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歐菲科技:手機增量邏輯不再,抓住新功能創新點的公司將勝出

1

投資邏輯

公司是手機產業鏈零元件公司, 目前三大主營業務都做到了行業龍頭, 在手機技術反覆運算進程中三次踏准節奏, 迅速由幾個億做成250億營收, 是一家充滿狼性和具有前瞻戰略思維的公司。 目前, 公司的觸控顯示模組年產值110億元, 位居全球第一;指紋識別模組年產值70億元, 位居全球第二;攝像頭模組年產值80億元, 出貨量第一, 產值位列全球前三。 17年公司又佈局光學鏡頭領域。 拉長時間看公司業績, 中期1-2年增長可看OLED觸控模組和雙攝模組的快速增長, 長期3-5年增長可看公司汽車電子領域在汽車產業鏈內一如往常迅速成長為龍頭。

1)攝像模組迅速成為龍頭, 雙攝滲透提升及19年可導入蘋果客戶, 保證高速增長。 雙攝取代單攝, 是一個確定性消費電子升級方向。 未來兩年雙攝的滲濾率提升加速, 由高端機向中低端機快速滲透, 到2019年雙攝滲透率有望達到60%。 公司在攝像頭模組領域的快速增長十分確定, 根據單攝模組市場龍頭地位以及導入新大客戶蘋果預測, 公司到2019年在攝像模組的收入可翻倍達到500億, 年複合增長率保持在60%。

2)觸控業務因OLED帶來新的增長, 有望明顯拉動營收。 公司順利成為蘋果觸控模組的新供應商, 再一次保證了公司該業務的後續增長動力。 2017年公司產品作為二供進入, 開始平板觸控式螢幕的量產,

並完成手機觸控屏的產品驗證、產能準備工作; 18 年則開始手機觸控式螢幕和3D sensor的量產, 19年則在蘋果產品中的占比得到進一步。

3)指紋識別模組市場保持龍頭地位, 出貨量遠遠領先仍將保持穩定利潤。 公司指紋識別模組已占國產品牌市場的60%-70%左右, 2016年出貨量1.9億片, 17年出貨量達到3億片。 全面屏帶來的螢幕下超聲波和光學指紋識別技術方案也已經有了可量產技術方案積累。 該項業務公司仍將保證每年4億左右的穩定淨利潤。

2

不斷擴張制勝的發展歷程

未來光學光電和汽車電子雙輪驅動

歐菲科技成立於2002 年, 於2010年上市。 公司的主營業務為觸控顯示類業務、攝像通訊類業務和生物識別類業務, 主營業務產品有觸控和液晶顯示模組、微攝像頭模組和指紋識別模組等。

公司營業收入從2007 年1.53億增至2016年267億, 年均CAGR=77%, 目前公司三大主營業務都是全球領先, 從公司的歷年發展過程, 其背後的邏輯是極高執行力、極大魄力、極大研發投入和極準確清晰戰略, 三次從競爭紅海中成功搏殺出頭。

公司2002年成立,以生產紅外截止濾光片為主,占到總收入的50%以上,公司憑藉規模化製造和精細化管理在紅外截止濾光片領域構建了強大的競爭優勢,市占率從06年14.5%提升至08年的26.9%,市場份額全球第一。

2008 年,隨著智慧手機普及,公司開始進入觸控領域,下半年開始量產純平電阻式觸控式螢幕業務,2009 年觸控式螢幕業務就為公司貢獻了43%的營業收入,同時公司自主研發掌握了電容屏生產技術,此時,公司已經是自己能夠生產強化玻璃、ITOfilm、觸控式螢幕sensor和觸控式螢幕模組,成功實現了觸控式螢幕一體化生產,正式憑藉公司垂直一體化生產的能力,公司在快速回應、品質控制和成本控制等有了長足優勢,很快就獲得了下游智慧手機廠商信任,2011年利用價格戰術取得客戶方面的突破,成為三星、華為、中興和摩托羅拉等觸控式螢幕供應商。迅速做大規模,通過規模效應來降低產品成本,12年營收大幅增長三倍,一躍進入100億級別收入公司,2013年就成為全球最大的薄膜式觸控式螢幕供應商並保持至今,2016年出貨量約1.8億片。

