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宋清輝:2017年中國外貿為何能實現兩位數增長?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中國貿易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2017年我國外貿之所以結束兩年負增長態勢, 實現了兩位數快速增長, 是因為2017年我國外貿發展處於較高的水準上, “資料的轉好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穩定的內外部環境是中國外貿進出口取得成績的重要因素, 例如中國經濟延續穩中向好等。 ”

2017年中國外貿實現兩位數增長

中國貿易報記者張凡

2017年中國經濟表現搶眼, 這從外貿發展中就可窺一斑。 據海關統計, 2017年, 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27.79萬億元人民幣, 比2016年(下同)增長14.2%, 扭轉了此前連續兩年下降的局面。 其中, 出口15.33萬億元, 增長10.8%;進口12.46萬億元, 增長18.7%;貿易順差2.87萬億元, 收窄14.2%。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表示, 2017年我國外貿領域堅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轉方式、調結構取得積極進展, 進出口正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

2018年世界經濟有望繼續復蘇, 我國經濟延續穩中向好, 對我國外貿進出口較為有利。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中國貿易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2017年我國外貿之所以結束兩年負增長態勢, 實現了兩位數快速增長, 是因為2017年我國外貿發展處於較高的水準上, “資料的轉好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穩定的內外部環境是中國外貿進出口取得成績的重要因素, 例如中國經濟延續穩中向好等。 ”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表示, 2017年我國外貿的增長離不開國際市場的復蘇。 世界銀行1月9日發佈的《2018年全球經濟展望》1月期指出, 隨著投資、製造業和貿易持續復蘇, 世界經濟2018年預計增長3.1%。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機構也對2018年世界經濟增長作出較為樂觀的預判。

此外, 我國政府也出臺了一系列促進進出口的政策, 為外貿整體回升起到支撐作用, 也將對2018年保持外貿穩步增長有所幫助。

宋清輝指出, 2017年我國外貿發展呈現出三大亮點:一是中國進出口增速創6年來新高, 超出市場預期;二是交易夥伴更加多元化, 不再局限於已有的“朋友圈”;三是中國外貿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 高附加值機電產品以及裝備製造產品出口向好。

海關提供的資料也證明了以上觀點。

2017年中國與歐、美、東盟這三大傳統交易夥伴的雙邊貿易額同比增速分別為15.5%、15.2%和16.6%, 三者合計占中國進出口總值的40%以上。 同時, 中國對拉美和非洲等新興市場進出口分別增長22%和17.3%。

此外2017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達7.37萬億元, 同比增長17.8%, 高於同期中國外貿整體增速3.6個百分點。

另外, 外貿產品結構也得到了優化。 部分高附加值機電產品和裝備製造產品出口保持良好增勢, 比如汽車出口增長了27.2%, 電腦增長16.6%, 醫療儀器及器械增長10.3%, 表明我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逐步增強, 國際競爭新優勢逐漸顯現。

“目前來看, 我國外貿發展的最大優勢仍是價格, 中國企業正在提高以技術、標準、品牌、品質、服務為核心的綜合競爭力。 最大劣勢則是品牌溢價仍舊較低, 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 ”宋清輝說。

由於以下因素, 2017年外貿發展勢頭有望延續至2018年:國內經濟持續向好;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於上海舉辦,

為進一步擴大進口提供了平臺;“一帶一路”建設亦將繼續穩步推進, 中國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經貿合作有助於外貿增長。

在白明看來, 2018年國際環境不會發生根本變化, 而中國外貿也將儘量少受來自國際市場的影響。 中國將在鞏固延續傳統優勢的基礎上, 培育競爭新優勢, 促進中國由貿易大國轉向貿易強國。

“未來, 我國外貿發展仍面臨很多困難, 因為不確定和不穩定因素仍然較多。 預計2018年中國外貿仍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 但是要實現兩位數增長難度或較大。 ”宋清輝表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