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新經濟托起錦江新發展 2017年錦江區轉變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經濟產業生態圈

實幹托起夢想, 奮鬥贏得榮光。

新年伊始, 中共成都市錦江區委七屆六次全體會議傳來喜訊:錦江區2017年主要經濟指標全面和超額完成, 預計全年GDP實現920億元增長7.9%,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54億元增長10.6%, 服務業增加值增長8.4%, 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8.3%;新引進新經濟企業830家, 重大產業化專案23個, 各類500強投資企業15家, 國際品牌112個, 新金融專案40家, 重點文創專案31個, 全年實際利用外資15億美元、內資367億元……

2017年是錦江開啟建設“新經濟高地、國際化城區”的起步之年。 這一年, 錦江區委、區政府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突出“新經濟和國際化”兩大主題, 堅持以專案為中心組織經濟工作, 以城市空間、城市動力、城市經濟、城市文化、城市生態、城市民生、城市治理“七大行動計畫”為抓手, 始終保持專注發展、轉型發展戰略定力, 實現了錦江經濟社會平穩健康較快發展。

先行先試 佔領新經濟發展高地

2017年9月21日, 位於成都市錦江區紫東樓段35號明宇金融廣場2005的成都市錦江區金融工作局悄然更名為成都市錦江區新經濟和金融工作局, 這一機構名稱的改變, 昭示著錦江發展動能的巨大轉變。

為破解錦江發展空間受限、產業轉型升級緩慢兩大難題, 錦江區第七次黨代會審時度勢, 提出了在全市先行先試, 建設“新經濟高地、國際化城區”的總體目標, 把“新經濟”作為未來產業發展的重點, 加快構建傳統產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梯次推進、有機更新的反覆運算產業體系, 努力形成區域發展新動能。 並明確了“新經濟”發展目標:力爭到2020年, 新舊動能實現平穩接續、協同發力, 基本形成較為完備、競爭力強的“新經濟”產業體系,

成為支持錦江區發展的新增長引擎和西部重要聚集地。

為實現這一目標, 培育“新經濟”, 首先要站高謀遠, 統籌構建“新經濟”發展體系。 就此, 錦江區新經濟和金融工作局應運而生。

“從金融工作局改變為新經濟和金融工作局不僅僅是簡單的增加了‘新經濟’三個字, 而是體現了區委區政府堅持追求‘持續、快速、健康’的區域發展理念。 ”錦江區新經濟和金融工作局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 新成立的新經濟和金融工作局肩負著緊緊圍繞錦江“1+1+3”主導產業, 加快建設區域金融生態圈, 進一步做優金融企業服務, 研究制定錦江區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 構建新經濟發展的培育體系、推進體系和目標考核體系, 推進錦江新經濟總部園設的重任。

“我們將堅決落地落實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 努力營造錦江新經濟發展生態環境, 夯實新經濟發展基礎, 搶佔新經濟發展先機, 佔領新經濟發展高地。 ”該相關負責人表示, 目前, 新經濟和金融工作局正緊鑼密鼓地制定錦江區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 健全區新經濟發展領導小組工作推進機制, 形成上下聯動、部門協同的新經濟發展工作格局。

不僅如此, 區委區政府還出臺了《錦江區促進主導產業發展三十條》, 鼓勵和支持商貿商務業、金融業、文化創意等重點產業發展;出臺了招商措施29條, 緊緊圍繞經濟增長動能和重點領域以及新經濟要素, 實施精准招商, 重點支持發展“新經濟”……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先後出臺,

構建起有利於新經濟發展的產業生態圈, 鋪就錦江“新經濟”騰飛之路。

人才新政 助力人才要素供給

今年10月, 已經在美國生活了近5年, 獲美國“傑出人才綠卡”的易濤博士決定回成都當“蓉漂”。 他聯合同事, 一位澳大利亞籍博士和一位美國籍博士組成核心技術團隊, 在錦江區註冊成立聖景匯科技(成都)有限責任公司。

聖景匯科技(成都)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致力於資訊領域研發的科技公司, 主要從事城市災害救援模擬模擬、虛擬實境技術、大資料等。 “我們之前在化工災害救援類比模擬、虛擬實境技術等方面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 聽說錦江區出臺了‘產業人才新政’, 我們決定在錦江紮根發展。 ”易濤說。