在觸控式螢幕取得市場成功的同時,手機終端市場攝像頭開始逐漸普及,攝像頭模組市場正處於供不應求,公司嗅到攝像頭模組未來的巨大市場,2012年下半年又正式進軍攝像頭模組組裝行業,投資3億設立南昌市歐菲光電科技公司,主要生產微攝像頭模組,最早從單攝開始做起,慢慢從前置低圖元攝像頭做到後置的高圖元攝像頭,憑藉規模化管理經驗模組迅速達產,14年就佔據了50%的國內市場份額,僅次於舜宇光學。此時的公司營收也從百億僅用一年時間就翻倍收入200億,淨利也同步大幅增長。15年至今,更是出貨量持續增長,攝像頭模組收入占比提高到了50%,是近兩年公司快速增長的主要支撐業務,2016年底達到單月出貨量全球第一,占全球市場的15%左右,2016年出貨量超3億顆。17年又往攝像頭模組上游發展,進軍光學鏡頭領域,複製垂直一體化的佈局思路。

2013年9月,蘋果IPHONE5S手機使用指紋識別模組,歐菲立馬有所動作2014年成立了生物識別子公司,進入生物識別領域,從事指紋識別、虹膜識別和臉部識別技術的開發,投資建成亞洲最大指紋識別模組工廠,生產指紋識別模組,到2016年底,單月出貨量已經達到全球第一,年出貨量約2億顆。新業務又一次拉動公司的營收規模達到了267億。

2015年,公司在上海成立了全資子公司上海歐菲智慧車聯,佈局智慧汽車領域,到2016年,公司已經取得了20余家汽車廠商的供應商資質,有望成為下一個歐菲科技增長的主營業務。

歷數幾次升級,都離不開歐菲在技術方向上的準確判斷,這應該歸結于歐菲科技一直重視研發,在研發方面的支出要高於其他競爭對手,在關鍵技術革新上有源源不斷技術轉化成量產產品,讓公司始終處於領先其他對手6個月到1年的產品能力。

目前公司業務已經形成兩大事業群的雙輪驅動佈局:光學光電和智慧汽車。智慧汽車領域則有望3-5年成長為新一輪增長的第二大業務。

光學光電事業群分為三大業務板塊: 觸控顯示類產品、光學產品和感測器類產品,智慧汽車事業群也分為三大業務板塊:HMI、ADAS和車身電子。公司在光學光電和消費電子產品領域,公司擁有垂直一體化的全產業鏈佈局,具備大規模穩定供貨能力,高效的嵌入式研發模式和自主創新的核心技術使公司生產具備高度的靈活性和及時應變能力,公司和國內外知名品牌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合作關係。

3

攝像模組龍頭,受益雙攝滲透提升及導入大客戶保證高速增長

手機攝像頭由PCB板、鏡頭、固定器和濾色片、DSP(CCD用)、感測器等部件組成。

其工作原理為:拍攝景物通過鏡頭,將生成的光學圖像投射到感測器上,然後光學圖像被轉換成電信號,電信號再經過模數轉換變為數位信號,數位信號經過DSP加工處理,再被送到手機處理器中進行處理,最終轉換成手機螢幕上能夠看到的圖像。

從景物到最終成像,要經過幾道“工序”的處理,每個過程都可以改變圖像的最終成像。所以影響手機攝像頭拍照畫質的因素有感測器類型、圖元、光圈、ISP、軟體優化等。以往單攝一般都是廣角視角,隨著消費者對拍照效果比肩單反相機的要求,逐漸誕生出雙攝模組,拍照效果大大提升。

雙攝取代單攝,是一個確定性消費電子升級方向。雙攝相對于單攝兩個維度上有很大提升:提升拍照畫質,雙攝是通過演算法融合能夠實現更好拍照畫質;功能多元化,包括光學變焦、背景虛化以及未來可能實現3D 掃描、手勢/人臉識別等功能。未來兩年雙攝的滲濾率提升加速,由高端機向中低端機快速滲透。

根據凱基報告顯示:2016年開始,全球智慧手機雙攝像頭滲透率為5-6%。國產品牌雙攝滲透率率為7-10%。2017年,國產品牌雙攝滲透率達到25%。以下對手機雙攝的市場規模進行測算,到2020年雙攝的市場規模可達144億美元,是千億人民幣市場。

歐菲科技在2012年涉足攝像頭領域,三年多來公司攝像頭模組出貨量就升到第一,根據旭日產業研究所資料,2017年9月,歐菲科技單月攝像頭模組出貨量就達39.8KK,出貨量已經連續穩居全球第一。

