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如果你只是想宣洩心中的戾氣,《吐槽大會》這檔節目可能不適合你

從《吐槽大會》第一季的時候就有這樣的言論出來尋找存在感, 現在第二季播了大半, 這些聲音又出現了。

這些人不停抨擊節目爆料不夠勁爆, 最想看到的明星私生活八卦節目中完全沒有提, 黑粉們也紛紛表示節目太“溫和”缺少“攻擊性”, 更有甚者直接自己擼袖子上陣, 為大家上演一齣滿口生殖器、充斥著八卦小料的噴明星大戲。

每當看到這樣的言論, 我總想順著網線爬過去, 面對面問問網線那頭的大兄弟, 扒了明星隱私, 除了能滿足你的窺私欲之外, 還有什麼其他作用?一個不能滿足你劣根性的節目, 就要被評價為“不夠犀利”, 你是不是該反省一下自己的低級趣味?

如果《吐槽大會》變成某些人想要的“八卦小報”, 削尖了腦袋挖掘明星的私生活和感情八卦, 可能我會倍感惋惜, 忍痛選擇棄它而去。

講道理, 來上《吐槽大會》的明星已經很值得敬佩了,

畢竟好多性格上的缺點, 和曾經做錯的事情, 都會被扒出來變成段子砸在臉上, 誰還不要個面子啊?我昨天地鐵坐過站都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感覺每個路人都盯著我像看傻子一樣, 更何況聚光燈下一切優點缺點都被放大一百倍的明星們呢?這些槽點他們能笑著去面對, 坦然接受大家的吐槽, 能接受千萬網友的圍觀, 這心態有幾個人能做到?難道還非要把人家感情生活那點兒傷疤揭出來給大家圖個樂?說這話的人麻煩您以後但凡失戀了、被綠了, 或者自己出軌了, 都在朋友圈把全過程圖文並茂地貼出來讓大傢伙開心一下。

這是歡樂的《吐槽大會》, 不是八婆們嚼舌根的菜市場。

如果你只是窺視明星私下的感情生活,

那麼這檔節目可能不適合你。

回歸初心, 其實給觀眾帶來歡樂才是這個節目追求的“小目標”, 一切思考與精神內核, 都應該裹在幽默這層糖衣之下。 《吐槽大會》的表現形式是喜劇脫口秀, 這是一種有成熟機巧的高級喜劇模式, 每一句話,

每一個停頓, 都有非常精妙的技巧, 才能達到逗樂觀眾, 帶來思考的完美效果。

到現在, 《吐槽大會2》已經播出了6期, 一期比一期精彩, “老梗”跟“新梗”的靈活轉換巧妙運用, 總能逗得觀眾笑出眼淚。

蔡國慶的“三百六十五個祝福”、黃健翔的“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張歆藝跟“張馨予、張予曦、張藝興”傻傻分不清楚, 這些“上古老梗”被節目中的專業脫口秀演員換個形式表達出來, 製造了無數讓觀眾們心領神會的笑點。

新梗更是讓觀眾們措手不及笑出豬叫, “我國著名母親”胡可的幸福童年竟然被老爸用凍帶魚打過。

被調侃成“蔡媽媽”的蔡國慶,跟鋼鐵硬漢李連傑竟然曾是同門師兄弟。這倆人的畫風……也難怪張紹剛吐槽蔡國慶功夫是跟師娘學的。

素有“電競範冰冰”之稱的女主播Miss,竟然是歌手刀郎的侄女,如果不是百度查了資料,這個我還真的以為是開玩笑的。

自嘲精神、笑對人生的生活態度、對生活的觀察和思考、三觀的碰撞,這些深層的東西都要靠一個“笑”來傳達。

《吐槽大會2》的節目定位是喜劇脫口秀網綜,首當其衝的就是“喜劇”二字,如果無法給觀眾帶來歡樂,那麼無論脫口秀表演中想要表達什麼樣的思考,都只剩了一個字,“尬”。

無疑《吐槽大會2》在這方面是成功的,無論是粉絲還是路人,沒有人會否認節目是好笑的,李誕浮誇的肢體動作、池子“賤嗖嗖”的知識點,總能精准地戳中觀眾們的笑點——至少我看《吐槽大會2》的時候從來不喝水,畢竟修電腦的錢還是有些貴。

