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日本央行悄然縮表,安倍經濟學靠不住了?

日本央行一向是發達國家央行中最堅持寬鬆政策的那一個, 在別的央行紛紛行動, 或加息或縮減QE的情況下, 日本央行仍然巋然不動, 並且在多個誠重申, 由於通貨膨脹不達標的緣故, 將繼續維持寬鬆。 然而最近, 日本央行似乎也耐不住了, “偷偷”縮小了購債規模。 說好的“不出關中”你竟“暗度陳倉”, 這究竟為哪般?

此舉一出, 金融市場震盪不休。 日元在兩天內升值超1%, 而且還在繼續飆漲。 截至1月11日收盤, 美元兌日元觸及111.01, 為近四個月低位。 有機構預測, 日元在2018年很有可能上演“德拉吉”時刻, 走出歐元2017年的牛市行情。

日本央行的小動作為何如此受關注?業內人士指出, 因為日本央行的政策改變將是迄今為止最具象徵意義的舉措, 顯示全球金融危機中採取的極端政策最終將結束, 推動風險資產升值的能量正在慢慢消失。

回顧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過去一年主要的講話,

不難發現, 2016年下半年他對日本經濟的看法謹慎樂觀, 2017年中比較樂觀, 而2017年底則非常樂觀。 目前日本央行正考慮將在1月22日至23日召開的貨幣政策會議上, 將2018年度經濟增長率預期從目前的1.4%上調為1.5%至2%之間。 經濟向好給了政策變化以可能性。

日本央行立場動搖?

與上述央行不同, 日本央行是目前全球主要央行中唯一仍“鴿聲”嘹亮的央行。

2017年12月21日, 在日本央行政策會議上, 黑田東彥表示, 日本央行將繼續堅持強有力的貨幣寬鬆政策, 以支持通脹的正面發展趨勢。 他強調, 沒有僅僅因為經濟形勢好轉就加息的打算。 如有必要將調整政策, 以維持實現2%通脹目標。 如果達成2%通脹目標的動能消退, 將考慮進一步加大寬鬆政策。 1月4日, 黑田東彥在新年首次公開演講中稱, 必須繼續執行量化寬鬆政策。 他重申, 儘管經濟已經開始穩步擴張, 但日本央行必須小心謹慎地對待貨幣政策。

雖然日本央行反復強調寬鬆立場不變, 但依然打消不掉市場的疑慮, 甚至有機構稱該行“口是心非”。

而且, 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 日本央行的立場已經開始動搖。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金融管理學院副教授陳晶萍表示:“在美聯儲加息背景的引導下, 全球央行都有開啟加息週期的趨勢, 2018被市場預期為全球的‘緊縮元年’。 日本減少長期債券的購債規模可以看作是一次試水, 但是結束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特徵並不明顯, 單純地從減少長期債券的購債規模這個簡單的動作來看, 並不能理解為貨幣政策的扭轉, 還要結合後續日本的貨幣政策。 但從長期來看, 這種超級寬鬆的貨幣政策肯定是要回歸正常化的”。

日本央行官員表示, 自從2016年採取收益率曲線控制政策以來, 日本央行偶爾會調整購債操作, 任何調整都是為了使公債收益率符合其政策目標, 而非向外界傳遞有關未來政策方向的信號。

退出寬鬆條件具備?

除了小動作外, 市場猜測日本央行或改變貨幣政策的主要原因還包括日本經濟出現復蘇。

資料顯示, 日本的薪資資料出現上漲, 這被認為是潛在的早期通脹信號。 日本2017年11月基本薪資較上年同期增長0.4%,10月增長0.3%。加班費增長2.6%,獎金增長7.5%。整體現金收入增長了0.9%,高於預期並創下2016年7月以來的最好水準。安倍敦促企業2018年加薪3%或更多,因為薪資上漲對消費和維持經濟復蘇至關重要。

另外,日本2017年11月核心CPI較上年同期上升0.9%,為連續第11個月上漲。由於在海外經濟形勢良好的背景下,日本出口增加,企業對設備投資態度積極,日本經濟已確保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連續7個季度保持增長,企業收益達到最高水準。所以日本央行考慮在本月的貨幣政策會議上將2018年度經濟增長預期從目前的1.4%上調為1.5%至2%之間。

1月11日,日本央行公佈的一項調查顯示,截至2017年12月的三個月,日本家庭信心改善,預期通脹上升的家庭占比升高。

不過,有更多聲音認為,日本央行180度轉變貨幣政策的可能性很小,因為通脹仍遠低於日本央行2%的目標水準。行長黑田東彥曾表示:“我們最重要的目標是儘早實現2%的通脹目標”。

有經濟學家警告稱,日本工資水準不太可能跟得上物價普遍上漲的步伐,這可能會影響消費。隨著固定工資慢慢增加,日本央行2%的通脹目標短期內不會實現。

對此,宋清輝表示,作為全球為數不多一直保持寬鬆政策的國家,日本經濟溫和擴張需要、支援通脹的正面發展趨勢等因素都會讓日本央行在2018年繼續維持寬鬆。

陳晶萍也認為,與其他國家不同,日本經濟正在溫和擴張,2%的通脹目標在短期內仍然無法實現,日本會一直維持低利率,2018寬鬆貨幣政策還會一直維持下去,但是這種貨幣政策效果越來越有限。

