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探究“水滸式暴力”:遊民造反只因沒有出路

對《水滸》以及遊民文化有深刻研究的學者王學泰今晨病逝, 享年76歲。

翻拍名著是影視劇行業裡的熱潮, 但拿捏不好尺寸, 就會受到非議。 但該如何定義尺寸, 也是帶有爭議的。 曾有人一棍子打死, 說《水滸》這樣的電視劇應該禁播, 戰爭題材的電視劇要有所控制, 因為這些都和暴力相關。

對此現象, 在2014年鳳凰網文化《洞見》欄目的邀請下, 王學泰表述了自己的看法。 他說, 《水滸》反映的是中國遊民在沒有講理管道的情況下, 遵照叢林法則使用暴力表達自己, 而這種反抗的目的是自己去專制。 在新的社會形態中,

遊民文化的地位應該被削弱, 通過法制、民主來解決問題。

水滸歷來被禁, 造反和專制是一個問題的兩面

歷來統治者總是禁水滸, 我們看到的最早的禁止, 就是在明代末年。 因為《水滸傳》的真正流行是在明代中葉以後, 等到了明朝末年, 有人就提出來了,

說有的人搞造反活動都打著宋江的旗號等等, 提出應該禁止這個。 清代以來, 很多地方官也禁止這個小說。

康熙年間, 有一個學者叫錢大昕, 他提出了一個小說教的問題, 他就說中國流行的有儒釋道三教, 說這三教儘管不同, 但還是勸人去做一些善事, 可實際上比儒釋道三教更加流行的是小說教--當然他指的小說範圍比較廣, 包括其他的一些說唱文學、戲曲文學, 還有小說--因為這些東西不僅不太識字的人或者識字不多的人他們去看, 有些讀書人也看, 而小說專教人為惡。 接著他就講到了《水滸傳》, 以殺人為好漢, 哪個好漢殺的人多, 哪個就是好漢。

這個東西就反映了那些代表著當時統治階級角度來認識這種通俗文學作品的,

當然, 他也主張禁止這些東西, 並且他還說, 現在犯罪的為什麼這麼多, 就是這些小說煽動的。 他那裡說的非常明確, 現在犯罪就是這樣。

實際上我覺得社會上的反抗也好, 道德上的失敗也好, 更多是社會的原因、是經濟的原因導致的, 不能推到《水滸傳》上, 《水滸傳》實際上恰恰反映了社會底層的遊民最後在社會上沒出路的時候, 只好通過暴力表達自己。 而且那種造反、那種暴力文學恰恰是跟封建專制、皇權專制, 是一個問題的兩面, 他不是反皇權本身, 他反的目的是自己去專制。

《水滸傳》中, 那些人敢打敢鬧, 甚至到東京去奪了皇位, 那種已經不是俠了。 漢武帝之後, 俠的蹤跡逐漸被消滅甚至轉變了, 根本不是原來的俠,

原來的俠都是舍己為他, 因為秦代以前是貴族社會, 只有貴族才管理眾人之事。 《水滸傳》中除了魯智深有點兒俠氣以外, 其它的大部分都有造反的意味。 遊民造反是生存和發展的需要。

殺人放火招安, 殺人放火的目的是將來也做官, 或者最大的嚮往是做皇帝, 做不了皇帝去做官。 所以我覺得專制的問題不解決, 最後這些問題也是解決不了的, 在新的社會形態中應該削弱社會遊民文化的地位, 就要通過法制、通過民主來解決這些問題。 遊民問題, 是壓制不了的, 而且越壓制, 這種東西反抗就越加強烈。

再說暴力問題, 這種叢林法則本身就是人性中野蠻的一面。 人類就是不斷克服叢林法則才走向文明的。

解決問題時如果首先想到是用叢林手段來解決, 恰恰是助長了這些東西的發展。 其實包括市場經濟、包括法制、包括民主等等, 這些東西全都是跟叢林法則相對抗的。

武松打虎

當然水滸本身寫到壓迫, 寫到統治階級對於民眾的壓迫, 他寫到底層社會的人沒有出路。 他們在找自己出路的時候,沒有其他手段,最後只可能採取暴力手段。就認為強者有理、暴力有理,這實際就是叢林法則,就是史達林說的,勝利者是不被責備的。