我們很多時候不是在忙工作就是在通勤的路上,焦慮的年輕一代需要歡樂。

這個時候看綜藝確實比看書輕鬆,不怎麼需要動腦子,哈哈一笑,乘地鐵、吃午飯的時間就消磨過去了。

然而思考卻如同空氣,如同一蔬一菜,不可或缺。

而過度娛樂後,總會覺得腦子空落落的,缺少什麼能夠讓自己振作起來的小刺激,這個時候《吐槽大會2》這樣幽默又不失深度的純語言類節目,就顯現出它的價值了。

為不良行為買單所需要付出的成本越來越低,隨之而來的就是越來越多人開始在網上宣洩自己心中的戾氣,越來越多人在網上說一些不敢在生活中說出的話,謾駡、侮辱、造謠、誹謗,這些精神垃圾越來越多地出現在網路平臺上,竟還被冠以“犀利”、“毒舌”的名號,與“吐槽”混為一談。

“咱做人做節目都講究真實,很多人都說我毒舌,我毒嗎?我毒!

但我的毒舌絕對不是亂講話、亂攻擊人,我對我說出來的每一句話都是負責任的。在如今這個推崇中庸態度的社會,大家都習慣於不痛不癢,真實和獨立的聲音,簡直成了個稀罕的物件兒。

我——金星,我存在的意義,就是讓大家看到在現代社會生活中有另一種可能、另一種選擇。我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行動都源於我真實的想法,我讓人們看到,做你自己,不難,但你首先要敢做。

我的世界觀、價值觀、婚姻觀,引起過很多的爭議和討論,這不重要,我把我自己的日子過好,這才是最重要的。

再重申一遍,我的毒,不是毒藥的毒,而是獨到的獨。

我不僅過去毒(獨),現在毒(獨),將來,我還會一直毒(獨)下去。”

就像金星所說,有價值的吐槽,是源自三觀、基於思考、落在行動的,從出口的那一刻,就應該為之負責,而不是單純的謾駡、宣洩,金星受到這麼多人喜愛,她絕不是一個單純製造網路暴力的“噴子”。

其實說起來,雖然一個是節目,一個是人,這麼類比有點不太恰當,但是《吐槽大會2》跟金星本人還真有點神似,都不愛說漂亮話,都不愛跟人客套,都喜歡當著人的面戳人的痛處,還都讓人生不起氣,即便被當面懟了還是沒出息地忍不住想笑。

如果有一天《吐槽大會》真變成某些人期待的 ,為了“犀利”、為了“毒”而不顧觀點的“無腦噴”,可能我會倍感惋惜,忍痛選擇棄它而去。

我們愛《吐槽大會》,愛的是它的歡樂,愛的是它的輕鬆,愛的是它的節制。這是一檔喜劇脫口秀節目,不是掛著大字報,誓要將人批死批殘的批鬥大會。一切的批評與爆料,都要建立的歡樂的基調上進行,而不是暴力的謾駡和指責。

這是歡樂的《吐槽大會》,不是網路暴民的狂歡趴體。

如果你只是想宣洩心中的戾氣,那麼這檔節目可能不適合你。

其實原本我們國內原本沒有喜劇脫口秀的土壤,是《吐槽大會》的出現,讓喜劇脫口秀在中國的綜藝市場上漸漸立足。

是《吐槽大會》讓我們知道,原來生活雖然艱難,有時我們無法改變,卻可以選擇笑著去面對。

是《吐槽大會》讓我們發現,原來我們最害怕、最不敢提及的缺陷,一旦當做玩笑講出來,它就再也無法成為我們的阻礙。

是《吐槽大會》讓我們相信,原來正能量並不是一味地煮雞湯,偶爾互相吐吐槽、揭揭短,也能在生活的道路上愉快地共同前進。

這就是歡樂的《吐槽大會》,是一檔鼓勵笑對人生,與自己和解的喜劇脫口秀節目。

如果你需要歡樂,如果你需要思考,如果你也喜歡這份兒笑對人生的勇氣,那麼恭喜你,它非常非常適合你!

被調侃成“蔡媽媽”的蔡國慶,跟鋼鐵硬漢李連傑竟然曾是同門師兄弟。這倆人的畫風……也難怪張紹剛吐槽蔡國慶功夫是跟師娘學的。

素有“電競範冰冰”之稱的女主播Miss,竟然是歌手刀郎的侄女,如果不是百度查了資料,這個我還真的以為是開玩笑的。

自嘲精神、笑對人生的生活態度、對生活的觀察和思考、三觀的碰撞,這些深層的東西都要靠一個“笑”來傳達。

《吐槽大會2》的節目定位是喜劇脫口秀網綜,首當其衝的就是“喜劇”二字,如果無法給觀眾帶來歡樂,那麼無論脫口秀表演中想要表達什麼樣的思考,都只剩了一個字,“尬”。

無疑《吐槽大會2》在這方面是成功的,無論是粉絲還是路人,沒有人會否認節目是好笑的,李誕浮誇的肢體動作、池子“賤嗖嗖”的知識點,總能精准地戳中觀眾們的笑點——至少我看《吐槽大會2》的時候從來不喝水,畢竟修電腦的錢還是有些貴。

