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不僅人民幣,整個亞洲的主要貨幣都在瘋漲!連央媽們都覺得失控?

人民幣漲太猛, 專家呼籲適當貶值

【一牛財經】(www.yn.com)訊:中國央行1月11日(週四)將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設定為6.5147, 較上日調升60個點。 上一交易日,

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5207, 16:30官方收盤報6.5179, 23:30收盤報6.5071。

中國人民幣兌美元即期週三低開高走, 午後客盤結匯扭轉弱勢, 最終小幅收升, 中間價下探至近兩周低點。 交易員稱, 市場觀望氣氛較濃, 市場成交明顯縮量。 受昨日中間價定價機制微調影響, 市場慣性低開, 但受美元指數調整影響, 市場結匯需求上升推動匯價收復失地。

他們並表示, 逆週期係數可以自行設定原本並不出奇, 但如果是監管提醒可以自行設定很容易讓市場認為監管容忍貶值, 但需要指出的是微調不代表完全放棄逆週期因數, 也不代表政策發生變化, 目前看不會對人民幣匯價的基本面產生巨大影響, 當然微調後中間價受國 際美元波動的影響會更大。

一外資行交易員稱, 央媽這個動作對預期可能會帶來比較明顯的影響, 起碼市場會這麼理解, 與去年9月 份調降遠期購匯風險準備金的狀況相似。

此外, 兩位元消息人士週二透露, 中國央行建議各報價行“可以調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模型中的“逆週期係數”,

但不是強制性的, 具體如何調整、調整多少則由各中間價報價行自行決定。

而據【一牛財經】(www.yn.com)此前《人民幣漲太猛?對中國有2大危害, 專家呼籲適當貶值或許更好?》文中就提及, 專家呼籲適當貶值或許對於中國來說更好。 具體來看:

國家資訊中心首席經濟學家、經濟預測部主任祝寶良認為, 人民幣匯率要適當貶值, 同時嚴格加強資本管制, 保證我國的貨幣政策獨立性更強一點。 我國要用好美、日、歐經濟復蘇和美國貨幣政策緊縮的時機, 對美元、歐元、日元幾個主要國家貨幣適當貶值, 穩定我國的出口, 保持經濟基本穩定, 為國內結構調整和深化改革創造條件。

另外, 證券時報也刊文稱, 不要讓人民幣升值預期過度膨脹。 2017年人民幣打了一場“翻身仗” , 但人民幣匯率與出口存在著顯著的相關關係。 人民幣貶值有利於出口的增加, 人民幣升值則會抑制出口的增加。

亞洲主要貨幣或已“失控”

美元下跌已經促使韓國和泰國的決策者就本幣走強發出警告, 這可能也是中國人民幣中間價形成機制中被視為支持人民幣走強的一個因素暫時退場的原因所在。 不過分析師們認為, 由於經濟基本面的因素, 各央行可能會滿足于遏制本國貨幣的過度上漲, 而不會試圖強行改變其方向, 他們可能不會採取太多行動來阻止貨幣走強。

在全球經濟增長向好的背景下,新興市場資產出現新的資金流入,對美聯儲加息步伐的疑慮則令美元承壓:泰銖在亞洲領漲,進入新年不到兩周漲幅已經超過1%,馬來西亞令吉和印尼盾緊隨其後。

分析師:亞洲央行夢除了口頭干預無其他

瑞信駐香港宏觀策略分析師Trang Thuy Le稱,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應該會看到亞洲央行出手干預,但更多地是為了平抑波動,而不是將匯率限制在某個水準,這些匯率的上揚也與出口前景的改善相吻合。總體而言,在整個亞洲,我們沒有看到央行制止匯率的上漲。

該行駐新加坡固定收益研究和經濟學主管Ray Farris表示,我們的基本情況是,即使人民幣升值,一些央行也會收緊政策。然而存在這樣一種風險:如果貨幣比預期的更強勁,一些央行可能會選擇等待。

東京Brown Brothers Harriman貨幣策略師Brown Brothers Harriman指出,干預不足以控制市場,韓國和臺灣在強勢貨幣下保持穩定,這意味著強勢貨幣是可以接受的。

路透調查:2018年亞洲貨幣料錄得溫和升幅

路透調查顯示,因美聯儲進一步加息及亞洲央行行動審慎,2018年亞洲貨幣料削減2017年錄得的漲幅,但經濟穩健增長的預期將提供緩衝。

根據路透本周對逾60名匯市策略師所做的調查,多數主要亞洲貨幣在今年底時將回貶幾個百分點,僅部分亞幣料能錄得溫和升幅。

受訪者預計人民幣今年料將小幅貶值,六個月後料跌至6.60,2018年年底料報在6.60;預計印度盧比兌美元料將較63.39小幅下跌,六個月和12個月後分別報64.50和65.00。

澳新銀行:兩大因素或影響2018年亞洲貨幣

上個月,澳新銀行研究團隊指出,經歷四年貶值後,亞洲貨幣在2017年大幅走強,特朗普交易消退、亞洲出口強勁復蘇以及投資者風險偏好強烈是亞洲貨幣今年大漲的原因。我們的亞洲貨幣指數顯示,亞洲貨幣兌美元指數2017年迄今上漲近6%,韓元最強,上漲10.6%,菲律賓比索 (PHP)最弱,下跌2%。