遊民被“招安”後面臨回歸主流社會的困境

《水滸傳》是經過三百年形成的,各個階段不太一樣,主題也不太一樣。前面七十回主要寫遊民的自我奮鬥。遊民本來是掙扎在社會底層沒出路的,沒人知道、沒人看得起他,是沒有自尊的一群人。結果他們憑仗自己的能力,憑仗自己的武力,成功了。中國人喜歡這種底層人獲得成功的故事,不管通過暴力也好,不管通過什麼手段也好,只要是成功了,就感到喜歡。

七十回以後,寫招安,實際是失敗的過程、轉型的過程,因為他們的這種成功是不能保持很久的,結果只有兩種:或者被集體消滅,或者是再另外轉型。人不可能老在梁山,不可能去當一輩子強盜。當然遊民要想回歸主流社會,最難的就兩種人,一種是妓女,另外一個就是曾經造過反的人,即使你再回去當農民,官府也把你打成另類,就是有黑點。

那為什麼有人反對招安?反對招安並不是說反對對梁山的出賣,是因為有的人不知道招安以後回到主流社會該怎麼生活。比如李逵,他是典型的遊民。到了梁山以後跟著宋江,實際上他是進了江湖,但他沒有成長成為一個江湖人,他都不夠一個江湖人的資格。像武松、魯智深他們是江湖人,而且比較成熟的江湖人,離開梁山,他還能照樣雲遊四處,照樣生存。當然他們回到主流社會中怎麼生活也是個問題,他不能用對待江湖的手段來對待主流社會。

拳打鎮關西

還有,招安實際上更多地反映了南宋的一個意識形態,就是忠義。所以這個故事在南宋的吸引力非常強,可是到了後來,這個故事就不太吸引人了,因為跟後代普通老百姓就沒多大關係了。

也因此,歷來統治者更注意提防前半段的造反,不太注重利用後邊的招安。實際上清代是把民間的很多故事都改成了宮中的戲,像《三國》叫《鼎峙春秋》,《水滸傳》叫《忠義全圖》,但是《三國》和《西遊記》的改編全都演了,《忠義全圖》始終沒有在宮中演過,雖然當時也是把忠義作為整個《水滸傳》的核心、主題,但統治者覺得還是不太放心。

水滸式的解決問題是因為沒有講理管道

《水滸傳》是中國第一部正式的白話小說,裡面有一些人物細節也寫得非常好,是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應該說任何時代都應該重視它。當然在向青年人普及這些東西的時候,或者這些書要在民間流行的時候,應該有一些專家做一些解說或者什麼,但不能禁掉。所謂適應於時代,不適應於時代,我覺得這種說法都是非常落後的說法。古代一張畫傳下來,你說它適應不適應這個時代,不適應你幹嘛花那麼多錢買了收藏?

文化問題本身應該通過討論、通過比較、通過分析去認識它不同的形象,讓大傢伙兒能注重認識什麼是對我們現實有利的、什麼是不利的,什麼對於你性格修養品行修養是有利的、什麼是不利的。動不動就禁止這個禁止那個的,我覺得大多都是一些掌管別人的命運的人所經常想採取的辦法,或者雖然他不掌管別人命運,他老想通過掌管命運的人的手來打造他自己想要做的目的。我覺得只要不違反法律,什麼都有可能的。禁止也解決不了問題,文化它是禁止不住的。

當然從我們現在應該看到,為什麼老百姓在一遇到社會問題的時候,他第一個想到的解決方法就是水滸傳式的解決方法?因為他沒有講理的管道。人長著嘴,也有手,也有頭腦,遇到問題時,第一想解決得比較好,第二想投入得比較少,無非是這兩種想法。所以一個合理的社會,遇到問題了,應該本著法律,本著講道理去解決的,而中國現在在這方面還有欠缺,我們的制度還不完備,民主法制搞得還不好。

另外我們缺少一些社會工作者。我們沒有社會工作者,老百姓有了心理問題,有了一些問題怎麼解決?我們還是街道老大媽式的解決辦法。所以我向領導說句話,應該是有一個統籌方式來解決問題,讓老百姓遇到了問題,首先想到應該通過說理。

實際上真的不合理的要求,你向群眾公佈、向社會公佈,社會自然有一個正常的反應,摒棄那些胡鬧的人,胡鬧的人絕不會得到一般老百姓的支持的。應該開拓管道,而不是老想用禁止的辦法來解決社會矛盾,特別是在社會矛盾特別尖銳的時候,禁止反而使積累的怨氣越來越多,積累的戾氣越來越多。

