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撒旦探戈》 在幻滅後重新思考自我與生命

《撒旦探戈》

作者:克拉斯諾霍爾卡伊·拉斯洛

譯者:餘澤民

版本:譯林出版社

2017年7月

克拉斯諾霍爾卡伊·拉斯洛, 匈牙利作家。 2015年布克國際獎得主, 代表作《撒旦探戈》、《反抗的憂鬱》等。 風格特點為複雜的長句和後現代的結構形式。

《撒旦探戈》譯者余澤民

致敬辭

在浮躁的當下, 《撒旦探戈》是一本抵抗時代的作品。 我們致敬它, 因為它維護了文學閱讀與創作的尊嚴。 作者用綿延的長句挑戰著讀者的耐性, 表現著人類心理那些極致而細微的變化, 相比之下, 那些碎片化的、快速的閱讀顯得無比蒼白。 同時, 在讀者向既成的知識尋求答案的今天, 克拉斯諾霍爾卡伊依然用藝術的虛無性呈現著另一種答案, 依靠長句的挖掘, 他讓我們意識到現實背後的真實。

他毫不留情地擊碎所有平庸生活的幻想, 讓我們在幻滅後重新思考自我與生命, 這是真正藝術永無止境的使命。

我們致敬《撒旦探戈》, 致敬作者, 也致敬這本書的譯者余澤民, 是他完成了一項幾乎無法完成的任務。 他在艱澀的匈牙利原文和漢語間跋涉, 最後翻譯出一本無損於原著的《撒旦探戈》, 讓我們真正感受到文學的無國界性和它對全人類共同命運的反映。

往昔

初遇克拉斯諾霍爾卡伊·拉斯洛

新京報:你是如何發現《撒旦探戈》這本書以及克拉斯諾霍爾卡伊·拉斯洛這位作家的?

餘澤民:我最早知道這本書, 是在二十五年前, 不過那時我還不會匈語, 這得從我跟拉斯洛的交往說起。 閱讀《撒旦探戈》於我,

本身就是一個文學成長的過程。 我第一次見到拉斯洛是在1992年4月, 在塞格德一位名叫海爾奈·亞諾什的朋友家。 亞諾什當時在塞格德大學歷史系教書, 是文化名人, 編雜誌, 還搞出版, 他在我最落魄時接濟了我, 把我接到家裡住, 所以在他家, 我結識了許多作家和藝術家。 我清楚地記得, 在拉斯洛登門之前, 亞諾什就跟我介紹了他, 說他認為拉斯洛是匈牙利當代最好的作家之一, 他寫的《撒旦探戈》是部傑作, 並從書架上抽出來給我看。 我對那個黑色、有抽象圖案的封面記憶很深, 可惜那時我剛到匈牙利半年, 連匈語字母還沒認全, 但朋友的話我百分之百相信。 《撒旦探戈》, 這個書名很好記。

拉斯洛來了, 他見到我很興奮,

原因是他去中國不久, 並寫了一本遊記《烏蘭巴托的囚徒》。 我們用英文交流, 他很耐心, 善解人意, 我們談得很愉快, 他給我最深的印象就是:他喜歡李白。 當天晚上, 他開了四個小時車帶我回家, 邀在布達佩斯北部的一個小山村裡住了一個星期。 在那家裡, 他也跟我講起了《撒旦探戈》, 甚至還講了關於這本書寫作的一些細節。

回到布達佩斯, 我對拉斯洛的作品產生了興趣。 那時我已隨亞諾什一家搬到了布達佩斯, 亞諾什剛出版了拉斯洛的短篇小說集《恩慈的關係》, 順手給了我一本, 我便搬著字典開始讀起來。 讀得非常吃力, 但非常認真, 後來乾脆花了一個月時間翻譯了一篇《茹茲的陷阱》, 可以說那是我的文學翻譯處女作。 我一下子被拉斯洛作品的語言、結構、主題和思想性擊中了。那兩年,反正我也是無業寄居在朋友家,所以一頭紮進了匈牙利文學裡,瘋狂閱讀,翻譯成癮。大概在2005年,我開始閱讀《撒旦探戈》,由於語言過分黏稠,讀起來很吃力,時斷時續地讀了兩三年,清楚地記得讀完最後一頁時的震撼:感覺到死寂中長長的窒息,脊背竄涼,仿佛自己就是那個將門窗釘死的醫生。當時我就動了翻譯的念頭,並向幾家出版社推薦,但都沒有結果。

