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細化措施 圓百姓安居夢 錦江區棚戶區改造工作穩步推進成果顯著

拆遷改造夢, 百姓安居夢。 2017年以來, 錦江區高度重視棚戶區改造工作, 將棚戶區改造作為貫徹落實區域投資和重點專案工作的重要抓手, 充分發揮專案帶動投資、穩定增長的關鍵作用, 並通過認真部署、細化措施、創新舉措, 積極推進項目建設, 著力構建全區上下合力推進大棚改的工作新格局。

辦理棚改戶優先搖號買房備案手續 讓棚改住戶優先住上好房

2017年12月16日上午, 成都茶廠周邊地塊舊城改造項目的住戶刑先生成為錦江區第一位享受搖號新政的棚改住戶, 他帶著搬遷改造簽約合同及備案表, 來到區房管局棚改辦公室辦理參與商品房優先搖號相關手續。 只用了短短幾分鐘時間, 刑先生便辦完了所有手續, 如果審核通過, 他便能獲得優先搖號買房的資格。

對於這種有利於棚改住戶的新政策, 刑先生高興地說:“沒想到辦理棚改戶優先搖號買房備案手續這麼順利, 也十分簡單, 極大地縮短了我們住上新房的時間, 感謝陽光拆遷讓我們一家人能優先住上好房子!”

據瞭解, 在辦理棚改戶優先搖號買房備案手續時, 區房管局實行了定崗定責, 即圍繞這項新措施, 厘清管理職責許可權,

配備專人負責接件、審核、協調和政策解釋工作。 同時嚴控風險, 牢固樹立廉政風險意識, 切實把好管理關, 既要保障棚改住戶通過優先搖號選房買到房, 又要避免因管理缺位產生廉政風險。 此外, 區房管局還進一步加強引導, 大力宣傳擴大這項惠民舉措的知曉度, 並通過實施系統性管理, 極大地提升了群眾的滿意度和好評度。

完善機制落實責任 統籌推進全區棚戶區改造工作

青和裡北段7、9、10號院片區位于錦江區水井坊街道轄區內, 院落部分房屋修建於上世紀80年代, 部分修建於上世紀90年代, 為磚混結構平房或多層樓房。 和其他老舊院落一樣, 隨著時間的推移, 青和裡北段7、9、10號院也暴露出了種種問題:院內地面沉降,

一到雨季極易內澇;部分房屋無獨立衛生間, 配套不完善;部分平房和樓房頂層出現漏雨現象, 居民生活環境差……對這一片區的拆遷改造工作迫在眉睫。 作為錦江區2017年啟動的12個危舊房棚戶區改造項目之一, 如今, 青和裡7、9、10號片區的160余戶居民即將住上新房, 園了自己的安居夢。

據瞭解, 青和裡北段7號院是原成都華民印刷廠的宿舍區, 共8棟142戶居民。 “我們廠其實就是所謂的‘福利廠’, 廠裡大多數員工都是殘疾人, 所以我們院裡的居民也多數是殘疾居民, 以聾啞和肢體殘疾為主。 因為大家行動不便, 所以對房屋的安全性和便捷性有很大的需求。 ”居民蔡婆婆告訴筆者。 說起自己不到三十平方的房子卻因為雨天漏水修補了不下四、五十次,

蔡婆婆記憶猶新。 “不過現在好了, 隨著這裡拆遷改造專案的實施, 我馬上就能住上新家安享晚年了, 真的很高興。 ”蔡婆婆說道。

除了青和裡北段7、9、10號院, 包括昭忠祠56號院、點將台68號片區、東風麵粉廠宿舍片區及塑機廠-紅衛汽配廠職工宿舍區(一標段)在內的多個危舊房棚戶區改造專案已於去年全部簽約完成。

為順利推進棚戶區改造工作, 根據我區城市更新工作的實際情況和整體要求, 2017年我區將原有的舊城改造領導小組、區農村“三大攻堅戰”領導小組、棚戶區改造推進小組合併為“錦江區城市更新工作領導小組”, 下設“危舊房棚戶區工作組”和“征地拆遷工作組”, 並建立了工作推進會制度, 定期召開工作組例會和城市更新領導小組會議, 統籌組織領導全區城市更新工作。

惠民利民 實現城市品質提升和經濟增長雙贏

作為一項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近年來,錦江區棚戶區改造工作穩步推進、成果顯著。

據瞭解,自2013年中央決定啟動棚戶區改造這項民生工程以來,至2016年底,錦江區已成功實施危舊房棚戶區改造項目22個,總占地面積約274.91畝。這些項目的實施已讓3394戶居民從“憂居”變為“宜居”,不只解決了棚戶區困難群眾最直接、最關心、最現實的居住問題,同時也促進了我區安定和諧、城市品質提升和經濟增長,形成了雙贏局面。

“隨著我區危舊房棚戶區改造進程的持續推進,老百姓普遍反映我區危舊房棚戶區改造工作政策陽光、公開透明,切實改善了他們的居住環境。”區房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接下來,已實施棚戶區改造的部分專案還將圍繞“三減三增”理念,實施公共服務設施、綠地建設和產業項目調整,全力打造文商旅融合的城市核心功能區,實現城市空間的優化和更新,不斷增加居民幸福指數。

文:王嵐

圖:謝平揚 譙茜芸

統籌組織領導全區城市更新工作。

惠民利民 實現城市品質提升和經濟增長雙贏

作為一項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近年來,錦江區棚戶區改造工作穩步推進、成果顯著。

據瞭解,自2013年中央決定啟動棚戶區改造這項民生工程以來,至2016年底,錦江區已成功實施危舊房棚戶區改造項目22個,總占地面積約274.91畝。這些項目的實施已讓3394戶居民從“憂居”變為“宜居”,不只解決了棚戶區困難群眾最直接、最關心、最現實的居住問題,同時也促進了我區安定和諧、城市品質提升和經濟增長,形成了雙贏局面。

“隨著我區危舊房棚戶區改造進程的持續推進,老百姓普遍反映我區危舊房棚戶區改造工作政策陽光、公開透明,切實改善了他們的居住環境。”區房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接下來,已實施棚戶區改造的部分專案還將圍繞“三減三增”理念,實施公共服務設施、綠地建設和產業項目調整,全力打造文商旅融合的城市核心功能區,實現城市空間的優化和更新,不斷增加居民幸福指數。

文:王嵐

圖:謝平揚 譙茜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