公司2017年4月,收購索尼華南100%股權並完成交割,借此導入大客戶蘋果公司。原索尼華南廠擁有蘋果前置單攝模組約55%份額。2017年由於主要競爭對手高偉電子按蘋果客戶要求轉移了部分產能至3D Sensing接收模組,歐菲的份額預計明後年將擴大到60%左右份額。另外收購索尼華南廠補強了公司FC工藝,依靠索尼的攝像頭技術,2019年歐菲應能成為蘋果後置雙攝的二供,能拿到占比30%的份額。

CCM 常見的封裝形式包括CSP(左)、COB(中)、FC(右)

根據單攝模組的市場龍頭地位以及導入新大客戶蘋果,公司在攝像頭模組領域的快速增長十分確定,根據業績拆分進行預測,公司到2019年在攝像模組的收入可翻倍,年複合增長率保持在60%。

4

平穩的觸控業務因OLED帶來新的增長,有望明顯拉動營收

OLED屏給歐菲科技原本平穩的觸控業務將帶來新的增長。蘋果OLED手機採用的是外掛式film薄膜方案,3D touch的sensor從FPC換薄成了薄膜。歐菲科技外掛觸控產能充足25KK/月,全球市場佔有率近30%。技術上歐菲則與日系廠商一致,掌握鍍膜、刻蝕、貼合、模組的全部關鍵工藝,是HOV、聯想、小米、金立等客戶。

另外,TPK和歐菲科技已深度合作,交叉持股。TPK的客戶主要是蘋果等,位於歐美、日韓、臺灣地區,技術優勢是觸控貼合等後段制程工藝。歐菲科技則在觸控領域擁有垂直產業一體化制程的優勢,擅長薄膜工藝的前段制程,客戶主要為國內本土主流品牌手機廠商。綜合實力歐菲科技全球前列。因此,2017年公司順利成為蘋果觸控模組的新供應商,再一次保證了公司該業務的後續增長動力。

根據公開消息推測,蘋果產品的導入時間進度表:17年公司產品作為供應商(二供)進入,開始平板觸控式螢幕的量產,並完成手機觸控屏的產品驗證、產能準備工作; 18 年則可以開始手機觸控式螢幕和3D sensor的量產,19年則在蘋果產品中的占比得到進一步。

5

指紋識別模組出貨量遙遙領先

將穩居龍頭地位

公司指紋識別模組已占國產品牌市場的60%-70%左右,2016年出貨量1.9億片,17年出貨量有望達到3億片。目前的客戶以國產主流品牌為主,包括華為、魅族等品牌,指紋模組的出貨量也是遠遠超過其他廠家,連續穩健第一,可見2017年10月資料,出貨量是第二名的兩倍多。

指紋識別模組技術積累方面,歐菲目前在螢幕下超聲波和光學已經形成了技術和產能的可量產的技術方案。與高通、新思等業內光學和超聲波指紋晶片供應商深入合作,綁定上游晶片廠商,不斷加強自身在指紋識別領域的龍頭地位。

公司指紋識別業務仍將是穩定業務,能保證每年4億左右的淨利潤。

6

盈利預測及投資建議

根據公司的三大業務,進行業績拆分,預測營收&淨利情況:

公司估值採用歷史估值法,公司歷史平均PE(TTM)估值49倍。

採用可比公司估值法, 18年行業平均25倍。

敏感性分析:

綜合分析,歐菲科技作為行業龍頭應有一定溢價,給予歐菲科技18-19年PE:32倍、28倍,按照預測下限保守估計對應的18-19年股價是27元、39元。

公司2002年成立,以生產紅外截止濾光片為主,占到總收入的50%以上,公司憑藉規模化製造和精細化管理在紅外截止濾光片領域構建了強大的競爭優勢,市占率從06年14.5%提升至08年的26.9%,市場份額全球第一。