後來

翻譯的艱難與快感

新京報:在翻譯這本書的過程中,最大的困難和最強烈的快感來自哪裡。

餘澤民:《撒旦探戈》從著手翻譯到交稿大概有三年。由於讀過兩遍,跟拉斯洛又有長期的交往,對他的語言風格已經熟悉,對內容理解上也無障礙,如果說困難,就是對克拉斯諾霍爾卡伊式長句的處理和對詞彙的準確選擇。

在這裡我得解釋一下,克拉斯諾霍爾卡伊式長句分兩種:一種是名副其實的長句,比如開篇的第一句,由於匈牙利語的語法特殊,一句話裡可以帶許多個複句,這種長句與中文的相容性較差,需要反復組織;另一種不是語法上的長句,而是由許多短句組成,重要的在於掌握敘事的節奏和向前滾動的語感,好似小酒館裡的酒鬼,話簍子一旦打開,即便說話吃力,氣短,講述的慣性不容人打斷。所以在翻譯的過程中我要一遍遍地念,念了譯文,再譯原文,對照閱讀的語氣、語調、語速和音色感覺是否一致。

至於快感,恰恰來自對困難的克服。當我讀譯文的時候聽到了拉斯洛的嗓音,那種快感是難與人共用的。如果把閱讀《撒旦探戈》比喻成蹦極,那麼翻譯它體驗的則是“慢放的蹦極”。

當下

純文學作品的價值

新京報:作為一部純文學作品,你認為《撒旦探戈》對中國讀者有什麼獨特的意義。

餘澤民:我覺得意義在於,為我們讀者提供了全新的文學閱讀體驗:文學還可以這樣寫!文學的隱喻功能竟能如此強大,對思想的觸動能如此深刻!它的閱讀難度雖然很大,同時也意味著很耐讀,你一旦適應了作者的敘事節奏,沉浸到他刻畫出的氛圍裡,你的情緒和思想就會隨著情節展開,潛到角色的內心深處,無論絕望還是希望,都是由衷的。

通常,中國讀者更習慣跟現實貼得很近的傳統敘事,紀實一般的現實,說白了就是講故事,故事裡講出來的,基本上就是想講的,更少能深刻到哲學層面。克拉斯諾霍爾卡伊的小說不然,雖從現實入手,但通過特殊的——文學性,音樂性和戲劇性——結構實現了極深的隱喻性,荒誕的現實,殘酷的虛幻,絕望的戲劇,滑稽的悲劇,將這個反烏托邦故事講得繪聲繪色,令人毛骨悚然。

新京報:在未來,你還會繼續翻譯克拉斯諾霍爾卡伊·拉斯洛的其他作品嗎?

餘澤民:當然還會翻譯,即便出於對朋友的責任感我也還會,拉斯洛也最信任我的翻譯。下一步計畫翻譯他的另一部長篇小說《抵抗的憂鬱》,並與一位年輕譯者合譯他的短篇小說集,書名暫定《恩慈的關係》。

答謝辭

《撒旦探戈》譯者余澤民

很高興得知《撒旦探戈》入選年度好書獎!我作為譯者,代表原著作者克拉斯諾霍爾卡伊·拉斯洛先生表示感謝。這部小說,無論拉斯洛寫它,還是我翻譯它的時候,都清楚這書出版後不可能暢銷,即便獲了國際布克獎。要知道,就是在匈牙利母語世界,《撒旦探戈》也是出了名的“難讀的書”,其翻譯難度不言而喻。對這種作品來說,重要的不在於有多少人讀,而是什麼人讀。

我想強調的是,《撒旦探戈》是作者三十歲時寫的,那時候他就看透人類自欺欺人的烏托邦夢想。人類以為自己很強大,強大到能夠掙脫上帝,但他們逃不出魔鬼的圈套,所有自以為聰明的努力不過都是在跳撒旦探戈,在原地躑躅。無路可逃!這是作家對整個人類提出的警示。不過,也恰恰由於作品的殘酷和不留出路,為喚醒個體對普世的思考提供了一種嚴肅的可能。也許,有人覺得《撒旦探戈》過於黑色,但它的黑色,是能照亮我們思想的黑色的光;也許,有人受不了它的黏稠,但這種通過文學達到的窒悶感,恰恰是人醒來並轉向個體之外、轉向人類史的過去和未來。好的文學能讓人看得更遠,想得更遠,所喚起的絕望感即責任感。《撒旦探戈》就是一部這樣的好書。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宮照華

我一下子被拉斯洛作品的語言、結構、主題和思想性擊中了。那兩年,反正我也是無業寄居在朋友家,所以一頭紮進了匈牙利文學裡,瘋狂閱讀,翻譯成癮。大概在2005年,我開始閱讀《撒旦探戈》,由於語言過分黏稠,讀起來很吃力,時斷時續地讀了兩三年,清楚地記得讀完最後一頁時的震撼:感覺到死寂中長長的窒息,脊背竄涼,仿佛自己就是那個將門窗釘死的醫生。當時我就動了翻譯的念頭,並向幾家出版社推薦,但都沒有結果。

