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海口丨瓊崖何處寄鄉思,村村宗祠處處詩

宗祠, 又稱祠堂、宗廟, 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賢的場所。 自周代起, 其規定就甚為清晰, 如周代《禮記、王制》有載:“天子七廟, 諸侯五廟,

大夫三廟, 士一廟, 庶人祭於寢。 ”這種清晰的制度背後的是國人對於禮制的重視, 滲透著濃濃的儒家文化基因。

對海口人來說, 宗祠不但關乎姓氏與家族的變遷, 更是文化根基所系。

▲梁氏宗祠—吳冠煒 攝

海口現存宗祠數量眾多, 可謂“四野皆存、無村不有”。

無論是地處城中還是位於村落的宗祠, 型制各異而又有滿是文化牽絆的建築群, 為我們提供了管窺海口傳統文化源流與文化基因的韌性的絕好斷面。

▲梁氏宗祠—李玉祥 攝

我們在感歎島上的先民對於禮制與文化的禮遇之餘, 還能透過宗祠的建築樣式、細節等流露出的絲絲線索,

去觀察其中的文化源流與嬗變過程, 揭開其背後家學文化傳承的面紗, 成就了一場人文與時光穿越之旅。

旅程的第一站, 我們來到海南四大文化名村之一的上丹村, 探尋聲名顯赫的唐氏宗祠。

▲吳冠煒 攝

唐氏宗祠既是一座家祠又是蔭教後裔的書院。

據族譜記載, 宗祠由宋末渡瓊始祖唐震與其子唐叔肇建, 後世經傳。 歷經幾百年, 名稱從初創時的“攀丹義學書院”更名為“西洲書院”, 眾多後裔與海南文化名人皆師出其門。

▲李玉祥 攝

矗立于林立高樓之中的唐氏宗祠,

主體建築為三座縱向佈置的硬山雙坡三開間建築, “西洲書院”“台閣儒宗”等堂匾高懸。 雖周邊附屬建築因歷代重修而祖制難考, 但其格局明顯符合大夫三廟的禮制規定。

觀其佈置方位亦能發現, 建築群的角度與整個村子脈絡不同於簡單的正南北方向而略偏東南, 與村中古樹遙相呼應, 可以遙想當年應是處於村中入口附近。

▲李玉祥 攝

唐氏以百年書香門第為傲,僅明代就出了6名進士。其中名氣最大的,當屬官至戶部左侍郎的唐胄。唐胄,號西洲,現存最早的海南地方誌明正德《瓊台志》,便是他主持修纂的。

▲吳冠煒 攝

唐氏宗祠旁有一口古井“竹根泉”,井臺與周邊壝(矮)牆古意盎然,皆由火山石打造。竹根泉為唐胄所鑿,井壁的石碑上刻著他親筆題寫的“竹根泉”3字,至今保存完好。

▲李玉祥 攝

縱觀唐氏宗祠,最讓人感到不解的,不是那些規制合于北方抬梁式結構的建築,而是在家祠旁一座五層高的焚帛爐(化紙爐),其樣式奇特而又貌似絕非簡單的臆造。

帶著對唐氏一門詩書立家與竹根泉的遐想,我們踏上了本次旅行的第二站:新坡鎮梁沙村梁氏宗祠。

▲吳冠煒 攝

▲李玉祥 攝

宗祠房屋大多翻新,但傳統型制依然保存。最讓人感覺有趣的是矗立與家祠主殿之前的的四面開敞的拜亭,這座為祭拜時遮擋風雨而設置的構築物,為整個宗祠平添了空間層次與儀式感。

▲李玉祥 攝

這種前拜亭後主廟的佈置方式並非孤例,在海南與南粵多處可見。探其源流則不難發現,其中綜合了來自中原文化中家祠建築群空間序列中的獻殿(祭祀禮儀用)佈置方式。其四面開敞而屋頂齊備的建築樣式,既是對於古代源流的回應,又是對於低緯度海洋氣候的適應,說明海南家祠文化中強大的地域適應性。

▲李玉祥 攝

同處新坡鎮的文山村周氏宗祠,其村南面為溪水環繞,村口大榕樹之西便是宗祠坐落之處,是堪稱教科書般的佈局。

▲吳冠煒 攝

大榕樹與祠堂坐西北而朝東南踞高處,向南俯瞰整個略成鐘形的村口圍場。圍場對面就是與附近南渡江幾乎形態相似的水塘,整個村的主路從榕樹與宗祠中間穿過,是典型的通過景觀與公共建築的佈置而調整村落空間形態的例子。整個村落因此呈扇形橫亙在池塘與背後小山坡之間,構成完整的依山傍水的傳統佈局形態。

▲李玉祥 攝

周氏宗祠是我們本次之旅所見的型制最為完整的宗祠。東南角入口處的牆垣式大門莊重而不逾矩,兩側牆上對聯嵌入牆麵線腳。經軸線轉折而二進居中的過廳上,榜書對聯“太史家風 濂溪世澤”與周氏宗祠匾額映入眼簾,暗喻其家世以儒家文化與宋明理學立身的家學文化。

