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來自晉江的紡織龍頭,20億市值!連七匹狼、沃爾瑪都爭相與其合作

提到福建晉江的企業, 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那一連串的運動品牌, 安踏、361°、匹克……以及一連串的男裝品牌, 如:七匹狼、九牧王、柒牌……

同為紡織服飾行業, 在晉江有一家提供紡織印染原材料的企業, 卻鮮少有人提及, 它就是鳳竹紡織(600493)。

作為晉江首家在國內A股上市的公司, 鳳竹科技是福建省最大的針織染整專業廠家和針織品出口生產基地、國家迴圈經濟試點單位、泉州市首家國家級創新型企業。

鳳竹紡織的合作夥伴也是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該企業的創新成果與實力:361度、鴻星爾克、七匹狼等本土名企是鳳竹客戶, 耐克、保羅、沃爾瑪等世界巨鱷也是鳳竹的用戶, 華孚、亨斯邁、科萊恩等一流的原輔料供應商也是鳳竹的長期合作夥伴。

鳳竹紡織掌門人——上陣父子兵, 打虎親兄弟!

撐起鳳竹紡織的是企業掌門人陳澄清父子三人, 他們用自己的經驗和管理努力詮釋了上陣父子兵, 並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

陳澄清、陳鋒、陳強三人的表現正應了那句流傳久遠的話:上陣父子兵, 打虎親兄弟!

2001年夏天, 陳鋒帶著一堆專業書籍走出福州大學的校門時, 成績優秀的他面臨就業還是繼續深造的抉擇。 他本想去英國或澳大利亞去留學, 但由於當時鳳竹正在快速發展, 父親陳澄清一句“公司需要人才”的話, 使他放棄了出國的念頭, 留在晉江助父親一臂之力。

陳鋒

讓陳澄清引以為豪的, 除了對陳鋒陳強兄弟的正確引導, 還有他20多年來一直念念不忘的“環保夢”, 而這也是鳳竹在晉江樹起的一面旗幟。 早在1989年, 整個社會的環保意識還比較淡薄時, 作為一個民營企業主的陳澄清就接受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的建議, 主動投入資金, 開始致力於環保建設。

與陳澄清不同, 陳鋒、陳強兩位新生代很少提到環保先鋒、風竹上市等“往日輝煌”, 他們更願意談及對未來藍圖的構想, 並拒絕用“接班”這樣的字眼來形容, 他們認為, 以“二次創業”來表達或許會更貼切一些。

實際上,經過20多年的發展,風竹紡織早已不是當初那家主要從事染整加工的織布廠,而是成長為一家註冊資本1.7億元,擁有棉紡、織造、染紗、漂染、制衣等生產廠和汙水處理廠的上市公司,曾連續六年入選“中國針織行業競爭力十強企業”。

盤點風竹紡織近年來的變化,最大的莫過於“產業鏈延伸”。為進一步鞏固主業、完善配套產業,除晉江總部外,2005年,鳳竹紡織在江西瑞昌及山東魚台分別設立了兩個5萬錠的棉紡子公司,並於2008年投資成立了福建省菲奈斯制衣有限責任公司,從而形成了棉紡、織造、染整、制衣相對完整的產業鏈。

這一戰略的實現,蘊含著鳳竹紡織打造“中國的傑尼亞”的良苦用心。

在陳澄清父子三人的帶領來下,鳳竹紡織經受住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驗,對公眾交出了一份較令人滿意的答卷:在持續兩年的紡織業低谷中,鳳竹紡織挺了過來,並在2010年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在2008年極度困難的經濟背景下,鳳竹紡織突遭災難,卻實現了平穩的過渡。

在行業重拾升勢時,鳳竹紡織已經走在了前面,確立了“做中國的傑尼亞”的宏偉目標,一個以面料為核心競爭力,以自主和代理品牌零售為龍頭,有完善產業鏈的紡織集團正在成型。

近年來,紡織行業遭遇了“產能過剩”,鳳竹紡織如何業績增長且逾三倍?靠的是什麼?

近年來,紡織行業國內消費不旺、出口趨緩、原材料價格波動、勞動力成本上漲……鳳竹是如何創新的呢?

早年,紡織服裝行業門檻低,多數企業從小作坊發展而來。“只要家裡有幾台機器就能生產”,鳳竹紡織技術部經理張鑫說。大約從2012年開始,“好日子”不再好過了。中國紡織業同質化嚴重、產能過剩問題在整個全球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尤為凸顯,整個行業處境艱難。

“產能過剩,過剩的是同質化產能;去產能,去的是落後產能。企業要發展,必須在轉型升級和科技創新上下功夫。”公司領導班子對此有清醒的認識。

鳳竹紡織開始著手研發符合產業導向的“中厚型高彈高蓬鬆超仿棉織物”。總體思路是,在充分利用滌綸本身耐洗性、耐熱性等優良特性的前提下,對超仿棉編織的滌氨彈力布生產的關鍵技術進行研究,生產出兼具純棉和化纖織物優點、克服原有織物缺點的符合市場需求的新型仿綿織物。

