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寫給入門愛好者——關於咖啡熟豆的保存

咖啡豆烘焙完成後, 氧化和香氣的揮發不可逆轉。 所以咖啡愛好者對於豆子的保存向來一絲不苟。 這篇文章主要針對熟豆的保存進行解析,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什麼是養豆(單品)

剛烘焙好的咖啡豆因為二氧化碳過多, 各種風味無法充分釋放, 喝起來沒味道。 所以豆並非越新鮮越好, 需要一段時間做“排氣”, 我們也稱為養豆, 大部分單品豆24小時後可以飲用, 如果烘焙的比較淺, 可以多養一天再喝。

二.最佳風味期

養豆完成後(大約24-48小時)開始飲用直到出現明顯缺陷風味的這段時間, 稱為最佳風味期。

以中度烘焙的豆舉例, 最佳風味期在30天左右。 如果是淺烘焙, 大約在40-50天, 而深烘焙的最佳風味期要短, 通常在30天以內。

而上面說的最佳風味期是建立在一定保存條件下的, 也就是保存熟豆的三個關鍵因素:密封、避光, 防潮。

三.咖啡熟豆的包裝袋

大部分是內襯鋁箔的單向排氣閥袋。 鋁箔可以阻隔光線和空氣。 單向排氣閥的作用是將過多的二氧化碳排出, 這樣袋子在不開封的情況下才不會漲破。

當你拿到咖啡豆之後袋子就沒用了。 因為一旦養豆完成, 就無需讓它再排氣了。 當你按壓排氣閥周圍聞到咖啡香味時, 除了排出二氧化碳, 還有許多香味也被排出流失了。 所以更換容器密封是第一步要做的, 在你要喝咖啡打開蓋子時,

也就完成了排氣。

比如我們使用的是單向排氣閥的牛皮紙鋁箔袋, 並有可以反復使用的密封條, 但這種包裝也不適合長期保存熟豆。 所以單向排氣閥的罐子, 自然也是同樣不推薦了。

四.氧化過程的風味走向

完成養豆後的風味走向如下所示

1.果酸銳利明亮→2.果酸明亮香氣增強→3.果酸變柔和香氣和甜度增強→4.各種風味走向均衡→5.酸味和香氣減弱雜味開始出現→6.不新鮮的瑕疵風味明顯(超過最佳風味期)。

這個過程的速度根據熟豆的保存和烘焙深度會有所變化, 另外人的味覺體驗和品鑒能力各不相同, 所以這個階段性的變化有人是3天能感覺到, 有些則覺得5天才會變化。 箭頭標示是作為參考。 因為風味在不斷變化, 所以實際應按照自己喝到的口味決定養豆和最佳風味期的長短。

五.關於意式的養豆

意式使用高壓萃取, 風味被放大並緊湊化, 所以風味太明亮或太刺激時製作並不適合, 這也是意式為何大多使用中度以上烘焙度並使用拼配豆, 其目的就是為了讓風味走向均衡,

減少刺激感。

所以在風味走向標示中的3和4風味走向, 更適合於意式。 另外意式萃取太新鮮的豆油脂會很粗糙, 影響口感和賣相並消散很快。

這就是意式養豆期比單品要久的原因了, 往往在一周甚至更久些。

六..關於密封容器的選擇

之前說過單向排氣閥的袋子會排出過多的香氣, 所以即便能反復密封, 也不適合長期使用。

所以密封罐算是首選了, 儘量選擇沒有異味, 不透明的密封罐, 另外密封罐不一定就等於密封。 大部分密封罐都會有點漏氣的, 是正常現象。 並且罐內也有空氣, 咖啡豆會繼續慢速一些的氧化。 所以密封是使新鮮的壽命延長。

七.低溫低濕度是重中之重

許多朋友會發現豆在夏天比冬天會更快出現缺陷風味。 高溫和高濕度是要極力避免的, 所以在密封的前提下, 歷來推薦的是冷凍法。 當然, 如果能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喝完, 常溫保存的風味變化是可以接受的。

冷凍並非冷藏, 也就是咖啡豆要放在凍冰塊, 凍肉那層, 並非放在保鮮的冷藏那層。 因為保鮮的環境雖然低溫,但濕度太高,不利於豆的保存,冷凍區域有更低的溫度和非常低的濕度,順便也更正一個誤區,冷凍是很乾燥的,不會潮濕。

使用冷凍法保存豆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冷凍仍然是目前延長食材壽命的最好方式,不論雞鴨魚肉,甚至人體器官和世界種子庫,還有男性的小蝌蚪,呵 呵 都在廣泛使用冷凍法,可見其廣泛性。從科學上說,低溫會減慢分子的運動,白話說就是冷凍可以將食材鎖定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保持不變。

所以不要為了保持高的新鮮度就馬上放冷凍,應當是養豆完成後,你認為是最佳風味的時候進冷凍保存。熟豆的含水量很低,所以不會結冰,取出後可以直接使用。這沒什麼神奇,大米綠豆放冷凍也不會結冰的。

