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這個來自山東的80後小夥與1500年前的剪紙碰出了新火花

剪紙

2009年, 剪紙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還記得小時候過年時, 隔著一張熱鬧紅火的剪紙窗花, 看到屋外是一片寂靜的白雪茫茫, 屋內是大人們的歡聲笑語, 剪紙分隔的兩個世界, 一直是夢中最美的場景。

點評:

燕子尾巴搖一搖, 飛禽走獸紙上跳。

——有待, 有所為, 方有所待

紙的發明是在西元前的西漢時代, 在此之前雖然沒有剪紙藝術的出現, 但當時人們已經會用雕、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絹帛, 甚至在樹葉上剪刻紋樣。

周初期周成王用梧桐葉剪成“圭”賜其弟, 封姬虞到唐為侯。 戰國時期就有用皮革鏤花、銀箔鏤空刻花,

都與剪紙同出一撤, 他們的出現都為民間剪紙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剪紙在我國北方多用於窗戶上做為裝飾用品。 北方農家窗戶多是木格窗, 上面張糊一層潔白的“皮紙”, 逢年過節便更換窗紙並貼上新窗花, 以示除舊迎新。

除此之外, 剪紙還用來做囍花、鞋花、禮花、門箋、刺繡印染等等。 剪紙這種工藝品只有中國才有, 而且代表著一種民俗文化, 正是由於這種獨特性, 剪紙在2009被聯合國教科文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剪紙發展到今已經有許多形式, 最不可忽略的便是立體剪紙。 這是採用繪畫、剪刻、折疊、黏合等綜合手法產生的一種近於雕塑、浮雕的新型剪紙, 充分體現了寫實與美術浪漫的特點。

而我們今天要講的, 就是立體剪紙。

中世紀的古堡在月光的照耀之下顯得神秘異常, 每一扇門窗都透露出暖黃色的光芒, 閣樓高立、燈火輝煌。

牆上的藤蔓纏繞而上, 繞過走廊, 穿過房間, 屹立在高聳的屋頂。 就想一股神秘的力量抓住了向上的機會, 即將破繭而出。

這些美輪美奐的作品都出自一個青年尹利帥之手。 他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他的作品多次參加國際展會、他為大型遊戲設計周邊……但這一切的到來並不輕鬆,

反而經歷了諸多苦難波折。

出生于山東菏澤的他, 從小就喜歡折紙。 小時候沒有玩具, 每天放學回家後, 折紙便成了唯一的樂趣。

但這些天賦在父母眼裡, 是不務正業, 玩物喪志。 折紙能當飯吃嗎?農村孩子只有考大學, 才是唯一正確的出路。無奈之下,尹利帥只好放棄手工,專心學業。

2005年夏天,他考入廣州美術學院,學習書籍裝幀專業。大三選修課上,老師帶來一本立體書,尹利帥隨手翻了幾頁,花鳥魚蟲從書頁中跳了出來。

不過是幾張折起來的紙,卻能把人帶入一個夢幻般的世界。驚喜萬分的他,決定重拾童年夢想。

但迫于生計,他在畢業後不得不按部就班進入一家印刷廠動作。這一干就是五年。直到2014年的一天,他終於厭倦現在的生活,毅然辭職,回老家創業,靠紙藝謀生。

那年他三十歲,帶著一把剪刀,拖著一輛拉車,開始去浪跡天涯。“趁僅有的一點青春,趁當下一無所有,無牽無掛。”

北京、上海、杭州……很多城市的街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給人剪側影,手起刀落,兩三分鐘,一個側面像就剪好了。他自己給城市做的剪紙更是令人驚歎。

在遼闊的天地間感受萬物瞬息變幻,方知自身的渺小,他很享受這樣的過程。

但是尹利帥知道,自己就如一片樹葉,終究還是要回到大樹底下,於是他回到了菏澤。開始認認真真地靜下心來,搜集素材、構思、畫草稿、做模型、組裝……就這樣反復幾十遍,只為把每一件作品做到極致。

他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取名“造夢紙藝”,幾個心懷夢想的年輕人與他一起開始做這份事業。中國古老而傳統的剪紙,漸漸抽出嫩芽,有了新生命。

