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蔣天徑:殘存古建築的文化價值——為《隨縣民間建築》序

殘存古建築的文化價值

——為程衛國、呂雄輝《隨縣民間建築》序

蔣天徑

這本厚厚的《隨縣民間建築》, 以大量的圖片和文字, 記載了有較高文化價值的民居、祠堂、會館、寺廟、橋樑、山寨等近古建築殘存物。

我們不無遺憾的是, 在整個隨縣大地上, 幾乎找不到一座完整的建築實物原貌。 這也不能責怪誰, 因為人人都有權享受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帶來的物質成果, 簡陋晦暗的老舊建築實在不入時, 若有人仍頑固堅守在裡面走不出來, 只能顯示他的貧窮或古板。 如此看來, 我們應該為這種變化而歡呼。 幸好, 現今國家又十分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 這就不得不讓我們靜下心來, 深入思考這種保護的文化價值和歷史意義。

在此, 我們選取了幾處最有代表性的殘存民居, 來細品一下它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品質。

(一)草店鎮碉樓

上圖一個是青磚碉樓, 一個是土磚碉樓, 都攝自隨縣草店鎮。 草店的樓子壪多, 什麼單樓子壪、雙樓子壪、小樓子壪、大樓子壪、上樓子壪、下樓子壪, 少說也有十來處。 那都是過去亂世“鄉民自保”的傑作:有條件的大戶人家起磚樓, 條件不濟的小戶人家起土樓。 看來看去, 還是紫金山村的這個樓子壪最有看頭。 這個樓子壪曾有過八個碉樓的歷史, 現在毀得僅存一個了, 命運如其他村碉樓一樣, 被閒置而無他用, 因而也無人看管。 這個樓子壪人的氣質、談吐, 以至整個鄉風都不一般。 這不一般一定有其不一般的人文環境。 一說大家都知道,

明末參將宋之彥就住在這裡!同治八年版的《隨州志》中有大段的文字記載, 稱其“慷慨好義, 素為鄉里所推服”。 而我們更想知道的是野史, 是流傳在鄉民口中的宋之彥, 這可在《隨縣地名掌故》中找到一些影子, 只有這些被他們認可了的精神元素, 才能在這裡代代遺傳。

碉樓已朽, 當年修築碉樓人的精神是不朽的!

劉家老壪被一片亂石包圍。 此顆深藏在亂石堆中的璀璨明珠, 早已被拋棄。 這應了鄉間一句老話:“隨州人不識貨, 拿著烏金當位坐” 。 劉家老壪祖上置下的這片產業, 如今已被閩商石業巨賈砸破, 明珠被掩埋在塵土中, 想尋找它還真不容易呢!

2016年深秋, 我們沿著小溪, 踏著一條石板小路前行。 溪兩岸種滿了棗樹, 紅透了的碩大“秤砣棗”, 掉在地上無人拾取任人踩踏。 來到小橋旁, 一棵巨大古棗樹躬身相迎。 走進壪內, 眼前全是野麻、荒草和藤蔓, 房舍破敗不堪, 院子裡甩了幾輛半新不舊的摩托, 輪胎全癟。 可見主人已經發達搬遷, 扔下此等“小物”也不足為惜。 只有紅色巨石壘砌的垣牆(實際上是寨牆)還顯示著它昔日的強悍與輝煌, 我情不自禁地爬上去,轉身張望,劉家老壪雖破敗卻仍顯示出老者的風度、威嚴和沉穩。下得垣牆,是一條人工沿石壁開鑿的寬闊山道,壁上生長著的古老板栗樹,也一應朝向村莊。

我一下子悟出了劉家祖上的用心:“人心所向!”以樹喻人啊!古樹的姿態全是人工所為,家族文化就隱藏在這不言樹木中。更富於人文意味兒的是:老壪把碉樓建在壪後制高點上(據說碉樓拆除時間不長,大炮現藏縣文物館),所謂“門樓迎客,碉樓防賊”,門樓與碉樓必須分開。怪不得門前拱橋邊有一棵躬身相迎的棗樹呢,那是在問候:“客人您早!”另有一義是:“人勤春早”,它在勸勉大家勤耕苦讀呢!明白人懂,糊塗人窘。文化傳統一半靠傳,一半靠悟啊!