八.冷凍豆的使用注意和小缺點

剛才說了冷凍並不會使豆結冰,取出後可以直接研磨製作。取出需要製作的量後要儘快放回冷凍,以免因為溫差使其餘豆表面凝結水汽。當然也不必風風火火的著急放回,密封罐的外殼還是能保溫幾分鐘的,這個時間足夠取出所需要的量並稱重了。另外冷凍的環境儘量乾淨就不必多說了吧,避免串味,或者容器足夠密封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

這種特百惠的小密封罐能裝20克左右,每份獨立的密封冷凍,既可以快速取出不影響其他豆,又節省了稱重的時間,我有推薦過營業店使用,但採用者不多,大多還是因為嫌麻煩了吧。

冷凍法還有一個小缺點是風味會變得有一點點沉悶,但影響很小,冷凍法可以將豆的最佳風味期延長幾個月,所以比起不新鮮的雜味,這個小缺點又顯得微不足道了。

對於用豆比較慢的朋友,也可用最簡單的實驗去驗證冷凍法,將手上的熟豆一分為二,一份常溫密封保存,一份密封冷凍,2.3個月之後對比一下答案立見分曉,所以方法提供出來,就看如何運用了。

九.關於抽真空密封罐

密封後可以將空氣抽出,可以大大減緩氧化,比如紅酒的抽真空塞也是這個道理。

抽真空密封罐可以說是密封罐的升級版,大多數是手動抽真空。我對於手動抽真空密封罐的效果一直有點懷疑,因為空氣確實被抽走一部分,但徹底大概就比較難了。另外咖啡豆的氧化是由內向外的,即使抽真空,也不代表品質就不變了,主要是延緩。這麼費時費力,我倒更樂於放冷凍了。

後來又出現電動的抽真空密封罐,這種就比較值得推薦了,電機會抽到真空自動停,不用自己費力,空氣也能抽的比較徹底,家用的話是個好選擇,但對於我這樣每天都有數種豆要喝的人,每個罐子都有一個插頭確實有點亂。直到幾個月前找到了專為儲存咖啡豆設計的抽真空密封罐。

在推薦這個產品之前,簡短說明一下,我們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商品,只要推薦了,甚至只是提起了,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做了廣告,但好的產品就應該被更多人知道,即使被認為是托或者槍手也沒什麼好在意的。現在市面上確實有些素質不高的人,但只要你相信推薦的是好東西和理念,就繼續推薦下去。所以某些不疼不癢的人,輪不到你們說植入廣告了,X小編推薦的都是經過我們認真測試和篩選的,並且比如這款產品,廠家不知道我們會推薦,我們網店也沒有銷售。我列舉產品的性能,看帖者可以信也可以不相信,口碑不是一兩天和一點利益就可以拿到的,也希望某些槍手,且行且珍惜。

這款動抽真空密封罐,寫文章前我已使用2個多月,效果是肯定的,在兩個月的時間裡,風味可以有發展,變化,但不要出什麼刺激的雜味就是我的要求。再就是外形好看些,使用方便些。這罐子我買了10多個,同時使用並且測試了大約40多種不同的咖啡豆,能夠確保測試結果客觀有效。

熟豆的容量大約為500-600克,內膽可以取出,這樣清潔就比較方便。

內膽裝入後,其實這個產品外觀有點像個迷你的電飯煲

這個像按鈕的小東西是個浮標,抽真空之後會收下去,排氣後又慢慢彈起

罐子的卡扣有兩檔,第一檔只是普通的密封罐,不抽真空,比如剛烘焙好的豆,可以先不抽真空,養豆完成後,再將卡扣按進去,抽真空完成後會自動停止。這些就是現在很多工作室使用中的密封罐,收納展示都挺好的,回頭準備個架子專門放它們。

不需要插電源對我來講挺重要,畢竟工作室裡的電器已經夠多了,這個只要4節5號電池,所以買好罐子後,我又買了60節充電電池,至於續航,2個多月了還有電。

看一下電池盒旁邊的計時開關,分別對應的是12小時、24小時和48小時,抽真空之後過一段時間難免會有點漏氣影響效果,這個定時就是在對應的時間自動再抽真空。比如12就是每隔12小時自動抽真空一次,這個設計不止是人性化,更給人專業的感覺。

價格一個大約200多,大家自己去搜索吧,用抽真空密封罐或者冷凍,亦或者是只是放在原本的包裝袋裡,按照自己的需求即可,比如很快能飲用完的,根本不需要折騰這些了。此文主要是對豆子的氧化過程以及風味的變化做出講解和解決的方法,讓更多啡友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

至於知識的運用,運用的成本及複雜程度,最終還是看你對品質和實際的要求

謝謝閱讀!