他們在找自己出路的時候,沒有其他手段,最後只可能採取暴力手段。就認為強者有理、暴力有理,這實際就是叢林法則,就是史達林說的,勝利者是不被責備的。

遊民被“招安”後面臨回歸主流社會的困境

《水滸傳》是經過三百年形成的,各個階段不太一樣,主題也不太一樣。前面七十回主要寫遊民的自我奮鬥。遊民本來是掙扎在社會底層沒出路的,沒人知道、沒人看得起他,是沒有自尊的一群人。結果他們憑仗自己的能力,憑仗自己的武力,成功了。中國人喜歡這種底層人獲得成功的故事,不管通過暴力也好,不管通過什麼手段也好,只要是成功了,就感到喜歡。

七十回以後,寫招安,實際是失敗的過程、轉型的過程,因為他們的這種成功是不能保持很久的,結果只有兩種:或者被集體消滅,或者是再另外轉型。人不可能老在梁山,不可能去當一輩子強盜。當然遊民要想回歸主流社會,最難的就兩種人,一種是妓女,另外一個就是曾經造過反的人,即使你再回去當農民,官府也把你打成另類,就是有黑點。

那為什麼有人反對招安?反對招安並不是說反對對梁山的出賣,是因為有的人不知道招安以後回到主流社會該怎麼生活。比如李逵,他是典型的遊民。到了梁山以後跟著宋江,實際上他是進了江湖,但他沒有成長成為一個江湖人,他都不夠一個江湖人的資格。像武松、魯智深他們是江湖人,而且比較成熟的江湖人,離開梁山,他還能照樣雲遊四處,照樣生存。當然他們回到主流社會中怎麼生活也是個問題,他不能用對待江湖的手段來對待主流社會。

拳打鎮關西

還有,招安實際上更多地反映了南宋的一個意識形態,就是忠義。所以這個故事在南宋的吸引力非常強,可是到了後來,這個故事就不太吸引人了,因為跟後代普通老百姓就沒多大關係了。

也因此,歷來統治者更注意提防前半段的造反,不太注重利用後邊的招安。實際上清代是把民間的很多故事都改成了宮中的戲,像《三國》叫《鼎峙春秋》,《水滸傳》叫《忠義全圖》,但是《三國》和《西遊記》的改編全都演了,《忠義全圖》始終沒有在宮中演過,雖然當時也是把忠義作為整個《水滸傳》的核心、主題,但統治者覺得還是不太放心。

水滸式的解決問題是因為沒有講理管道

《水滸傳》是中國第一部正式的白話小說,裡面有一些人物細節也寫得非常好,是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應該說任何時代都應該重視它。當然在向青年人普及這些東西的時候,或者這些書要在民間流行的時候,應該有一些專家做一些解說或者什麼,但不能禁掉。所謂適應於時代,不適應於時代,我覺得這種說法都是非常落後的說法。古代一張畫傳下來,你說它適應不適應這個時代,不適應你幹嘛花那麼多錢買了收藏?

文化問題本身應該通過討論、通過比較、通過分析去認識它不同的形象,讓大傢伙兒能注重認識什麼是對我們現實有利的、什麼是不利的,什麼對於你性格修養品行修養是有利的、什麼是不利的。動不動就禁止這個禁止那個的,我覺得大多都是一些掌管別人的命運的人所經常想採取的辦法,或者雖然他不掌管別人命運,他老想通過掌管命運的人的手來打造他自己想要做的目的。我覺得只要不違反法律,什麼都有可能的。禁止也解決不了問題,文化它是禁止不住的。

當然從我們現在應該看到,為什麼老百姓在一遇到社會問題的時候,他第一個想到的解決方法就是水滸傳式的解決方法?因為他沒有講理的管道。人長著嘴,也有手,也有頭腦,遇到問題時,第一想解決得比較好,第二想投入得比較少,無非是這兩種想法。所以一個合理的社會,遇到問題了,應該本著法律,本著講道理去解決的,而中國現在在這方面還有欠缺,我們的制度還不完備,民主法制搞得還不好。

另外我們缺少一些社會工作者。我們沒有社會工作者,老百姓有了心理問題,有了一些問題怎麼解決?我們還是街道老大媽式的解決辦法。所以我向領導說句話,應該是有一個統籌方式來解決問題,讓老百姓遇到了問題,首先想到應該通過說理。

實際上真的不合理的要求,你向群眾公佈、向社會公佈,社會自然有一個正常的反應,摒棄那些胡鬧的人,胡鬧的人絕不會得到一般老百姓的支持的。應該開拓管道,而不是老想用禁止的辦法來解決社會矛盾,特別是在社會矛盾特別尖銳的時候,禁止反而使積累的怨氣越來越多,積累的戾氣越來越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