後來

翻譯的艱難與快感

新京報:在翻譯這本書的過程中,最大的困難和最強烈的快感來自哪裡。

餘澤民:《撒旦探戈》從著手翻譯到交稿大概有三年。由於讀過兩遍,跟拉斯洛又有長期的交往,對他的語言風格已經熟悉,對內容理解上也無障礙,如果說困難,就是對克拉斯諾霍爾卡伊式長句的處理和對詞彙的準確選擇。

在這裡我得解釋一下,克拉斯諾霍爾卡伊式長句分兩種:一種是名副其實的長句,比如開篇的第一句,由於匈牙利語的語法特殊,一句話裡可以帶許多個複句,這種長句與中文的相容性較差,需要反復組織;另一種不是語法上的長句,而是由許多短句組成,重要的在於掌握敘事的節奏和向前滾動的語感,好似小酒館裡的酒鬼,話簍子一旦打開,即便說話吃力,氣短,講述的慣性不容人打斷。所以在翻譯的過程中我要一遍遍地念,念了譯文,再譯原文,對照閱讀的語氣、語調、語速和音色感覺是否一致。

至於快感,恰恰來自對困難的克服。當我讀譯文的時候聽到了拉斯洛的嗓音,那種快感是難與人共用的。如果把閱讀《撒旦探戈》比喻成蹦極,那麼翻譯它體驗的則是“慢放的蹦極”。

當下

純文學作品的價值

新京報:作為一部純文學作品,你認為《撒旦探戈》對中國讀者有什麼獨特的意義。

餘澤民:我覺得意義在於,為我們讀者提供了全新的文學閱讀體驗:文學還可以這樣寫!文學的隱喻功能竟能如此強大,對思想的觸動能如此深刻!它的閱讀難度雖然很大,同時也意味著很耐讀,你一旦適應了作者的敘事節奏,沉浸到他刻畫出的氛圍裡,你的情緒和思想就會隨著情節展開,潛到角色的內心深處,無論絕望還是希望,都是由衷的。

通常,中國讀者更習慣跟現實貼得很近的傳統敘事,紀實一般的現實,說白了就是講故事,故事裡講出來的,基本上就是想講的,更少能深刻到哲學層面。克拉斯諾霍爾卡伊的小說不然,雖從現實入手,但通過特殊的——文學性,音樂性和戲劇性——結構實現了極深的隱喻性,荒誕的現實,殘酷的虛幻,絕望的戲劇,滑稽的悲劇,將這個反烏托邦故事講得繪聲繪色,令人毛骨悚然。

新京報:在未來,你還會繼續翻譯克拉斯諾霍爾卡伊·拉斯洛的其他作品嗎?

餘澤民:當然還會翻譯,即便出於對朋友的責任感我也還會,拉斯洛也最信任我的翻譯。下一步計畫翻譯他的另一部長篇小說《抵抗的憂鬱》,並與一位年輕譯者合譯他的短篇小說集,書名暫定《恩慈的關係》。

答謝辭

《撒旦探戈》譯者余澤民

很高興得知《撒旦探戈》入選年度好書獎!我作為譯者,代表原著作者克拉斯諾霍爾卡伊·拉斯洛先生表示感謝。這部小說,無論拉斯洛寫它,還是我翻譯它的時候,都清楚這書出版後不可能暢銷,即便獲了國際布克獎。要知道,就是在匈牙利母語世界,《撒旦探戈》也是出了名的“難讀的書”,其翻譯難度不言而喻。對這種作品來說,重要的不在於有多少人讀,而是什麼人讀。

我想強調的是,《撒旦探戈》是作者三十歲時寫的,那時候他就看透人類自欺欺人的烏托邦夢想。人類以為自己很強大,強大到能夠掙脫上帝,但他們逃不出魔鬼的圈套,所有自以為聰明的努力不過都是在跳撒旦探戈,在原地躑躅。無路可逃!這是作家對整個人類提出的警示。不過,也恰恰由於作品的殘酷和不留出路,為喚醒個體對普世的思考提供了一種嚴肅的可能。也許,有人覺得《撒旦探戈》過於黑色,但它的黑色,是能照亮我們思想的黑色的光;也許,有人受不了它的黏稠,但這種通過文學達到的窒悶感,恰恰是人醒來並轉向個體之外、轉向人類史的過去和未來。好的文學能讓人看得更遠,想得更遠,所喚起的絕望感即責任感。《撒旦探戈》就是一部這樣的好書。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宮照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