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視點」雲南加快水電矽材全產業鏈佈局

去年底, 《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推動水電矽材加工一體化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以簡稱《實施意見》)應聲出臺。

來自省工信委的消息稱,

《實施意見》的出臺, 將對全省水電矽材產業加快轉型升級起到提高認識、凝心聚力的重大作用。

21世紀以來, 矽材料作為新能源材料、碳基替代材料, 其重要地位日益凸顯。 2013年以來, 國家出臺多種政策支持矽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依託豐富的矽礦資源、水電能源, 雲南省矽產業已形成集矽礦采選、冶煉、多晶矽、單晶矽等一體的光伏矽產業鏈, 推進水電矽產業發展優勢和條件明顯。

發展根基牢固

我省高品位矽礦資源豐富, 矽產業基礎較好, 水電資源優勢明顯, 科研和技術水準先進, 是我省水電矽材產業發展的堅實根基。

矽被稱為“工業味精”“半導體之王”和“光伏產業的火車頭”, 工業矽、多晶矽、單晶矽、有機矽和矽基合金等矽產品是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

本報記者從《實施意見》中瞭解到, 我省矽資源儲量豐富, 主要分佈在昭通地區及滇西的保山、德宏、怒江等州市, 已探明矽藏量超過30億噸, 以年開採量100萬噸計算, 可開採3000年。 矽礦純, 品位好, 雜質少, 開採價值高。

同時, 我省現有工業矽產能130萬噸, 2016年產量56萬噸, 產能和產量均位居全國第二位, 能夠為延伸發展多晶矽、單晶矽、矽基合金、有機矽以及下游光電子、光伏和精細化工等產業提供核心原料支撐等。

立足現有優勢, 調整優化工業矽產業, 加快發展水電矽材加工一體化產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利於將優勢資源和優勢能源相結合, 有利於推動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 有利於做好產業扶貧和移民安置, 有利於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等。

其中, 雲南矽石資源和水電資源豐富, 但長期以來缺乏有效互動, 產業間未能形成合力, 以至於大量電力低價外送、電站年年棄水窩電。

而矽產業是典型的高載能產業, 按照年產100萬噸工業矽、7萬噸多晶矽、6.6萬噸單晶矽計算, 每年能夠就地消納水電300億千瓦時以上, 從而將水電優勢和資源優勢充分結合, 就地轉化為經濟優勢, 為全省工業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增長點。

為此, 加快發展水電矽產業, 能為我省培育和發展新材料產業、光電子產業、光伏產業和精細化工產業提供有效支撐,

促進全省工業跨越發展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劍指千億產值

本著注重定量與定性相結合, 平穩運行與轉型升級相結合, 產業發展與投資目標相結合的宗旨, 《實施意見》按照不同產業鏈發展情況提出了發展目標。

《實施意見》顯示:工業矽方面產能總量控制在130萬噸,前5戶產能產量達到50%以上;矽光伏產業鏈力爭建成7萬噸多晶矽、8.8萬噸單晶矽及配套光伏產業鏈;矽電子、矽化工、碳化矽產業鏈力爭初步取得成效。結合矽產業的高載能特性,提出了消納水電300億千瓦時的目標。

通過四條產業鏈發展,實現固定資產投資300億元左右,帶動下游加工應用及配套產業投資500億元。

最終,實現水電矽材加工一體化產業總產值1100億元、增加值310億元左右。其中,工業矽產值120億元、增加值20億元;矽光伏產業鏈產值880億元、增加值260億元;矽電子、矽化工及碳化矽產值100億元、增加值30億元。

為保障上述目標的完成,未來,我省將推進工業矽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打造矽產業體系,優化產業佈局結構,著力推動重點專案建設,深化矽電融合發展等。

《實施意見》提出,嚴格執行環保、能耗、品質、安全等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規範,淘汰落後產能,依法關停不達標產能。

同時,專門對新(改、擴)建工業矽項目提出減量置換,減量置換方案報省行業主管部門確認並經州、市人民政府公示後,方可建設。鼓勵組建區域性工業矽產業集團。

明確以工業矽原料就地利用、穩定低廉電價和土地優惠政策為突破口,加大多晶矽、單晶矽及矽光伏、矽電子、矽化工、碳化矽等專案招商力度,加快推進西安隆基、中電電氣、協鑫集團等矽光伏產業一體化專案建設,持續引進新的多晶矽、單晶矽及矽光伏產業一體化項目。

此外,結合現有產業發展情況和資源優勢情況,《實施意見》還提出工業矽、多晶矽重點佈局保山、德宏、怒江、臨滄、昭通等州市;多晶矽、單晶矽重點佈局曲靖、保山、麗江、楚雄、大理等州市;矽光伏、矽電子、有機矽等下游產業重點佈局昆明、曲靖、楚雄、玉溪、紅河、文山等州市。

雲南經濟日報全媒體記者 楚 非

往期精彩內容

《實施意見》顯示:工業矽方面產能總量控制在130萬噸,前5戶產能產量達到50%以上;矽光伏產業鏈力爭建成7萬噸多晶矽、8.8萬噸單晶矽及配套光伏產業鏈;矽電子、矽化工、碳化矽產業鏈力爭初步取得成效。結合矽產業的高載能特性,提出了消納水電300億千瓦時的目標。

通過四條產業鏈發展,實現固定資產投資300億元左右,帶動下游加工應用及配套產業投資500億元。

最終,實現水電矽材加工一體化產業總產值1100億元、增加值310億元左右。其中,工業矽產值120億元、增加值20億元;矽光伏產業鏈產值880億元、增加值260億元;矽電子、矽化工及碳化矽產值100億元、增加值30億元。

為保障上述目標的完成,未來,我省將推進工業矽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打造矽產業體系,優化產業佈局結構,著力推動重點專案建設,深化矽電融合發展等。

《實施意見》提出,嚴格執行環保、能耗、品質、安全等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規範,淘汰落後產能,依法關停不達標產能。

同時,專門對新(改、擴)建工業矽項目提出減量置換,減量置換方案報省行業主管部門確認並經州、市人民政府公示後,方可建設。鼓勵組建區域性工業矽產業集團。

明確以工業矽原料就地利用、穩定低廉電價和土地優惠政策為突破口,加大多晶矽、單晶矽及矽光伏、矽電子、矽化工、碳化矽等專案招商力度,加快推進西安隆基、中電電氣、協鑫集團等矽光伏產業一體化專案建設,持續引進新的多晶矽、單晶矽及矽光伏產業一體化項目。

此外,結合現有產業發展情況和資源優勢情況,《實施意見》還提出工業矽、多晶矽重點佈局保山、德宏、怒江、臨滄、昭通等州市;多晶矽、單晶矽重點佈局曲靖、保山、麗江、楚雄、大理等州市;矽光伏、矽電子、有機矽等下游產業重點佈局昆明、曲靖、楚雄、玉溪、紅河、文山等州市。

雲南經濟日報全媒體記者 楚 非

往期精彩內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