(三)安居鎮五昌書院

安居最佳看點是五昌書院(燕子樓)。九街十八巷是一個整體,品相還有待打制。再者,九街的說法外地專家還不認同。2013年,我在接待原省作協主席劉富道先生、省民協主席傅廣典先生時,他們問我:一條直腸子街能叫九街嗎?至多叫一條大街!隨州城內的大十字街、小十字街、玉石街、聚玉街……那才可以稱九街、十街什麼的。我一時還答不上來,因為我還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但走進五昌書院,他們卻驚呆了,伸出大拇指說,這可能是中國的唯一!

它唯一在什麼地方?五昌書院為明初安居大戶韓富興所建,其父韓品三經商有道,且壽高福大,竟活到了五世同堂。為此韓家決定修一座堂,便聚集當地學問大師和建築高手,以“五世其昌”為主題,設計了一棟“燕子式”結構的三級進深堂院。堂院坐北朝南,三間口面,三進兩院,地基由前向後逐級升高,呈俯瞰式;前房似燕喙;中房寬大,似飛燕展翅,而且正堂兩邊的廂房山牆呈半圓形,酷似燕腹;後房無拖簷,似飛燕之尾。此“燕式”設計寓意有二:一是取明朝文徵明之《戊午元旦》詩:“百歲內人登耄耋,一身五世見曾玄”之意,以頌其父之德壽;二是取《左傳•莊公二十二年》陳氏之事:“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謂鳳凰於飛,和鳴鏘鏘。有媯之後,將育于薑。五世其昌,並於正卿;八世之後,莫之與京。”這是一種期盼,希望後生官運亨通,財源滾滾,世代不衰。房子蓋好後,韓家沒有入住,而是做了書院,那是因為要達到“五世其昌”,不讀書不行。儘管韓氏家族世代都是讀書人,卻並不致力於做高官,而是精心聚集財富,始終保持安居首富地位,十幾代不衰。最讓人稱奇的是,居住此房的人家代代人丁興旺。現今的房東張家安2子2女,其孫女竟為北大博士生。住于房尾的另一張家,也是兒孫滿堂,事業各有千秋。

隨州人至今還尊崇這番道理。尤其對燕子格外看重,而且有一種特殊的感情。你去農家串門,可以看到,家家都在屋檁或牆壁上釘有一塊小木板,那是專門為燕子銜泥做窩用的。而且為防止貓、蛇偷襲燕卵或乳燕,有的人家還在燕窩周圍劄上刺荊。燕子是候生鳥啊!哪戶農家不希望人丁興旺!燕子也很通人性,來年它還會飛到原來的主人家繼續生蛋菢兒(見圖)。根本沒有那種“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薄情寡意。燕子也屬那種兩情相守的忠貞夫妻鳥,失去配偶的單燕大都是孤寂地度過一生,這一點很讓人敬佩。當然大家最喜歡的還是“龍燕”,它不會把屎屙在主人屋子裡,即使是幼燕也待老燕回來後再屙,讓老燕銜出去丟在野外;“屎燕”就沒有這種講究了,往往把屎拉一地,很髒很討厭。但即使這樣,主家也能忍下,無非每天多打掃幾次罷了。隨州有很多地名叫燕,天河口有老燕窩,環潭千兵畈有大燕窩、小燕窩,庹家竟然還有一個燕子城,我簡略地統計了一下,隨州叫燕的地名不下於20處。隨州也有很多人的名字叫燕,尤以女子為多,這裡面固然因燕有美麗的羽翼和明亮的歌喉而討人喜愛,而深層原因則是期盼那種“簡狄吞燕卵而孕契”的故事能再度重演!不要以為是笑話,願望總是美好的、積極的、令人快樂的!

