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解密天安化工的謀變之道

一個曾經遭遇了巨額虧損的企業, 是如何駛入了改革轉型的快車道, 成為“2017年度石油和化工行業綠色工廠”呢?

作為磷肥航母雲天化集團最重要的磷肥生產企業, 2017年, 天安化工在深化改革、打贏扭虧為盈漂亮翻身仗的同時, 發展“節能環保”新思路, 積極承擔社會責任, 獲得了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中國化工環保協會聯合頒發的“2017年度石油和化工行業綠色工廠”。

一個曾經遭遇了巨額虧損的企業, 是如何駛入了改革轉型的快車道, 成為“2017年度石油和化工行業綠色工廠”呢?帶著這些疑問, 本報記者近期走訪了天安化工,

探尋“綠色工廠”的秘密。

技術創新凸顯節能環保

成為全國首批“綠色工廠”, 天安化工得此殊榮, 並非偶然。 據瞭解, 天安化工利用自身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優勢, 大力發展迴圈經濟, 將工業生產中的廢棄物變廢為寶, 降低生產成本同時也提高了能效。

值得一提的是, 回收硫化氫替代硫磺、回收磷爐尾氣替代磷肥燃煤、回收煤泥替代部分焦粉、回收硫銨液為磷肥系統所使用、廢水梯級回收……等等, 迴圈經濟產業鏈也成了天安化工的效益鏈、節能鏈。

“天安化工的硫酸尾氣、磷銨尾氣排放均達到了國家排放標準。 ”天安化工安全環保部部長楊保勇介紹, 天安化工根據“十二五”時期國家主要污染物的減排目標及當地政府區域減排要求,

先後投入鉅資實施了2×30萬噸/年硫酸裝置。

同時, 在尾氣排放方面, 天安化工還採用了先進的尾氣治理技術, 實現了一、二期80萬噸硫酸裝置氨法二氧化硫尾氣減排技術改造, 減排二氧化硫1500噸/年, 環保效果顯著。

在水處理方面, 通過引進和消化吸收高效水處理劑的應用技術以及節水節能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 對裝置實施局部技術改造後, 逐步實現企業全系統水資源和蒸汽冷凝液的回收迴圈利用, 實現磷酸濃縮閃冷蒸汽冷凝水回收, 節約脫鹽水的使用量。

此外, 天安化工還完成了對硫酸裝置實施低溫位元熱能回收改造, 將硫酸生產熱能利用由現在的65%提高到90%以上, 不但能減少煤資源的消耗,

還可減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增加企業的自發電量。

“天安化工通過推廣高效節能變頻調速、自動化系統控制技術和綠色照明技術, 有效降低了電能,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楊保勇告訴本報記者。

連續五年領跑行業

天安化工是我國首次將磷酸二銨“836”配套裝置(80萬噸硫酸、30萬噸磷酸、60萬噸磷銨)實現國產化的大型國企。 憑著對節本降耗幾乎苛刻的追求, 天安化工以0.227(噸標煤/噸P2O5)的成績連續第五年獲評磷酸二銨能效領跑標杆企業, 全國整個二銨行業獨此一例。

“能耗要比同行低, 必須不斷技術改造和創新。 每次機組檢修之前, 我們會提前關注業內領先技術, 趁著檢修空擋上馬節能改造項目。 ”天安化工磷肥制中心主任王勇介紹,

天安化工近幾年持續開展濕法磷酸串級濃縮改造、磷酸二銨管式反應器改造、磷爐尾氣熱源改造、磷酸一銨翅片換熱器改造等系列專案拉低了能耗。

強化對標管理制度, 天安化工初期建立了十四項能源管理標準, 要求員工嚴格按照標準開展能源目標指標管理, 並積極與國內外同行進行能效指標比較和比拼, 把優秀同行的能效作為靶標。 “每月都要分析能耗達標對標情況, 提出解決能耗不達基準值、目標值的措施。 在對標和比拼中, 企業節能降耗工作才能創水準、上臺階。 ”天安化工生產技術部部長劉開宇說。

據瞭解, 天安化工長期致力於綠色工廠建設工作, 在2015年制定的“十三五”企業發展規劃中, 明確將“科學發展、綠色發展”作為企業發展戰略的指導思想。

“十三五”期間, 天安化工制定了“綠色工廠”的中長期規劃、年度目標和具體的實施細則。 明確了磷石膏制硫酸聯產土壤調理劑工業化、合成開工加熱爐、合成塔進出換熱器及相關蒸汽系統技術改造等重點綠色工廠技術創新項目, 著力解決制約行業綠色發展的突出環境問題。

“未來3年, 我公司將會投入鉅資實施綠色工廠改造計畫, 進一步加強綠色體系建設, 切實履行國企職責, 承擔社會責任, 為推動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楊保勇介紹, 目前改造計畫中的12個節能環保專案正在分階段組織實施中。

記者 黃 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