▲李玉祥 攝

宗祠建築呈現出完整的三進四合院樣式。屋頂坡度舒展,正脊兩端微微起翹,做法工整之餘不失彈性,帶有明顯的宋明風味,可直溯兩宋的法式做法。正堂三間四柱抬梁式做法,做工嚴謹,構件尺度比其它屋宇略大,明顯來自北方木構傳統。正殿(屋)匾額為“慶觀堂”三個大字,三間四柱平面兩廂齊備,居中則是頗有細節的磚石貢台,上面周氏宗族排位羅列。

▲李玉祥 攝

整個建築群磚石混用,粉牆黛瓦。石材多為海口地區常見的火山石,製作精良而不失地域適應性,甚至許多屋宇山牆的排水天溝都以火山石製作。整個建築舒展大氣,質樸而莊重,觀之確實能感受其耕讀立家的醇厚家風。

▲李玉祥 攝

▲李玉祥 攝

再三回望之後,我們驅車前往許氏宗祠。許氏宗祠位於秀英區東山鎮大坡村,具有近400年的歷史,始祖許模祖曾任瓊州通判一職。

▲吳冠煒 攝

整個建築群除去與前述周氏整體佈局相似特點之外,其建築樣式是其突出特點。所有建築的重要室外構件與立柱由火山石製作,構造嚴謹而雕刻精美。

▲吳冠煒 攝

屋頂採用傳統的剪邊手法(小青瓦屋面琉璃瓦勾邊),山牆形態豐富,常見於嶺南地區的觀音兜與雙坡人字形硬山山牆並用,垂脊裝飾豐富的深灰色瓦構件與粉牆對比鮮明,正脊乍一看很像閩南粵東地區廣泛流傳的剪瓷堆雕,實際則為火山石雕而彩畫粉飾,表現出饒有趣味的地域性。同時其中的草花龍裝飾題材又點出其家學文化與嶺南文化的深厚淵源。

▲吳冠煒 攝

▲吳冠煒 攝

旅途的最後一站,是火山口附近的儒宗村祠堂。夕陽西下,溫暖的陽光從儒宗村祠堂僅留的祠堂正屋山牆縫隙中撒在室內,造成這種堪稱夢幻光效的正是當地特殊的火山岩石材搭建的縫隙。室內供桌上密密麻麻的牌位仿佛在昭示這個村悠遠的歷史。

▲李玉祥 攝

正是在這附近,我們在古村落三卿村看到了前述頗為疑惑的焚帛爐的原型。在三卿村標誌性建築安華樓旁,一座六邊形三層樓閣式塔樣式的焚帛爐靜立角落。其型制與嶺南地區(廣東、福建)數量眾多的古塔相仿,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樓閣式古塔的樣式在上述地區多坐落于海邊、江口,古代時既能遠眺觀景,更有航海導航之功能。海口眾多祠堂出現這種樣式的焚帛爐,筆者以為也是當年修建祠堂的先民們飽含回望家鄉,不忘宗室之意。

▲李玉祥 攝

海口各處的宗祠,無不滲透著家族傳統的深厚淵源與因地制宜的靈活性。遊走其中,我們不但能夠感受到時光變遷中的家學文化,更讓人深有感慨的其背後的文化基因的傳承與演變,點滴之間,不難體察到傳統文化可塑性與韌性之強悍。

▲李玉祥 攝

版權聲明:本文圖文版權歸“海口市旅遊發展委員會”、《中國國家地理》(中文繁體版)雜誌及“那一座城”共同所有。如需轉載,請與“全景傳播”聯繫。

▲李玉祥 攝

唐氏以百年書香門第為傲,僅明代就出了6名進士。其中名氣最大的,當屬官至戶部左侍郎的唐胄。唐胄,號西洲,現存最早的海南地方誌明正德《瓊台志》,便是他主持修纂的。

▲吳冠煒 攝

唐氏宗祠旁有一口古井“竹根泉”,井臺與周邊壝(矮)牆古意盎然,皆由火山石打造。竹根泉為唐胄所鑿,井壁的石碑上刻著他親筆題寫的“竹根泉”3字,至今保存完好。

▲李玉祥 攝

縱觀唐氏宗祠,最讓人感到不解的,不是那些規制合于北方抬梁式結構的建築,而是在家祠旁一座五層高的焚帛爐(化紙爐),其樣式奇特而又貌似絕非簡單的臆造。

帶著對唐氏一門詩書立家與竹根泉的遐想,我們踏上了本次旅行的第二站:新坡鎮梁沙村梁氏宗祠。

▲吳冠煒 攝

▲李玉祥 攝

宗祠房屋大多翻新,但傳統型制依然保存。最讓人感覺有趣的是矗立與家祠主殿之前的的四面開敞的拜亭,這座為祭拜時遮擋風雨而設置的構築物,為整個宗祠平添了空間層次與儀式感。