九口堰因其為革命遺址而保存完整,現在做了新四軍第五師革命紀念館。這裡不僅有名冠全國的紅色旅遊文化,也有不可多得的隨派建築文化。當今人們動不動就拿“徽派”風格談建築,這實在令人可笑。此地非彼地,我們是鄂派,是“隨派”。“青磚掛斗”是典型的隨州建築術語,指的是青磚所砌的空心牆。現在的紅磚平房,牆體結構仍沿襲這種建築風格。隨州人也習慣住平房,因為這裡四季分明,潮氣不大,更重要的是方便勞作。有錢的大戶也蓋樓房,但不高,一般是在一層的基礎上,加蓋半層或“壯”一點,所以稱“壯樓”,也有人稱“妝樓”,即小姐住的閨樓。這些都是隨州典型的建築術語,一套一套的,我們豈能忽略!

(五)吳山溫氏祠的防火牆

我們平常所見的防火牆(封火牆),大多數是一種馬頭牆,這是漢民族建築的一種風尚。但為什麼做成“馬頭”型?也是各有各的說法。最權威的一種解釋是,馬,是一種吉祥物,成語中的“一馬當先”、“馬到成功”、“汗馬功勞”等等,都體現出漢民族對馬的崇拜與喜愛。馬頭牆的作用,能在相鄰民居發生火災的情況下,起著隔斷火源的作用,故而馬頭牆又稱之為封火牆。

溫氏祠的防火牆則是另一種風格,馬頭是一種虛擬,而馬脊明顯是波浪形(水)。這有兩種解釋:一是“以水克火”,表達的是五行“相生相剋”理念。實際上,大多數像樣的古宅院,院中都有一個盛滿水的大坯缸,這是地面上的實效防火措施所需;而屋脊上構建一條龍,是從天上虛擬一個“水克火”的鎮宅吉祥物。第二種含義是,強調族人要有龍馬精神。龍本身就是各種動物的綜合體,龍頭即取像于馬首。在建築實用中,屋脊已經有龍鎮守,兩側的防火牆就只能由低於龍的其他水族神物來護衛,這就是溫氏祠防火牆虛擬馬頭的用意。也可稱一絕!

(六)普通民居

應該好好地談一談普通民居,這是我們的根基。這裡選取的幾處普通民居其實一點也不普通,它們的傑出恰恰代表了最底層勞苦大眾的聰明才智。

(1)曾家畈石寨與桃源村石牆

曾家畈位於太白頂風景名勝區西南側太山村山沖尾部,原建築群落四周均用石條、石塊砌有寨牆,並設有東南西北四個寨門,寨內房屋縱橫交錯,住有近百戶人家。1947年,這裡曾做過共產黨桐柏軍區衛生部和軍區醫院。下圖是曾家畈居民區院落北門(正門)內側圖,全為石塊砌成。

草店佛子洞西來閣,整個建築未用一根木頭,全用石條砌成,亦堪稱一絕。

隨縣民居中亦有石屋,但多被毀棄,殘存的幾處石屋,亦不典型,故未收錄。這裡不妨講講武勝關鎮桃源村,他們地與地相連,生活方式與審美情趣相同,以此顯示和映照隨縣石屋建築的風格特點。

桃源村以桃與杮聞名,但更具特色的是民居建築文化。這裡的泥瓦工匠們的獨特創造力就在於: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桃源村夾在兩山之間長長的沖穀裡,土壤含沙量重,建房不宜打土牆,也不宜建土磚牆。但山上石頭多,且石質堅硬,用於建房,則經久耐用。但建築工藝要求極高,這裡一兩句話也說不明白。但最大的疑問是,牆體上每隔幾塊石頭,便有一塊像鈕樁似的石頭突顯出來,這是為什麼?有人說是為了搭漂板,方便砌匠砌牆;有人說,為了節約材料,從山上打一塊石頭不容易,不規則的石頭也得砌上;還有的說,是為了鍛煉人的手腳力氣,“扒壁子上牆”指的就是這種牆,這最後一說也太離譜了。而實際上,它是一種力學原理的具體運用!這裡面學問深深,科技含量很高,需要專家與當地的泥瓦匠緊密結合,才能做出正確的結論。