聰明的尹利帥甚至把剪紙的技法運用到了室內裝修中,一面鏤空的牆長出枝蔓枝丫,美得不可思議。為什麼不行呢?剪紙這門藝術本身就有無限可能。

如同他的人一樣,他的作品裡也有一種不甘於平凡的氣質。

遊戲裡的人物形象,透露著刀光劍影的江湖氣。

魔幻的3D小鎮,講述著古老的傳說,仿佛愛麗絲的倩影一閃而過。

繁華的市區街頭,鋼筋水泥要衝破天空,尋找自由的方向。

雪中奔跑的狼群,在獵獵北風中張牙舞爪、四處張望。

最夢幻的造夢空間是他第一個立體畫。為此他整整花了兩年時間,光是這兩座橋就做了幾十遍。

周遭滿是喧囂,鏽跡斑斑的鐵橋、搖搖欲墜的房屋,火車傳堂而過,但是主人公帶著帽子低著頭,專心致志地看書,對於周圍的一切喧嘩不予理會。

這個主人公就好像是創作者本人,無畏他人的流言蜚語,懷揣著夢想,聽從自己的內心,一路向前。一旦這種向前的腳步不停歇,那麼時光也一定不會虧待你。感謝尹利帥,讓我們看見了古老的非遺手藝——剪紙,還有這麼多的可能。

非遺科普

剪紙派別

剪紙在發展歷程中,也會因為所處地域不同而產生不同的風格派別,其中可以分為南方派、北方派和江浙派;南方派的剪紙風格細膩,沿海一帶經常將水產動物作為素材;江浙則擅長剪花卉、鳥蝶;北方派的剪紙風格明顯,粗獷簡練、淳樸雄壯。

才是唯一正確的出路。無奈之下,尹利帥只好放棄手工,專心學業。

2005年夏天,他考入廣州美術學院,學習書籍裝幀專業。大三選修課上,老師帶來一本立體書,尹利帥隨手翻了幾頁,花鳥魚蟲從書頁中跳了出來。

不過是幾張折起來的紙,卻能把人帶入一個夢幻般的世界。驚喜萬分的他,決定重拾童年夢想。

但迫于生計,他在畢業後不得不按部就班進入一家印刷廠動作。這一干就是五年。直到2014年的一天,他終於厭倦現在的生活,毅然辭職,回老家創業,靠紙藝謀生。

那年他三十歲,帶著一把剪刀,拖著一輛拉車,開始去浪跡天涯。“趁僅有的一點青春,趁當下一無所有,無牽無掛。”

北京、上海、杭州……很多城市的街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給人剪側影,手起刀落,兩三分鐘,一個側面像就剪好了。他自己給城市做的剪紙更是令人驚歎。

在遼闊的天地間感受萬物瞬息變幻,方知自身的渺小,他很享受這樣的過程。

但是尹利帥知道,自己就如一片樹葉,終究還是要回到大樹底下,於是他回到了菏澤。開始認認真真地靜下心來,搜集素材、構思、畫草稿、做模型、組裝……就這樣反復幾十遍,只為把每一件作品做到極致。

他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取名“造夢紙藝”,幾個心懷夢想的年輕人與他一起開始做這份事業。中國古老而傳統的剪紙,漸漸抽出嫩芽,有了新生命。

聰明的尹利帥甚至把剪紙的技法運用到了室內裝修中,一面鏤空的牆長出枝蔓枝丫,美得不可思議。為什麼不行呢?剪紙這門藝術本身就有無限可能。

如同他的人一樣,他的作品裡也有一種不甘於平凡的氣質。

遊戲裡的人物形象,透露著刀光劍影的江湖氣。

魔幻的3D小鎮,講述著古老的傳說,仿佛愛麗絲的倩影一閃而過。

繁華的市區街頭,鋼筋水泥要衝破天空,尋找自由的方向。

雪中奔跑的狼群,在獵獵北風中張牙舞爪、四處張望。

最夢幻的造夢空間是他第一個立體畫。為此他整整花了兩年時間,光是這兩座橋就做了幾十遍。

周遭滿是喧囂,鏽跡斑斑的鐵橋、搖搖欲墜的房屋,火車傳堂而過,但是主人公帶著帽子低著頭,專心致志地看書,對於周圍的一切喧嘩不予理會。

這個主人公就好像是創作者本人,無畏他人的流言蜚語,懷揣著夢想,聽從自己的內心,一路向前。一旦這種向前的腳步不停歇,那麼時光也一定不會虧待你。感謝尹利帥,讓我們看見了古老的非遺手藝——剪紙,還有這麼多的可能。

非遺科普

剪紙派別

剪紙在發展歷程中,也會因為所處地域不同而產生不同的風格派別,其中可以分為南方派、北方派和江浙派;南方派的剪紙風格細膩,沿海一帶經常將水產動物作為素材;江浙則擅長剪花卉、鳥蝶;北方派的剪紙風格明顯,粗獷簡練、淳樸雄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