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人民幣兌美元連破四關口漲至兩年最高

程維妙 北京商報

6.42, 這是時隔兩年後,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重新觸達的高位。 1月15日, 隨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的大幅調升, 在岸、離岸人民幣的上漲均勢如破竹, 日內連續升破6.45、6.44、6.43、6.42四個關口, 下午小幅回落。 在業內人士看來, 近期市場對美元指數的預期仍偏謹慎, 人民幣匯率易升難貶。

01

日內上漲連破四關

1月15日,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大幅調升358個基點, 報6.4574, 調升至2016年5月3日以來最高。

在中間價的帶動下, 在岸、離岸人民幣兌美元也雙雙刷出一波紀錄, 連破6.45、6.44、6.43、6.42四個關口, 刷新兩年多來的新高, 在岸匯率較前一日夜盤收盤更一度漲超500點。 截至當日收盤, 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報6.4417, 較上一交易日上漲263點, 也創2015年12月10日以來新高。 與此同時, 美元指數繼續下跌, 日內跌至90.42附近, 為2015年1月以來新低。

不過, 下午人民幣匯率又小幅回落。 截至17時30分, 在岸人民幣匯率報6.4344, 日內最高報6.4147;離岸匯率報6.4356,

日內最高報6.4152。

業內人士指出, 人民幣匯率走強主要是由弱勢美元驅動。 儘管上週末出爐的美國12月CPI表現好於預期, 使得市場對美聯儲加息預期有所上升, 但美元表現依然疲軟。 另一方面, 美元走弱與歐元近期走強也息息相關, 上周歐元兌美元匯率就刷新了近三年新高, 15日進一步上漲至1.2258。

02

央行曾“出手”降溫

可以看出, 15日人民幣匯率上漲勢頭雖然迅猛, 但整體是延續了前期走勢。 2017年12月下旬至今年1月上旬,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由6.6左右重新升破6.5。

這輪強勁升值再次引來央行“出手”降溫。 上周, 央行透露, 計算逆週期因數的“逆週期係數”由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行自行設定, 這被業內視為監管在試圖鬆開“有形之手”, 讓匯率進一步市場化, 一定程度會抑制當前人民幣的升值勢頭。

不過, 在此之後, 人民幣依然持續升值。 除了國內經濟資料企穩的助力外,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明認為, 一方面是美元指數的下行, 另一方面是中國央行官員釋放的2018年可能上調基準利率的信號。

考慮到市場對美元指數的預期仍偏謹慎, 業內人士認為, 人民幣匯率短期易升難貶。 興業研究進一步指出, 美元指數和美元兌人民幣跌破重要支撐後, 春節前剛性結匯需求、購匯盤觀望使得人民幣存在短線繼續升值空間。 目前市場關注焦點在於1月25日歐央行議息會議, 倘若不及市場預期, 可能引發美元指數和美元兌人民幣階段性升值。

03

進出口影響有限

在人民幣匯率走出這一輪強勢升值的同時, 市場擔憂走勢過強的人民幣可能影響出口增長, 同時擔憂的還有升值可能帶來新的流動性過剩與資產價格泡沫。

不過, 外匯市場資深觀察人士韓會師認為, 匯率是波動的, 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也會根據匯率變化調整自身行為, 匯率只是影響貿易的因素之一。 至於匯率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貿易, 這難以測算, 從2005年以來的出口總量資料看, 人民幣升值並沒有成為決定性的制約因素。 例如人民幣兌美元在2005年之後是大幅度升值的, 中間雖然有過階段性的回檔, 但升值的大趨勢一直延續到2013年,但在這9年當中,除了2009年,我國出口規模都是增長的。

談及人民幣匯率對企業的影響,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在1月12日的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也表示,人民幣匯率對外貿進出口有影響,但是影響程度有限。在世界經濟復蘇和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正常化仍有不確定性的背景下,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有利於企業穩定匯率預期,促進外貿平穩發展,為此相關部門也一直積極的加強不斷擴大跨境貿易和投資領域人民幣結算工作,幫助企業增強應對匯率風險的能力。

但升值的大趨勢一直延續到2013年,但在這9年當中,除了2009年,我國出口規模都是增長的。

談及人民幣匯率對企業的影響,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在1月12日的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也表示,人民幣匯率對外貿進出口有影響,但是影響程度有限。在世界經濟復蘇和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正常化仍有不確定性的背景下,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有利於企業穩定匯率預期,促進外貿平穩發展,為此相關部門也一直積極的加強不斷擴大跨境貿易和投資領域人民幣結算工作,幫助企業增強應對匯率風險的能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