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30歲以後,比情商更重要的是這個

人人都夢想年薪百萬, 但有這麼一個人, 在擁有了年薪百萬後, 卻毅然決然地放棄已有的財富, 一切從零開始。

他, 就是徐彬。

2008年,

徐彬從哈佛大學畢業, 去香港工作。 他的第一份工作, 年薪就超過了一百萬。

出於對投資的熱愛, 在做了4年投行之後, 徐彬又加入了一家對沖基金。

“四五個人管著五億美元。 ”這是徐彬在對沖基金工作的真實寫照。

那時, 他每天要做的, 是研究各個可能要投資的公司, 把它們研究個底朝天, 在很多時候, 一家公司的老闆甚至都不如他更瞭解公司的未來。

然而, 研究公司到一定程度後, 徐彬遇到了他的瓶頸期。

由於自己沒親自做過公司, 當需要判斷一家公司的管理層好不好、公司管理會出現什麼樣的問題, 以及一家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到底在哪裡時, 徐彬發現自己已很難去識別。

於是, 2014年, 他做出了一個讓所有身邊人都不可思議的決定!

他要親自去創業!

這也意味著, 他將放棄年薪百萬、甚至千萬的工作, 一切從零開始。

究竟是什麼驅使徐彬能放下所有, 在創業這條不歸路上堅定地走下去呢?

因為, 他永遠都無法忘記,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 他在香港滙豐銀行大廈的樓下看到的一幕——不少年紀很大的老百姓常年在那抗議示威。

不少人, 甚至虧光了自己攢了一輩子的退休金。

與此形成強烈反差的是, 金融危機後, 香港的有錢人卻變得更加有錢。 因為, 他們能雇傭牛人為他們投資理財;而普通人只能靠自己來理財。 可偏偏, 理財其實是件有門檻的事!

金融的善和惡, 深深觸動了他的靈魂。

徐彬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 把最科學的投資理財知識, 用專業、易懂、省時間的方式傳遞給普通人, 希望能讓更多人掌握理財投資知識, 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讓那些曾經只屬於頂尖學府的金融知識, 以及曾經只屬於有錢人的理財服務, 帶給更多的普通投資者。

創業後的徐彬像徹底變了一個人。

首先, 發生改變的是他的收入。

在對沖基金工作時, 他出門全都是專車、頭等艙, 住的都是五星級酒店, 買東西從來不需要看價格, 一萬多元的西裝, 想都不想就買了。

而創業後, 他也變成了工薪階層中的一員, 作為一個CEO, 每個月的工資不到從前的二十分之一, 出門時他還要想想, 是不是得騎個共用單車?這都是從前的徐彬不曾體驗過的生活。

就在兩天前, 當他騎著共用單車過馬路時, 被一輛奧迪車按了喇叭, 當時他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因為, 那個坐在奧迪車裡的人, 是曾經的他啊。 如今隨著年齡的增長, 他從車裡被換到了車外。

但是, 徐彬始終堅信, 自己的選擇是有意義的。

從一枚小鮮肉到一個中年大叔, 徐彬在艱苦創業的過程中, 收穫的不只是白髮與滄桑,

還有不斷完善他人格的閱歷和用戶與日俱增的認同。

“我在經歷那些所謂天天坐頭等艙的人經歷不到的事情, 我覺得我比他們更完整、強大。 ”

徐彬變得不再像以前那樣驕傲。

儘管, 他是一個有資格驕傲的人——一個從小到大的學霸, 一個讓所有家長都羡慕的“別人家的孩子”, 一個哈佛畢業的高材生, 一個投資理財界的天才。

要知道,在德意志銀行、摩根士丹利等國際頂級金融機構任職時,他參與的投資和專案總計超過了50億美元。

然而,比起從前那個驕傲的自己,徐彬更願意做現在這個越來越識得人間煙火味的自己。

曾有一度,當徐彬面對接二連三的社會現象時,他是無法理解的。

“就舉很簡單的一個例子,我不知道為什麼李宇春有那麼多人喜歡,所以我覺得一定是我出問題了。”

他知道,自己的認知和大眾普遍的認知是不一樣的,包括他也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些公司做的產品這麼爛,卻賣得各種好?

直到自己創業,一切都需要自己親自打點、各種人際關係都要體察入微、生活也變得越來越樸素,徐彬感覺自己慢慢慢慢地,活得像個人。

“原來可能活得不知道像什麼,機器?總之,把自己的生活跟別人脫離得太多。”

接受有書君採訪的前一天,是徐彬的生日。他說,自己收到的“生日快樂”可能這輩子都沒有這麼多。

這些祝福全都來自徐彬在創業中所開設的理財課的學員。他第一次理解了當TF-BOYS是一種什麼感覺。

在徐彬收到越來越多的學員的感謝和鼓勵時,就更加堅定要把這件事情做下去,為更多的人創造價值!

曾經有一個段子,是這麼說的:

雖然是個段子,但恰恰說明了,拉開普通人之間收入差距的,並不是每個月的那點死工資,而是你是否掌握科學的投資理財知識,並付諸正確的實踐。

教會每一個普通人科學的投資理財知識,就是徐彬正在做的事!

