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交易員洞察丨扛單王、韭菜、加碼與馬丁格爾

大家也注意到了, 社區諸多交易員的作風引發了熱烈討論, 扛單王、韭菜、加碼之類的詞滿天飛。 這些詞的背後, 與一個歷史淵源長達數百年的策略糾纏不清——馬丁格爾。 該投注策略流行於18世紀法國, 簡而言之就是每一次損失後翻倍賭注, 若整體下注盈利後就出場。

為什麼這個策略備受歡迎?從幾個角度或許可以找到部分答案。

首先, 人性厭惡損失和避免不一致的傾向使得人堅信最初的選擇是對的。 其次, 希望情緒或僥倖心理。 另外就是無知與對未來不確定性風險的漠視。

這個幾個因素結合之下,

就會產生芒格所說的lollapalooza效應, 多個因素相互強化並極大地放大彼此效應, 帶來1+1>2的效果。

技術指標只能參考而不能盲從, 主要是從2個角度考慮, 一是技術分析屬於歷史歸納法, 而歸納法不能預料過去沒有發生過的事情。 二是使用指標的人有沒有良好的資金配置能力以及高超的執行力, 也是影響盈利的重要因素。

徒有倚天劍或屠龍刀, 而沒有深厚的內功, 依舊駕馭不了寶物而無法成為一代宗師。 同時, 有人可以做到飛花摘葉傷人。 對投資而言, 重要的不是工具, 而是使用工具的人。 因此, 因為工具而懟人, 未免有些那個了。 往深了講, 責駡者, 責即診, 診而不醫, 無異於斷為絕症, 非仁人志士所為, 更背不起更大的駡名。 故而,

責必論道。

若觀察帳戶大虧或爆倉的原因, 馬丁格爾策略亦非萬惡之首。 比方說, 虧錢的手段有好幾種:

1、孤注一擲或重倉, 這是最有效的手段, 輕則幾百點, 重者十幾點波動都能給帳戶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

2、放縱風險。 最簡單的就是扛單了, 倉位大時一擊斃命, 小倉時就是煎熬了。 最終, 淚眼問花花不語, 空悲切, 身體帳戶都掏空。

3、極端行情。 往近了看, 英國退歐當天帶來鎊美1600點波動、瑞士央行廢除歐元/瑞郎1.20下限後引發3400點震盪;往遠了看, 廣場協定之下美元不到3個月時間從250跌倒200日元。

孫子兵法說, 善戰者, 無智名, 無勇功。

為什麼啊?因為他們的成功在外人看起來太容易了, 一點也不費勁, 亦無英雄氣概。 那種在戰場上殺個七進七出的氣魄與能耐固然令人欽佩,

但這種事不是人人能幹。 放在投資裡, 1年翻幾倍, 但期間淨值曲線極為劇烈的話, 常人有這麼大的心臟嗎?一下回撤50%, 然後翻幾倍, 再迎來一波大回撤, 再賺錢。 這錢賺得累不累?

拍子哥說, 要衡量投資方法好不好最直擊本質的問題是問自己做得開不開心?

做正確的事, 能給個人的品格和事業帶來很大的好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