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茶美美茶科普:抹茶

抹茶(中國古時稱作末茶)起源于中國隋唐, 將春天的茶葉的嫩葉, 用蒸汽殺青後, 做成餅茶(團茶)保存。 食用前放在火上再次烘焙乾燥, 用天然石磨碾磨成粉末。

自古以來, 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詠歎抹茶的詩篇, “碧雲引風吹不斷, 白花浮光凝碗面”就是唐代詩人盧仝對抹茶的讚美之詞。

早在唐朝年間, 人們就發明了蒸青散茶(碾茶), 還審訂了評茶色香味的方法, 並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日常飲料。 到了宋朝更發展為茶宴, 當時最為有名的評茶專家、大文豪蔡襄在《茶錄》中評述鬥茶方法:清朝茹敦和在越言釋中說, 古者茶必有點, 其磑茶(抹茶)為撮泡茶, 必擇一二佳果點心, 謂之點茶。

這裡所指的抹茶沖飲之道即為唐宋年間的中國茶道, 由此可見, 中國茶道(抹茶)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 比現今的烏龍茶道還早了幾百年。 自明代以來, 不再流行抹茶了, 而改用茶葉, 沖泡喝湯, 棄置茶渣。

飲用抹茶通常按照茶道的方式飲用, 需要遵循一系列複雜的規則。

基本的方法是先在茶碗中放入少量抹茶, 加入少量溫(不是沸騰)水, 然後攪拌均勻(傳統上使用茶筅)。

在茶道中, “濃茶”用4克抹茶, 加60CC開水, 有點像漿糊狀。 “薄茶”用2克抹茶, 加60CC開水。 可以用茶筅刷出濃厚的泡沫, 非常美麗, 爽口。

當前快節奏的社會中, 去用茶筅點茶喝的人已經很少了, 抹茶更多的被用來製作各種精美的食品, 綠色的抹茶食品成為餐桌上綠色的鮮花, 受到人們的追捧和享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