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來自雲嶺的天籟——唱響世界的小水井苗族合唱團

有一種聲音, 盤繞在雲南雲嶺間, 半入江風半入雲, 它不能劃歸為美聲, 也不僅僅是傳統的民族唱法, 而是祖祖輩輩一代一代口口相傳至今的動人天籟, 它屬於富民縣小水井苗族農民合唱團。

從大山中走來

在海拔2350米的山區, 雲南富民縣有個偏遠的村莊, 它只有158戶人家, 仍保持著較為原始的生產方式, 人背、馬拉、牛耕……年人均收入僅有1000元左右, 在2007年以前只有少數幾戶擁有黑白電視機, 這是個是典型的偏遠貧困村。

村後的山凹處, 蓄有一潭淺淺的渾水, 旁邊一塊字跡模糊的碑文記載了苗族先民遷徙來此的歷史。 可知當時的小水井, 在流離的苗族先民眼裡, 也算水草肥美的所在了。 可是, 就是這樣的一個並不富裕的地方, 卻因一個完全由苗族農民組成的合唱團而遠近聞名。

這裡走出了一支全國著名的合唱團——富民縣小水井苗族農民合唱團, 她們將這份獨特的天籟推向外界, 讓更多的人認識到了小水井村, 一個偏遠的村莊因為她們而出名。 她們是真正的農民和真正的歌唱家, 真正的物質匱乏和真正的精神極度富有, 是那麼奇妙和諧地統在一起, 讓每一個觀者和聽者在吃驚之餘無不動容,

無不震撼。

1937年基督教傳入, 小水井村修建了基督教堂, 基督教主要的傳教形式唱詩班也隨之產生, 並一直傳承延續至今。 2002年, 在小水井教會唱詩班的基礎上, 富民縣文體局策劃並組織成立了“富民縣小水井苗族農民合唱團”。

在困境中涅槃

她們是一支四聲部合唱的團隊,

從專業的角度來講, 發聲方法與美聲、民族唱法有所區別, 既不屬於美聲又不屬於民族, 是祖祖輩輩一代一代口口相傳至今, 所有隊員都沒有參加過專業訓練。

成立之初, 沒人認識他們, 因為唱法的特殊性, 很少有人理解這種歌唱藝術。 一段時間內, 她們的演唱沒有喝彩, 舉步維艱。 但是她們身上具備一種山村人的品質——咬定青山不放鬆, 帶著自己的夢想練習, 練習, 再練習, 提升, 提升, 再提升。

皇天不負有心人, 她們在2003年10月的《中國首屆西部合唱節》中一舉奪魁, 榮獲青年組第一名。 她們憑藉自己的執著和努力最終獲得了外界的肯定, 後來又CCTV《同一首歌》走進雲南大型歌會中大獲好評;《聶耳杯—首屆國際合唱節》中獲一等獎……這些榮譽是對她們台下辛勞最好的慰藉, 也使她們的生活在悄然間轉變。

走向輝煌未來

她們的歌聲不再是無人問津, 邀約她們演唱的人多了, 雲南、澳門、北京、上海、廣州……全國各地的人們都曾聆聽過她們的天籟。 2012年1月, 參加北京電視臺2012春節聯歡晚會節目錄製, 與眾多明星共同打造傳奇不眠夜,這種獨特的聲音得到了全球華人的掌聲與喝彩。

2013年5月8日,小水井苗族農民合唱團應邀參加“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中國記憶·雲南美妙原聲——小水井苗族合唱團音樂會”,她們精妙絕倫的演出轟動了整個上海。精彩的演唱讓觀眾連連驚歎:“天籟之音,名副其實。”

2014年4月、5月兩次登上上海東方衛視“媽媽咪呀”欄目;2015年1月,登上北京電視臺“造夢者”欄目;2016年1月,參加昆明新春音樂會和“天籟之音•大山裡的巴羅克”世界經典音樂會巡演首場公益演出……她們的歌聲一首接一首,歌聲很輕易地打動觀眾的心,讓人眼角濕潤。