▲李玉祥 攝

這種前拜亭後主廟的佈置方式並非孤例,在海南與南粵多處可見。探其源流則不難發現,其中綜合了來自中原文化中家祠建築群空間序列中的獻殿(祭祀禮儀用)佈置方式。其四面開敞而屋頂齊備的建築樣式,既是對於古代源流的回應,又是對於低緯度海洋氣候的適應,說明海南家祠文化中強大的地域適應性。

▲李玉祥 攝

同處新坡鎮的文山村周氏宗祠,其村南面為溪水環繞,村口大榕樹之西便是宗祠坐落之處,是堪稱教科書般的佈局。

▲吳冠煒 攝

大榕樹與祠堂坐西北而朝東南踞高處,向南俯瞰整個略成鐘形的村口圍場。圍場對面就是與附近南渡江幾乎形態相似的水塘,整個村的主路從榕樹與宗祠中間穿過,是典型的通過景觀與公共建築的佈置而調整村落空間形態的例子。整個村落因此呈扇形橫亙在池塘與背後小山坡之間,構成完整的依山傍水的傳統佈局形態。

▲李玉祥 攝

周氏宗祠是我們本次之旅所見的型制最為完整的宗祠。東南角入口處的牆垣式大門莊重而不逾矩,兩側牆上對聯嵌入牆麵線腳。經軸線轉折而二進居中的過廳上,榜書對聯“太史家風 濂溪世澤”與周氏宗祠匾額映入眼簾,暗喻其家世以儒家文化與宋明理學立身的家學文化。

▲李玉祥 攝

宗祠建築呈現出完整的三進四合院樣式。屋頂坡度舒展,正脊兩端微微起翹,做法工整之餘不失彈性,帶有明顯的宋明風味,可直溯兩宋的法式做法。正堂三間四柱抬梁式做法,做工嚴謹,構件尺度比其它屋宇略大,明顯來自北方木構傳統。正殿(屋)匾額為“慶觀堂”三個大字,三間四柱平面兩廂齊備,居中則是頗有細節的磚石貢台,上面周氏宗族排位羅列。

▲李玉祥 攝

整個建築群磚石混用,粉牆黛瓦。石材多為海口地區常見的火山石,製作精良而不失地域適應性,甚至許多屋宇山牆的排水天溝都以火山石製作。整個建築舒展大氣,質樸而莊重,觀之確實能感受其耕讀立家的醇厚家風。

▲李玉祥 攝

▲李玉祥 攝

再三回望之後,我們驅車前往許氏宗祠。許氏宗祠位於秀英區東山鎮大坡村,具有近400年的歷史,始祖許模祖曾任瓊州通判一職。

▲吳冠煒 攝

整個建築群除去與前述周氏整體佈局相似特點之外,其建築樣式是其突出特點。所有建築的重要室外構件與立柱由火山石製作,構造嚴謹而雕刻精美。

▲吳冠煒 攝

屋頂採用傳統的剪邊手法(小青瓦屋面琉璃瓦勾邊),山牆形態豐富,常見於嶺南地區的觀音兜與雙坡人字形硬山山牆並用,垂脊裝飾豐富的深灰色瓦構件與粉牆對比鮮明,正脊乍一看很像閩南粵東地區廣泛流傳的剪瓷堆雕,實際則為火山石雕而彩畫粉飾,表現出饒有趣味的地域性。同時其中的草花龍裝飾題材又點出其家學文化與嶺南文化的深厚淵源。

▲吳冠煒 攝

▲吳冠煒 攝

旅途的最後一站,是火山口附近的儒宗村祠堂。夕陽西下,溫暖的陽光從儒宗村祠堂僅留的祠堂正屋山牆縫隙中撒在室內,造成這種堪稱夢幻光效的正是當地特殊的火山岩石材搭建的縫隙。室內供桌上密密麻麻的牌位仿佛在昭示這個村悠遠的歷史。

▲李玉祥 攝

正是在這附近,我們在古村落三卿村看到了前述頗為疑惑的焚帛爐的原型。在三卿村標誌性建築安華樓旁,一座六邊形三層樓閣式塔樣式的焚帛爐靜立角落。其型制與嶺南地區(廣東、福建)數量眾多的古塔相仿,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樓閣式古塔的樣式在上述地區多坐落于海邊、江口,古代時既能遠眺觀景,更有航海導航之功能。海口眾多祠堂出現這種樣式的焚帛爐,筆者以為也是當年修建祠堂的先民們飽含回望家鄉,不忘宗室之意。

▲李玉祥 攝

海口各處的宗祠,無不滲透著家族傳統的深厚淵源與因地制宜的靈活性。遊走其中,我們不但能夠感受到時光變遷中的家學文化,更讓人深有感慨的其背後的文化基因的傳承與演變,點滴之間,不難體察到傳統文化可塑性與韌性之強悍。

▲李玉祥 攝

版權聲明:本文圖文版權歸“海口市旅遊發展委員會”、《中國國家地理》(中文繁體版)雜誌及“那一座城”共同所有。如需轉載,請與“全景傳播”聯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