2008 年,隨著智慧手機普及,公司開始進入觸控領域,下半年開始量產純平電阻式觸控式螢幕業務,2009 年觸控式螢幕業務就為公司貢獻了43%的營業收入,同時公司自主研發掌握了電容屏生產技術,此時,公司已經是自己能夠生產強化玻璃、ITOfilm、觸控式螢幕sensor和觸控式螢幕模組,成功實現了觸控式螢幕一體化生產,正式憑藉公司垂直一體化生產的能力,公司在快速回應、品質控制和成本控制等有了長足優勢,很快就獲得了下游智慧手機廠商信任,2011年利用價格戰術取得客戶方面的突破,成為三星、華為、中興和摩托羅拉等觸控式螢幕供應商。迅速做大規模,通過規模效應來降低產品成本,12年營收大幅增長三倍,一躍進入100億級別收入公司,2013年就成為全球最大的薄膜式觸控式螢幕供應商並保持至今,2016年出貨量約1.8億片。

在觸控式螢幕取得市場成功的同時,手機終端市場攝像頭開始逐漸普及,攝像頭模組市場正處於供不應求,公司嗅到攝像頭模組未來的巨大市場,2012年下半年又正式進軍攝像頭模組組裝行業,投資3億設立南昌市歐菲光電科技公司,主要生產微攝像頭模組,最早從單攝開始做起,慢慢從前置低圖元攝像頭做到後置的高圖元攝像頭,憑藉規模化管理經驗模組迅速達產,14年就佔據了50%的國內市場份額,僅次於舜宇光學。此時的公司營收也從百億僅用一年時間就翻倍收入200億,淨利也同步大幅增長。15年至今,更是出貨量持續增長,攝像頭模組收入占比提高到了50%,是近兩年公司快速增長的主要支撐業務,2016年底達到單月出貨量全球第一,占全球市場的15%左右,2016年出貨量超3億顆。17年又往攝像頭模組上游發展,進軍光學鏡頭領域,複製垂直一體化的佈局思路。

2013年9月,蘋果IPHONE5S手機使用指紋識別模組,歐菲立馬有所動作2014年成立了生物識別子公司,進入生物識別領域,從事指紋識別、虹膜識別和臉部識別技術的開發,投資建成亞洲最大指紋識別模組工廠,生產指紋識別模組,到2016年底,單月出貨量已經達到全球第一,年出貨量約2億顆。新業務又一次拉動公司的營收規模達到了267億。

2015年,公司在上海成立了全資子公司上海歐菲智慧車聯,佈局智慧汽車領域,到2016年,公司已經取得了20余家汽車廠商的供應商資質,有望成為下一個歐菲科技增長的主營業務。

歷數幾次升級,都離不開歐菲在技術方向上的準確判斷,這應該歸結于歐菲科技一直重視研發,在研發方面的支出要高於其他競爭對手,在關鍵技術革新上有源源不斷技術轉化成量產產品,讓公司始終處於領先其他對手6個月到1年的產品能力。

目前公司業務已經形成兩大事業群的雙輪驅動佈局:光學光電和智慧汽車。智慧汽車領域則有望3-5年成長為新一輪增長的第二大業務。

光學光電事業群分為三大業務板塊: 觸控顯示類產品、光學產品和感測器類產品,智慧汽車事業群也分為三大業務板塊:HMI、ADAS和車身電子。公司在光學光電和消費電子產品領域,公司擁有垂直一體化的全產業鏈佈局,具備大規模穩定供貨能力,高效的嵌入式研發模式和自主創新的核心技術使公司生產具備高度的靈活性和及時應變能力,公司和國內外知名品牌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合作關係。

3

攝像模組龍頭,受益雙攝滲透提升及導入大客戶保證高速增長

手機攝像頭由PCB板、鏡頭、固定器和濾色片、DSP(CCD用)、感測器等部件組成。

其工作原理為:拍攝景物通過鏡頭,將生成的光學圖像投射到感測器上,然後光學圖像被轉換成電信號,電信號再經過模數轉換變為數位信號,數位信號經過DSP加工處理,再被送到手機處理器中進行處理,最終轉換成手機螢幕上能夠看到的圖像。

從景物到最終成像,要經過幾道“工序”的處理,每個過程都可以改變圖像的最終成像。所以影響手機攝像頭拍照畫質的因素有感測器類型、圖元、光圈、ISP、軟體優化等。以往單攝一般都是廣角視角,隨著消費者對拍照效果比肩單反相機的要求,逐漸誕生出雙攝模組,拍照效果大大提升。

雙攝取代單攝,是一個確定性消費電子升級方向。雙攝相對于單攝兩個維度上有很大提升:提升拍照畫質,雙攝是通過演算法融合能夠實現更好拍照畫質;功能多元化,包括光學變焦、背景虛化以及未來可能實現3D 掃描、手勢/人臉識別等功能。未來兩年雙攝的滲濾率提升加速,由高端機向中低端機快速滲透。