因為保鮮的環境雖然低溫,但濕度太高,不利於豆的保存,冷凍區域有更低的溫度和非常低的濕度,順便也更正一個誤區,冷凍是很乾燥的,不會潮濕。

使用冷凍法保存豆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冷凍仍然是目前延長食材壽命的最好方式,不論雞鴨魚肉,甚至人體器官和世界種子庫,還有男性的小蝌蚪,呵 呵 都在廣泛使用冷凍法,可見其廣泛性。從科學上說,低溫會減慢分子的運動,白話說就是冷凍可以將食材鎖定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保持不變。

所以不要為了保持高的新鮮度就馬上放冷凍,應當是養豆完成後,你認為是最佳風味的時候進冷凍保存。熟豆的含水量很低,所以不會結冰,取出後可以直接使用。這沒什麼神奇,大米綠豆放冷凍也不會結冰的。

八.冷凍豆的使用注意和小缺點

剛才說了冷凍並不會使豆結冰,取出後可以直接研磨製作。取出需要製作的量後要儘快放回冷凍,以免因為溫差使其餘豆表面凝結水汽。當然也不必風風火火的著急放回,密封罐的外殼還是能保溫幾分鐘的,這個時間足夠取出所需要的量並稱重了。另外冷凍的環境儘量乾淨就不必多說了吧,避免串味,或者容器足夠密封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

這種特百惠的小密封罐能裝20克左右,每份獨立的密封冷凍,既可以快速取出不影響其他豆,又節省了稱重的時間,我有推薦過營業店使用,但採用者不多,大多還是因為嫌麻煩了吧。

冷凍法還有一個小缺點是風味會變得有一點點沉悶,但影響很小,冷凍法可以將豆的最佳風味期延長幾個月,所以比起不新鮮的雜味,這個小缺點又顯得微不足道了。

對於用豆比較慢的朋友,也可用最簡單的實驗去驗證冷凍法,將手上的熟豆一分為二,一份常溫密封保存,一份密封冷凍,2.3個月之後對比一下答案立見分曉,所以方法提供出來,就看如何運用了。

九.關於抽真空密封罐

密封後可以將空氣抽出,可以大大減緩氧化,比如紅酒的抽真空塞也是這個道理。

抽真空密封罐可以說是密封罐的升級版,大多數是手動抽真空。我對於手動抽真空密封罐的效果一直有點懷疑,因為空氣確實被抽走一部分,但徹底大概就比較難了。另外咖啡豆的氧化是由內向外的,即使抽真空,也不代表品質就不變了,主要是延緩。這麼費時費力,我倒更樂於放冷凍了。

後來又出現電動的抽真空密封罐,這種就比較值得推薦了,電機會抽到真空自動停,不用自己費力,空氣也能抽的比較徹底,家用的話是個好選擇,但對於我這樣每天都有數種豆要喝的人,每個罐子都有一個插頭確實有點亂。直到幾個月前找到了專為儲存咖啡豆設計的抽真空密封罐。

在推薦這個產品之前,簡短說明一下,我們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商品,只要推薦了,甚至只是提起了,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做了廣告,但好的產品就應該被更多人知道,即使被認為是托或者槍手也沒什麼好在意的。現在市面上確實有些素質不高的人,但只要你相信推薦的是好東西和理念,就繼續推薦下去。所以某些不疼不癢的人,輪不到你們說植入廣告了,X小編推薦的都是經過我們認真測試和篩選的,並且比如這款產品,廠家不知道我們會推薦,我們網店也沒有銷售。我列舉產品的性能,看帖者可以信也可以不相信,口碑不是一兩天和一點利益就可以拿到的,也希望某些槍手,且行且珍惜。

這款動抽真空密封罐,寫文章前我已使用2個多月,效果是肯定的,在兩個月的時間裡,風味可以有發展,變化,但不要出什麼刺激的雜味就是我的要求。再就是外形好看些,使用方便些。這罐子我買了10多個,同時使用並且測試了大約40多種不同的咖啡豆,能夠確保測試結果客觀有效。

熟豆的容量大約為500-600克,內膽可以取出,這樣清潔就比較方便。

內膽裝入後,其實這個產品外觀有點像個迷你的電飯煲

這個像按鈕的小東西是個浮標,抽真空之後會收下去,排氣後又慢慢彈起

罐子的卡扣有兩檔,第一檔只是普通的密封罐,不抽真空,比如剛烘焙好的豆,可以先不抽真空,養豆完成後,再將卡扣按進去,抽真空完成後會自動停止。這些就是現在很多工作室使用中的密封罐,收納展示都挺好的,回頭準備個架子專門放它們。

不需要插電源對我來講挺重要,畢竟工作室裡的電器已經夠多了,這個只要4節5號電池,所以買好罐子後,我又買了60節充電電池,至於續航,2個多月了還有電。

看一下電池盒旁邊的計時開關,分別對應的是12小時、24小時和48小時,抽真空之後過一段時間難免會有點漏氣影響效果,這個定時就是在對應的時間自動再抽真空。比如12就是每隔12小時自動抽真空一次,這個設計不止是人性化,更給人專業的感覺。

價格一個大約200多,大家自己去搜索吧,用抽真空密封罐或者冷凍,亦或者是只是放在原本的包裝袋裡,按照自己的需求即可,比如很快能飲用完的,根本不需要折騰這些了。此文主要是對豆子的氧化過程以及風味的變化做出講解和解決的方法,讓更多啡友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

至於知識的運用,運用的成本及複雜程度,最終還是看你對品質和實際的要求

謝謝閱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