(2)小林鎮沙地壪

沙地壪不是建在一片平坦的沙地上,而是建在一個山頭上。山上沒有石頭,全是黃土拌砂子,像人為堆砌的沙土包子。這是一種什麼地貌,又是怎樣形成的?這得靠地質學家來作詳細闡述。這裡住著幾戶張姓人家,村婦聯主任張立清就是從這裡出嫁的。在一次方言調查會上,她突然講到,她爺爺是周圍幾十裡鏟泥牆高手,能把幹定性的毛毛糙糙的新泥牆鏟得光光溜溜的,至今那把鏟鍬還保存著。後來我們專為看這把鏟鍬去那裡,遺憾的是鏟鍬放在她弟弟家,而弟弟門上“一把甩”,一家人都去外地打工了。但我們看到了瀕臨滅絕的“沙泥牆”。這在過去不算稀奇,沙泥牆的工序也不難。把沙土翻勻搗細,潑上適量的水,再加入適量的稻草,然後人和牛進去踩,踩得越熟越有筋絲越好。再請砌匠壘牆,牆幹後布上檁條椽子蓋上瓦,於是新房落成。鏟牆是後來的事,屬於裝修程式,一般選在閑月少雨的季節。所用鏟鍬有點像隨南農村用的花鍬,只不過中間多了一道“砍刀”。

據村民講,這種沙泥牆比熟磚牆還耐用,熟磚牆砌廁所,上硝後一點點掉,而沙泥牆不怕。我們看了幾段毀棄的沙泥牆,經過二十多年的日曬夜露、風吹雨淋,仍堅如盤石。真了不得啊!

(3)吳山新集的芭茅房(亦稱巴茅房)

上圖還不算正宗的芭茅房,它已經“貴族化”了,但最突出的特點“翻毛雞兒”還存在。真正的芭茅房工序也很複雜,但最重要的不是拼技巧,而是拼力氣——備料。雖然是窮苦人蓋房,用料簡單,但若不備足材料還是不可以動工的。芭茅房主要是指房頂用材,檁子是不可或缺的,而且要更牢實,因為它要承受更大的壓力。椽子無需正規板材,竹子、黃荊條、樹枝、豁皮都行,無非是要排密些。再上面鋪桃木稈(高粱稈)、紅毛墜(茅草)等,然後糊上泥,泥是土拌石灰和成的,很講究,不幹不稀,能勻勻地巴上茅草,使泥草渾然一體。泥上再巴瓦,上下兩巴,要不怎麼又叫巴茅房!巴茅房只鋪溝瓦,不鋪蓋瓦。之所以溝瓦稱為“翻毛雞兒”,是因為它極像農家餵養的一種“翻毛雞兒”——毛不順長,翻著。比喻十分形象,農家氣十足!芭茅房所節約的材料主要就是椽瓦兩部分。其實上好的“翻毛雞兒”工藝也很講究,行話叫做“清邊瓦”,鋪上去清絲嚴縫的,雨雪都鑽不進去,這種瓦也只有一流的窯匠才能燒制得出,所以它比“毛邊瓦”貴。其實那種粗糙便宜的“毛邊瓦”也能湊合上屋。選材好壞也看個人經濟實力的強弱。往年這裡的富人也有蓋芭茅房的,因為這種房屋冬暖夏涼,適用性很強。

(4)三裡崗鎮劉店“古陴”房

“古陴”是哪兩個字,我問了很多老木匠、老藝人以及有學問的老先生,其說不一。有人說叫“古屏”,是後人逐漸說變了音,說成了“古皮”。它確實起著一種屏風作用,主人設屏的目的,就是避免外人進門,一眼就望穿了後堂種種之事。有人說叫“估闢”,因為闢是開的意思(《說文》:“闢,開也。”),這些厚實的門是可關可開的,但要估摸一下情況後,才能決定關與開。這話也說得通。還有說“古匹”、“古皮”的,這就似乎有些牽強了。我採用了“古陴”,陴是城牆上另建的女牆(小牆),《三國志•魏志•武帝紀》上說,有一次守城,曹操因兵少,便設伏讓婦女守陴,結果大勝(見裴松之注)。住房裡建陴,其主要用途也就是讓女人回避外人。之所以稱“古”,就是借用了古代城牆上建陴的功用。這裡姑且用“古陴”,當否請專家慧眼指正。