易濤提到的“產業人才新政”全稱是《錦江區關於鼓勵為建設“新經濟高地、國際化城區”做出傑出經濟貢獻企業產業人才的獎勵辦法》,該辦法緊扣錦江區建設“新經濟高地、國際化城區”的戰略定位,聚焦“1+1+3”主導產業發展需求,大力吸引總部經濟、新經濟、商業商務 、金融服務、文化創意等領域高端人才到錦江幹事創業。

這是錦江區歷年來支持力度最大、針對性最強的人才政策之一。“產業人才新政”明確以服務地方產業為導向,以人才企業為地方經濟和產業發展的貢獻程度作為考量依據,將人才獎勵金額同地方經濟貢獻度掛鉤。錦江區設立2000萬元高層次人才專項資金和5000萬元產業發展基金,提升人才資金使用實效。同時還將對做出傑出經濟貢獻企業產業人才授予榮譽稱號,並提供教育、醫療、安家等方面的優質服務。

錦江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錦江區“產業人才新政”突破了年齡、學歷和職稱方面的限制,賦予企業對人才的自主推薦權和評價權,充分發揮人才企業在用人地位上的核心主導作用。除了“產業人才新政”,錦江區還制定出臺了《錦江區加快人才集聚培育行動計畫》《錦江區人才專員聯繫服務專家人才的暫行辦法》等系列配套辦法,在更寬範圍,以更大力度、更為靈活的激勵措施,吸引高端產業人才到錦江幹事創業。

在一系列政策的激勵下,一大批像易濤博士這樣的優秀專家人才正越來越多的聚在錦江區幹事創業,助推錦江打造產業高地。

紛至遝來 830家新經濟企業落戶

2017年6月15日上午9:00,位於成都市錦江區錦盛路2號的豬八戒網四川總部園區高朋滿座、人聲鼎沸,成都“互聯網+”創新創業綜合示範區暨豬八戒網四川省總部園區啟動儀式在此舉行,標誌著成都市錦江區與豬八戒網共同打造的O2O創新型園區正式開園。

作為新經濟產業體系的代表企業,豬八戒網四川總部園區一期建設總面積為5000平方米,設有即時動態交易地圖、路演大廳等,為服務型企業和雇主企業搭建起當地語系化服務交易平臺。截至目前,該園區線上註冊服務商達7724家,成交金額達1.2億元,線下引進企業76家、註冊資金1.7億元。

據悉,總面積為15000平方米的豬八戒網四川總部園區二期即將開啟建設,建成後園區將結合現有資源和政府機構合作,形成一個產業共用服務中心,為成都這座新興國家中心城市的傳統企業的轉型升級帶來新的契機,助推中小微企業“將文化創意引進來、把服務賣出去”,實現企業全生命週期的平臺化生存發展,助推成都打造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國家中心城市。

一發不可收,依託良好的“新經濟”產業生態環境和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一大批國內、國外‘新經濟’領域知名企業紛至遝來。

2017年6月30日,四川益企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錦江區簽署投資服務協定,共同推進“四川省互聯網+中小微企業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建設和運營,積極打造集“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於一體、具有引領示範作用的“三新示範區”;

2017年底,錦江區政府與中科院創新孵化投資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中科院成都戰略新興產業聯動創新中心即將建成,該具有國際水準的國家級科技成果創新與產業化平臺,將推動中科院科技成果在成都轉移轉化;

規劃占地440畝的白鷺灣新經濟總部園區即將啟動建設,力爭一期地塊今年一季度上市,推進創意商務區提檔升級,推進園區建設與招大引強,大力實施“瞪羚計畫”,努力培育一批根植錦江的獨角獸企業;

滴滴出行、盼達用車、戴姆勒智行、58集團等知名共用經濟企業紛紛落戶入駐,成功引進海華眾訊建設西部汽車大資料產業園,一批引領性“新經濟”企業加速聚集,“新經濟”發揮出的巨大乘積效應在錦江顯化,“新經濟”產業釋放經濟活力,帶動區域經濟新一輪增長。據悉,2017年,全區新引進新經濟企業830家,其中戴姆勒等分享經濟專案5個,中科院聯動創新中心等平臺專案6個,滴滴出行等獨角獸企業投資項目6個。

