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港版大忽悠:茶葉公司改名區塊鏈兩個月沒動靜,巨虧十億1股1分錢

文| AI財經社實習生 劉婧

編| 鹿鳴

2017年年中至今, “區塊鏈”無疑是最火熱的財經名詞之一。

從BAT、迅雷、天涯、人人網到柯達, 各大公司紛紛押寶, 尤其是在徐小平“強烈鼓勵大家擁抱區塊鏈革命”之後, 區塊鏈概念股集體爆發, 呈現出瘋狂態勢。

對於上市公司而言, 除了蹭區塊鏈概念的熱點之外, 還有更加簡單粗暴的做法——直接把名字改成“區塊鏈”。

兩個月前, 港股上市公司坪山茶葉(00364.HK)將公司原有名稱“坪山茶葉集團有限公司”, 更名為“區塊鏈集團有限公司”。 根據其公告資訊, 更改公司名稱是為了反映本集團未來策略,

塑造新的企業形象及身份。 不過, 時隔兩個月, 該公司並未公佈任何轉型區塊鏈的具體計畫和進展。

(圖片來自網路)

那麼, 兩個月後, 該公司是否在推進落實區塊鏈業務?1月15日, AI財經社聯繫了該企業。 截至發稿, 尚未獲得回復。

去年巨虧9.74億港元

從公開信息來看, 該股目前仍在正常交易, 且兩個月內沒有公佈任何轉型業務或資產重組的相關資訊。

更名行為的背後, 是該公司前身坪山茶葉持續的虧損。

近兩年來, 茶葉生產加工成本和市場運營成本持續上漲, 農殘超標、品質安全等問題導致消費市場不斷衰退, 高端茶葉市場持續低迷, 茶企的日子也不好過。

根據坪山茶葉公佈的2016年年報, 坪山茶葉的收入已經從2015年度約8.23億港元減少至2016年度3.02億港元,

跌幅達63.3%。 不僅收益減少, 虧損也很嚴重, 2015年坪山茶葉虧損8.28億港元, 到2016年, 虧損已經達9.74億港元。

而這一情況在2017年並未得到任何好轉。 根據其2017年中期報告, 與2016年上半年相比, 坪山茶葉2017年上半年的收入下降了15.8%。

(資料來自企業網站)

根據AI財經社的查詢,

區塊鏈集團(00364.HK)股價在剛剛過去的一個月依舊持續低迷。 在香港, 股價低於0.1港元, 只能以分作為計價單位的股票, 被稱為“仙股”。 坪山茶業的股價已長期在0.05港元以下。

據報導, 坪山茶葉改名當日, 股價飛漲了100%, 但沒過幾天, 又被打回原形。 1月15日, 該股報收0.014港元,

較前一個交易日下跌12.5%。

A股曾有公司蹭熱點遭重罰

2017年11月20日, 該企業發佈公告稱, 公司的更名決定, 在當年10月27日舉行的股東特別大會上通過特別決議案批准, 將英文名稱由“Ping Shan Tea Group Limited”更改為“Blockchain Group Company Limited”, 中文名稱由“坪山茶業集團有限公司”更改為“區塊鏈集團有限公司”。 香港公司註冊處處長於2017年11月13日發出變更名稱註冊證明書, 確認其新名。

通常情況下, 上市公司一般在三種情況下會申請改名:一, 已變成殼資源;二, 主營業務發生重大調整;三, 強行蹭熱度, 炒作股價。

對於第三種情況, 多倫股份是個典型的例子。 2015年5月11日, 多倫股份發佈公告稱, 將公司名稱變更為“匹凸匹金融資訊服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並稱獲得控股股東香港多倫持有的估值10億元的www.p2p.com功能變數名稱使用授權。

由於P2P金融概念的大熱, 公告發佈後, 其股價在當天和次日連續一字漲停。

然而, 股價大漲之後, 匹凸匹並未開展P2P相關業務, 只是風口下炒了個概念。 此後又因信披違規等原因被監管介入、前董事長鮮言遭到34.7億元的重磅處罰。 成為“忽悠式重組”的典型案例。

(圖片來自AI財經社)

【更多報導請移步 AI財經社微信公眾號(ID:aicjnews)和官方網站www.aicaijing.com.cn 】

(圖片來自AI財經社)

【更多報導請移步 AI財經社微信公眾號(ID:aicjnews)和官方網站www.aicaijing.com.cn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