在寫理財課的過程中,徐彬為了讓即便是零基礎的學員也能聽懂,刻意摒棄了專業人士的壞習慣,不斷地換位思考,用通常人都懂的詞彙來表達。

比如,為了解釋炒股票的收益來源,一是股價自己上漲、二是分紅,徐彬會通過大家熟悉的東西來打比方——

“買只雞,雞能生蛋,雞本身還會長大,會變得更值錢。買股票的正確方法,就是以一個合理的價格買一只能生蛋的雞。”

平時寫完課,徐彬會提前自己讀給自己聽,思考這些話如果是讀給不懂的人聽,會是什麼反應?以及整個邏輯線該怎麼擺最合適?

常有人對徐彬開設理財課表示不理解:“你都已經是做金融的專業投資者,為什麼還願意俯下身來做這件事?”

徐彬說:“其實我真不覺得我是俯下身來做,我覺得開設理財課對我自己來說,也是個促進。寫課的過程,對我也是很好的知識檢驗。因為,你會發現,當你表達不清時,一定是理解不透徹的,只不過那時的你因為惰性就沒去深究。”

工作之余,徐彬最喜歡看的書是《矽谷鋼鐵俠》,就像書裡的主人公埃隆·馬斯克一樣,“驅使這樣的實業家推動世界進步的,通常不是名利,而是強烈的使命感和充滿個人英雄主義色彩的夢想和欲望,以及極少數人身上可貴的伴隨終生的好奇心。”

人生經歷就像一個傳奇,他希望以自己的力量為這個社會做些什麼。

“有時經濟發展太快,會把一些人甩掉,每一次工業革命,總有一批人會可憐地被社會淘汰。但是如果他們會投資,就可以讓會工作、有技能的人幫他們去賺錢,這樣,社會的財富差距不就會縮小嗎?”

要知道,在德意志銀行、摩根士丹利等國際頂級金融機構任職時,他參與的投資和專案總計超過了50億美元。

然而,比起從前那個驕傲的自己,徐彬更願意做現在這個越來越識得人間煙火味的自己。

曾有一度,當徐彬面對接二連三的社會現象時,他是無法理解的。

“就舉很簡單的一個例子,我不知道為什麼李宇春有那麼多人喜歡,所以我覺得一定是我出問題了。”

他知道,自己的認知和大眾普遍的認知是不一樣的,包括他也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些公司做的產品這麼爛,卻賣得各種好?

直到自己創業,一切都需要自己親自打點、各種人際關係都要體察入微、生活也變得越來越樸素,徐彬感覺自己慢慢慢慢地,活得像個人。

“原來可能活得不知道像什麼,機器?總之,把自己的生活跟別人脫離得太多。”

接受有書君採訪的前一天,是徐彬的生日。他說,自己收到的“生日快樂”可能這輩子都沒有這麼多。

這些祝福全都來自徐彬在創業中所開設的理財課的學員。他第一次理解了當TF-BOYS是一種什麼感覺。

在徐彬收到越來越多的學員的感謝和鼓勵時,就更加堅定要把這件事情做下去,為更多的人創造價值!

曾經有一個段子,是這麼說的:

雖然是個段子,但恰恰說明了,拉開普通人之間收入差距的,並不是每個月的那點死工資,而是你是否掌握科學的投資理財知識,並付諸正確的實踐。

教會每一個普通人科學的投資理財知識,就是徐彬正在做的事!

在寫理財課的過程中,徐彬為了讓即便是零基礎的學員也能聽懂,刻意摒棄了專業人士的壞習慣,不斷地換位思考,用通常人都懂的詞彙來表達。

比如,為了解釋炒股票的收益來源,一是股價自己上漲、二是分紅,徐彬會通過大家熟悉的東西來打比方——

“買只雞,雞能生蛋,雞本身還會長大,會變得更值錢。買股票的正確方法,就是以一個合理的價格買一只能生蛋的雞。”

平時寫完課,徐彬會提前自己讀給自己聽,思考這些話如果是讀給不懂的人聽,會是什麼反應?以及整個邏輯線該怎麼擺最合適?

常有人對徐彬開設理財課表示不理解:“你都已經是做金融的專業投資者,為什麼還願意俯下身來做這件事?”

徐彬說:“其實我真不覺得我是俯下身來做,我覺得開設理財課對我自己來說,也是個促進。寫課的過程,對我也是很好的知識檢驗。因為,你會發現,當你表達不清時,一定是理解不透徹的,只不過那時的你因為惰性就沒去深究。”

工作之余,徐彬最喜歡看的書是《矽谷鋼鐵俠》,就像書裡的主人公埃隆·馬斯克一樣,“驅使這樣的實業家推動世界進步的,通常不是名利,而是強烈的使命感和充滿個人英雄主義色彩的夢想和欲望,以及極少數人身上可貴的伴隨終生的好奇心。”

人生經歷就像一個傳奇,他希望以自己的力量為這個社會做些什麼。

“有時經濟發展太快,會把一些人甩掉,每一次工業革命,總有一批人會可憐地被社會淘汰。但是如果他們會投資,就可以讓會工作、有技能的人幫他們去賺錢,這樣,社會的財富差距不就會縮小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