展望2018年,亞洲貨幣表現將取決於兩大因素:

1)主要發達國家加息對全球流動性和流向亞洲的組合資金流的影響;

2)亞洲經濟體走強和出口復蘇提振國內需求。該行解釋稱,亞洲經濟增長影響或更突出,因此亞洲貨幣表現可能較為參差,對增長題材敏感的貨幣表現優異,而高收益貨幣和有外部赤字的經濟體貨幣表現落後。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外匯分析師陳得能也表示,2018年有利的宏觀經濟環境將推動亞洲貨幣大幅上漲;此外,亞洲通脹可能回升也將推動貨幣走強。他預計2018年亞洲(日本除外)貨幣對美元可望平均上漲3%,美元/人民幣在12個月內將觸及6.5。

【相關閱讀(點擊即可閱讀↓↓↓)】

人民幣漲太猛?對中國有2大危害,專家呼籲適當貶值或許更好?

剛剛,中國傳來一個消息!美元股市黃金巨變,還驚動美國財政部?

敗局已定!因為特朗普和其他央行,即使美聯儲加息也救不了美元?

【更多財經資訊和原創財經視頻,歡迎訪問:【一牛財經】 (www.yn.com)或在各大應用商店下載:[一牛財經APP],7*24小時財經快訊】

點擊下方“瞭解更多”,觀看眾多精彩財經視頻。

↓↓↓

在全球經濟增長向好的背景下,新興市場資產出現新的資金流入,對美聯儲加息步伐的疑慮則令美元承壓:泰銖在亞洲領漲,進入新年不到兩周漲幅已經超過1%,馬來西亞令吉和印尼盾緊隨其後。

分析師:亞洲央行夢除了口頭干預無其他

瑞信駐香港宏觀策略分析師Trang Thuy Le稱,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應該會看到亞洲央行出手干預,但更多地是為了平抑波動,而不是將匯率限制在某個水準,這些匯率的上揚也與出口前景的改善相吻合。總體而言,在整個亞洲,我們沒有看到央行制止匯率的上漲。

該行駐新加坡固定收益研究和經濟學主管Ray Farris表示,我們的基本情況是,即使人民幣升值,一些央行也會收緊政策。然而存在這樣一種風險:如果貨幣比預期的更強勁,一些央行可能會選擇等待。

東京Brown Brothers Harriman貨幣策略師Brown Brothers Harriman指出,干預不足以控制市場,韓國和臺灣在強勢貨幣下保持穩定,這意味著強勢貨幣是可以接受的。

路透調查:2018年亞洲貨幣料錄得溫和升幅

路透調查顯示,因美聯儲進一步加息及亞洲央行行動審慎,2018年亞洲貨幣料削減2017年錄得的漲幅,但經濟穩健增長的預期將提供緩衝。

根據路透本周對逾60名匯市策略師所做的調查,多數主要亞洲貨幣在今年底時將回貶幾個百分點,僅部分亞幣料能錄得溫和升幅。

受訪者預計人民幣今年料將小幅貶值,六個月後料跌至6.60,2018年年底料報在6.60;預計印度盧比兌美元料將較63.39小幅下跌,六個月和12個月後分別報64.50和65.00。

澳新銀行:兩大因素或影響2018年亞洲貨幣

上個月,澳新銀行研究團隊指出,經歷四年貶值後,亞洲貨幣在2017年大幅走強,特朗普交易消退、亞洲出口強勁復蘇以及投資者風險偏好強烈是亞洲貨幣今年大漲的原因。我們的亞洲貨幣指數顯示,亞洲貨幣兌美元指數2017年迄今上漲近6%,韓元最強,上漲10.6%,菲律賓比索 (PHP)最弱,下跌2%。

展望2018年,亞洲貨幣表現將取決於兩大因素:

1)主要發達國家加息對全球流動性和流向亞洲的組合資金流的影響;

2)亞洲經濟體走強和出口復蘇提振國內需求。該行解釋稱,亞洲經濟增長影響或更突出,因此亞洲貨幣表現可能較為參差,對增長題材敏感的貨幣表現優異,而高收益貨幣和有外部赤字的經濟體貨幣表現落後。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外匯分析師陳得能也表示,2018年有利的宏觀經濟環境將推動亞洲貨幣大幅上漲;此外,亞洲通脹可能回升也將推動貨幣走強。他預計2018年亞洲(日本除外)貨幣對美元可望平均上漲3%,美元/人民幣在12個月內將觸及6.5。

【相關閱讀(點擊即可閱讀↓↓↓)】

人民幣漲太猛?對中國有2大危害,專家呼籲適當貶值或許更好?

剛剛,中國傳來一個消息!美元股市黃金巨變,還驚動美國財政部?

敗局已定!因為特朗普和其他央行,即使美聯儲加息也救不了美元?

【更多財經資訊和原創財經視頻,歡迎訪問:【一牛財經】 (www.yn.com)或在各大應用商店下載:[一牛財經APP],7*24小時財經快訊】

點擊下方“瞭解更多”,觀看眾多精彩財經視頻。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