我們很多時候不是在忙工作就是在通勤的路上,焦慮的年輕一代需要歡樂。

這個時候看綜藝確實比看書輕鬆,不怎麼需要動腦子,哈哈一笑,乘地鐵、吃午飯的時間就消磨過去了。

然而思考卻如同空氣,如同一蔬一菜,不可或缺。

而過度娛樂後,總會覺得腦子空落落的,缺少什麼能夠讓自己振作起來的小刺激,這個時候《吐槽大會2》這樣幽默又不失深度的純語言類節目,就顯現出它的價值了。

為不良行為買單所需要付出的成本越來越低,隨之而來的就是越來越多人開始在網上宣洩自己心中的戾氣,越來越多人在網上說一些不敢在生活中說出的話,謾駡、侮辱、造謠、誹謗,這些精神垃圾越來越多地出現在網路平臺上,竟還被冠以“犀利”、“毒舌”的名號,與“吐槽”混為一談。

“咱做人做節目都講究真實,很多人都說我毒舌,我毒嗎?我毒!

但我的毒舌絕對不是亂講話、亂攻擊人,我對我說出來的每一句話都是負責任的。在如今這個推崇中庸態度的社會,大家都習慣於不痛不癢,真實和獨立的聲音,簡直成了個稀罕的物件兒。

我——金星,我存在的意義,就是讓大家看到在現代社會生活中有另一種可能、另一種選擇。我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行動都源於我真實的想法,我讓人們看到,做你自己,不難,但你首先要敢做。

我的世界觀、價值觀、婚姻觀,引起過很多的爭議和討論,這不重要,我把我自己的日子過好,這才是最重要的。

再重申一遍,我的毒,不是毒藥的毒,而是獨到的獨。

我不僅過去毒(獨),現在毒(獨),將來,我還會一直毒(獨)下去。”

就像金星所說,有價值的吐槽,是源自三觀、基於思考、落在行動的,從出口的那一刻,就應該為之負責,而不是單純的謾駡、宣洩,金星受到這麼多人喜愛,她絕不是一個單純製造網路暴力的“噴子”。

其實說起來,雖然一個是節目,一個是人,這麼類比有點不太恰當,但是《吐槽大會2》跟金星本人還真有點神似,都不愛說漂亮話,都不愛跟人客套,都喜歡當著人的面戳人的痛處,還都讓人生不起氣,即便被當面懟了還是沒出息地忍不住想笑。

如果有一天《吐槽大會》真變成某些人期待的 ,為了“犀利”、為了“毒”而不顧觀點的“無腦噴”,可能我會倍感惋惜,忍痛選擇棄它而去。

我們愛《吐槽大會》,愛的是它的歡樂,愛的是它的輕鬆,愛的是它的節制。這是一檔喜劇脫口秀節目,不是掛著大字報,誓要將人批死批殘的批鬥大會。一切的批評與爆料,都要建立的歡樂的基調上進行,而不是暴力的謾駡和指責。

這是歡樂的《吐槽大會》,不是網路暴民的狂歡趴體。

如果你只是想宣洩心中的戾氣,那麼這檔節目可能不適合你。

其實原本我們國內原本沒有喜劇脫口秀的土壤,是《吐槽大會》的出現,讓喜劇脫口秀在中國的綜藝市場上漸漸立足。

是《吐槽大會》讓我們知道,原來生活雖然艱難,有時我們無法改變,卻可以選擇笑著去面對。

是《吐槽大會》讓我們發現,原來我們最害怕、最不敢提及的缺陷,一旦當做玩笑講出來,它就再也無法成為我們的阻礙。

是《吐槽大會》讓我們相信,原來正能量並不是一味地煮雞湯,偶爾互相吐吐槽、揭揭短,也能在生活的道路上愉快地共同前進。

這就是歡樂的《吐槽大會》,是一檔鼓勵笑對人生,與自己和解的喜劇脫口秀節目。

如果你需要歡樂,如果你需要思考,如果你也喜歡這份兒笑對人生的勇氣,那麼恭喜你,它非常非常適合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