輝煌過後是另外的燦爛,不忘初心,繼續前行,這是對她們前進步伐的最佳詮釋。小水井苗族農民合唱團每到一處演出,其優美動聽的天籟之音都能深深打動現場觀眾,她們的演唱會最不缺的就是掌聲和讚美之聲。

經過10多年的發展,小水井苗族農民合唱團四聲部無伴奏合唱達到較高水準,全國聞名,被國家聲樂界專家稱為“原生態唱法的活化石”。如今的“小水井苗族農民合唱團”已經走出了山村,成為代表雲南的名片,走向全國,走向全世界,在世界音樂史寫下了自己的一筆。

她們的歌聲,不僅是聽覺上的盛宴,歌聲,可以戰勝苦難;歌聲,也可以改變貧困。如今的小水井,因為有了合唱團這張“名片”,也引來了社會各方面的關注和幫扶,小水井村因為她們而改變。

不僅僅是音樂,她們的經歷也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她們從大山中走來,這種不服輸,鼓足幹勁,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質,讓她們成為雲南的驕傲、中國的驕傲!

黎陽時代廣場作為“天籟之音”小水井合唱表演駐場演出地,不僅將承載城市市政廣場的功能,更是凝聚文化藝術的市民生活高地。黎陽時代廣場將以豐富的文化和特色城市功能配套,推動區域繁榮以及城市文明的發展,成為城市的名片和象徵。

唐工坊-創客聯盟以開放、共用、跨界、重構的經營理念和社會情懷,致力於構建“共用”經濟發展平臺。孵化本土的文創藝術創客,引入一線城市的先進科技技術和“雙創”理念,打造“共用”經濟時代、可協同持續發展的創客聯盟。

與眾多明星共同打造傳奇不眠夜,這種獨特的聲音得到了全球華人的掌聲與喝彩。

2013年5月8日,小水井苗族農民合唱團應邀參加“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中國記憶·雲南美妙原聲——小水井苗族合唱團音樂會”,她們精妙絕倫的演出轟動了整個上海。精彩的演唱讓觀眾連連驚歎:“天籟之音,名副其實。”

2014年4月、5月兩次登上上海東方衛視“媽媽咪呀”欄目;2015年1月,登上北京電視臺“造夢者”欄目;2016年1月,參加昆明新春音樂會和“天籟之音•大山裡的巴羅克”世界經典音樂會巡演首場公益演出……她們的歌聲一首接一首,歌聲很輕易地打動觀眾的心,讓人眼角濕潤。

輝煌過後是另外的燦爛,不忘初心,繼續前行,這是對她們前進步伐的最佳詮釋。小水井苗族農民合唱團每到一處演出,其優美動聽的天籟之音都能深深打動現場觀眾,她們的演唱會最不缺的就是掌聲和讚美之聲。

經過10多年的發展,小水井苗族農民合唱團四聲部無伴奏合唱達到較高水準,全國聞名,被國家聲樂界專家稱為“原生態唱法的活化石”。如今的“小水井苗族農民合唱團”已經走出了山村,成為代表雲南的名片,走向全國,走向全世界,在世界音樂史寫下了自己的一筆。

她們的歌聲,不僅是聽覺上的盛宴,歌聲,可以戰勝苦難;歌聲,也可以改變貧困。如今的小水井,因為有了合唱團這張“名片”,也引來了社會各方面的關注和幫扶,小水井村因為她們而改變。

不僅僅是音樂,她們的經歷也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她們從大山中走來,這種不服輸,鼓足幹勁,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質,讓她們成為雲南的驕傲、中國的驕傲!

黎陽時代廣場作為“天籟之音”小水井合唱表演駐場演出地,不僅將承載城市市政廣場的功能,更是凝聚文化藝術的市民生活高地。黎陽時代廣場將以豐富的文化和特色城市功能配套,推動區域繁榮以及城市文明的發展,成為城市的名片和象徵。

唐工坊-創客聯盟以開放、共用、跨界、重構的經營理念和社會情懷,致力於構建“共用”經濟發展平臺。孵化本土的文創藝術創客,引入一線城市的先進科技技術和“雙創”理念,打造“共用”經濟時代、可協同持續發展的創客聯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