根據凱基報告顯示:2016年開始,全球智慧手機雙攝像頭滲透率為5-6%。國產品牌雙攝滲透率率為7-10%。2017年,國產品牌雙攝滲透率達到25%。以下對手機雙攝的市場規模進行測算,到2020年雙攝的市場規模可達144億美元,是千億人民幣市場。

歐菲科技在2012年涉足攝像頭領域,三年多來公司攝像頭模組出貨量就升到第一,根據旭日產業研究所資料,2017年9月,歐菲科技單月攝像頭模組出貨量就達39.8KK,出貨量已經連續穩居全球第一。

公司2017年4月,收購索尼華南100%股權並完成交割,借此導入大客戶蘋果公司。原索尼華南廠擁有蘋果前置單攝模組約55%份額。2017年由於主要競爭對手高偉電子按蘋果客戶要求轉移了部分產能至3D Sensing接收模組,歐菲的份額預計明後年將擴大到60%左右份額。另外收購索尼華南廠補強了公司FC工藝,依靠索尼的攝像頭技術,2019年歐菲應能成為蘋果後置雙攝的二供,能拿到占比30%的份額。

CCM 常見的封裝形式包括CSP(左)、COB(中)、FC(右)

根據單攝模組的市場龍頭地位以及導入新大客戶蘋果,公司在攝像頭模組領域的快速增長十分確定,根據業績拆分進行預測,公司到2019年在攝像模組的收入可翻倍,年複合增長率保持在60%。

4

平穩的觸控業務因OLED帶來新的增長,有望明顯拉動營收

OLED屏給歐菲科技原本平穩的觸控業務將帶來新的增長。蘋果OLED手機採用的是外掛式film薄膜方案,3D touch的sensor從FPC換薄成了薄膜。歐菲科技外掛觸控產能充足25KK/月,全球市場佔有率近30%。技術上歐菲則與日系廠商一致,掌握鍍膜、刻蝕、貼合、模組的全部關鍵工藝,是HOV、聯想、小米、金立等客戶。

另外,TPK和歐菲科技已深度合作,交叉持股。TPK的客戶主要是蘋果等,位於歐美、日韓、臺灣地區,技術優勢是觸控貼合等後段制程工藝。歐菲科技則在觸控領域擁有垂直產業一體化制程的優勢,擅長薄膜工藝的前段制程,客戶主要為國內本土主流品牌手機廠商。綜合實力歐菲科技全球前列。因此,2017年公司順利成為蘋果觸控模組的新供應商,再一次保證了公司該業務的後續增長動力。

根據公開消息推測,蘋果產品的導入時間進度表:17年公司產品作為供應商(二供)進入,開始平板觸控式螢幕的量產,並完成手機觸控屏的產品驗證、產能準備工作; 18 年則可以開始手機觸控式螢幕和3D sensor的量產,19年則在蘋果產品中的占比得到進一步。

5

指紋識別模組出貨量遙遙領先

將穩居龍頭地位

公司指紋識別模組已占國產品牌市場的60%-70%左右,2016年出貨量1.9億片,17年出貨量有望達到3億片。目前的客戶以國產主流品牌為主,包括華為、魅族等品牌,指紋模組的出貨量也是遠遠超過其他廠家,連續穩健第一,可見2017年10月資料,出貨量是第二名的兩倍多。

指紋識別模組技術積累方面,歐菲目前在螢幕下超聲波和光學已經形成了技術和產能的可量產的技術方案。與高通、新思等業內光學和超聲波指紋晶片供應商深入合作,綁定上游晶片廠商,不斷加強自身在指紋識別領域的龍頭地位。

公司指紋識別業務仍將是穩定業務,能保證每年4億左右的淨利潤。

6

盈利預測及投資建議

根據公司的三大業務,進行業績拆分,預測營收&淨利情況:

公司估值採用歷史估值法,公司歷史平均PE(TTM)估值49倍。

採用可比公司估值法, 18年行業平均25倍。

敏感性分析:

綜合分析,歐菲科技作為行業龍頭應有一定溢價,給予歐菲科技18-19年PE:32倍、28倍,按照預測下限保守估計對應的18-19年股價是27元、39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