還有溫家大壪的民居四合院,它沒有北京四合院的大家子氣派,但卻有小家碧玉般的纖巧。

淮河西溝村的知青屋雖不算古建築(若按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於印發《歷史文化街區劃定和歷史建築確定工作方案》:50年以上的房屋也可算歷史建築,此知青屋建于1968年底,應該也算文物了),但也值得一提。這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文革期間的知青生活點。三排平房,依山勢起伏而建,很有層次感。尤讓人感慨的是,當年知青的土灶和熏得漆黑的火牆都原樣未動,歷史的印記再現了當年知青艱苦創業的風采。這裡還時不時有知青、知青子弟和研究知青的學者造訪,隨州知青文學藝術學會曾專程來此表演了一場當年知青生活的文藝節目。知青屋所承載的文化內涵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說清楚,保存它就會給無數人為尋找某種答案提供實物根據。

這裡只挑選了幾處最具代表性的殘存老宅,看後,你能不慨歎“殘破中亦有大美”?你能不為保護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盡一份力量?這是我們自家的老底兒啊,斷然丟不得!

名城隨州的歷史文化是全覆蓋式的,呈星羅棋佈狀,這一點我們當記取;名城隨州的歷史文化又是全方位性的,除了民間建築,還有傳統民歌、地方小吃、古典工藝、方言習俗、甚至古樹及古地名故事等等,這些在我們《隨縣文化圖典》叢書中都基本談到,請大家看後不吝賜教。

我情不自禁地爬上去,轉身張望,劉家老壪雖破敗卻仍顯示出老者的風度、威嚴和沉穩。下得垣牆,是一條人工沿石壁開鑿的寬闊山道,壁上生長著的古老板栗樹,也一應朝向村莊。

我一下子悟出了劉家祖上的用心:“人心所向!”以樹喻人啊!古樹的姿態全是人工所為,家族文化就隱藏在這不言樹木中。更富於人文意味兒的是:老壪把碉樓建在壪後制高點上(據說碉樓拆除時間不長,大炮現藏縣文物館),所謂“門樓迎客,碉樓防賊”,門樓與碉樓必須分開。怪不得門前拱橋邊有一棵躬身相迎的棗樹呢,那是在問候:“客人您早!”另有一義是:“人勤春早”,它在勸勉大家勤耕苦讀呢!明白人懂,糊塗人窘。文化傳統一半靠傳,一半靠悟啊!

(三)安居鎮五昌書院

安居最佳看點是五昌書院(燕子樓)。九街十八巷是一個整體,品相還有待打制。再者,九街的說法外地專家還不認同。2013年,我在接待原省作協主席劉富道先生、省民協主席傅廣典先生時,他們問我:一條直腸子街能叫九街嗎?至多叫一條大街!隨州城內的大十字街、小十字街、玉石街、聚玉街……那才可以稱九街、十街什麼的。我一時還答不上來,因為我還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但走進五昌書院,他們卻驚呆了,伸出大拇指說,這可能是中國的唯一!

它唯一在什麼地方?五昌書院為明初安居大戶韓富興所建,其父韓品三經商有道,且壽高福大,竟活到了五世同堂。為此韓家決定修一座堂,便聚集當地學問大師和建築高手,以“五世其昌”為主題,設計了一棟“燕子式”結構的三級進深堂院。堂院坐北朝南,三間口面,三進兩院,地基由前向後逐級升高,呈俯瞰式;前房似燕喙;中房寬大,似飛燕展翅,而且正堂兩邊的廂房山牆呈半圓形,酷似燕腹;後房無拖簷,似飛燕之尾。此“燕式”設計寓意有二:一是取明朝文徵明之《戊午元旦》詩:“百歲內人登耄耋,一身五世見曾玄”之意,以頌其父之德壽;二是取《左傳•莊公二十二年》陳氏之事:“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謂鳳凰於飛,和鳴鏘鏘。有媯之後,將育于薑。五世其昌,並於正卿;八世之後,莫之與京。”這是一種期盼,希望後生官運亨通,財源滾滾,世代不衰。房子蓋好後,韓家沒有入住,而是做了書院,那是因為要達到“五世其昌”,不讀書不行。儘管韓氏家族世代都是讀書人,卻並不致力於做高官,而是精心聚集財富,始終保持安居首富地位,十幾代不衰。最讓人稱奇的是,居住此房的人家代代人丁興旺。現今的房東張家安2子2女,其孫女竟為北大博士生。住于房尾的另一張家,也是兒孫滿堂,事業各有千秋。

