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政府將不再是居住用地唯一提供者,北上廣等13個城市試點建設租賃住房

點擊上方“首都之窗”可以訂閱哦!

為貫徹落實中央有關部署, 推動建立多主體供應、多管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 我國將逐步改變政府作為居住用地唯一供應者的情況, 以更好地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政府將不再是居住用地唯一提供者

1月15日, 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表示, 我國將研究制定權屬不變、符合規劃條件下, 非房地產企業依法取得使用權的土地作為住宅用地的辦法, 深化利用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 推動建立多主體供應、多管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

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政府將不再是居住用地唯一提供者。

北上廣等13個城市試點建設租賃住房

據悉, 為增加租賃住房供應, 構建購租並舉的住房體系, 拓寬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增收管道, 按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部署, 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廈門、武漢、合肥、鄭州、廣州、佛山、肇慶、瀋陽、成都13個城市正在開展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 在試點城市, 村鎮集體經濟組織可以自行開發運營, 也可以通過聯營、入股等方式建設運營集體租賃住房。

我國宅基地將探索“三權分置”

薑大明還表示, 我國將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 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 保障宅基地農戶資格權, 適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權。

他強調, 這是一項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 但城裡人到農村買宅基地口子不開, 嚴禁下鄉利用宅基地建別墅大院、私人會館。

姜大明說, 國土資源處於供給端的重要位置。 在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 全系統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 明確“住宅用地是保障住有所居的、不能用來炒作投機”, 強化分類調控、因城因地施策、制定住宅用地中期規劃和三年滾動計畫, 開展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 努力穩定社會預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