文:杜濤

圖:謝平揚

”易濤說。

易濤提到的“產業人才新政”全稱是《錦江區關於鼓勵為建設“新經濟高地、國際化城區”做出傑出經濟貢獻企業產業人才的獎勵辦法》,該辦法緊扣錦江區建設“新經濟高地、國際化城區”的戰略定位,聚焦“1+1+3”主導產業發展需求,大力吸引總部經濟、新經濟、商業商務 、金融服務、文化創意等領域高端人才到錦江幹事創業。

這是錦江區歷年來支持力度最大、針對性最強的人才政策之一。“產業人才新政”明確以服務地方產業為導向,以人才企業為地方經濟和產業發展的貢獻程度作為考量依據,將人才獎勵金額同地方經濟貢獻度掛鉤。錦江區設立2000萬元高層次人才專項資金和5000萬元產業發展基金,提升人才資金使用實效。同時還將對做出傑出經濟貢獻企業產業人才授予榮譽稱號,並提供教育、醫療、安家等方面的優質服務。

錦江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錦江區“產業人才新政”突破了年齡、學歷和職稱方面的限制,賦予企業對人才的自主推薦權和評價權,充分發揮人才企業在用人地位上的核心主導作用。除了“產業人才新政”,錦江區還制定出臺了《錦江區加快人才集聚培育行動計畫》《錦江區人才專員聯繫服務專家人才的暫行辦法》等系列配套辦法,在更寬範圍,以更大力度、更為靈活的激勵措施,吸引高端產業人才到錦江幹事創業。

在一系列政策的激勵下,一大批像易濤博士這樣的優秀專家人才正越來越多的聚在錦江區幹事創業,助推錦江打造產業高地。

紛至遝來 830家新經濟企業落戶

2017年6月15日上午9:00,位於成都市錦江區錦盛路2號的豬八戒網四川總部園區高朋滿座、人聲鼎沸,成都“互聯網+”創新創業綜合示範區暨豬八戒網四川省總部園區啟動儀式在此舉行,標誌著成都市錦江區與豬八戒網共同打造的O2O創新型園區正式開園。

作為新經濟產業體系的代表企業,豬八戒網四川總部園區一期建設總面積為5000平方米,設有即時動態交易地圖、路演大廳等,為服務型企業和雇主企業搭建起當地語系化服務交易平臺。截至目前,該園區線上註冊服務商達7724家,成交金額達1.2億元,線下引進企業76家、註冊資金1.7億元。

據悉,總面積為15000平方米的豬八戒網四川總部園區二期即將開啟建設,建成後園區將結合現有資源和政府機構合作,形成一個產業共用服務中心,為成都這座新興國家中心城市的傳統企業的轉型升級帶來新的契機,助推中小微企業“將文化創意引進來、把服務賣出去”,實現企業全生命週期的平臺化生存發展,助推成都打造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國家中心城市。

一發不可收,依託良好的“新經濟”產業生態環境和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一大批國內、國外‘新經濟’領域知名企業紛至遝來。

2017年6月30日,四川益企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錦江區簽署投資服務協定,共同推進“四川省互聯網+中小微企業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建設和運營,積極打造集“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於一體、具有引領示範作用的“三新示範區”;

2017年底,錦江區政府與中科院創新孵化投資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中科院成都戰略新興產業聯動創新中心即將建成,該具有國際水準的國家級科技成果創新與產業化平臺,將推動中科院科技成果在成都轉移轉化;

規劃占地440畝的白鷺灣新經濟總部園區即將啟動建設,力爭一期地塊今年一季度上市,推進創意商務區提檔升級,推進園區建設與招大引強,大力實施“瞪羚計畫”,努力培育一批根植錦江的獨角獸企業;

滴滴出行、盼達用車、戴姆勒智行、58集團等知名共用經濟企業紛紛落戶入駐,成功引進海華眾訊建設西部汽車大資料產業園,一批引領性“新經濟”企業加速聚集,“新經濟”發揮出的巨大乘積效應在錦江顯化,“新經濟”產業釋放經濟活力,帶動區域經濟新一輪增長。據悉,2017年,全區新引進新經濟企業830家,其中戴姆勒等分享經濟專案5個,中科院聯動創新中心等平臺專案6個,滴滴出行等獨角獸企業投資項目6個。

文:杜濤

圖:謝平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