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2018年銀行IPO會否掀新高☆禁☆潮

煒言大義

本報記者 張煒

1月17日, 成都銀行新股申購, A股銀行板塊走強。 這提振了17家擬上市銀行衝刺IPO的信心。

現有的17家排隊等候上市的商業銀行, 包括10家城商行、6家農商行及1家股份制銀行。 其中, 多家銀行已在香港發行H股, 包括重慶農商行、哈爾濱銀行、浙商銀行、徽商銀行、鄭州銀行、青島銀行等。

2018年以來, 青島銀行、威海市商業銀行、蘇州銀行、哈爾濱銀行、青島農商行、紹興瑞豐農商行、江蘇紫金農商行等上市申報狀態變為預披露更新。 有市場人士分析認為, 銀行I PO排隊隊伍擴容、排隊進程提速以及多家銀行新年密集更新招股書,

或預示著2018年又是一個銀行A股IPO的豐收年。

從基本面來看, 有的擬上市銀行淨利潤增長達到兩位數, 可與A股上市銀行媲美。 2017年上半年, 浙商銀行歸屬于本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6.13億元, 同比增長18.56%;徽商銀行歸屬于本行股東的淨利潤為37.80億元, 同比增長10.92%;哈爾濱銀行歸屬于本行股東的淨利潤為26.59億元, 同比增長10.01%。 部分銀行的資產品質較佳。 例如, 徽商銀行2017年6月末不良貸款率為1.06%, 較上年末下降0.01個百分點;重慶農商行2017年9月末不良貸款率為0.97%。

論盈利規模, 多家擬上市銀行遠超過現有的A股中小銀行。 張家港行、江陰銀行、無錫銀行及吳江銀行等4家A股農商行2016年淨利潤均低於10億元。 而重慶農商行2016年歸屬于母公司股東淨利潤達79.45億元,

位居全國農村商業銀行首位。

江蘇銀行2016年8月上市, A股市場由此迎來一波城商行與農商行上市熱潮, 成都銀行是新增的第10家A股上市銀行。 商業銀行IPO速度加快, 對擬上市銀行來說是好消息。 2018年, 擬上市銀行衝刺IPO或將有較好機會。 一方面, 去年以來商業銀行不良貸款規模增長放緩, 不良貸款率連續多個季度持平, 盈利增速回升。 部分擬上市銀行2017年上半年的不良貸款率仍有攀升, 但總體來看, 資產品質風險可控。 在大環境改善的情況下, 擬上市銀行有望以較好的業績表現迎接IPO。

另一方面, A股市場新股發行常態化, IPO“堰塞湖”逐漸消除, 使銀行IPO的可能性增大。 目前排隊等候上市的銀行主要是中小銀行, 上市募集資金的規模不及10年前上市的大型銀行與股份制銀行,

給二級市場帶來的壓力較為有限。 從近兩年新上市的銀行來看, 股價炒新行情火爆, 投資者對銀行股I PO不存在偏見。

純H股上市的內地銀行, 對回歸A股上市已經盼望多年。 香港恒生指數2016年以來大漲, 現已較2016年2月的低點累計上漲超過70%。 然而, 多數純H股上市的內地銀行的股價走勢不及A+H的內地銀行。 這些銀行有的漲幅遠遠落後於恒生指數, 有的近幾年難以擺脫低位橫盤格局。 例如, 鄭州銀行股價2017年以來下跌, 哈爾濱銀行同期漲幅僅10%左右。 多家內地中小銀行赴港上市曾遭遇破發尷尬, 有的至今仍低於發行價。 例如, 哈爾濱銀行2014年4月上市, 發行價為2.9港元, 而今年1月16日收盤價2.52港元。

浙商銀行2016年3月上市, 發行價為3.96港元, 一度遭遇破發。 雖然浙商銀行2016年以來淨利潤大幅增長, 但今年1月16日收盤4.35港元, 較發行價上漲只有一成左右。 顯然, 爭取早日回歸A股上市, 有助於改變這些銀行在資本市場上的形象, 也可帶來更多的融資機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