近年來,國內棉花產量下降,價格一路走高,超仿棉纖維的開發及應用,既可以優化服裝面料的特性,還能有效緩解國內棉花市場的供求矛盾,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2014年下半年,新型高彈高蓬鬆超仿棉織物研發成功。

與全棉相比,超仿棉產品外觀上仿棉,改變纖維的截面形狀;性能上仿棉,改善纖維可染性和吸濕排濕性,並從外觀和手感上接近棉織物;功能上仿棉,織物不僅具有良好的手感及服用性能,而且在吸水透氣、抗靜電性、熱穩定性等方面超越棉織物。

由於鳳竹紡織的不斷創新,從織造、染紗、漂染、制衣、汙水處理廠到棉紡子公司……鳳竹紡織不但都有涉獵,而且樣樣做得精,做得好。

同多數晉江民營企業一樣,鳳竹紡織在創立20多年後,也面臨著交接班的問題。儘管陳鋒與陳強均不親言還是否願意接過權力棒,但他們的經營思路以開始對鳳竹紡織產生深遠影響。

隨著科技的進步,鳳竹紡織已從傳統的勞動密集型企業成功地轉型為集約化的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企業,也成為了各大巨頭巨鱷紛紛合作的企業,也成為閩企的一面旗幟。

實際上,經過20多年的發展,風竹紡織早已不是當初那家主要從事染整加工的織布廠,而是成長為一家註冊資本1.7億元,擁有棉紡、織造、染紗、漂染、制衣等生產廠和汙水處理廠的上市公司,曾連續六年入選“中國針織行業競爭力十強企業”。

盤點風竹紡織近年來的變化,最大的莫過於“產業鏈延伸”。為進一步鞏固主業、完善配套產業,除晉江總部外,2005年,鳳竹紡織在江西瑞昌及山東魚台分別設立了兩個5萬錠的棉紡子公司,並於2008年投資成立了福建省菲奈斯制衣有限責任公司,從而形成了棉紡、織造、染整、制衣相對完整的產業鏈。

這一戰略的實現,蘊含著鳳竹紡織打造“中國的傑尼亞”的良苦用心。

在陳澄清父子三人的帶領來下,鳳竹紡織經受住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驗,對公眾交出了一份較令人滿意的答卷:在持續兩年的紡織業低谷中,鳳竹紡織挺了過來,並在2010年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在2008年極度困難的經濟背景下,鳳竹紡織突遭災難,卻實現了平穩的過渡。

在行業重拾升勢時,鳳竹紡織已經走在了前面,確立了“做中國的傑尼亞”的宏偉目標,一個以面料為核心競爭力,以自主和代理品牌零售為龍頭,有完善產業鏈的紡織集團正在成型。

近年來,紡織行業遭遇了“產能過剩”,鳳竹紡織如何業績增長且逾三倍?靠的是什麼?

近年來,紡織行業國內消費不旺、出口趨緩、原材料價格波動、勞動力成本上漲……鳳竹是如何創新的呢?

早年,紡織服裝行業門檻低,多數企業從小作坊發展而來。“只要家裡有幾台機器就能生產”,鳳竹紡織技術部經理張鑫說。大約從2012年開始,“好日子”不再好過了。中國紡織業同質化嚴重、產能過剩問題在整個全球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尤為凸顯,整個行業處境艱難。

“產能過剩,過剩的是同質化產能;去產能,去的是落後產能。企業要發展,必須在轉型升級和科技創新上下功夫。”公司領導班子對此有清醒的認識。

鳳竹紡織開始著手研發符合產業導向的“中厚型高彈高蓬鬆超仿棉織物”。總體思路是,在充分利用滌綸本身耐洗性、耐熱性等優良特性的前提下,對超仿棉編織的滌氨彈力布生產的關鍵技術進行研究,生產出兼具純棉和化纖織物優點、克服原有織物缺點的符合市場需求的新型仿綿織物。

近年來,國內棉花產量下降,價格一路走高,超仿棉纖維的開發及應用,既可以優化服裝面料的特性,還能有效緩解國內棉花市場的供求矛盾,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2014年下半年,新型高彈高蓬鬆超仿棉織物研發成功。

與全棉相比,超仿棉產品外觀上仿棉,改變纖維的截面形狀;性能上仿棉,改善纖維可染性和吸濕排濕性,並從外觀和手感上接近棉織物;功能上仿棉,織物不僅具有良好的手感及服用性能,而且在吸水透氣、抗靜電性、熱穩定性等方面超越棉織物。

由於鳳竹紡織的不斷創新,從織造、染紗、漂染、制衣、汙水處理廠到棉紡子公司……鳳竹紡織不但都有涉獵,而且樣樣做得精,做得好。

同多數晉江民營企業一樣,鳳竹紡織在創立20多年後,也面臨著交接班的問題。儘管陳鋒與陳強均不親言還是否願意接過權力棒,但他們的經營思路以開始對鳳竹紡織產生深遠影響。

隨著科技的進步,鳳竹紡織已從傳統的勞動密集型企業成功地轉型為集約化的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企業,也成為了各大巨頭巨鱷紛紛合作的企業,也成為閩企的一面旗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