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舟行墨海 書壇奇葩——當代長安名士實力派書法家王行舟

王行舟, 當代實力派書法家。

1963年3月出生, 陝西大荔人, 1988年畢業於解放軍理工大學。

現居西安, 任陝西省書法家協會理事、渭南書畫研究院理事、陝西書畫研究院研究員。

其幼承家學, 家庭的薰陶使其在幼年就對書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父親的指導下, 他從漢隸《乙瑛碑》入手, 進而臨習《張遷碑》、《衡方碑》、《石門頌》等碑帖。 此後對《張遷碑》進行了長時間鑽研, 收益匪淺。 近年來, 潛心榜書研究, 並大膽地融入隸魏筆法, 經過艱苦的磨煉, 已逐步形成幹練、雄健、瀟灑的風格。 作品先後在《南京日報》《中國青年報》《西安晚報》《華山文學》《三秦書法報》《人民軍隊報》、《軍工報》等報刊發表。 《陝西日報》《文化藝術報》、甘肅電視臺和西安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對其書法藝術作了專題報導。 作品及傳略先後被錄入《陝西畫報》《中國週刊》《西部藝術家》(陝西卷)《兩岸文化交流名家書法展專集》《百年中國書法家名錄》《中華書法家寶典》《當代中華文人書法精典》等大型書法藝術典籍。

有多幅作品被博物館、紀念館及海內外友人珍藏。 其創作的《中華奔馬圖》作為禮品贈送給德國、英國、古巴、澳大利亞、法國、日本、泰國、比利時、印度等國家和地區的友人。

椽筆寫馬人

中國“馬”字書法新寫法首創人王行舟, 通過多年對甲骨文、金文、行書、草書以及徐悲鴻奔馬圖的學習研究, 運用傳統書法筆墨, 創作出了書法和繪畫的雙重形象的中華奔馬圖。 讓人耳目一新, 令人振奮。 “中華奔馬圖”既不失書法的基本審美和技法要素, 卻又呈現、洋溢了中國畫的神采, 意像神韻俱佳, 頗具藝術性和觀賞性。 一個簡單漢字馬, 經過他的再創作後, 一匹奔馬就躍然紙上,

只見它昂首疾馳, 四蹄騰空, 一往無前,是那麼飄逸和勇猛。 把馬的瀟灑、英俊、彪悍、神勇書寫和刻畫得淋漓盡致。 不認識漢字的人, 一眼就看出它是一匹栩栩如生奔跑的駿馬。 作品的上半部分, 簡直就是一幅惟妙惟肖、逼真生動的仕女吹簫圖, 仿佛向你訴說著中華男兒南北征戰的悲壯故事。 一下子把人帶到了金戈鐵馬戰火紛飛的崢嶸歲月······不能不令人拍手叫絕, 真可謂濃縮的歷史畫卷, 書畫合一的奇葩。 榜書作品《馬》已註冊著作版權。

編後記

王行舟是在充分研習前人碑帖,奠定深厚功力的基礎上,博取眾家所長,潛心研究多年,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書法風格的。他的字如一個一個活的精靈,在墨香馥鬱中舞出一派瀟灑飄逸、雄健勇武;他的字又像一幅幅畫,形神兼備,讓人見之忘情,心馳神往......

書法是獨立創作的藝術,藝術是沒有公式可言的。清代王夫之曾說過“神秘萬物,不主故常”,也就是世間萬物的變化神秘莫測,是不會固定在一種格式上的;他還說“乘時因變,初無定體”。即變化的格式也是因時因地的不同而變化的。一個滿腹韜略的書家應該與萬物相通,站在自然宇宙的高度,在筆墨使轉中注入自身靈氣,在順乎天理中有突破起伏,才能創作出整體和諧、姿態萬千的書法作品。

編後記

王行舟是在充分研習前人碑帖,奠定深厚功力的基礎上,博取眾家所長,潛心研究多年,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書法風格的。他的字如一個一個活的精靈,在墨香馥鬱中舞出一派瀟灑飄逸、雄健勇武;他的字又像一幅幅畫,形神兼備,讓人見之忘情,心馳神往......

書法是獨立創作的藝術,藝術是沒有公式可言的。清代王夫之曾說過“神秘萬物,不主故常”,也就是世間萬物的變化神秘莫測,是不會固定在一種格式上的;他還說“乘時因變,初無定體”。即變化的格式也是因時因地的不同而變化的。一個滿腹韜略的書家應該與萬物相通,站在自然宇宙的高度,在筆墨使轉中注入自身靈氣,在順乎天理中有突破起伏,才能創作出整體和諧、姿態萬千的書法作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