隨州人至今還尊崇這番道理。尤其對燕子格外看重,而且有一種特殊的感情。你去農家串門,可以看到,家家都在屋檁或牆壁上釘有一塊小木板,那是專門為燕子銜泥做窩用的。而且為防止貓、蛇偷襲燕卵或乳燕,有的人家還在燕窩周圍劄上刺荊。燕子是候生鳥啊!哪戶農家不希望人丁興旺!燕子也很通人性,來年它還會飛到原來的主人家繼續生蛋菢兒(見圖)。根本沒有那種“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薄情寡意。燕子也屬那種兩情相守的忠貞夫妻鳥,失去配偶的單燕大都是孤寂地度過一生,這一點很讓人敬佩。當然大家最喜歡的還是“龍燕”,它不會把屎屙在主人屋子裡,即使是幼燕也待老燕回來後再屙,讓老燕銜出去丟在野外;“屎燕”就沒有這種講究了,往往把屎拉一地,很髒很討厭。但即使這樣,主家也能忍下,無非每天多打掃幾次罷了。隨州有很多地名叫燕,天河口有老燕窩,環潭千兵畈有大燕窩、小燕窩,庹家竟然還有一個燕子城,我簡略地統計了一下,隨州叫燕的地名不下於20處。隨州也有很多人的名字叫燕,尤以女子為多,這裡面固然因燕有美麗的羽翼和明亮的歌喉而討人喜愛,而深層原因則是期盼那種“簡狄吞燕卵而孕契”的故事能再度重演!不要以為是笑話,願望總是美好的、積極的、令人快樂的!

九口堰因其為革命遺址而保存完整,現在做了新四軍第五師革命紀念館。這裡不僅有名冠全國的紅色旅遊文化,也有不可多得的隨派建築文化。當今人們動不動就拿“徽派”風格談建築,這實在令人可笑。此地非彼地,我們是鄂派,是“隨派”。“青磚掛斗”是典型的隨州建築術語,指的是青磚所砌的空心牆。現在的紅磚平房,牆體結構仍沿襲這種建築風格。隨州人也習慣住平房,因為這裡四季分明,潮氣不大,更重要的是方便勞作。有錢的大戶也蓋樓房,但不高,一般是在一層的基礎上,加蓋半層或“壯”一點,所以稱“壯樓”,也有人稱“妝樓”,即小姐住的閨樓。這些都是隨州典型的建築術語,一套一套的,我們豈能忽略!

(五)吳山溫氏祠的防火牆

我們平常所見的防火牆(封火牆),大多數是一種馬頭牆,這是漢民族建築的一種風尚。但為什麼做成“馬頭”型?也是各有各的說法。最權威的一種解釋是,馬,是一種吉祥物,成語中的“一馬當先”、“馬到成功”、“汗馬功勞”等等,都體現出漢民族對馬的崇拜與喜愛。馬頭牆的作用,能在相鄰民居發生火災的情況下,起著隔斷火源的作用,故而馬頭牆又稱之為封火牆。

溫氏祠的防火牆則是另一種風格,馬頭是一種虛擬,而馬脊明顯是波浪形(水)。這有兩種解釋:一是“以水克火”,表達的是五行“相生相剋”理念。實際上,大多數像樣的古宅院,院中都有一個盛滿水的大坯缸,這是地面上的實效防火措施所需;而屋脊上構建一條龍,是從天上虛擬一個“水克火”的鎮宅吉祥物。第二種含義是,強調族人要有龍馬精神。龍本身就是各種動物的綜合體,龍頭即取像于馬首。在建築實用中,屋脊已經有龍鎮守,兩側的防火牆就只能由低於龍的其他水族神物來護衛,這就是溫氏祠防火牆虛擬馬頭的用意。也可稱一絕!