“長期執行寬鬆的政策首先會加劇日元貶值壓力,日元套利交易會再次盛行,加劇了全球金融風險。其次會導致日本政府債務上升,加劇債務風險。另外,負利率削弱了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增加了銀行的風險”,陳晶萍說。

低利率將侵蝕淨息差,進而拖累盈利。從日本情況來看,地區銀行由於非息收入占比低,低利率環境對其盈利造成較大的影響。當銀行盈利進一步下滑,導致淨資產減少時,銀行將逐步收緊信貸,從而不利於經濟增長。

FXTM富拓中國市場分析師鐘越表示:“日本寬鬆政策應該從2008年金融危機時算起。但是寬鬆政策的效果越來越弱。持續寬鬆令日本貨幣競爭力變弱,並且很難抵禦可能出現的經濟危機”。

丹麥盛寶銀行也認為,全球範圍內通脹上升,各國開始了緊縮的步伐,利率上升帶來的結果將是日元大幅貶值,如果日本央行一直維持低利率,2018年將是日本央行失去貨幣政策控制的一年。

陳晶萍對此表示:“2018年美國會加息,但也是緩和分次加息,縱使美元日元利差變大,但還不至於失去控制,利差加大使日元有貶值壓力,但日元的避險功能也不容忽視”。

宋清輝認為,在某種程度上而言,全球範圍內通脹上升將推升利率,或會導致日本央行在2018年失去對貨幣政策的控制。但是在日本央行將持續關注這種風險的背景下,預計整體仍然可控。低利率環境對金融機構穩健的影響是日積月累的,不會傾刻之間突然發生。

日本2017年11月基本薪資較上年同期增長0.4%,10月增長0.3%。加班費增長2.6%,獎金增長7.5%。整體現金收入增長了0.9%,高於預期並創下2016年7月以來的最好水準。安倍敦促企業2018年加薪3%或更多,因為薪資上漲對消費和維持經濟復蘇至關重要。

另外,日本2017年11月核心CPI較上年同期上升0.9%,為連續第11個月上漲。由於在海外經濟形勢良好的背景下,日本出口增加,企業對設備投資態度積極,日本經濟已確保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連續7個季度保持增長,企業收益達到最高水準。所以日本央行考慮在本月的貨幣政策會議上將2018年度經濟增長預期從目前的1.4%上調為1.5%至2%之間。

1月11日,日本央行公佈的一項調查顯示,截至2017年12月的三個月,日本家庭信心改善,預期通脹上升的家庭占比升高。

不過,有更多聲音認為,日本央行180度轉變貨幣政策的可能性很小,因為通脹仍遠低於日本央行2%的目標水準。行長黑田東彥曾表示:“我們最重要的目標是儘早實現2%的通脹目標”。

有經濟學家警告稱,日本工資水準不太可能跟得上物價普遍上漲的步伐,這可能會影響消費。隨著固定工資慢慢增加,日本央行2%的通脹目標短期內不會實現。

對此,宋清輝表示,作為全球為數不多一直保持寬鬆政策的國家,日本經濟溫和擴張需要、支援通脹的正面發展趨勢等因素都會讓日本央行在2018年繼續維持寬鬆。

陳晶萍也認為,與其他國家不同,日本經濟正在溫和擴張,2%的通脹目標在短期內仍然無法實現,日本會一直維持低利率,2018寬鬆貨幣政策還會一直維持下去,但是這種貨幣政策效果越來越有限。

“長期執行寬鬆的政策首先會加劇日元貶值壓力,日元套利交易會再次盛行,加劇了全球金融風險。其次會導致日本政府債務上升,加劇債務風險。另外,負利率削弱了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增加了銀行的風險”,陳晶萍說。

低利率將侵蝕淨息差,進而拖累盈利。從日本情況來看,地區銀行由於非息收入占比低,低利率環境對其盈利造成較大的影響。當銀行盈利進一步下滑,導致淨資產減少時,銀行將逐步收緊信貸,從而不利於經濟增長。

FXTM富拓中國市場分析師鐘越表示:“日本寬鬆政策應該從2008年金融危機時算起。但是寬鬆政策的效果越來越弱。持續寬鬆令日本貨幣競爭力變弱,並且很難抵禦可能出現的經濟危機”。

丹麥盛寶銀行也認為,全球範圍內通脹上升,各國開始了緊縮的步伐,利率上升帶來的結果將是日元大幅貶值,如果日本央行一直維持低利率,2018年將是日本央行失去貨幣政策控制的一年。

陳晶萍對此表示:“2018年美國會加息,但也是緩和分次加息,縱使美元日元利差變大,但還不至於失去控制,利差加大使日元有貶值壓力,但日元的避險功能也不容忽視”。

宋清輝認為,在某種程度上而言,全球範圍內通脹上升將推升利率,或會導致日本央行在2018年失去對貨幣政策的控制。但是在日本央行將持續關注這種風險的背景下,預計整體仍然可控。低利率環境對金融機構穩健的影響是日積月累的,不會傾刻之間突然發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