日益下滑和線上競爭愈加激烈帶來的壓力。

事實上, 中國大型零售企業也曾面對網上零售新興業態、經營成本上升等方面的挑戰。 這主要表現在從2011年開始, 大型零售企業銷售額增速連續放緩, 近兩年甚至還出現負增長。

中新社發 李勝利 攝

不過, 2016年下半年以來, 中國大型零售企業增長情況已經出現好轉。 據中華全國商業資訊中心資料, 2016 年7月、9月、11月、12月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零售額同比為正增長, 其中12月增速高達7%。

商務部認為, 中國零售業的回暖主要由於創新轉型。 通過發展新業態, 中國零售企業積極打通線上線下和上游下游, 探索無人貨架和無人便利店。

中國互聯網路資訊中心資料顯示, 截至2016年12月, 全國企業開展線上銷售的比例已經達到45.3%, 比上年提高12.7個百分點。

也就是說, 實體零售與網路電商正逐步從獨立、對抗走向融合、協作。 阿裡巴巴牽手三江購物、銀泰百貨、百聯集團, 沃爾瑪、永輝超市引入京東就是一個例證。

在更多零售企業轉變經營理念之下, “線下體驗、線上下單”、“線上下單、門店提貨”、“門店下單、倉庫配送”等新型零售模式正不斷湧現。

據悉, 在一年一度的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上, 在國內已開設5家無人商店的中國零售商蘇甯就帶來了“無人商店”。 該商店出入口裝有人臉識別設備, 顧客駐足5秒, “虛擬售貨員”可根據顧客過去線上和線下的消費習慣進行智慧導購, 並實現“刷臉支付”。

美國零售業領導協會研究、創新及可持續發展高級副總裁亞當·西格爾說:“美國Amazon Go仍處於測試階段,

中國已開設具有實際銷售功能的無人商店, 這很了不起。 ”

新零售為何在中國火熱?

中新社發 李勝利 攝

報導稱, 分析師們表示, 從繁華的中國城市可以窺見食品購物的未來——在那裡, 大眾市場零售的大發展正好趕上移動互聯網趨於成熟。

像盒馬鮮生一樣,圍繞多樣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展開的新零售在中國並不少見。天虹百貨就將旗下門店統一採取主題場景佈局,零售、餐飲與娛樂三大板塊按照2:1:1的比例佈局。

“圍繞著人、貨、場,所有商業元素的重構是走向新零售非常重要的標誌。” 阿裡巴巴集團CEO張勇表示。

在新零售的道路上,中國似乎走在了前列。

蘇甯技術研究院院長向江旭指出:“美國有這樣的現象,創新都在矽谷,但是技術領先並不意味著應用普及。他們技術很厲害,但是應用不如中國應用好。你看無人店,亞馬遜先出來的,但是卻是在中國落地生根。”

向江旭認為,中國消費群體龐大、政策激勵較多以及法規限制相對寬鬆,是“智慧零售”等應用性創新在中國落地更快的主要原因。

國際食品零售商樂購前高管布魯諾·蒙泰尼表示,中國線上創新速度更快的部分原因在於,在這個國家,“死氣沉沉的老牌零售商較少,而正是這類企業會竭力保護自己的傳統資產,減緩轉型”。

無論是否願意接受變革,新零售模式已經開始。最終,就像馬雲曾經說的那樣,所有的線上線下從業者應該向同一方向努力,即讓消費者快樂。

來自:國是直通車

作者:孫秋霞

編輯:郭淩潔

像盒馬鮮生一樣,圍繞多樣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展開的新零售在中國並不少見。天虹百貨就將旗下門店統一採取主題場景佈局,零售、餐飲與娛樂三大板塊按照2:1:1的比例佈局。

“圍繞著人、貨、場,所有商業元素的重構是走向新零售非常重要的標誌。” 阿裡巴巴集團CEO張勇表示。

在新零售的道路上,中國似乎走在了前列。

蘇甯技術研究院院長向江旭指出:“美國有這樣的現象,創新都在矽谷,但是技術領先並不意味著應用普及。他們技術很厲害,但是應用不如中國應用好。你看無人店,亞馬遜先出來的,但是卻是在中國落地生根。”

向江旭認為,中國消費群體龐大、政策激勵較多以及法規限制相對寬鬆,是“智慧零售”等應用性創新在中國落地更快的主要原因。

國際食品零售商樂購前高管布魯諾·蒙泰尼表示,中國線上創新速度更快的部分原因在於,在這個國家,“死氣沉沉的老牌零售商較少,而正是這類企業會竭力保護自己的傳統資產,減緩轉型”。

無論是否願意接受變革,新零售模式已經開始。最終,就像馬雲曾經說的那樣,所有的線上線下從業者應該向同一方向努力,即讓消費者快樂。

來自:國是直通車

作者:孫秋霞

編輯:郭淩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