(六)普通民居

應該好好地談一談普通民居,這是我們的根基。這裡選取的幾處普通民居其實一點也不普通,它們的傑出恰恰代表了最底層勞苦大眾的聰明才智。

(1)曾家畈石寨與桃源村石牆

曾家畈位於太白頂風景名勝區西南側太山村山沖尾部,原建築群落四周均用石條、石塊砌有寨牆,並設有東南西北四個寨門,寨內房屋縱橫交錯,住有近百戶人家。1947年,這裡曾做過共產黨桐柏軍區衛生部和軍區醫院。下圖是曾家畈居民區院落北門(正門)內側圖,全為石塊砌成。

草店佛子洞西來閣,整個建築未用一根木頭,全用石條砌成,亦堪稱一絕。

隨縣民居中亦有石屋,但多被毀棄,殘存的幾處石屋,亦不典型,故未收錄。這裡不妨講講武勝關鎮桃源村,他們地與地相連,生活方式與審美情趣相同,以此顯示和映照隨縣石屋建築的風格特點。

桃源村以桃與杮聞名,但更具特色的是民居建築文化。這裡的泥瓦工匠們的獨特創造力就在於: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桃源村夾在兩山之間長長的沖穀裡,土壤含沙量重,建房不宜打土牆,也不宜建土磚牆。但山上石頭多,且石質堅硬,用於建房,則經久耐用。但建築工藝要求極高,這裡一兩句話也說不明白。但最大的疑問是,牆體上每隔幾塊石頭,便有一塊像鈕樁似的石頭突顯出來,這是為什麼?有人說是為了搭漂板,方便砌匠砌牆;有人說,為了節約材料,從山上打一塊石頭不容易,不規則的石頭也得砌上;還有的說,是為了鍛煉人的手腳力氣,“扒壁子上牆”指的就是這種牆,這最後一說也太離譜了。而實際上,它是一種力學原理的具體運用!這裡面學問深深,科技含量很高,需要專家與當地的泥瓦匠緊密結合,才能做出正確的結論。

(2)小林鎮沙地壪

沙地壪不是建在一片平坦的沙地上,而是建在一個山頭上。山上沒有石頭,全是黃土拌砂子,像人為堆砌的沙土包子。這是一種什麼地貌,又是怎樣形成的?這得靠地質學家來作詳細闡述。這裡住著幾戶張姓人家,村婦聯主任張立清就是從這裡出嫁的。在一次方言調查會上,她突然講到,她爺爺是周圍幾十裡鏟泥牆高手,能把幹定性的毛毛糙糙的新泥牆鏟得光光溜溜的,至今那把鏟鍬還保存著。後來我們專為看這把鏟鍬去那裡,遺憾的是鏟鍬放在她弟弟家,而弟弟門上“一把甩”,一家人都去外地打工了。但我們看到了瀕臨滅絕的“沙泥牆”。這在過去不算稀奇,沙泥牆的工序也不難。把沙土翻勻搗細,潑上適量的水,再加入適量的稻草,然後人和牛進去踩,踩得越熟越有筋絲越好。再請砌匠壘牆,牆幹後布上檁條椽子蓋上瓦,於是新房落成。鏟牆是後來的事,屬於裝修程式,一般選在閑月少雨的季節。所用鏟鍬有點像隨南農村用的花鍬,只不過中間多了一道“砍刀”。

據村民講,這種沙泥牆比熟磚牆還耐用,熟磚牆砌廁所,上硝後一點點掉,而沙泥牆不怕。我們看了幾段毀棄的沙泥牆,經過二十多年的日曬夜露、風吹雨淋,仍堅如盤石。真了不得啊!

(3)吳山新集的芭茅房(亦稱巴茅房)

上圖還不算正宗的芭茅房,它已經“貴族化”了,但最突出的特點“翻毛雞兒”還存在。真正的芭茅房工序也很複雜,但最重要的不是拼技巧,而是拼力氣——備料。雖然是窮苦人蓋房,用料簡單,但若不備足材料還是不可以動工的。芭茅房主要是指房頂用材,檁子是不可或缺的,而且要更牢實,因為它要承受更大的壓力。椽子無需正規板材,竹子、黃荊條、樹枝、豁皮都行,無非是要排密些。再上面鋪桃木稈(高粱稈)、紅毛墜(茅草)等,然後糊上泥,泥是土拌石灰和成的,很講究,不幹不稀,能勻勻地巴上茅草,使泥草渾然一體。泥上再巴瓦,上下兩巴,要不怎麼又叫巴茅房!巴茅房只鋪溝瓦,不鋪蓋瓦。之所以溝瓦稱為“翻毛雞兒”,是因為它極像農家餵養的一種“翻毛雞兒”——毛不順長,翻著。比喻十分形象,農家氣十足!芭茅房所節約的材料主要就是椽瓦兩部分。其實上好的“翻毛雞兒”工藝也很講究,行話叫做“清邊瓦”,鋪上去清絲嚴縫的,雨雪都鑽不進去,這種瓦也只有一流的窯匠才能燒制得出,所以它比“毛邊瓦”貴。其實那種粗糙便宜的“毛邊瓦”也能湊合上屋。選材好壞也看個人經濟實力的強弱。往年這裡的富人也有蓋芭茅房的,因為這種房屋冬暖夏涼,適用性很強。

(4)三裡崗鎮劉店“古陴”房

“古陴”是哪兩個字,我問了很多老木匠、老藝人以及有學問的老先生,其說不一。有人說叫“古屏”,是後人逐漸說變了音,說成了“古皮”。它確實起著一種屏風作用,主人設屏的目的,就是避免外人進門,一眼就望穿了後堂種種之事。有人說叫“估闢”,因為闢是開的意思(《說文》:“闢,開也。”),這些厚實的門是可關可開的,但要估摸一下情況後,才能決定關與開。這話也說得通。還有說“古匹”、“古皮”的,這就似乎有些牽強了。我採用了“古陴”,陴是城牆上另建的女牆(小牆),《三國志•魏志•武帝紀》上說,有一次守城,曹操因兵少,便設伏讓婦女守陴,結果大勝(見裴松之注)。住房裡建陴,其主要用途也就是讓女人回避外人。之所以稱“古”,就是借用了古代城牆上建陴的功用。這裡姑且用“古陴”,當否請專家慧眼指正。

還有溫家大壪的民居四合院,它沒有北京四合院的大家子氣派,但卻有小家碧玉般的纖巧。

淮河西溝村的知青屋雖不算古建築(若按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於印發《歷史文化街區劃定和歷史建築確定工作方案》:50年以上的房屋也可算歷史建築,此知青屋建于1968年底,應該也算文物了),但也值得一提。這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文革期間的知青生活點。三排平房,依山勢起伏而建,很有層次感。尤讓人感慨的是,當年知青的土灶和熏得漆黑的火牆都原樣未動,歷史的印記再現了當年知青艱苦創業的風采。這裡還時不時有知青、知青子弟和研究知青的學者造訪,隨州知青文學藝術學會曾專程來此表演了一場當年知青生活的文藝節目。知青屋所承載的文化內涵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說清楚,保存它就會給無數人為尋找某種答案提供實物根據。

這裡只挑選了幾處最具代表性的殘存老宅,看後,你能不慨歎“殘破中亦有大美”?你能不為保護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盡一份力量?這是我們自家的老底兒啊,斷然丟不得!

名城隨州的歷史文化是全覆蓋式的,呈星羅棋佈狀,這一點我們當記取;名城隨州的歷史文化又是全方位性的,除了民間建築,還有傳統民歌、地方小吃、古典工藝、方言習俗、甚至古樹及古地名故事等等,這些在我們《隨縣文化圖典》叢書中都基本談到,請大家看後不吝賜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